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吳志強

生命四重奏

亞當,你在哪裡?以利亞,你在這裡作什麼?保羅,你為什麼逼迫我?門徒,有吃的沒有? 毛蟲經過一段躲藏掙扎的日子,變成了會飛的蝴蝶;葡萄經過了長期的壓榨和蘊釀,成為醇美的好酒。同樣的,全人的更新變化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過程中我們需要按時抽離人群,與神親近,讓心靈獲得躲藏、掙扎、壓榨和蘊釀,漸漸必然能更新成熟。因此在這裏藉用神和主耶穌在聖經中向人所作的靈命指引問題,來作為解釋四個更新的理念。 1.「你在哪裡?」 (自我分析) 每當我們處身在一個環境中,往往因文化、經濟以及關係等衝擊而失去方向感,原先以神為重的心,卻因新環境中所遭遇的事物而被影響。當心靈失去重心,便會把一些不足介意的事擴張複雜化,成為自己和別人的負荷。在這種情形下想要有改變,最重要的是回到神那裏,重新省察自己,我在哪裡? 當神問亞當:「你在哪裡?」(創3:9),目的是幫助亞當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因為亞當已經不再喜歡聽見神的聲音,反而想逃避,並且也與夏娃失去先前那種「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的親密感,並因為她而埋怨神,故此他已經不處於可以與神溝通、與神心交的位置。因此神對亞當所發出「你在哪裡」的問題,就好像幫助一個在購物中心走迷了路的人,在他企圖從地圖中尋獲方向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 對任何在靈裏迷失了的人,我們也可以藉「你在哪裡」這問題,去幫助他們為心靈找到定位。透過自我的分析和了解,以及神人關係的省察,得以首先明白自己在神裏面所處的位置,再按這個位置去重整個人在神面前的自我觀。 最近我聽見有關丹尼斯哲尼根Dennis Jernigan(註)曾經迷失的故事。丹尼斯從生下來便有音樂的天份,在他九歲時已經可以靠著聽覺去彈奏大部份的聖詩。可惜在丹尼斯的成長中,他被誤導以為自己有同性戀的傾向,後來雖然他還在教會的詩班中服事,但卻漸漸沾染上同性戀的生活習慣;他暗暗地把自己的秘密隱藏了多年。在恐懼的日子中,他與一切人疏離,連與自己的父親也不能擁有正常的關係。直到丹尼斯在生命中再一次遇見了神的寬恕和釋放,才終於明白自己過去的迷失。今天他是美國最知名的基督徒詩歌作曲家和歌手之一,他所寫的歌曲有一千首以上,包括「讓自由響起」(Let Freedom Ring)一曲,成為了2004年國家禱告日的主題曲。人可能會迷失好一段的日子,直到他在主內找到了自己,才能有真實的更新。 2.「你在這裏作甚麼?」 (促進成長) 過去數年在神學院服事,除了策劃事工外,更期盼看見學生的靈命獲得更新。然而學生停留在神學院的時間平均是兩至三年,要在這短暫的時期中裝備學生,是個頗大的挑戰。神學生往往帶著不同的原因入學:有人是清楚聽見了神的呼召而來尋求裝備;有人在服事多年之後,需要藉神學院作為充電所;也有人以神學院作為暫時的休養所。學生若果對自己學習的目標不清楚,很容易引致錯誤的期待,致使學習方式過於消極被動。所以神學院也須幫助學生能像以利亞般反思「你在這裏作甚麼?」 當以利亞從得勝的高峰跌入憂鬱的深谷,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神重覆以「你在這裏作甚麼?」(王上19:9b, 13b)的問題去幫助他明白真相:當他所付出的熱忱與所獲得的遭遇不相稱的時候,內心自然出現了不平衡。在神的引領下,以利亞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期待神出現的方式放下,按神自己所選用的時候和方式去遇見祂(見王上19:11-12),在這種情況下,以利亞才能察覺出自己的不配和本相(19:13-14),而能重新回到接受和順服的位置,領受神再度委任他的新使命(19:15-18)。 同樣的,學生若能把個人的期待放下,讓神親自來帶領和裝備,在學習中務求可以遇見神,必然能夠從新得力,重燃愛火,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從事學習和參與,致使神委託他們的使命得以更新,自己的靈命更得以成長。 3.「你為甚麼逼迫我 ? 」 (修正溝通) 當保羅自以為是,把個人所做的逼迫認為是為主而做的,主耶穌向他發出了震人心弦的問題:「你為甚麼逼迫我 ?」(徒9:4)主的目的是要保羅明白,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同樣的,許多人也對真理非常認真,每當他們因期望與實際經驗不符合,而生出失望和不滿的時候,我們便需要幫助他們像保羅般去反省:「主啊!你是誰?」(徒9:5a)保羅的問題顯示了他對主的認識不夠,因為我們的主是真理與恩典並重的。真正認識神的人不會單顧真理而忽略恩慈,只以偏激的行為去事奉神;正如主耶穌說:「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他們這樣行,是因未曾認識父,也未曾認識我。」(約16:2b-3) 所以教會不單要注重真理的教導,更要帶領信徒對神有更進一步全面的認識,以致能跨越個人狹窄的領域,在個人的觀點上不過於執著偏激,並且按著對神的認知,去與弟兄姊妹修正溝通,以信任與愛心來彼此建立。 4.「你們這裏有甚麼吃的沒有?」 (建立師徒關係) 當主耶穌復活顯現給門徒看,門徒一方面感到懼怕,同時也感到驚喜(路24:37, 41),正當他們不知所措,主耶穌向他們發出這樣的問題: 「你們這裏有甚麼吃的沒有?」(路24:41)在人看來,這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似乎很不恰當!「吃」原不是生命中的大事,卻是喜慶的場合不可或缺的;主耶穌在這時候提及吃喝,一方面是用一個習慣性的常務,為門徒帶來熟悉感,同時也製造一個輕鬆休息的空間,作為彼此溝通交誼的橋樑。原來飯桌便是主的課堂,無論在最後晚餐,或與門徒或罪人相處的時候,我們都看見主耶穌利用吃飯的機會,帶出教導和關係的建立。因擁有師徒關係,飯後「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24:45)。 我們也需要學習主的榜樣,擴大學習課堂的範圍,透過平常的生活互動,和家庭之間的交流,以吃飯交誼作為橋樑,增進弟兄姊妹彼此之間的關係,並且從中帶出靈命成長的教導。 當年基督可以觸摸門徒生命的時間也只有短短的三年半,但祂以自己的生命作見證,道成肉身與門徒生活在一起。盼望藉著以上的更新理念,我們可以與信徒一起切磋成長,如同門徒般經耶穌短短數年的觸摸後,可以把更新變化的生命活現出來。 以上四個簡單而富有深度的問題,上帝用它來探入人心靈的深處,使人有機會面對自己,面對上帝,面對人生。善用這些省思的契機,心靈就有機會更新變化了。

閱讀「人」類

馬大和馬利亞,彼得和多馬,主都尊重,主都使用。 在一個寧靜美麗的夏夜裏,一群人聚集在一個生日慶典上。當場地的燈光轉暗,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點了無數蠟燭的生日蛋糕上,突然之間,捧蛋糕的人一個不留神,把整個蛋糕反轉地掉在地上。接著的一段時間,有人仍為掉在地上粉碎了的蛋糕搖頭婉惜時,有人已經快捷地做出清理的工作。懂得隨機應變的人,立刻說出風趣的話,希望扭轉尷尬的氣氛。另有人立即與主人商討如何作出補救。更令人詫異鼓舞的,是那圍繞在捧蛋糕的人身旁的數位客人,不斷地安慰那位摔壞蛋糕的人。 從以上的一個出乎意料的場合下,我們可以看見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試把你自己置於同一個場合上,你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呢?原來在突如其來的事情上所做的第一反應,正反映了我們個性的傾向。個別的性向是按著個人所看為重要的觀點出發,故此也成為個人的負擔或做事的動機。 當我們刻意地去看週圍人的性向,除了看見每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外,也會留意到一些相似的模式,存在於彼此之間。在歷史上,便有人希望對人類個性的異同作出研究和了解,甚至以理論去把個性歸納為幾種類型。 早在主耶穌還未誕生的四百年之前的古希臘時代,一位聰明的醫生,名叫Hippocrates,他首先發表出人類性向可分為四大類的理論。他認為個性是受體內所分泌的「汁液」影響的,而四種汁液影響而成的個性或氣質共有四類: 易怒暴躁型(choleric) 血氣樂觀型(sanguine) 恬靜冷淡型(phlegmatic) 多愁善感型(melancholic) 從那時開始,對各種不同性向的研究便陸續出現。大部份的系統都把性向分為四大類,只是採取了不同的字眼來形容每種類別(見圖一)。又因為沒有人的個性只侷限於某一類,所以也有人把這四種性向再分為八或十六類,以便作出更精細的辨別。 認識個性的重要 以商科而論,哈佛大學算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大學。Mark McCormick 從哈佛商科畢業,他在1984年撰寫了《哈佛大學商業系沒教導的功課》(What They Don't Teach a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一暢銷書;在「閱讀人類」(Reading People)作為標題的第一章中,他首先指出哈佛遺漏了教導的功課,便是認識促使每個人做事方式不同的原因。他以這個題目作為書首的開端,因為他意識到人類行為的知識在商界運作中的重要。 時下數一數二的大型教會,所注重的同樣是個性傾向,與事工人力的關係。他們不再接受以保持教會為原狀的論調。例如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 所出版的《作個有感染力的基督徒》(Becoming a Contagious Christian.)一書,便是主張以個人的性向去決定傳福音的途徑。事實上,以認識個性為重要的論調,早在聖經中可以看見。在林後3:2,保羅告訴我們:「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裏,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原來閱讀人類、認識別人的知識不是來自商界,而是從聖經的智慧開始。 讓我們從聖經中的一些人物去看他們不同的性向,並且從主耶穌與他們溝通的技巧中,去領略與人相處的藝術── 馬大與馬利亞(約11:17~37) 首先我們看見馬大與馬利亞兩姊妹具有極端不同的個性。姊姊是一個主動的人,妹妹則較為被動。在主耶穌來到她們家中,馬大聽見主的來臨,立刻就出去迎接,妹妹卻仍然坐在家裏(11:20)。直到馬利亞接到通知,她才急忙出去回應(11:29)。 其次我們看見兩姊妹的重點不同,姊姊比較注重事務,而妹妹比較注重人際。馬大既是注重事務,便以事論事,見主的時候所談的便是拉撒路的事,並且以理性的心態與主交談,所以她所得到的答案也是直接和理性的(11:22~27)。 相比之下,馬利亞是重人際和感受的。當她來到主前,雖然和姊姊般說出了同樣的一句話:「主啊,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請比較32和21兩節)但這是她肺腑之言,且看她俯伏在主的腳前,並且悲哭起來(11:33a),我們可以想像她說話的語氣與馬大的完全不同。當馬利亞出來迎接主耶穌,同她在家裏去安慰她的人以為她要去墳墓那裏哭,所以也跟著她(11:31)。待她在主的腳前哭泣起來,同行的人也哭了(11:33b)。 由此可見馬利亞有極好的人緣。當姊姊獨來獨往的做事,妹妹卻以情感與人交流溝通,因此得著不少朋友和支持。如果我們不單單以理性與神聯繫,卻把內心的感受毫不隱藏地傾倒在祂面前,所換來的便是主的同理心。當主耶穌看見馬利亞流露真情之後,祂「就心裏悲歎,又甚憂愁「(11:33c);甚至「哭了」。 因此,我們看見同一個家庭出生長大的姊妹,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個性,這對做父母和師長的自然是一種挑戰。但從主耶穌應對的方法中,我們學習到個性本身不分優劣,但要個性運用得恰當,作教導引領的人需要避免以批評和論斷的方法去改變對方,卻要按個人的性向來誘導他走上正路(箴22:6) 彼得(約18:16-27;21:15-17) 彼得明顯是樂觀、衝動,容易招引注意力的個性。主耶穌對彼得那種爽直而又沒有安全感的個性非常了解,故此在彼得三次否認主之後(18:16~27),以同樣的次數肯定他、接納他,使他心裡的罪疚感得著痊癒。(21:15~17) 當主耶穌向彼得三次發問:「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21:15,16,17)主耶穌是以無條件的愛(希臘文agape)發問,好讓彼得得著撫心自問的機會。彼得曾經認為自己對主的愛是非常偉大,不帶條件的,主耶穌並不是要彼得從反省中更加陷入自責的心態,卻是要釋放他,讓他從面對真我的景況中得著自由。彼得三次的作答都沒有用無條件的愛之字眼,而只選用了以弟兄友愛的愛(希臘文phileo)。當彼得能夠面對並承認自己的有限,他便是一個主可以使用的謙卑的僕人,所以主耶穌在彼得每一次的認真作答中,一再以重任委託他,幫助他靈命得著復興。…
Read more

交棒接棒的藝術

在中學的時候,我曾經代表學校參加接力賽跑(relay race)。我隊實力頗強,被看好為奪得冠軍的一隊。可惜在賽程中,當我把手中的接力棒傳給下一棒時,他手掌接棒的姿勢不對,棒子跌落地上,以致賽跑的時間受影響,結果我隊只獲季軍。 這場接力賽跑因接棒的失誤而引恨敗北,使我學到了一個寶貴的功課。人生猶如賽跑,人人都要去跑他所劃定的路程,但是人生的賽跑不是競賽,而是接力賽。在賽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角色,既是一個領導者,也是一個跟從者。我們是否成功地跑完一生的路程,在於我們有否發揮影響力,造就出接棒的人。 領導(mentoring 或leadership)不單是時下各行各業所注重的技巧與操練,甚至在家庭的建立,個人的成長,師生的關係中,都是重要的一環。領導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呼召、2.裝備、3.委派。 呼召 作為一個領導者,絕不能自顧自地跑在前頭,卻沒有理會背後是否有跟從他的人。在領導上有深入研究的馬約翰(John Maxwell)曾經說過:「一個領袖如果沒有人跟從在後面,他並不是在領導,只不過在散步。」呼召門徒(mentoree)是領導者(mentor)所應做的第一步,呼召除了由領導者揀選外,也有跟從者主動跟從的。耶穌在世時,按照父神的心意挑選了十二位門徒(路6:12)。但其中也有人因覺察到耶穌有特別的領導能力而主動跟隨祂的(約1:37;路5:11)。 召呼門徒時,領導者需要知道自己看重的是什麼潛質與品格,也必須與跟隨者有好的溝通,讓他們知道領袖對他們的要求。耶穌揀選門徒時,並不重視教育程度或社會地位,但祂再三強調一個跟隨祂的人必須具有貫徹始終的心志(commitment),不計代價,捨生忘死的精神,並且願意與領導者的理念認同,不以為恥(太8:20,22;路9:23-26)。這些品格值得我們在挑選門徒時作為參考。 裝備 當領導者肯定了他的背後有跟隨的人,他便不能按著個人的步伐向前走,必須顧及跟隨者的潛能、個性與進度,以及領袖與跟隨者的互相協調。在裝備的過程中,除了技巧與學問的傳授之外,領導者需要常常以身作則,活出領導者應具備的風範。 一個好的領導者首先要有謙卑(humility)的品質。謙卑不是指凡事低聲下氣,不斷忍讓恭維,放棄所有權力利益,乃是一種謙和溫柔的氣質,是經過長期的鍛鍊,與神與己有平和美好關係而培養出來的品格。他瞭解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 限度,清楚神所委託的使命,事奉的動機純全無私。有了這種安全感,一個領導者就可以謙和地聆聽下屬的疑問,体貼他們個人的需要,耐性地等待他們在掙扎中成長。 耶穌是一位謙卑的領導者,他在裝備門徒上特別著重肯定他們的能力,按著他們的智力,以淺顯的實物來教導他們,祂更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地勾畫出領袖公僕的形像(servanthood leadership)。祂沒有舒適的居所,親手觸摸醫治貧苦大眾 ,與稅吏罪人一同吃飯,屈膝為門徒洗腳,騎著驢駒子,戴上荊棘冠冕,在十字架上經歷最殘酷的刑罰。祂的門徒經過三年半的循循善誘,耳濡目染,日後都成為謙卑的神僕,建造初期教會的領袖。 此外,一個有安全感的領袖,在裝備跟隨者的過程中,懂得把他們放置在合適的崗位上,讓他們去實踐從領袖身上所聽、所見、所聞的,並給他們足夠的自由空間,鼓勵他們有獨立的思考,容許他們從犯錯的經歷中學習成長。一個領袖給予跟隨者有空間、機會、肯定與祝福,就給了他們能力(enpowerment) 。這是裝備門徒成為領袖的有效方法。 耶穌早已知道彼得將三次否認祂,但祂並沒有以自己的權力過度保護彼得,以阻止這事的發生。相反地,祂以祈禱、警告,鼓勵來裝備彼得,讓他按著他個人的信心與能力去迎戰。彼得慘敗後,耶穌仍以寬恕肯定來重建彼得,幫助他面對自我,從接受自我中得著釋放。到五旬節時,彼得講道能帶領三千人信主,乃因耶穌對他的信任和寬恕。 一個好的領袖,眼中所看見的跟從者不是根據他們此時此刻的表現,而是洞察到他們將來的潛能。 他們心中所思念的,不是重塑一個完全像自己的門徒,乃是如何將自己所受託的使命和能力傳遞給接棒者。 既然裝備門徒的最終目的,不在培育幼苗,而是造就將來的領袖,因此不能過份保護他們,以免妨礙他們的成長,卻需要多鼓勵他們,並提供他們實際學習的機會。耶穌在差遣十二門徒出去之前,除了將趕鬼和治病的權柄賜給他們,又傳授他們如何在一個如狼群般的世界中保持真我,活出真我,祂也預先告訴門徒可能經歷被拒絕,被恨惡,受逼迫等艱鉅的試鍊,讓他們有心理準備。祂也教導他們要有勇氣傳講真理,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的信仰。 現今的神學生和初信主的信徒是教會明日的領袖,在裝備這些信徒時,必須差遣他們短期出去,學習「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的功課。 委派(commission) 既然領導的目的是要將被委託的使命傳承下去,因此當領袖將使命和能力交棒給跟從者的一刻,便是極重要的時刻。這時不但可以決定整個使命可否延續下去,也可以顯示領導者的培育是否成功。 當耶穌要釘十字架離世以前,門徒不但不瞭解祂降世的使命和目的,也不體會祂心裡的憂傷,反而接二連三地出賣祂、否認祂、離棄祂。這樣看來,耶穌的領導似乎並不成功,甚至可說是一敗塗地。然而當耶穌復活後,門徒眼見復活的主,又經歷基督的升天,聖靈的降臨,他們便充滿了勇氣與能力,為福音赴湯蹈火,捨生忘死,將餘下的一生完全奉獻為主,替初代教會立下穩固的根基。時至今日,耶穌的領導仍代代相傳下去。如此看來,耶穌基督的領導是非常卓越的。 耶穌的成功領導完全在於祂的以身作則,奉獻自己造福世人。祂在離世前所說的一番話,總括了祂作領導的精萃:「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12:23-24) 為了使門徒有機會發揮他們領導的能力,作出比自己更大的事工,耶穌必須死去。這「死」包括身體上的分離,讓門徒得著空間,以發展個別的潛能。這「死」包括犧牲,把個人的生命澆灌在他人的身上,以自己的犧牲換取他人的生命,以無限的愛觸摸改變他人的生命。這「死」也象徵生命的延伸,基督雖然離世,但門徒的生命因祂的死而復活得著莫大的改變。秉持祂的精神,繼續將祂的愛延伸擴展,這是耶穌作領袖成功的秘訣。 從耶穌訓練門徒的榜樣,我們得到許多啟發。所以,一位領袖跑完應走的路程,在委派交棒的時候,他要懂得完全的放下,不再在跑道上作出任何干涉或攔阻。接棒者也須準備好,隨時待命。當領袖交棒給下一代時,同時也給予他莫大的能力與肯定,使他接到棒的一刻,能夠毫無保留,勇敢果決地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