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相轉移的因應之道

掌握時代脈動,先馳得點;與時俱進轉變,汰舊換新。

過去這卅年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論是消費形態、商業模式、通訊傳播、政治理念、心理教育等各領域,都大幅度地改變了它們展現和影響的模式。掌握時代脈搏的人就像搭上了順風車,在一波接一波的浪潮中鼓帆向前。與時代脈搏脫節的人,只能靠邊站,逐漸被社會所淘汰。

一九七九年我剛到美國時,王安電腦是華人在美國創業的典範,其桌上型文字處理的電腦,頗得美國上班族的熱愛,當時其股票市值如日中天。但王安拒絕承認電腦會往PC的方向走,不肯調整經營方針。不過幾年的時間,消費大眾紛紛擁抱PC,王安電腦只得宣佈破產。

這種冷酷的事實在市場競爭中發生,也在教會消長中見到。倫敦的司布真大教堂在講道王子站台時
,每主日高達數萬人擠進來崇拜。今天,晚崇拜只有四十人出席。倒是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ommunity Church)在華理克(Rick Warren)牧師帶領下,只有廿年時間教會從廿多人成長到四萬多會眾。這種變化可以很恰當地稱為境相轉移(Paradigm Shift)。

物換星移
過去這卅年境相的變化之大之快,令人驚嘆:
● 商業,從街角雜貨店,變成巨型 量販店。
● 事業,從白手起家,變為經營加盟店。
● 傳播,從電話通訊,進入網路通訊。
● 價值觀,從為國家犧牲,轉為個人利益優先。
●心態,從別人會怎麼想,轉為只要我喜歡。
● 影響力,從政府的權能,轉為企業影響決策。
● 社會,從統一性,變成多元化。

境相轉移(Paradigm Shift)這個字,根據考維(Steven Covey)所著《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這本書的說法,是甘托馬(Thomas Kuhn)所首創的,他在《科學的革命》這本巨著裡指出,每次科學上的重大突破,都從舊有的思想,舊有的境相中轉移到新思想新境相。多利買(Ptolemy),古埃及出色的天文學家,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哥白尼(Copernicus)提出太陽是地球公轉的中心,引動了天文學上的境相轉移。

牛頓所提出的力學模式,準確地解釋了物質運動的現象,但在高速運動中,牛頓的古典力學失靈了
,由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漂亮地預測了高速運動中的時間、空間、物質、能量變化,引動了物理學上的巨大境相轉移。傳統的政治體系以君王為軸心,王位由兒女世襲為當然制度。等到美國在歷史上寫下第一部民有、民治、民享的憲法,創造了民主政體的先河,引發了政治理念上的境相轉移。

Paradigm這個字可以翻譯為法則、典範、模式或地圖,本文譯為境相更加傳神。所有以上的轉變都一致地呈現出境況的展相變化。

保羅創造的境相轉移
基督教的偉大使徒保羅,成功地將猶太教轉移為基督教,他所創造的境相轉移,從下列五方面的宗教法則來看,極為明顯。
1.信仰中心,從猶太教的律法,轉移為基督教的恩典。(羅5:20)
2.得救方法,從猶太教的依靠行為,轉移為基督教的憑藉信心。(羅 3:28)
3.內涵重點,從猶太教的例行儀式 ,轉移為基督教的心靈更新。(羅 2:29)
4.內在本質,從猶太教的肉身割禮 ,轉移為聖靈內住。(加3:3)
5.信徒地位,從猶太教的奴僕,轉 移為兒子。(加4:1-7)

保羅所創造的神學信仰上的境相轉移,為基督教的普傳奠下美好的根基。事隔二千年,猶太教仍然只局限在猶太民族,基督教卻傳遍世界各個角落。可見正確的境相轉移在社會、人心裡的強大訴求力。保羅的成功是因為他師承了耶穌基督,從耶穌基督所引動的境相轉移得到靈感:

主耶穌帶來的境相轉移
主耶穌一來,將人際關係從舊約的愛鄰舍恨仇敵,轉移為愛仇敵,為他們禱告的新約境相(太5:43-44);將處理衝突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舊約境相,轉移為轉左臉的新約境相(太5:38-39);將領導的風格從重管轄、享特權的舊境相,轉移為重服事、作僕人的新境相(太20:25-28);恩賜管理的法則,從均平的舊境相,轉移到「有者更多,少者更少」的動機原理新境相(林後8:15,太25:29);生活的法則從舊約的千萬條複雜律法,濃縮為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的一條簡單原理(太22:37-40)。主耶穌的真知睿見在保羅的胸懷間種下了神學新境相的種子。

保羅對基督福音的深刻體會,驅使他在傳福音的策略上,採取與其他十一使徒截然不同的策略。可以說,保羅進一步創造了傳福音策略的境相轉移:地理範圍上從耶路撒冷走向地極;族群上從猶太人走向外邦人;信仰核心從肉體受割禮轉移為心靈受割禮;宗教動力從儀式轉移為聖靈。這種轉移為基督教的傳播注入了新生命、新氣息。

教會增長的新趨勢
最近的社會潮流似乎正在形成七種新的趨勢,這新趨勢先在政治及商業型態上顯現出來,將來也必然會逐漸影響到教會的組織治理,和福音傳播的形式。哪個教會越能適應新境相,又能確立古老福音的純正性,那個教會越有機會在現代社會成長興旺:

1.政治逐漸從中央集權,走向地方分權:因中央集權的財務負擔太 重,效率又低,迫使政治權力必 須下放。教會若能妥善地授權給各層面的同工負責,較能動員全教會人力,奠下復興的根基。

2.商業逐漸從生產者中心,走向消費者主導,以前少數廠商擁有技術,並且競爭不多,生產者操決策大權,愛生產什麼就生產什麼 ,不必考慮消費者胃口。如今全球化競爭劇烈,消費意識抬頭, 不能順應消費走向的廠商必被淘汰。同樣地,教會的服事、講道、決策也必須適應會眾的需求,才能維繫向心力。

3.社會逐漸從統一性,走向多元化 。統一性從前被看為是一個國家的強處,現在被看為是嚴重的短 處。多元化的社會才能建造穩定、容忍、共存共榮的偉大國家。

教會也必須有寬廣的心胸,接受會眾的差異性,語言、文化、籍貫、人種、年齡的多元化,使一 個教會有容乃大。

4.領導逐漸從領袖魅力,走向組織治理。有魅力的領導固然仍具吸引力,但公司的成功不再是一個人的智力,就可以獨立撐起大局 。教會越能吸引不同恩賜的同工,並透過組織治理,形成團隊配 搭,各獻所長,使崇拜、小組、主日學、門徒訓練,關懷都做的有聲有色,教會才能增長。

5.信仰逐漸從神學純正,走向生活 應用。現代人普遍接受實用的概念,認為「不管是黑貓或白貓,只要能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 」

基督教當然必須維護神學上的純正,但這只是基本必備要素。成長的教會必須兼顧基督教的實用性,信息才能觸摸現代人心靈需要,才能有效地向外邦人訴求。

6.教會逐漸從宗派忠誠,走向滿足需要。當一個信徒從原住地搬到另一座城工作,開始尋找新教會,從前他會考慮加入原有宗派。

現在的優先考慮不再是宗派忠誠,而是哪個教會最能滿足他認同、歸屬、靈性、兒女的需要。越能滿足廣大人群需要的教會,越有機會成長。

7.治理逐漸從威權,走向民主。越能與民意共鳴的政權,越能爭取到人民的支持。教會的治理允許會眾有適當參與機會的教會,也越能爭取到會眾的支持。

近代教會歷史從馬丁路得的宗教改革開始,走過了幾次重大的境相轉移,每次的轉移,都使基督的教會活力更充沛,宣教的使命更熾熱,恩賜更被挑旺,適應性更靈活。大致上近代教會歷史的境相轉移,可用下列圖示來理解──當代教會的成功範例

當代教會成功地創造了境相轉移,引動教會在新社會環境成長的例證,較著名的有下列幾個範例:
1.走小組路線的有韓國中央純福音教會,和新加坡堅信浸信會。趙鏞基將權利下放給區牧、區長、組長,並透過事工訓練學校來保證領袖的品質,營造了小組的歸屬感,和組員傳福音的責任感與熱誠,達到教會全民皆宣教士的目標,建造了史上最大的七十萬人教會。

2.走多元經營路線的馬鞍峰教會。華理克以他獨到的聖經理解,為教會設計了四壘的進階課程,創造了會友們的神學認同,並採用近代音樂的聖詩旋律向當代人訴求,又加上設立了上百的事工,來滿足單親、戒毒、心靈醫治、輔導協談、摩托車隊友等等需要。只廿年的時間,從個位數會友,成長為全美國最大的四萬人教會。

3.走生活訴求路線的水晶宮禮拜堂
舒勒博士將生活應用的智慧融入在基督教神學中,觸摸人心靈的需要,加上崇拜的管弦樂及詩班的世界級聖樂品質,為傳福音及崇拜品質樹立了新的境相模範。

4.走溫和靈恩路線的葡萄園教會,嘗試在福音派和極端靈恩中間走出新的路線,同時滿足人思維上對真道的了解,和直覺上對聖靈的經歷,成為美國基督教界發展相當迅速的教派。

5.走綜合成長路線的台北靈糧堂,吸取小組教會的精華,配合溫和靈恩來激勵信徒開發恩賜,參與服事的熱誠,並用心提升崇拜的音樂及信息品質,並輸出靈糧堂經驗到世界各地建造靈糧分會,展現出華人教會成長的新境相。

掌握契機 先馳得點
綜合上述所觀察到的社會、心理、管理、宗教上的新趨勢,我們可以看出廿一世紀的教會走向,並合理的預測,成長的教會將是依循下列模式,妥善地創造下列境相轉移的教會───

1.從神學上的正統,走向生活上的應用。神學上的正統是基本的也是必須的。但只有神學的正統,不足以引發教會增長。注重教義在生活上的應用之教會,較能吸引外邦人歸信。

2.從傑出講員,走向團隊配搭。傑出講員固然有吸引力,但能推動人人動員的領袖,才能真正創造新局面。

3.從系統神學,走向訴求神學。系統神學是基督教二千年的寶貴資產,絕對不可丟失。但成長的教會必須融合傳播、教育、心理成長等技巧,才能創造有效訴求的新境相。

4.從門徒訓練,走向外人的吸引。門徒訓練是教會的內部根基,外人吸引是未來的最大挑戰。能吸引非信徒歸主的教會才能創造滾雪球的境相。

5.從排除一般知識,走向使用一般知識。秉持適當的信念,相信只要不抵觸基督教核心信仰的一般知識,應可以使用之,在神學架構下作為傳福音的輔助。有這心胸見解的教會,比較容易創造境相轉移。

教會所面對的廿一世紀挑戰是艱巨的,社會、心理、傳播上的變化,將是教會的危機,也是教會的轉機;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是教會衰亡的誘因,也是教會成長的動因。就看教會是否夠儆醒,能夠在時代的洪流中,看見新趨勢,創造新的境相轉移。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