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朱易

作者為經濟和商業稅務分析員。曾任教於中國中南大學並任《世界經濟論壇》和《成功》雜誌主編。現住美國洛杉磯。

從大眾傳播看大使命

促銷商品靠大眾傳播宣傳;完成大使命可如法炮製嗎? 資訊發達促進了市場發達,而發達的市場又帶動了資訊的發達。「大眾傳播」成為西方市場經濟運作的靈魂產業。如果把「大眾傳媒」從社會中挪去,很多產業都會停頓下來。 面對百業興旺,只有上教會的人數日益下降,教會工作者在思索如何能說服更多的西方人士上教會,自然就把腦子動到了能帶旺百業的大眾傳媒廣告上了。 比如南加州一間聖公會教會,仿照夜間脫口秀節目的所謂「十大理由」的形式,列出上聖公會的十大理由。其中包括﹕ 10.沒有獻蛇的儀式 9.可以相信有恐龍 8.有免費的酒喝(顯然指的是聖公會聖餐用葡萄酒而不是葡萄汁。) ……… 2.不必學游泳就可以受浸(聖公會受洗是點水禮,不似浸信會在水池或河水中受浸。) 1.無論你的神學觀點是什麼,你都可以在聖公會找到與你看法相同的人(聖公會人夠多,多到能容百家觀點)。 藉大眾傳媒完成大使命? 傳統基督徒可能對以上的廣告不以為然,這也能算是教會的廣告?上帝在那裡?耶穌又在那裡? 教會如何向社會展現自己,一直就是個具爭議性的問題。傳統的看法是﹕教會的成功在於教導信徒聖經和有良好的屬靈關係,只要高舉十字架,高舉耶穌,萬民就會來歸順教會。教會絕不能像飲料,商品般宣傳。 問題是,西方教會一直在走下坡,星期天上教會人數下降。當然就有人開始思索什麼才是正確的宣傳教會的方法。 因此,有人認為二千年前耶穌向門徒託付福音大使命時說,向萬民、萬族傳福音時,指的就是要教會為福音的廣傳,必須藉由大眾傳播的宣傳。由於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因此,為了向不同的族群傳達教會信息,廣告宣傳也必須採取不同的形式。 上文提到的「十大理由」,顯然要說服的是那些喜歡看周間晚上十一時半以後電視節目的人。這些人通常不會進主流教會的教堂,聖公會以這些人喜歡的形式宣傳教會,即使無法說服他們馬上進教堂,至少也拉近了與他們之間的距離。 因此,不少教會人士認為只要能把基督教的信息傳遞到不同的族群中去,任何形式都是適當的。 西方教會在傳媒上做廣告,始於廿世紀初期。當時的教會廣告都是在地方報紙上,內容是歡迎新朋友,以及星期天講道的內容。到了今天,有些教會的廣告已經做到電視上了。其廣告形式與一般大商家的廣告形式無異。 比如南加州一間天主教教會的廣告詞是這樣講的﹕「天主教曾激發你的人生嗎?如果沒有,請再給我們一次機會。」 許多人數下降的全國性主流教派,已經在全國內作廣告宣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督聯合教會所做的。他們廣告費用高達三千萬元。電視廣告畫面是一些身著奇裝異服,一看就知道不是會友的人正走進教會,廣告詞是「耶穌從不拒絕人,因此,我們也不拒絕你!」 許多地方性教會也通過報紙、電台、明信片和招貼畫的方式展開廣告宣傳。這些廣告已經脫離了教會活動內容的廣告方式,成為以教會形象為主的宣傳方式。 教會與世俗合作來宣傳教會,用世俗的方式樹立教會形象,必然會引發神學上的爭議。這種爭議的本質是,到底基督教與文化的關係是怎樣的。 基督教與文化的關係 長期以來,有關基督教與文化之關係的看法,總結起來,不過有三種。 一是相合的關係。基督教與文化彼此相合,相互促進。 西方文明是基督教文明。而人類文明的進步,又豐富了人們對聖經的理解。不少人引用耶穌也曾經參加婚宴來證明相合的關係。 二是相對的關係,即基督教與文化互相不隸屬。 人們引用聖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來證明這一點。耶穌也曾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不少人認為這證明了信仰與世俗是有分別的。 三是相斥的關係,耶穌曾告誡門徒這個世界會恨他們,門徒在世上有苦難,只有在主裏才有平安。因此,世俗是以基督徒為仇敵。許多人引用經文:「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5:19)來證明世界是屬魔鬼的,因此當然會與基督徒為敵。以上三種有關基督教與文化之關係之看法,各有神學家、傳道人支持,長期爭執不下。這種觀念上的差別,就產生了教會與社會互動關係上的差別。 有些教派,努力走入社會,例如救世軍,世人基本上認為它只是有基督教色彩的救援組織。 有些教派則走入另一個極端。天主教的修道院就是一個想讓教會與世俗隔離的一個例子。 更多的教派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因此他們與社會的互動也就呈多元性的表現。當然隨之而來的是無休止的爭執。 廣告效益的考量 教會採用現代的市場推廣式的廣告宣傳,所引發的爭議,除了在神學觀點上這種宣傳方式是否恰當外,另一個爭議的焦點是廣告的效率問題。 一般而言,教會的新朋友中,95%是來自教會會友個人性的邀請。看見廣告進到教會的人所占比例相當小。 因此,年資較長的會友就會批評教會花大錢做廣告不值得,畢竟還有許多福音事工需要金錢的支持。廣告所占的資源未免過大了些。 不過聯合衛斯理會的例子卻說明了廣告的效用。在2000年至2004年中,該教派花在廣告上的錢高達二千萬元。但第一次上教會的人數比例上升了19%,而教會人數增長了9%。因此,教會決定,在未來的四年,廣告預算將增加到二千五百萬元。 觀察教會市場推廣宣傳的專家發現,如果教會主日的講道內容與其宣傳相吻合,則廣告的效用明顯。否則,人來了,還會離開,廣告並不能把人留下。

大學生與信仰

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一個專門調查,「全美大學生如何追尋人生意義和目的」的課題組,調查訪問了全美46間大學的3680位大學生。 調查發現,上大學前經常上教堂的大學生占52%,即每兩位有一位上教堂,但上大學後還繼續上教會的大學生比例下降到29%,即每十位大學生僅有三位會上教堂,其變化可謂不小。 許多家長和牧師都知道,每周都上教堂的高中生上了大學後,許多就不再去教會了,但卻不清楚流失的程度有多大。有些神學家甚至認為這是一種信仰危機,因為隨著年齡和學識的增長,青年學子們反而淡漠了信仰。 這項調查第一次顯示出大學生不再上教堂的具體比例,證實了許多高中生上大學後的確不再上教堂 ,但這並不表明他們放棄了信仰。 調查發現,雖然上教堂的大學生減少,但77%的大學生仍會作祈禱,71%的大學生認為宗教對他們有幫助,73%的大學生認為宗教和信仰能幫助他們發展自我人格。58%的學生認為信仰在他們的生活中十分重要。 過分強調政教分離 近幾年來幾起重大的有關「政教分離」原則的爭執,都出現在公立學校。公立學校儼然成了政教分離的憲法原則爭鬥的主戰場。比如前些日子在最高法院審理的「在上帝之下」出現在小學誓詞中是否違憲的案子,就是發生在加州北部的一所公立小學。 在南加州,一群高中生在州最高法院取得勝利,因此可以在學校裡組織查考聖經的活動。同樣在南加州,卻有六位高中生被教區以學校不宜宣傳宗教為由,不允許他們穿著有「耶穌愛你」字樣的T恤。 在德州,另一場官司也打上了聯邦最高法院,一位正在大學唸書的學生,決定聽從上帝的呼召,畢業後作一位傳道人,但是州裡有關部門卻以政府的錢不能用於宗教人士的訓練為由,停止了這位大學生的獎學金。這位學生上的也是普通的大學,只不過是明確表示了要做傳道人,如果他僅是選修有關課程而不言明目的,反而可以繼續拿到獎學金。 有意思的是支持停止獎學金的人理由是「政教分離」的原則,但反對者所持的理由亦是「政教分離」的原則,他們認為既然政府不能干涉宗教,當然就不可以制定一條禁止向有意成為傳道人的學生提供資助的法規。否則就是違背政教分離的原則。那一方正確,就看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們如何裁定了。目前的情形是,持正反兩方意見的大法官勢均力敵,這個案子的結論最後可能是以4﹕5的票數通過。 美國公立學校過分強調政教分離,使得青年學子怯於在公開場合表達信仰。因此當他們來到大學,面對來自四面八方,文化多元的同學時,自然不便提信仰的話題,而缺乏在信仰上相互鼓勵的環境,不上教堂是無可避免的後果了。 高等教育過分偏向學術 大學生不再上教堂的另一個原因是,高等教育過分強調宗教與學術的分離,教授和學校視屬靈問題為學生的私人問題,而不便過問。 62%受調查的學生指出,教授從未鼓勵過學生討論宗教和屬靈方面的問題,53%的學生認為大學課堂對他們的信仰沒有絲毫的影響。教授們似乎只對傳授學生知識有興趣,而對培育學生心靈麻木不仁。 另一個造成大學生從形式上離開信仰和宗教的原因之一是,學生之間很難彼此討論宗教和信仰問題,任何觸及宗教和信仰話題的討論,都極易演變成一場辯論。討論可以相互求證,相互提昇,而辯論卻是一場有輸有贏的戰爭。許多經過挫折的學生,最後只好放棄和同學作宗教和信仰問題討論的嘗試了。 教授不鼓勵,同學不友好,使得信仰的話題成為大學校園的禁區,得不到老師鼓勵和同學間扶持的年青學子們,從教堂中流失是可想而知的結果。 當學生們看到大學校園裡許多同學偏離正道,也明白只有信仰和宗教可以幫助他們迷途知返時,就會盼望能從大學的老師那裡獲得鼓勵,不過老師們是不會破例的。 物質主義思潮氾濫 一項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了長達三十八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在三十五年前,每十位大學新生中,差不多有九位在回答「為什麼要上大學」的問題時,會回答,「上大學是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那時的青年學子們可謂胸懷抱負,有為國為民的理想。 三十五年後的今天,每十位大學新生中約有八位會回答﹕「上大學是為了賺大錢,可以無金錢憂慮地過一輩子。」 這個調查的範圍是全國413所大學和學院中的近27萬名大學一年級新生,人數為全部新生的22%,因此其可信度十分高。 在被問及的學生當中,不到四成的大學新生會認為「有意義的人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因素。與1967年時87%的大學新生上大學是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相比,少了不只一半。 主持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琳達薩克斯(Linda J Sax)教授認為,這個調查結果反映了長期以來「物質回報與教育的價值」之間的較量。 顯然物質回報的現實擊敗了教育價值的理想。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賺錢」作為上大學的主要目的。 許多學生對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毫無興趣,他們上大學是為了獲得一個可以賺大錢的學位。在這種環境下,要堅持信仰生活和宗教活動是一件困難的事。 教會方面的責任 不少教會工作者強調青少年的聖經教導要考慮到新生代的特徵,不但在形式上要趕上後現代青少年基督徒的需要,甚至在教導上也追求變化,力求適應新形勢。這種「與時俱進」的做法,雖然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青少年進入教會的青少年團契,但卻也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了信仰生活可以隨時間和處境而變化的錯覺。 神學家和社會學家們發現一個事實。堅持傳統和嚴格的信仰生活,不隨時代變化而改變信仰生活的基督徒,並非如同外界所想像的那樣,固執而僵化。他們堅持傳統的禱告生活和信仰活動形式,是因為他們發覺,在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裡,堅持傳統的信仰生活方式,反而可以使生活變得穩定與平和。 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雖讓外界感到落伍,但卻讓他們的下一代可以把信仰持守下去。比如自行投資和獨立製作《耶穌生平的最後時刻》(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的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正是生長於傳統的天主教家庭。他的同事稱他已經全人溶入福音書中了,可見他的神學思想之傳統。他所拍的影片於今年2月25日開始在全美上映,在全球引發了一股福音熱潮。 反而是強調變化之教會出來的青少年,有可能在上大學後,因環境的因素,放棄了正常的信仰生活,不再上教堂。儘管他們並未放棄信仰,但長期脫離教會生活,對他們的屬靈生命無疑是一種損害。牧者們不得不深思。 大學畢業生宗教熱忱升高 雖然上大學後繼續上教堂的大學生人數減少,但最新的一項調查發現,在2001年時每五位青少年中有三位認為宗教「非常重要」,比起十年前大部份青少年僅認為宗教是「重要」的,進步了不少。這個變化在四年制大學畢業生中尤其明顯。這項調查是由Child…
Read more

當人子從地上被舉起

一個平凡木匠之子,引發本世紀的狂潮──聖愛千秋的故事。 由著名導演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自行投資二千五百萬元,兼任導演和獨立發行的電影力作《耶穌生平的最後時刻》(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另有譯為《耶穌受難記》)於2月25日週三的聖儀日在全美上映。 影片上映時正值奧斯卡發獎前夕,但傳媒上最熱門的話題卻是《耶穌生平的最後時刻》。令奧斯卡大感冷落,影片上映首日,票房達2660萬元。上映頭五日票房累計達1億1750萬元,比梅爾吉布森獲奧斯卡獎的影片“Braveheart”的票房總收入還多。影業界沒有一個人預測到影片會有如此輝煌的業績。它成為史上限制級影片票房第一的影片,僅次於《駭客任務第三集》。 由於前往觀看的觀眾人數增加,放映該影片的電影院從原來的2000間,增加51%,達到3034個。每個放映廳的平均收入為2萬3千元以上,創下獨立發行宗教主題影片的新記錄 。 《耶穌生平的最後時刻》在票房上的成功並不使影業人士意外,但如此厲害的轟動,卻令他們大感意外。 媒體的熱情追蹤 首映周盛況空前,可由以下事實看出﹕影片的預售票已超過一千萬,其中兩百萬是由教會團體購買的。 許多教會都組織會友在影片開映的第一天前去觀看。紐約的一間教會,甚至組織教會會友在十字架的引導下,步行到三哩路外的影院,集體觀看電影。 德州達拉斯的一間影院,在周二晚上午夜開始放映,並一天二十四小時地連續放映。加州好萊塢也有一家影院在周二午夜開始上映。 在上映前一周的周一晚,ABC電視台播出梅爾吉布森的訪談,收視人數達一千七百萬,創下了非體育類節目收視率的記錄。 在ABC電視台播出梅爾吉布森的訪談的第二天,《耶穌生平的最後時刻》的電影網站,訪問人數高達一千八百萬。 各種以影片為主題的出版物也十分暢銷。比如以影片為主題的小叢書,成為亞馬遜網站的十大暢銷書之一,而影片歌曲的CD銷售也排在亞馬遜CD銷售的第22位。 而在電影開映的前兩周,梅爾吉布森和電影《耶穌生平的最後時刻》成為美國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幾乎天天都有新聞、訪談上報,只要翻開這些天的大報如《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等,都可見相關的報導。 基督徒的熱情投入 早在一年前,不少平信徒就投入該片的宣傳工作,他們將收到的宣傳該片的電子郵件,轉送給他們所有認識的人,同時也向許多人介紹該部電影。 2月12日《洛杉磯時報》的體育版的首頁,有一篇專文,報導一位基督徒的賽車手,在他的賽車前蓋上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In Theaters 02,25,04(即《耶穌生平的最後時刻》將於2月25日在電影院上映)。 這部車子將於最近參加在佛羅里達舉行的一場重要比賽。幾乎所有的賽車的前蓋都印有廣告,但都是名牌商品,如Budweiser、Home Depot等等,通常這樣一幅廣告價格高達廿五萬之多。 但這位具有使命感的基督徒賽車手選擇了這種傳福音的方式。 無休止的爭議 這部充滿激情的藝術影片,從開始拍攝到向市場推展都伴隨著無休止的爭議,有潮水般的喝采,也有冷酷的批判。 對該片批判最嚴厲的是猶太人團體,他們認為該片會使人對猶太人產生負面的不良印象,從而助長社會上已有的反猶太主義思潮。他們甚至向梅爾吉布森施加壓力,要求他修改影片,不能讓猶太人的負面形象出現。 一個猶太人團體ADL(The Anti-Defamation League)的領袖,與天主教教廷的高級首長會面,要求天主教譴責這部電影,同時要求天主教教會要重新審查教會有關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的教導。 天主教發現他們處境相當微妙。一方面他們不能改變聖經中的教導,認為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與猶太人無關,但另一方面,他們又不願意見到事態的擴大。因此他們可能採取的方式是沉默。 比如教廷方面不尋常地向大家宣布,教皇並未為影片背書,原因是教皇不對藝術作品發表評論。…
Read more

美國的品德教育走向

去年11月初,在位於加州克萊蒙研究院舉行了一場「全球化的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參加會議的學者來自中美兩國部分高校的校長、教授。會中,一位美國學者對中國教育體制正在仿照美國而憂慮。 他認為美國公立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會讀、不會寫,也不會算。而公立學校也沒有品德教育,這些學生到了職場,還得重新接受訓練。 這位學者的意見不一定對,但至少有一點是對的,即美國公立學校缺少品德教育是美國教育的一大缺失。 華人家長都習慣於美國長大的小孩對來訪者不打招呼、不問好,這在中國是不可思議的,那家的孩子不是「叔叔好、阿姨好」的。許多華人家長對此還習以為常,並教育那些因此而大驚小怪者,「這是美國文化。」 不但是參加這次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們都認為這是美國文化中不好的部分,許多教育專家也認為這是必須在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教導的項目。 一個旨在學校中推展品德教育的「品德教育合作組織」,最近評選出十間品德教育的模範學校,其中一間座落在南加州。在這間學校裡,品德教育是一項課程,所教導的品德有﹕尊重、公平、負責、信任和價值觀等等。 這間學校的學生會對來訪者握手和問候致意;足球隊員尊重他們的對手,而不是像其它的足球隊員對對手惡言相向;高年級的學生會用大標語和早餐來迎接新生,而不是慣常所見的欺負新生。這一切美好的德行竟展現在美國的一所高中裡,讓許多家長感到耳目一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增設品德教育課程,全美至少有數百家學校已經有了品德教育課程。有十四個州(其中包括加州)是明文規定學校必須開設一定程度的品德教育課程。有更多的州也有意跟進,但由於經費不足,目前的進展並不大。 布希總統十分注重學校的品德教育,在他的推動下,聯邦政府已經向全美47州的學校系統發放了開設品德教育課程的經費。因此開設品德教育課程的州將會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和行政當局開始認識到,如果學生不願意成為一個好公民的話,教育工作就不算成功,而讓一個學生學習成為一個好公民的最佳途徑,就是讓他們上品德教育課,並接受品德方面的訓練。 促使教育工作者認真考慮開設品德教育的因素有二,一是近年來學校校園暴力事件不斷,二是各大公司的醜聞層出不窮,令人震驚。 1999年的科羅拉州的哥倫拜高中的槍擊案是一個觸發因素,教育當局認識到如果學生沒有被教育成能關心和尊重他人的品德,這種暴力事件幾乎是無法阻止的。而2001年後爆發的大公司高層主管的醜聞,更使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認真思考他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品德教育正是在這種環境之下,被廣泛接受。 各州各學區的品德教育並無統一的教材,也無統一的形成,有些是安插進現有的教材當中,有些則有專門的訓練課程。比如在美國歷史的教材中,安排一些道德問題的討論,這些討論題,有難有易,難如「杜魯門總統決定向日本投原子彈,到底是錯是對?」學生們通過討論這類道德兩難問題,來學習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更正規的課程有類似不同的品德,並要求學生學習各種品德的內容,在實踐中培養這些品德。有些老師還自行擬出實用的訓練課程,不但讓學生認識品德的內涵,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操練。 這些操練大部分與個人行為有關。比如為他人開門;當傷害到他人時,要說﹕「對不起」;要對父母說「我愛你們」等等。更進一步的還有各種禮貌的教育。比如古典音樂會中的禮儀;接待客人的態度等等。 雖然這些品德教育課程看上去僅僅是基本的禮儀教育,但考慮到美國公立教育中長期漠視個人的禮貌教育,以致形成社會視「沒有禮貌」為理所當然的現實,這種變化,其實已經是一種突破了。 聖經非常注重品德的建造,因為以信仰的眼光來看,成功不只是知識的提升或錢財的獲得,成功更在乎品德的整全,以及捨己、為神為人而活的人生態度。 下列重要經文可以管窺基督信仰對品德的注重──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知識、節制、忍耐、虔敬、愛心(彼後1:5-7)。又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加5:22-23)。這些美德家加上「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林前10:24 )等教訓,在在反映出敬神、律己、愛人的美德。聖經把神、己、人的三重關係,用信仰串通起來,即是它最高明之處。

美好靈性有益健康

節制飲食和堅持運動普遍被認為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另有醫學專家根據研究結果作出結論:個人的靈命健康也是身體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過去也有醫生持這種看法,現在更是被廣泛的研究工作所證實。至今已經有超過六百多篇專門討論靈性與健康的研究文章陸續在醫學專刊上發表。 2001年12月,哈佛醫學院還召開一次以屬靈與健康為主題的研討會,足見靈性健康有益於身體保健已成為廣被接受的觀念。 靈性的範疇 不過在醫學專家的定義中,靈性不僅僅局限於宗教的範疇,它還包括鬆弛和靜默的體驗。有研究發現在一群心臟病患者當中,改變生活形態,過著使靈性更健康的生活之患者,康復得更好。 摩利斯醫生(Morris)追蹤了其中的病人,並請他們回答如下一些問題﹕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是什麼?對物質的要求程度,什麼事情是神聖的,什麼事情是可悲的等等,通過這些答案,醫生為病人評定靈性健康的分數,結果發現,康復快的一組得分高過慢的一組24%。有些甚至超過50%。 究其因是,靈性高的病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形態,更注意節制飲食和活動。 不過由於研究的樣本不夠大,因此很難定量地估計靈性對健康的影響到底有多少。 比較廣泛被接受的事實是,雖然人們無法知道靈性健康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但這兩者之間是一定有正面相連的關係,摩利斯醫生認為,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靈性是身體健康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 控制生活和工作壓力 另一些研究顯示,宗教可以使人有能力控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生活和工作壓力是心臟病、憂鬱症等一大堆現代病的主因之一。心理和生理上壓力如同一個可以開啟現代病的開關。當壓力大時,病的開關就被打開了。減輕壓力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之一,宗教是其中之一,一些健身方法如中國的太極拳亦是好方法。 有不少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參加行為訓練,包括鬆弛訓練課程的病人,出現併發症的機率比其它病人低。而一篇刊登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上的研究報告也指出,靈性健康亦有助於中小學生的學業。參加過心理放鬆訓練的學生,平均成績要高於其它的學生。 屬靈上的操練 一般人都不會對「美好靈性有益健康」有異議,他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操練,才會有美好的靈性。赫伯特‧本森醫生是哈佛醫學院的教授,他的研究項目中包括一項專門研究禱告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他指出,有許多方法可讓人們擺脫生活壓力。而大部分人除了節制飲食和運動外,並未想到屬靈上的操練也是一種有效方法。本森醫生建議身體不好的人最好每天有屬靈上的操練,如默想、靈修、禱告、走路運動、做義工,和花時間享受大自然,或任何能與他人加強溝通的事情都有益於健康。而擁有生命的目的和意義,也是一個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傳統上,靈性的操練是一種有宗教意義的活動。比如讀經、禱告、默想等等。但許多人不滿足於僅僅是思想上的操練。他們更願意通過身體的操練來操練靈命。 比如《選擇改變》一書的作者Carole Lewis認為,選擇改變自己是操練靈命和身體的前提。必須認識到上帝樂意改變我們,只要我們願意改變,上帝可以讓我們完全改變。健康的人必須讓精神、身體、靈命和情緒取得平衡,而這個平衡的核心是上帝。 作者列出了改變的九個步驟。 一.每周參加教會小組聚會 二.每周與小組的一位成員聯絡 三.每天禱告 四.每天讀聖經 五.背一段經文 六.每天研究聖經 七.吃對食物 八.每天記錄進展 九.每天走路運動 顯然這是一個操練屬靈生命的方法。作者聲稱這個以聖經為基礎的健康減肥方法,已經讓近五十萬人受益。 靈性的操練和健身 其它宗教也有一些運動原是有宗教意義的,比如瑜伽。不過這種具有東方色彩的身體操練,雖然在美國已十分風行,但其宗教色彩已淡化到讓人不易覺察。人們只注意練習方法,而不在意原本的宗教意義。唯一讓練習者感到瑜伽是不平常的練習方式的是,有些瑜伽練習館訂有許多規定,比如練習時不要說話、不要四周觀望、不要與人比較、不要喝水等等。這些規定在其它健身房是不會有的,但美國人的感覺好像是在天主教學校,仍然體會不到原有的宗教含義。 另一方面,不斷湧現的基督教健身房則是另一番景象。這些健身房,將健身運動結合靈性的操練,使得健身運動附有宗教色彩。比如健身房的佈置,更像主日學課室,而讀經、禱告,甚至講道都穿插於健身運動之中,使得身體操練與屬靈的操練結合在一起。 創造具有屬靈氣氛的環境 有些人則從生活環境著手,來進行靈性上的操練。他們將自己家中或是後院重新佈置,創造一個具有屬靈氣氛的環境,讓自己在其中進行靈命操練。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加州有一位基督徒按照舊約中許多環境的描寫,佈置了一座花園。花園中有一棵蘋果樹,用它表示亞當和夏娃當初在伊甸園時吃禁果的故事(創2:8)。園中還置有一個階梯,用它表示雅各在逃難時於伯特利所夢見的天梯(創28:12)。 此外,還種有創世記中提到的橄攬樹和雅歌書中的百合花。有民數記中的被摩西用杖擊打出水的磐石。總之園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可以從舊約的經文中找到其含義。此花園堪稱為聖經的舊約主題公園。 花園的主人聲稱,上帝創造人類的原意是讓人生活在園中,因此當置身於這個花園中時,就會提醒人們人類屬靈之根,和生命之源。 顯然這是另一種十分特別的屬靈操練,即回到創造的本源去尋找靈命的操練。 這種花園尚屬少見,不過隨著時報的報導,或許起而仿效的人會多起來。如果每天的活動包括了在聖經主題公園中的漫步、默想,那一定是十分令人愉快的事。 以基督徒而言,身為神的兒女,知道神愛我們,任何困難和需要,憂慮和重擔都可以交託給祂,心理上的煩惱和壓力便能紓解許多。正如聖經箴言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此外基督徒信仰帶給人生活有平安喜樂,及永生的盼望,使人生充滿了意義和價值。對身體的健康更有不可言喻的益處。

小型教會的七大特點
阻礙教會增長的因素

歷經幾次屬靈大復興的美國,留下了數不清的教堂。幾乎每個社區都有教堂。不過這些星羅棋布的教堂中的85%,會員的人數都不超過兩百人,只有約八千所教會人數在千人以上,平均每間教會人數為一百人。學者稱人數不過兩百人的教堂為單細胞的小型教會。 讀者網遍及全球教會牧師為主的牧師達康網站,刊登了華理克(Rick Warren)牧師的文章,文章中列舉了這些小型教會的七大特點,並指出這七大特點正是阻礙小型教會突破教會人數關卡,使教會成長的主要原因。 華理克是現今有會員超過一萬六千人的馬鞍峰教會的主任牧師。他的教會在他的帶領下,從幾個家庭開始成長到今天的規模,因此,華理克的文章值得人們注意。 小型教會的七大特點 以下是華理克所認為的小教會七大特點﹕ 特點一﹕是會友歸屬感強,但排外性也強。會友當中,不是親朋就是好友,教會像個大家庭。但當外人走進教會時,馬上感到他只是個過客,無法融入該教會中,不可能在這個教會生存下去。 特點二﹕是會友的同一性高,但卻有「咫尺天涯」的距離感。小教會的會友同一性極高,幾乎有相同的背景,相似的經歷。相當的收入和相近的職業。人人彼此都十分熟悉,但卻無法向對方敞開心胸,他們共同的感覺是「咫尺天涯」,雖然近在身邊,心卻相隔千里。 特點三﹕是會友的歷史認同感高,但卻不思上進。小教會的會友會津津樂道他們教會的歷史,因為這是他們共同經歷的,他們對教會設立初時定下的目標、方式和模式有近乎頑固的堅持,因此他們不再思想未來,只在歷史的小圈子中混日子,或美其名曰堅守異象和上帝的託負。 特點四﹕是會友有地標感,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疏離。小教會的會友對教堂的建築物有強烈的認同感,這也難怪,因為教堂是他們少數人湊錢蓋起來的,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漠視了。 特點五﹕是會友的集體觀念強,但卻是死水一潭。60至80人的教會,會友的存在是為了全體,他們關心的是誰沒有來教會聚會,卻不關心他們個人存在的目的,他們眼中只有全體,沒有個人,只要每個人都到齊了,他們就滿足了。 特點六﹕是教會合一且穩定,卻也流於固步自封。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可以把一個小教會關閉。許多小教會經歷過所有教會可能經歷的困難,如財務困境、教堂被毀、沒有牧師等等,但小教會仍然生存下來,夠堅強吧!是的。有人卻搖頭,這就是為何美國有太多小教會的原因之一。因為每一小群人都在固執己見。 特點七﹕是會友堅守傳統,或稱之為墨守成規。這種教會幾乎是不可能成長的。教會的人數在60左右,他們做事的方式是一成不變的。任何人想改變教會的慣例,其下場一定是不愉快的。堅守傳統的後果之一是,教會永遠都不會進步增長。 害怕改變阻礙教會增長 華理克牧師認為一個成長的教會,是一個不斷改變的教會。但是大部分小教會會友都不想改變,因為改變讓他們感覺不舒服和不安全。當教會成長時,個人活動的小圈子將被打破,會友當然不高興了。因此,教會成長的原因之一是社會性質的,要讓教會成長,就必須克服這個社會阻力。 華理克發現這一社會現象是阻礙教會增長的主因之一。他覺察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人數少於200人的教會,當會友人數突破200人之後,會馬上又回落至200人以下,同樣人數突破300人、400人直至1000人的整數關卡亦是如此。如此突破回落,再突破、再回落,最後教會人數有可能突破整數的關卡,向下一個關卡成長。其時間有時長達三至四年的時間,有許多小型教會甚至長久都無法突破第一個整數關卡。人數就一直穩定不變,教會無法成長。 華理克牧師指出,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屬靈現象,倒不如說一種團體規模變化的模式。任何一個小型教會,當牧師渴望教會成長,並對教會會友說﹕「讓我們來改變教會,讓教會增長吧!」即使是對上帝十分忠誠的會友也會這樣想,「完了,教會將湧進一大群新人,我平常坐的位子也會被別人占去了!」 他觀察到,最不容易成長的教會規模是60人左右的小教會,這種教會會友的做事方法是一成不變的,任何改變都會遭遇強有力的抵抗,直至改變的力量被消除。然而,教會成長的前提之一是──教會必須改變。顯然不願改變的教會,當然無法成長了。 華理克牧師的方式 顯然要改變小型教會的會友害怕變化的社會心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許多牧師試圖用聖經教導來改變這一觀念,幾年下來,不是洩氣放棄了,就是被會友放棄了。 華牧師提出一個繞行的方式,他認為較容易的方法是不改變原有的教會結構,再開一個新的教會單元,新單元與原有教會如同平行的結構,也有自己的崇拜、主日學和團契活動。新人就進入新的單元,成為整個教會的一部分,而原有的會友也繼續享受傳統,不會遭遇太大的變化。 即使是開設新的單元,會友也會質疑,為什麼要有第二單元,第二堂崇拜,那些人我都不認識。華牧師認為如果某一個小型教會中有這種質疑,正是表明這個教會成長的可能途徑就是增設新單元,因為如此做法阻力最小。華牧師建議渴望教會增長的牧師先要認識小型教會的特點,然後才能知道要作什麼樣的改變,以致教會能夠成長。 華牧師的觀察和建議應是值得大家參考的。畢竟他是一個闖過許多數字關卡,讓教會成長到近兩萬人規模的一位牧師。

一石激起千層浪-談亞比斯的禱告

由魏肯生 (Bruce Wilkingson)所著的《雅比斯的禱告》(The Prayer of Jabez),雖然只是一本談禱告的小書,但它的出版卻在基督徒當中,乃至整個讀書界帶來了一股生氣。 它一版再版,至今仍然高踞宗教類暢銷書的第四名(第一名為《目標導向的人生》)。幾乎所有的大書店都在賣它,連沃爾馬(Wal-Mart)商店也在銷售該書。至今該書已賣出九百萬冊以上,它甚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的第一名,連《哈利波特》也只好屈居其下。它也被翻譯成不同的文字,包括中文(申請中文版的出版社超過十家),其影響之大,已大大超出基督教界的範圍。 一個文化里程碑 在 2002年12月這一期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中有一篇文章提到﹕由於白宮的主人及其他政府高官都是基督徒,又由於基督教的書如《末日迷蹤》和《雅比斯的禱告》的成功,以及基督教電影和音樂的暢銷,福音派的基督徒已不再是社會的邊緣人了。由此評論可見,《雅比斯的禱告》的影響力已跨出基督徒社區,成為當今社會中的一個文化里程碑。 雅比斯是何許人也?可能就連一般的基督徒也答不上來。原因很簡單。在整本聖經中,僅有一處提到了雅比斯。而且是在連最用功的神學生也會望而卻步的《歷代志上》。有關雅比斯的經文只有兩節經文,並且夾在長達五百多個人名的族譜當中,許多讀聖經的人大概都把這些枯燥而又詏口的名字跳過去,再往下讀。 不過有一位用功的神學生卻把眼睛停留在這兩節經文上,認真思索,不但如此,他自己也開始了這個長達半個世紀之「雅比斯的禱告」,並把他的體驗寫成了一本書,從而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開始進行所謂的「雅比斯的禱告」,並聲稱由此獲得了上帝的大大祝福,這些見證登錄在網站(www.theprayerofjabez.com)上,而過去幾千年默默無聞的雅比斯,也因此成為當今基督徒最喜愛的聖經人物。 雅比斯的禱告 魏肯生認為,雅比斯是「突然冒出的聖經小巨人」,「他生命中小小的與眾不同,帶出了與別人截然不同的影響。」所謂的小小的與眾不同,指的就是雅比斯的禱告﹕「雅比斯比他眾兄弟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代上4:9-10) 魏肯生將雅比斯的禱告分成四項祈求: 第一項是「甚願你賜福與我」。魏肯生指出,神的本性是要賜給我們許多的福,我們之所以得不著,是因為我們未曾開口求。「如果你不求神賜福,你就喪失了那些惟有你開口去求才會得到的東西」。他的根據是馬太福音七章七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和雅各書四章二節:「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因此「神的豐盛只會因我們而受限制,祂的能力及樂意賜予的心是無限的。」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敢開口,天天求,神就會厚厚地賜福給我們。 第二項祈求是,「擴張我的境界」。對古以色列人而言,擴張境界就等於擴張他們的土地,因此魏肯生認為,「如果你是用神的方法來經營,那麼你向祂求更多的生意,不但正確,而且祂正等著你去求哩!」投資人可求增加投資報酬率;主婦可求家族人丁興旺等等,而祈求更大的境界就是祈求一個神蹟。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生活已填得滿滿,但當你憑信心求神給你更多的事奉時,機會就增加了,能力和資源也超自然地劇增。 第三項是﹕「常與我同在」。魏肯生指出,雅比斯在開始祈禱時,並未求神的同在,因為還沒有感到這個需要,但當神將他的境界不斷往外移時,他知道他需要屬天的幫助,僅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撐下去的。因此他求神常與他同在,這個抉擇極富策略性,可以讓神不斷在他身上成就大事。 雅比斯的第四個祈求是「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魏肯生認為,當人的生命超越平庸,開始為神擴張境界時,就侵犯到了撒旦的世界。因此,成功往往會帶來更多失敗的陷阱,求神讓我們遠離一切邪惡是最關鍵的 。他認為與罪惡爭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求神使我們不戰而勝。「大多數人都面對了太多的試探,以致常會犯罪,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求神使他們不遇見試探。」魏肯生認為,藉著基督,基督徒不必活在試探及失敗中。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雅比斯的禱告》給基督教和整個社會帶來了許多正面的影響,但也引發了許多爭議。 一些聖經學者認為魏肯生的聖經解釋有問題,至少是不準確和不全面的。一些學者從整本聖經的角度來評估雅比斯,從而對魏肯生的論點作出評論。 最大的爭論點是,魏肯生何以肯定雅比斯的禱告就比摩西的禱告、保羅的禱告、以利亞的禱告、大衛的禱告更有力,既然雅比斯的禱告大有功效,為何耶穌要用主禱文來教導門徒(馬太福音六章)?許多基督徒認為摩西的禱告之所以有力,是因為摩西花時間和上帝在一起,上帝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出埃及記三十三章)。而大衛是上帝稱為合神心意之人(使徒行傳十三章)。保羅也是明白上帝心意的人,新約聖經有十三卷書出自他的手筆。這就可以解釋他們的禱告為何如此有力。顯然禱告有果效,不是出於言語,而是出於理解上帝的話語,明白上帝的心意。 其他的意見如﹕雅比斯的禱告可以成為禱告的模式嗎?所有的禱告都一定會蒙上帝應允嗎?等等。顯然魏肯生認為是肯定的,同時也有許多基督徒認為是。不過持否定意見的聖經學者也不在少數。比如Gary E Gilley 和Berit Kjos 等等,他們都執筆寫書和文章討論雅比斯禱告中的問題。 魏肯生所解釋的「雅比斯的禱告」之所以引起許多的爭論,是由於這個禱告看上去太過於私心,四個祈求中都是以「我」為中心,「賜福於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但魏肯生認為那些看上去「自私」成分多一點的禱告,其實並不像外表看來那麼以自我為中心,反倒是父神願意聽到的一種屬靈祈求。 一些讀者雖然也感到魏肯生的釋經有些問題,但是仍覺得雅比斯的禱告十分吸引人,作這樣的禱告只有好處而無害處。如果真能將神所賜的福大大祈求下來,豈不是歡喜快樂的事嗎?這也許是這本小冊子雖引發不少的爭議,但仍然深受大眾歡迎的原因吧! (作者為經濟和商業稅務分析員。曾任教於中國中南大學並任《世界經濟論壇》和《成功》雜誌主編。現住美國洛杉磯。)

藝術歷史中的神學爭論

歷史上,教會允許藝術家將耶穌和聖經人物作為藝術品中的人物,經歷了一番激烈的爭論,甚至是流血事件。 早期出現的耶穌圖像,顯然帶有偶像崇拜的意義。羅馬帝國時代,皇帝要人們敬拜皇帝圖像,就像敬拜皇帝本人一樣。猶斯丁年後,基督和馬利亞的聖像漸漸代替了皇帝的圖像,出現在皇宮大門上和錢幣的背後上(AD685-705),也成為人們敬拜的對象。 由於這種圖像帶有偶像敬拜的意義,利奧三世(AD717-741)起來反對使用圖像,他認為圖像敬拜如同當年以色列人的偶像崇拜,其後果必然會受到上帝的懲罰。 公元754年時,在康士坦丁堡召開了主教會議,會議認為所有使用聖像行為都是偶像崇拜。因此,耶穌、聖母馬利亞,和新約聖經中使徒的畫像均在禁止之列,只有十字架、聖經和聖餐中的餅和酒才是基督教的象徵。此會議之後,幾乎所有的聖像被毀;聖像擁護者則被開除教籍、斷肢折臂、遭到放逐的命運。史稱為破除聖像運動。 公元787年,第七次大公會議在尼西亞召開,會議譴責了破除聖像運動,會議認為圖像永遠不能和它所代表的人物同質,它只是人物的仿製品。圖像的重要性只在於它能使人們記起原來的人物,如果否認沒有任何圖像可以真正代表基督,實際上就是否認了道成肉身的可能性。因此基督徒應以尊重十字架和聖經的態度來尊重基督、馬利亞和聖徒們的畫像,但不能把畫像作為偶像來崇拜。 此後,基督教的藝術作品大都以聖經新約為主題,以耶穌為中心。比如耶穌潔淨聖殿、最後的晚餐、各各它山和耶穌升天等,都成為聞名於世的藝術珍品。 屬天與屬地之間 今年的五月份,位於洛杉磯的蓋蒂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舉辦了題為《屬天與屬地之間﹕基督和聖母的形像》的畫展。展品共計有三十件,都是以耶穌和馬利亞為人物的藝術珍品。這些作品的珍貴之處是它們見證了發生在藝術歷史中的一段難於忘卻的神學爭執。 十六、十七世紀時,儘管藝術家不會因聖經人物而被放逐、殺頭,但是把耶穌、馬利亞畫成人還是畫成神,又成為爭執的焦點。 耶穌是道成了肉身,將天父的愛活在世人面前。那麼,耶穌的畫像中,耶穌應該是一個普通的人?還是一個神人呢?而在聖經中是普通人的耶穌之母親,又該是什麼樣的形像呢? 從藝術的角度看,要真實反映生活,耶穌和馬利亞都必須體現出普通人的特徵。早在1603年時,有一幅名為「聖母之死」的畫,畫中的聖母是一個普通的婦人,結果羅馬天主教拒絕接受。 從教會和基督徒的角度看,既然耶穌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僅把耶穌畫成普通人,在心理上是難於接受的,他們願意看得耶穌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神性。因此天主教拒絕把聖母畫成普通人的藝術品,不但是出於神學上的考慮,也有情感上的因素。 頭上的光環 三十六年之後的1639年,藝術家們又創作出了一幅同名的油畫,畫的也是聖母馬利亞。不過這時畫中的馬利亞,被崇拜者所包圍,臉上也透出一股神聖之氣,更有創意的是,馬利亞的頭上罩著一圈神聖的光環。從此這種光環就成為耶穌、馬利亞畫像上的特徵,也成為基督教神學和西方藝術爭執的焦點。 比如馬利亞的屬性是什麼,是否因為她是耶穌的母親,從而就有了神性,因而她的頭上就可有神聖的光環,同時也被稱為聖母?天主教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基督教卻是否認這一點,馬利亞並沒有神性。但如果要基督徒們否認頭上有神聖光環的馬利亞畫像,情感上有點過不去,畢竟她是人類救主的母親呀! 在那些表現人性的耶穌藝術品中,耶穌充分體現出人的特徵,人們可以看出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而體現耶穌神性的作品,耶穌被美化成為有完美的體形,帶有神聖光環,且是高出群眾一頭的人。注重耶穌神性的畫像,雖然表現了耶穌屬天的性質,但卻少了屬地的意義。尤其是一些要表達耶穌原本有上帝的形像,反倒虛己,成為眾人之僕的故事的畫像。比如耶穌替門徒洗腳,當耶穌帶有神聖光環時,觀畫者心中就很難有耶穌是眾人之僕的感覺。這多少與聖經原意有些出入。由此可見,引發爭執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這種頭上有神聖光環的耶穌畫像還是隨處可見的。但現代人已不在耶穌的人性與神性之間作爭執了。他們更視藝術品是在表達一種信仰的內容。不過這種爭執曾在文藝復興時期成為藝術創作的焦點之一,同時這個爭執也曾給教會帶來神學上的爭辯,甚至引發起教會內部的激烈衝突。 攝影鏡頭下的基督教 2002年的年底,法國巴黎有一個歷時兩個月,題為「基督的攝影作品(AD.1855-2002)的展覽。攝影展將從攝影師的鏡頭的角度,讓參觀者認識耶穌在西方文明中的獨特地位。這個展覽的主辦者為位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這種形式的展覽還是第一次,2003年時該展覽有可能巡迴到美國來舉辦。 這個展覽的特色之一是舉辦者不是基督教組織。組織這個展覽的負責人說,作為位於被基督教和回教稱為聖城的耶路撒冷的博物館,或許更有可能只從藝術品質的角度,而不是宗教的角度選擇展品,更能組織起一個反映一百五十年來的有關基督教攝影作品真正風貌的展覽來。 儘管展覽組織者從藝術的角度,而不是從宗教的角度出發選擇作品,但他們盡量避免會可能引起基督徒反感的作品。畢竟展覽是在基督教文明的歐洲舉行。 十九世紀中葉,攝影師們試圖將經典的基督教藝術作品透過攝影鏡頭,作嶄新的藝術表達。或許是經典作品猶如難於逾越的藝術高峰,或是大多數的攝影作品只是將原來的藝術作品翻拍照片而已。大多數西方人都認為當時的攝影作品缺乏靈氣,不像原作具有屬靈上的激勵作用。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攝影家們開始超越傳統,他們不再簡單地模仿原作,而是用鏡頭來重新闡釋基督教。 基督教攝影史二階段 從這次展覽作品看,可以把歷時一百五十年的基督教攝影史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十九世紀重現傳統作品的階段。這個時期的作品是文藝復興時期經典基督教作品的重現,不同的是由演員來表演,再用鏡頭記錄下來。因此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以耶穌和新約故事為主。如耶穌的最後七言、十字架、聖嬰耶穌、最後的晚餐等等。 第二階段是二十世紀,這個時期的作品特點是打破傳統,攝影師們不再作傳統藝術品的模仿者,而是用鏡頭來重新闡釋基督教。這個時期的作品雖然仍有基督教的主題,但其內容和理念,融入了大量的世俗思潮,基督教的含義反而不斷減少。 比如釘在十字架上的不是耶穌而是一名婦女的作品,可以說是女權運動思潮下的產物。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橫掃歐洲的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思潮,也在基督教的攝影作品中反映出來。三十年代後,德國納粹主義也使得攝影作品中滲入了政治的含意。比如有一幅作品「希特勒/十字架」,畫的就是希特勒站在雲端上,手指向背著十字架的耶穌。 二戰之後,基督教的攝影主題中又加入了社會、商業的話題。最常被使用的是「最後的晚餐」,攝影師們用這個主題來表達某一團體被出賣的現實。這時圍坐在長桌邊的不再是耶穌和十二門徒,而是不同的人,其中有一位是背叛者。這時的作品除了標題和形式與基督教有關外,已無基督教上的意義了。 此後的攝影作品,便進入了藉用基督教標題,來表達不同思想和理念的階段。例如「猶大的親吻」、「馬利亞和馬大的兄弟拉撒路」等等。 早期的攝影作品著重在用鏡頭重現經典藝術品的藝術效果,和其宗教上的意義。戰後的作品卻是藉助觀眾頭腦中對經典作品的認同,來傳達更具一般意義的宗教意識。 這個展覽給基督教文化傳播工作者的一個信息是,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之深,使得世俗的文化工作者不斷借用基督教的標題,而使基督教世俗化。作為基督徒的文化工作者,能否正本清源,力圖傳達真正的基督教精神,實在是一個責任重大的任務。

人人喜愛的聖經通俗書

對美國出版業稍有概念的人,都會對其中的兩套系列叢書印象深刻。一是所謂的《簡易大全》(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另一套是類似的通俗手冊系列(For Dummies)。 這兩套書的題目無所不包,凡與人們生活有關的都包括在內,它們最大的特點是,即使是再專門的的行業或知識,都一律簡化成通俗易懂的形式,讓毫無專業知識的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可謂為生活百科大全的通俗叢書。 因此,宗教的題目也被包括在內是不足為奇的。例如除了有《聖經通俗手冊》(The Bible for Dummies)和《聖經簡易大全》(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The Bible)外,《改革宗教和新教簡易大全》(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The Reformation and Protestantism),也在最近出版發行。 寫作聖經通俗版本和教會指南的通俗叢書的目的,是為了普及大眾讀者的聖經知識和教會知識,也給有心認識基督教的讀者作通俗的介紹。 美國九成的民眾承認信仰上帝,也有七成以上的民眾自認為是信仰基督教,但是由於在家中經常閱讀聖經的人數是一代少於一代,許多人雖然對聖經和教會的本質有一定的了解,但對聖經的用語卻十分生疏。 原本為美國人必讀的聖經,慢慢成了如同其它的專業書,裡面充滿了讀者無法立刻明白的專業術語,如此就使更多人不願再在家讀聖經,而依靠教會星期天的講道和查經班的幫助。 對於有心開始重拾讀聖經好習慣的人,以及想對基督教有一個全面概括的了解而害怕啃書本的人而言,類似這兩本書的通俗讀本,無疑是大受歡迎的,甚至那些想多了解上帝的讀者,他們的首選書也是這類書籍。 即使是在教會裡,這兩本書也是極受歡迎,有的教會甚至把它作為聖經研讀班的材料。有些教會把這兩本書作為傳福音的書,向非基督徒推薦。有些讀者因讀這些書接受了耶穌基督作為救主,從而加入教會。 《聖經簡易大全》和《改革宗教和新教簡易大全》的作者之一貝爾(Bell)就曾表示,有些讀者就是讀他寫的書而找到基督教或是重回基督教的。 對於基督教新教而言,貝爾所寫的《聖經簡易大全》,以及《新教簡易大全》會造成小小的困擾。因為宗教改革先驅馬丁路德提出,唯有聖經才是信徒的信仰指引。如果把通俗讀本作為信徒的信仰指導書,未免有些不妥之處。 然而主張教會應該接受通俗讀本的人認為,畢竟這是一個向非基督徒傳福音的好方法,同時也可讓對聖經瞭解不多的基督徒,先讀聖經的通俗讀本,再進入讀聖經的階段。 專精基督教改革史的普林斯頓大學的歷史教授納特李西門大衛(Natalie Semon Davis)指出,即使在馬丁路德堅持唯有聖經的改革初期的歐洲,也有類似圖文並茂的有關聖經的通俗書。貝爾希望有聖經學者和教會領袖能為這些通俗書提出改進的意見。 不過,令他驚訝的是,至今為止,他還未看到有任何公開評論和批判。貝爾認為他們所寫的通俗書並不能作為聖經的替代書,只是想寫出專為非基督徒讀的聖經和教會的通俗書,這多少有點像是向非基督徒佈道。貝爾承認這種文字工作帶有很大的挑戰性,也極有意義。 基督徒讀聖經是基督徒生命成長的必備功課,但對於那些對猶太歷史一無所知的人而言,讀舊約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我了解,中文的文字工作者,在這方面的努力並不多見。 飛揚網站的每日珠璣/採擷靈韻中的李順長牧師所寫的具有散文風格的文章,文筆優美、流暢,意義鮮明易懂,稱之為中文版的聖經通俗書,應也不算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