Author Archive: 朱易

作者為經濟和商業稅務分析員。曾任教於中國中南大學並任《世界經濟論壇》和《成功》雜誌主編。現住美國洛杉磯。

為耶穌打球

橫空出世的NBA球星林書豪,一下子征服了全球,其熱度正不斷上升,也為NBA帶來了市場的推動力。在他身上有兩個特徵格外引人注目,一是亞裔的身份,二是他的基督教信仰。 林書豪的信仰及人品,頓時為 NBA帶來正面、清新的形象。有媒体稱,他的出現,對於 NBA而言,無異是一根拐杖從天上掉到生了病的 NBA病人跟前。林書豪的謙虛,心胸寬廣,以及對信仰的執著,都讓人感到對 NBA道德提升有了新的期盼。 林書豪也同樣為信仰帶來了推動力。他的基督教信仰因為他的執著,使得世人都看見他身上所散發出的基督徒氣息。作為一位少數族裔,又一直在 NBA做板凳隊員,他卻毫不諱言自己的信仰,堅持宣揚「為耶穌的名而打球」。基督的信仰因林書豪對信仰的執著而廣為傳播。 名人的信仰常常如山上的燈塔,發出耀眼的光芒,比起常人來,他們對福音的傳播更為有效,這也許是神賜給這些明星的特別恩賜。 當然不少人並不贊成誇大名人明星傳福音的效應,因為名人傳福音,雖可起轟動效應,但也可能帶來其他效應,如成功神學,或名人一旦發生狀況時,教會不知該作何解釋。剛剛去世的歌星惠特尼休斯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出身於教會詩班,剛剛走紅時,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其熱度比林書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當她傳出吸毒,直至驟然去世時,又有多少人會想起這個見證呢? 不過,無論如何,福音因為林書豪這樣的明星而廣泛傳播,畢竟是件天大的好事,也是神的作為。我們如果擔心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那就多為他禱告吧!與其做他的粉絲,不如做他的代禱者。希望這位為福音傳播帶來推動力的球星,一直謙卑與主同行,讓更多的人聽到福音。 編按: 從林書豪的英文名字Jeremy,與他的球衣號碼 17(也是對他深具意義的數字 ),令人想起聖經「耶利米書」17:7-8所告示世人:「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祈願印證在他身上。

傾聽痛苦人的心聲

經歷過人生的低潮,讓他成為一個好的聆聽和安慰者。 《時代》雜誌在2001年9月份那期,選出了美國各行各業的最佳人物名單,而名列最佳佈道者的是──傑克斯(T.D.Jakes)牧師。 T.D.傑克斯是五旬節教會的黑人牧師,他的佈道與生活形態很能貼近一般人狀況,引起共鳴。然而有些人卻認為他的皮膚太黑,或有些信徒認為他五旬節派的靈恩色彩太濃,連五旬節教派的人也質疑他的神學思想。但他卻罔顧這些質疑與批評,依然為那些眾人認為行為不當的人施洗,繼續努力撫慰無數受傷的心靈,使之癒合與重生。 刻骨銘心的痛苦經歷 凡聽過傑克斯講道的人都承認,他有極敏銳的心思,能捕捉到深藏在人心靈深處的痛苦,並用恩言引導人走向希望之途。許多人好奇傑克斯為何有如此敏銳的耳朵,能傾聽到痛苦人的心聲。其實他這敏銳的特質,完全是由於他親歷許多人生苦難的磨鍊而成。 傑克斯出生於1959年一個基督徒家庭。童年時代就喜歡上教會,喜歡讀聖經、聽講道,更熱衷於向同學傳講聖經和向小夥伴們講道,因此被戲稱為「聖經小男孩」。 可惜好景不長,傑克斯十歲那年父親生病,六年之後,父親便去世了。少年時代留給他的是無數跑急診室和病房的痛苦經歷。 當父親下葬時,他的信仰受到極大打擊,表面上他的信仰問題是隨他父親一同埋葬了,但這段痛苦難當的經歷,卻養成他日後對他人的痛苦有敏銳之心。 傑克斯牧師被人視為「大眾化的牧師」的另一原因,是他和許多窮人一樣,經歷過靠失業救濟金渡日的痛苦生活,甚至連救濟金都沒有時,工作還未有著落呢。為了生活,他做過各種零工,白天幫人挖溝、鋪設煤氣管,晚上則在基督教電台做節目。 這段被常人視為人生最低潮的日子,卻成為傑克斯生命中最富足的日子。傑克斯後來常說,這段刻骨銘心的人生苦難,使他能夠聽到在痛苦中的心靈之聲,尤其是對生活在童年傷害陰影下的婦女,傑克斯更是一個良好的聆聽和安慰者。 設身處地的無比愛心 T.D.傑克斯從小就關心別人,總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因他能敏銳地體會周圍人的需要,所以他的講道能廣受年輕人的歡迎。傑克斯上大學後,遂選擇心理學作為他的專業,好更能瞭解他人的痛苦,及幫助有需要的人。 1980年,傑克斯如願以償地成為一間教會的牧師。雖然這教會只有十幾個會友,他也不過是兼職的牧師,但卻不減他對工作的熱愛。二年後,他成為全職牧師,並開始在地方電台上主持節目,及開辦了「聖經會議」的講座。 傑克斯的講道廣受歡迎,1990年他的會友成長二倍,達到三百人。1992年,他開始《女人,你脫離了》( Woman, Thou Are Loosed)的周日講道系列,這是從新約聖經耶穌醫治一位患病 18年婦女的故事而來,也是他累積多年輔導遭受痛苦經驗的婦女的成果。 他的講道,充滿了對離婚婦女和受過傷害婦女的關愛和理解,也提出了走出痛苦陰影的方法。1993年他將自己的演講寫成同名的書,該書長時間地名列基督教類書籍的前 12名,銷量超過兩百萬冊。 讀過這本書的讀者,有一個共同感受就是:傑克斯有一雙敏銳、能傾聽痛苦人心聲的耳朵。他真切地道出了那些受過痛苦婦女的心聲,也為她們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 與此同時,傑克斯牧養的教會人數已增至千人以上,會友包括了不同種族。所主持的電視節目更是遠播至非洲和歐洲。 人們往往會訝異於他有豐富的創造力和強烈激勵人的能力,但傑克斯卻總謙卑地表示,自己只是一本初衷地做當初所做的事,即傾聽有需要人的心聲,並運用各種方式:寫作、戲劇,廣播等來告訴眾人如何在困難中做正確的選擇,激勵人們勇敢地面對生活。 當人稱頌他為馬丁路德金第二或是葛理翰第二時,他表示這並不是他的人生目標。他的目標是要成為最好的傑克斯,為此,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好使他的出版品和演講,成為許多人的幫助。 新約聖經中,耶穌能體會出那患病18年婦人的痛苦,而醫治宣告她脫離那病。如今 T.D. 傑克斯所做的,也正是同樣的事。 「智慧人的舌頭,為醫人的良藥。」 (箴12:18)

廿世紀美國兒童讀物之王

把話說進漫畫裡、兒童讀物裡、韻律裡。 美國兒童如果沒有讀過休斯博士(Dr. Seuss, 1904-1991)寫的書,那簡直就是沒有讀過兒童讀物了。 休斯博士寫的兒童繪本書是過去五十年來最暢銷的書,不但廣受兒童歡迎,連成人也樂於閱讀。他一生共寫了四十餘本書,並獲得了 1984年度的普立玆特別獎,表彰他為兒童教育和閱讀的不凡貢獻。 休斯博士於1991年逝世,享年87歲。1998年,全國教育協會為了紀念他為美國人民所帶來閱讀上的享受,將每年的3月定為全美閱讀月;而各種介紹休斯博士和他作品的文章及網站也十分豐富,休斯博士顯然是20世紀美國兒童讀物之王。 休斯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專注於書寫既有趣,又富韻律節奏的童話故事,他的用字精簡傳神,讓兒童們因能讀懂趣味十足的文字而愛上閱讀。 他所書寫兒童讀物的特色可簡單地定為:注重故事的完美結局、創作靈感的自由發揮,及文字上的韻律感。 把事情做得完美 小時候他的父親不斷教導他:「無論你做什麼,都要把它做得完美。」休斯把這句話牢記在心,並付諸實行,不過他並未如父親所願去從事體育活動。他更喜歡聽母親每天晚上為他所講的故事,他對故事的情節並不在意,倒是對母親講故事的聲調和節奏深感著迷。 少年時代的閱讀和所接觸的人和物,休斯都牢記在心裏,在後來所寫的書中,許多人名和事物都是來自他青少年時的親身經歷。休斯從小就顯示出他注重事物的完美,因此他看重的不是事的本身,而在於其終結。 注重文字的韻律感 漫畫創作的成功,並沒有讓休斯忘記幼年迴盪在腦海裏的兒童故事韻律感,然而當他開始創作一本帶有韻律感的 ABC兒童讀物時,卻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 1936年,休斯坐船前往歐洲,當航行於風暴中的船發出有節奏的聲音時,休斯的靈感來了,他嘗試寫出和發動機有相同節奏和韻律的故事──《瑪博瑞街見聞錄》(And to Think That I Saw It on Mul-berry Street)。 注重故事完美性的休斯寫出來的書,開始時並不被出版商接受,正如許多名作家的遭遇一樣,休斯博士的這本書至少被二十家出版社退稿。幸好休斯並未放棄,否則今天的兒童就少了許多閱讀上的享受。這本終於得以出版的兒童書,一上市就賣出一萬本,至今這本書銷售量已超過幾百萬本了。 受到《瑪博瑞街見聞錄》出版成功的鼓勵,休斯開始構思下一部童書,並連續出版了好幾本童書。休斯博士的名字開始引起兒童和成人讀者的注意,讀者在買到一本休斯博士的新書後,就會期待他的下一本書出版。 雖然休斯的書廣受歡迎,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追求故事的完美性。比如著名的《葛林奇怎樣偷走了聖誕節》(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休斯只花一週時間就寫成,但卻整整花了二個半月才完成故事的結尾。 《帽子裡的貓》(The Cat in the Hat)一書,更能說明休斯對故事韻律的專注和執著。當初出版商要求休斯用少於四百個單字寫一本書。休斯就精選出225個字認真研究,直至找到一對押韻的詞才開始寫作,最後僅用了220個單字就完成了這本著名的兒童讀物。 寓教於樂的故事 另一本名著《綠雞蛋和火腿》(Green Eggs…
Read more

他是人們的守護天使

他觸摸了千千萬萬人的靈魂。 「神愛你,接受基督作為你的救主,你的罪將會被赦免,你將和神永遠在一起。 」過去的五十多年裏,在約二百個國家的四百多場大型的佈道會上,共有二億人聆聽過這個簡單而有力的信息。沒有什麼死後下地獄的恐嚇,只有簡要救恩的信息,卻讓多數聽眾都流淚悔改,走到台前接受基督作個人的救主。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佈道家 五十五年的光陰,讓一位意氣風發的佈道家,成為一個自覺不久於人世的老人,但傳揚福音的使命感卻仍溢於言表。這位已屆92歲高齡的老人,就是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佈道家──比利‧葛理翰 (Billy Graham) 。 葛理翰是一位乳牛牧場主人的兒子,十六歲時決志信主,1940年按立為美南浸信會牧師。後來他成為全職的佈道家,1947年開始舉辦大型的佈道會。他是戰後影響美國社會最深最久的人物之一。 1949年,年僅卅歲的葛理翰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為期三周的帳篷佈道大會。佈道極為成功,引發全美國媒體的大幅報導,一時之間他成為名牧師,連當時的總統杜魯門也當面詢問他的佈道工作。而原本三周的佈道大會又延長了九周,並移進有六千個座位的大教堂內舉行。歷史學家形容當時的葛理翰,猶如一顆從地平線升起的新星。 接著,葛理翰成了福音機構中,專門從事佈道工作的傳道人,他善勸勉德的品格和運用媒體的巧妙,使得他的佈道工作在其後的五十年內長盛不衰。 勸勉「好人」歸向神 葛理翰的佈道會每場有幾萬人參加,對社會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葛理翰把他佈道的重點放在向「好人」傳福音上。這些人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是「好人」、「善人」,他們也上教會,但卻不是基督徒。因此,葛理翰只是反覆強調神的愛和鼓勵他們前來接受耶穌。葛理翰佈道的信息一直保持著簡單明瞭的風格;不提及審判和地獄驚悚的信息 ,只提及神的救恩與愛。這一點是他佈道極具力量的原因之一。 葛理翰在整個社會中掀起的福音運動,觸及了六至七千萬美國人的靈魂。他盡量避免涉及有爭議的教義,也避免與其他機構,甚至是其他信仰團體的衝突。他把注意力放在「好人」身上,極力勸勉他們向善。葛理翰與其他基督徒領袖最大的不同,是他更在意讓信仰與文化相和諧融洽。 例如:在他的佈道大會所唱的歌曲,充滿了現代音樂的旋律。他更注重的是在每個人的靈魂,而不是社會議題,與其他保守的基督徒領袖不同的是,他的佈道充滿了活力;信息簡單明瞭,除了聖經的話,沒有複雜的神學辯論;他的話常能觸摸到聽眾的靈魂深處。 葛理翰的足跡不僅遍及美國,更到達海外。在香港的一次佈道大會上,雖然一直下著小雨,但結束時人們仍湧向台前,他善勸的能力,甚至讓許多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動,而跟著葛理翰作祈禱悔改,接受耶穌為他的救主。 總統的靈性導師 美國雖然嚴格遵守「政教分離 」的原則。但是由於基督徒人數眾多,因此基督教在政治上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基督徒的領袖人物,自然多少會披上一些影響政治的色彩。 大部分基督徒領袖關注社會議題,團結基督徒的力量去影響政府,不同的是葛理翰更關注政治人物本身,尤其是總統個人的靈性、道德景況,以及由此而來的影響。 他是唯一能夠成為自艾森豪總統 (第卅四任,1953-1961年)以來,總統的私人朋友和靈性輔助者的基督徒領袖。每當國家危急關頭,他都會被總統邀請入白宮,徵詢意見和祈禱。因此,葛理翰對美國政治的影響是極為個人性,也是更為人性化的。 例如艾森豪競選美國總統時,就請葛理翰提供宗教上的意見,但葛理翰以不涉入政治為由而拒絕。但他鼓勵已經不上教會的艾森豪重返教會,並送他一本聖經。在就職典禮上,艾森豪總統帶領全國禱告 。在他總統任內,開始了由葛理翰發起,後來被稱為「全國早餐會」的活動,並設立全國祈禱日,艾森豪本人也加入教會並接受洗禮。 1991年初,中東戰雲密佈之時 ,葛理翰又再次被老布希總統請到白宮徵詢意見;為和平禱告。葛理翰的禱告是:「讓戰爭迅速結束,減少死傷到最低程度,使中東能有長時間的和平。」 葛理翰曾分別由總統和國會授予公民最高獎項──總統金勛獎和國會的榮譽金章。 作為一個宗教領袖,他與自杜魯門總統以來的歷任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總統都有私交,並被尊為道德上的老師,實是難得。這多少要歸功於葛理翰個人的靈性持守,並且不涉入政治的態度。 當國家發生危機時,葛理翰也是民眾景仰的人物之一。比如奧克拉荷馬大樓爆炸後,葛理翰應邀在追思禮拜中講道。 2001年 911事件後,在國家大教堂的紀念會,他也應邀發言。他在美國人民中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每當國家處於危急關頭時,獲總統邀請為國家禱告與諮詢的人中,就有葛理翰牧師。因此,他被美國新聞周刊譽為「美國總統的守護天使」。 「智慧人的勸誡,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 (箴 25:12)

心如黃金的洗衣婦

麥卡迪原則,富有的窮人。 1995年,南密西西比大學收到了一筆15萬美元的捐款。該款指明為青年學子們提供獎學金,對於該大學而言,15萬捐款是極平常的數字。當他們知道捐款人之後,態度隨即改變了,這件事也馬上成為全國性的大新聞。 原來這位捐款人竟然是一位高齡已 88歲,終生為人洗衣服和燙衣服的黑人單身老婦。 這位令人尊敬的洗衣婦名叫奧莎拉‧麥卡迪( Oseola McCarty, 1913-2001)。她的生活極為簡樸,終身未婚,不買車,不吹冷氣;工作也極為簡單,除了每個週末上教堂和偶爾上市場買生活必需品外,就在家裡做洗衣服的工作。她甘心樂意把一生的積蓄,全部奉獻給了那些她並不認識,但卻需要幫助才能完成學業的年輕人。 最有價值的小人物 奧莎拉清心無私的奉獻行動,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在決定奉獻畢生積蓄的前 3個星期,她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她認為把錢奉獻出來比自己花掉更有意義。她說:「我捐獻錢給年輕人,他們就不必像我一樣辛苦工作」。言詞之中,充分表現出慈愛和體貼。 奧莎拉‧麥卡迪所捐贈的是她畢生的積蓄,完全出自一份真愛。她視生活平安是福而充滿恩典,信賴上帝可以幫助她處理任何生活所帶來的難題,因此心中充滿了一股震撼人心,樂天知命的情懷。 2001年的美國《價值》雜誌第100期把奧莎拉‧麥卡迪列為身價最高人物的第六位。 成名後的奧莎拉仍然保持著簡樸的生活,她的智慧語言透露出驚人的簡樸,幾乎是常理與常識,她說:「現今人們總在談論自我肯定,但對我而言這不過是基本的東西。」 樂善好施:真愛的結果 在一個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一位畢生為人洗衣服,燙衣服的黑人婦女,獲得如此高的推崇。完全是由於樂捐無私的愛心所帶來的行動震撼了世界,也引發了一場價值觀的革命。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財富和評價財富的價值。許多人在她樂善好施的榜樣帶動下也慷慨解囊,一時間有600人共捐獻了33萬美元給該大學的基金會。 百萬富翁泰德‧特納( Ted Turner) 在得知奧莎拉的故事後,深深被感動。他說:「如果微小者如奧莎拉能將其所有的都捐獻出來,那麼我可以捐出10億美元。」當時全球的首富比爾‧蓋玆也被感動而打開錢包,他總共捐出的慈善款項高達210億美元。 有人將奧莎拉‧麥卡迪所引發的價值觀念的更新,總結成為「奧莎拉‧麥卡迪原則」:如果奧莎拉能這樣付出,為什麼我們不能?社會學學者更從奧莎拉的善舉中,發現了新的價值觀念並得到了新的結論。首先,貧窮的根源不是因為工作,也不是因為種族。如果黑人婦女奧莎拉能夠從為人洗衣服的低微工作中積蓄到 15萬美元,那麼低薪工作和種族並不是一個使人貧窮的原因。 其次,貧窮的原因是個人品格上、家庭功能和個人行為上的缺陷所造成的。世界上最低微的人如奧莎拉,在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裡震撼了世界,表明一個人的品格和信仰可以造就一個心靈富有的人,並成為眾人的榜樣。奧莎拉所引發的價值觀念,被引入了更深層的社會思考之中。 樂在其中:真愛的表現 奧莎拉‧麥卡迪的一生,都生活在美國種族岐視相當嚴重和生活相當貧窮的地方,大半的光陰都是在種族隔離的制度下度過的。雖然她所從事的工作是最低微的,而她因真愛和無私的施捨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大放光芒。 奧莎拉出生在美國密西西比州,一生大都在該州度過。年輕時她喜歡上學,並夢想有一天能當上白衣天使──護士。不幸的是,就讀小學六年級時,祖母和嬸嬸都因病臥床,她不得不離開心愛的教室,回到家中像她母親一樣為人洗衣,用年幼的身膀,挑起家庭的重擔。 從那個時候算起的75年內,她就一直在小木屋中為人洗衣服和燙衣服,一塊錢一塊錢地謀取生活所需的費用。 奧莎拉從年輕時就開始儲蓄,這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她維持了一輩子。她十分注意支出,只買所需的東西,從不浪費金錢。除了節儉之外,她工作也十分努力,從不因為收入少而灰心,反而因努力工作而感到愉快。 由於努力工作和節儉的良好習慣,使她的積蓄達到了令人驚奇的地步。她終生都心平氣和的持守勤奮的工作和節儉的生活,許多人面臨低微的收入和艱苦的環境常會心懷不平,而她卻充滿喜樂且安然自在。 她雖然沒有當上白衣天使,但今天在許多人心目中,她是一位帶來愛心和希望的天使。她的一生極其簡單,幾乎可以用幾句話就概括了,但誰又能想像,她能把洗 1件衣服 1元的收入積蓄累到15萬元之多。 更想不到她把這些積蓄捐給了從未讀過的大學,給那些從未謀面的年青學子,她的理由只是讓學生們不必辛勞工作來賺取學費! 奧莎拉雖然無法完成她個人的學業,但在身後為我們留下了美善的榜樣,她那發自內心的真愛,並未隨著她的離世而逝去,它將會不斷激勵眾人在愛心的傳播上不斷進步。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 ~箴言 3:27

為耶穌寫博客

為耶穌寫博客 據飛揚網站的網上調查,超過六成基督徒不知道或沒有用過「博客」(Blog或稱「部落格」)。在不到四成的使用者中,幾乎有一半的人很少使用,即處於休眠狀態,僅有兩成的基督徒是積極使用博客,並使其成為傳福音的工具。 今天的社會處於「後現代」狀態,結構的解體,遊戲者有發言權。社會的規則已從少數規則製作者手中解放出來,眾人成為規則的製造者兼遵從者。博客就是後現代思潮進入我們生活的一個縮影。 教會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後現代的時代,教會內的信徒已經習慣上在網路的博客中表達信仰,表達自我。傳道人過往所特有的在話題上的優勢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元的發展。 即使教會能成功地把各種聲音消除,並把話語的權力集中在牧師講台上,結果還是一樣,接近20%的基督徒已經活躍於世俗社會的各大網站的博客中,牧師無法也無從知道他教導下的信徒是如何表達信仰,更不可能知道他的會眾所傳的信息的內容是什麼。 按管理學的20/80原則,即每個機構中,僅有20%的人完成機構80%的工作。因此接近20%的活躍於各大網站的基督徒,成為外界社會接觸到最多的基督徒,也是最能與社會進行交流的基督徒。他們的信仰、他們的言行,就成為社會認識基督教的窗口。 因此傳道人拒絕博客最終將會與教會的會友漸脫節,以致是被拒絕。因此傳道人必須開始思考開展博客事工的可能性。已經有牧師利用博客來牧養會眾,但博客像一個深海,傳道人進入博客世界牧養信徒,有時如孤舟進入深海一般。 「為耶穌寫博客」網站的設想是,何不把海水引過來,成為一個大湖,讓眾多的魚群,有眾多的牧人去牧養他們。希望基督徒到這裏來開博客,談信仰、作見證、寫靈修小品、暢談生活,為教會、為主、為永恒作美好的見證。

給孩子工作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教堂的崇拜正在進行,在莊嚴的聖曲中,會眾正在傳遞奉獻袋,並往裏頭放入奉獻。突然一個少年人站了起來,伸手到奉獻袋裡抓住一把錢,就飛也似地逃出教堂。 作為一個普通人,會對這種情況作何反應?憤怒,還是報警?不過位於南洛杉磯的菏曼衛斯理教會的牧師亨利‧馬斯特卻有不同的反應。他目睹這位兩手抓著錢跑出教堂的少年,同時清楚地明白上帝對他的呼召,他知道在他的教堂所在地是屬於較貧窮的地區,街上有許多流浪的少年,教會有義務去幫助這些少年人。 於是在下一個主日,馬斯特牧師作了一篇以舊約約瑟被賣到埃及的故事為背景的講道。馬斯特牧師向會眾挑戰,要他們為這些貧窮的少年人作些有意義的事情。 這是發生在2001年的事。當天,會眾捐獻了五萬元,並開始了一個名為「給孩子工作」的事工。該事工為有需要的14歲至18歲的少年人提供每小時八元的工資,讓他們有工作謀生。這些少年人工作的場所有商家、律師事務所,或是非營利機構。每周五,孩子們會集中在教會,參加由教會組織的有關個人品格和人際關係的教育課程,不少孩子通過工作,找到了自己的生涯發展方向。 六年來,會眾不斷捐獻支持「給孩子工作」事工,今年夏天,至少有四十個孩子受到該事工的支持。馬斯特牧師勉勵這些孩子:「你無法選擇你出生和生活的環境,但你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它們。」

不一樣的生命

今年二月一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收到一筆一百萬元的捐款,該捐款將作為基金,設立一個專門研究美中關係和華裔美國人的學術職務。該職務的主旨之一,就是促進媒體和政策制定者更多理解中國,研究如何糾正過往的媒體妖魔化中國的偏向。 捐款人為華裔美國人沃特王和他的太太雪莉王(Walter and Shirley Wang),他們是基督徒。他們表示之所以捐出巨款,作為促進對中國的理解的研究工作,完全是出於基督教的信仰。 王先生夫婦並非是第一次捐款給公用事業,他們曾捐出一百五十萬元給一間醫院。在2001年時他們還捐出一百五十萬元給公用電視台,製作一部有關華裔美國人的調查紀錄影片。該影片展現了「百人會」所做的、有關美國人對華裔美國人一些不正確的認識。 沃特王向媒體表示,他是他們家族中的第三代基督徒。他記得小的時候,祖父常常接待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到家中來,供應他們喫穿。而他的父親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也曾捐獻錢,建立了四所醫院。 沃特王三年前罹患癌症,但神醫治了他,這點更鼓勵他專注於慈善事業。沃特黃表示:「強壯的應該幫助軟弱的,富足的應該幫助貧窮的;施比受更為有福。神的愛使我們可以與世人有不一樣的生命。」 從某一個角度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亞洲問題研究的確蒙神的祝福。兩年前他們也收到一筆一百萬美元的捐贈,是用於專門研究韓裔美國人的基督教信仰。 該捐贈人是一對韓裔基督徒,他們將所售出的房地產全部捐出。當時他們也表示,這樣做的動機,完全是由於他們的基督教信仰。

從退學少女到警察局長

一篇力爭上游的動人故事。 作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子女已經夠不幸了,誰知又因是少女懷孕,只好從高中退學,早早結婚生子。那時她才15歲,想不到婚姻只維持了三年就勞燕分飛,於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又成了單親母親。她既要工作,又要撫養孩子。 出現這種情況,真令人心疼,讀者大概會認為,故事的主人翁恐怕此生再沒有多大指望了。然而常言道,事在人為,還真有這樣一位遭退學少女的單親母親,幾經辛勞,努力向上,完成了一般人都做不到的事業。 她最終獲得兩個學士學位,不簡單吧?一般人可能也會做得到這點。她又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目前又準備讀博士學位,這就已超出許多人的成就了。 最後在她39歲的今年,被任命為市警察局長,一個女警察局長不簡單了吧。或許還有人不以為然,大概是那個小城市的警察局吧!非也,是全美最大的城市之一,首都華盛頓市的警察局。女性任大都市警察局長已罕見,而這位女性,是一位早年從高中退學的單身母親,令聞者大感驚奇,並十分佩服。 這位了不起的女性名叫凱茜賴寧,她最近被首都華盛頓市長任命為警察局長後,由於她的成長背景,立即引發各方注意,幾百家媒體要求採訪,一時轟動全美國。 據一家專門幫助青少年母親的組織統計,幾乎一半的少年母親在她們的孩子出世後的五年內,都將靠政府補貼過日子。一項調查顯示,38%的美國青少年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另一項調查指出,美國成年女性中,有超過半數是沒有與配偶一同生活的,顯然這當中一定少不了單親家庭。 因此,賴寧的成功讓媒體為之風靡。當華盛頓市長宣布邀請賴寧為警察局長人選,還未得到確認前,要求採訪的媒體竟高達250個,許多人都想問同一個問題:「妳是如何做到的?」 這也無怪乎媒體爭相報導,一般人要獲得兩個學士、兩個碩士,並攻讀博士學位,已經非易事,而賴寧是高中輟學生,邊工作邊讀書,還要帶小孩,已屬十分難得,再看她即將主領的警察局,是以黑人警察為主力的警察局,因為華盛頓市的居民幾乎都是非洲裔,素有「巧克力城」之稱。要一個白人女性,領導以非洲裔男性為主的執法單位,恐怕沒多少人堪此重任。 賴寧似乎不大願意公開她成長的過程,但許多人卻勸她,應該公諸大眾,她是如何沒有落入靠救濟金過日的失敗中,反而取得傲人的成績,那麼許多與她有相似經歷的年少單身母親,就可以從她那裡獲得鼓勵和榜樣,一樣可以走出成功的人生之路。 這也難怪賴寧,換了別人,誰也不願回首不堪的往事:14歲懷孕、15歲結婚生子,從高中退學、18歲離婚,一人撫養孩子,打幾份工,白天做工晚上念書。其中含有多少艱辛,多少眼淚,須有多大毅力,才能從失望和失敗中站起來。 賴寧在獲得了高中文憑時,她渴望繼續受教育,因此考入警校,成為一名警察,然後利用警察為職員提供的助學金繼續深造,終於獲得了今日的成就。當中經歷許多困難,在一個以男性為主的機構裡,一個弱小女子如賴寧,也受過不少性騷擾,但她咬緊牙堅持不懈。 如今賴寧成為了單親家庭子女的一個成功範例,也成為年輕單身母親的成功榜樣。當中有許多值得人深思之處,當然更多的是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及其激勵的力量。 編註:這篇故事頗能說明聖經上的幾項真理: 每個人一生難免犯錯。(羅3:23) 神樂意祝福肯悔改,努力上進的人。(路15:7) 絕不放棄自己的人,有機會成功。(加6:9)

讓人人都知道

機構講究組織,社區講究友愛。 網絡技術的發達,使得資訊無限制地增長,世界上任何地方發生的事,頃刻間可傳遍全球。 按理說,新時代的福音工作將會有突破性的發展才是,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大多數教會仍在為任何吸引不信主的人上教會而絞盡腦汁,基督徒們仍在為如何向未信者傳福音而操心。 許多教會在籌辦教會外展活動時,仍然採用傳統的方法,比如,差會友出去到鄰居家去敲門,或到超市發單張,每到有佈道會時,要求會友帶朋友來參加。 許多採取這些傳統方式的教會發現,教會的人數幾乎沒有多少變化,換句話說,這些福音策略成效不大。 馬鞍峰教會的主任牧師華理克指出,基督徒們都同意,不同的地區的教會,可以有不同的文化,但為何不同時代的教會,不能有不同文化呢? 其實,資訊時代的教會的文化,一定會有異於上一世紀的教會文化,因為人們的溝通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也變化了。教會如果不改變與大眾溝通的方式,必然是無法為大眾所接受的。 舉例來說,去年剛剛通過了「請勿來電話」的方案,允許大眾選擇不受電話推銷的干擾。這是因為現代通訊手段太過發達,使人不勝其煩。在這種環境下,如果有人敲門傳福音,或打電話傳福音,就不可能有什麼好的效果。 一般民眾對於信箱上塞滿了各種廣告已不勝其煩,上市場時,還不斷有人塞給他們廣告單,他們連看都不看。如果傳福音者也加入發單張的行列,效果也是可想而知。 如今的傳銷業者見人就說,要告訴他一個好消息,然後拉去參加各種聚會。當基督徒試圖說服朋友參加教會聚會時,已經沒有多少說服力了。 華理克牧師指出,為什麼教會要繼續採用已證明是無效的福音策略呢?他認為,這是由於教會分不清什麼是不該改變,什麼是必須與時俱進的界線所致。華牧師說,過去十年裡,他的教會每年有超過千人受洗成為基督徒,其福音策略是,通過生活方式的影響來吸引人參加教會的聚會,直至成為信徒。 為此他引進了「社區」的概念,他認為教會不應該是一個社區機構、規條、上下級、效率、命令與服從的地方。社區應該是友誼、交談、理解、討論和相互支持的大家庭,正如電視系列片「Cheers」的歌中所唱的那樣,「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叫什麼」。機構是一個講次序的組織,社區則是一個講愛與友誼的大家庭…….。 華理克牧師強調,教會的這種轉變只是轉變了與人溝通的方式,但所傳揚的福音並未改變,神的話並未改變,真理並未改變,只不過以適合資訊時代文化的方式,傳遞給受這種文化影響的人而已。而社區正是資訊時代人們最容易相互溝通的文化載體。 一個好的社區,有善待人的長者,有相互守望的鄰居,有急公好義的青年,有天真活潑的兒童,裡面有說不盡的溫暖的故事,道不盡的甜蜜回憶。 把社區的概念引進到教會發展中,按社區的概念來經營教會,如果真的做到在教會裡「每一個人都知道你叫什麼」,那該有多甜蜜。

教會不沉悶 上帝也有趣

打破傳統,興旺福音 一些美國教會一年一度的收割佈道事工,面向的是西裔人士。他們自知沒有葛理翰的號召力,於是就聯合其他機構一起舉辦大型活動,同時也加入了許多帶娛樂性質的活動。如魔術、相撲、摩托車飛車表演等等。由於這些娛樂活動的多樣性和世俗性,當然就吸引了不少對宗教不十分有興趣的人,而這些人正是佈道會的對象之一。 南加州有一間發展迅速的華人教會,短短幾年從幾十人發展到幾百人,而且教會許多人是在這個教會信主受洗的。該教會的特點是,主日崇拜時,非基督徒多於基督徒,這與大多數教會的情形相反,但這正是該教會增長的重要原因。 該教會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教會每周日有免費的中文學校和父母成長班,吸引了許多不上教堂的人前來。許多人開始接觸教會,接觸信仰,不少人因此成為基督徒。 青少年不上教會是教會面臨的另一個大問題。青少年不上教會,是覺得教會太過沈悶,上帝太過嚴肅,聖經太過枯燥。青少年喜歡變化,喜歡活躍,而這在傳統教會中是不受鼓勵的。 南加州有一間教會在主日崇拜時,有熱烈的敬拜時間,青少年們上台載歌載舞,盡情發揮他們的藝術天賦,這種融藝術、創造和信仰於一體的崇拜,深受青少年們的歡迎。教會主日時擠滿了興致勃勃的青少年,這與傳統莊嚴的崇拜活動相去甚遠。但卻很有效地吸引了許多青少年上教會。牧師說,他要讓青少年知道,教會不沈悶,上帝也有趣。 世道在變,但道不變 美國增長最快的教會之一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在總結教會快速增長的原因時指出,馬鞍峰教會因為不斷更新主日崇拜的方式,注重講道風格現代化,才能吸引許多有信仰興趣,卻厭煩宗教儀式的中產階級上教會。華牧師指出,世界不斷改變,因此教會也應與時俱進,更新教會的活動形式。 不過,華牧師也指出,世界雖不斷在變,但神的道卻是永不改變的。儘管教會可以採取千變萬化吸引人的方式,但宣講的福音內容卻不容更改。 從某種意義上說,堅持傳統是西方教會的根本之一,無論是從教義、主日崇拜方式、領導形式的變動,都有其歷史根源,及聖經根據的。任何形式的變動,都可能涉及到神學思想的變更,對聖經的解釋和基督教教義的修正。 例如在佈道大會前進行魔術表演、相撲表演是否讓福音蒙上了迎合世俗的娛樂色彩;在崇拜時載歌載舞,是否讓人們注意力放在人的表演上,而不是放在崇拜的對象上帝上。 教會辦各種社區服務活動,如中文班、補習班、職業訓練班,是否會引導教會走上社會福音的老路上去,也令不少人擔憂。 如果比較初期教會時,教會是越受逼迫越興旺,福音是越受壓制傳得越遠。有人會質疑把讓人認罪悔改,痛苦流淚的佈道變成了帶有娛樂成分的活動。 這些爭議多少干擾了教會,想突破舊傳統框框的努力,儘管有不少爭議,許多教會人仍然一如既往,為吸引人前來參加佈道會或是加入教會,寧願冒上神學上的批評,也要打破框框,將福音帶給更多的人。當然,如何使用與時俱進的傳播媒介與形式,來傳楊不變的福音真理,將是個議論不休的話題。

獨生子女利弊漫談

如果要家庭專家建議有幾個子女最好,獨生子女恐怕永遠都排不上號,日本專家認為最好的是 “三三”制度,既三個小孩,三年生一個,四個太多,顧不過來,兩個還可以,但彼此競爭太大,一個嘛,則不在建議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