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劉亦文

還記得上初中時,坐公共汽車上學,來回路上,望著車窗外倒退的一景一物,常納悶 自己是從何而來,以後又會如何。這個問題隨著我成長,直到我認識了耶穌才找到 了答案。年事漸長,又發現,人生除了要有方向和目標,還需要有人同行,路程中 才不至於孤單喪志。在基督裏,我也找到了人生中最好的同伴。

補償的定律

遭遇困難,有人跌的粉碎,有人粉碎了記錄。面對逆境,有人去買柺杖,有人展翅上騰。 記得小時候,父親曾對我說過一句話,至今仍深印在腦海裡。「有成就的人,多半都是來自窮困的家庭。」雖然不曾在生活中刻意去印證這句話的真實性,卻也從未懷疑這句話中所蘊藏的智慧。最近讀到《偉人的搖籃》(Cradles of Eminence)一書,父親的話又鮮活地跳躍起來。 在逆境中成長的偉人 在《偉人的搖籃》一書中,作者選了四百位在廿世紀中卓然有成的人,將他們成長的背景與過程作了一番研究。結果很驚訝地發現在他們身上的共同點: 1. 其中四分之三的人都有過不順利的童年時期──貧困、成長在破裂的家庭中、被忽略、經濟情況不穩定、身體殘障、有專權的母親,或在學校的表現不佳而得不到父母的認可。 2. 在八十五位小說家及劇本寫作家當中,有七十四位在童年時,都曾親眼目睹過父母失合的一些戲劇性的場面。 3. 在這四百人當中,有四分之一,也就是一百個人,有身體上的殘缺,例如失明、失聰、瘸腿、患病在家、身材矮小,或過重;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在童年時有語言上的障礙。(註1) 是甚麼力量,使這些在貧苦殘障與極大的壓力中成長的孩子,能超越這些逆境,創造出一片屬自己的天空?? 答案在於:他們面對逆境的態度。他們不為命運中的不幸遭遇怨天尤人,反將所有的心力轉移到積極的事物上。 三個善用逆境的例子 羅斯福總統夫人愛莉娜(EleanorRoosevelf)列身於《偉人的搖籃》孕|百人中的一名,她絕不讓逆境成為自我墮落的藉口。曾說:「除非你同意,否則沒有人能叫你自卑!」愛莉娜九歲時失去雙親,因此有一段充滿自卑的青少年時期。當她嫁給羅斯福後,因幼年失怙的深刻感受,便將全部心力投入公共福利的事工上,照顧那些亟需幫助的人,並鼓舞他們重新站立起來。 愛莉娜畢生的努力,使她成為美國第一位最有貢獻的第一夫人,也贏得「世界第一夫人」的美譽。 當一個人運用自己的長處去彌補自我的缺陷或弱點時,他不自覺地運用了補償的定律,將咒詛化為祝福;逆境化為轉機;失敗化為成功的踏腳石。 芬妮考絲貝的故事 芬妮考絲貝(Fanny Crosby)是一位十九世紀極為出名的女詩人。她的聖詩作品超過五千首,至今仍廣為流傳。幼年時,她因醫生的誤診而終身失明。然而就在她得知一生將活在黑暗時,她心靈的眼睛卻因此而更加明亮。甚至到一個程度,她常因一般人無法瞭解盲人心靈世界的豐富與美好而惋惜。因她的失明,她更加善用記憶力,想像力與其它的感官能力。 對芬妮考絲貝而言,「健康的人永遠體會不出失去健康的痛苦」,似乎要改寫為「健康的人永遠體會不出,失去健康後的收獲」。(註2) 五彩繽紛的外在世界對她關閉起來,她就去開拓一個多彩多姿的心靈世界。她的五千首詩歌,見證了她感恩、積極、樂觀的心靈。 約瑟的高尚品格 約瑟是舊約聖經中的一位傑出人物(創37:50)。他的一生經歷了數次浩劫,卻因信神而將不幸轉為祝福。約瑟十七歲時被十個哥哥出賣到他鄉異國的埃及。 當他在埃及一個高官家中當管家時,因拒絕高官妻子的誘惑而被冤入獄。然而因他優越的才能,及上帝同在的智慧,與眾不同的行事為人作風,使他最後被提升為埃及法老王的宰相,當時他只有卅歲。 從人的眼光看,約瑟在十七到卅歲之間,一直處在逆境的折磨下。約瑟卻能反敗為勝,贏得聖經的高度讚譽:「因為耶和華與約瑟同在,使他所作的盡都順利。」(創39:2, 23)。約瑟不但沒有讓逆境影響他行事為人的原則,反而因持守原則使周遭的人看見他的特殊,最終贏得法老的青睞。 面對逆境的態度 從上面三個例證來看,逆境似乎不但不是人生幸福的阻礙,反倒是他們成功的動力來源。 ? 可惜近代享樂主義的思潮盛行,常將失敗的責任歸咎於逆境。道森博士(Dr. James Dobson)提及,現代人已非常習慣於將各種罪行與墮落,歸疚於環境的險惡,例如:貧窮是罪惡的溫床,破碎的家庭是製造不良青少年的工場,病態的社會是誘惑青少年吸毒的主因。 這樣的解釋並不充分。它忽略 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人有選擇如何面對惡劣環境的能力。將一切責任推給惡劣與不公平的環境,只是一個推諉個人責任的藉口。(註3)慣用這藉口,至終會剝奪一個人奮鬥向上的勇氣。 得勝逆境的勇氣與智慧 我們得承認,當人生的苦難與不幸臨到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是何等的渺小與無助。面對這些挑戰,的確須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才能反敗為勝。這樣的勇氣與智慧又從何而來呢?從愛莉娜、芬妮和約瑟的故事,可以歸納出三個可能的妙方: 1. 拒絕可憐自己,定意幫助別人:愛莉娜從忘我的服務中找到了生活的意義與價值。耶穌說:「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可8:35)在失喪小我中,愛莉娜完成了大我。…
Read more

另類三角關係

善用愛、情緒、身體三者的交互作用力,會為你創造多重祝福。 「心靈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是近年來風行世界各地的熱門話題。在眾多對此有興趣的人當中,身為內科醫生的丁奧尼許(Dean Ornish),以臨床經驗所研究出來的結果,在北美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甚至包括美國總統柯林頓。除了在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任教外,丁奧尼許也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 在最近一次新聞媒體的訪問中,他提及:愛與親密的關係是身體健康的根本。你或許可以找到最好的醫生,最新的藥物,和最先進的醫療器材來治療你的病痛,但是你的生命中若沒有足夠的愛,你仍不算是真正的健康。 愛與健康的關係 ● 根據研究結果,那些覺得孤獨並與人隔離的人,比那些有歸屬感,享受愛與親密關係的人容易患病,並且早夭率要超過三到五成。 ● 另一個用流形性感冒濾過性病毒作的實驗,結果也支持丁奧尼許的理論。 實驗的過程是,將流形性感冒濾過性病毒,經由鼻腔滴管滴入276個人的體內。然後記錄他們經常接觸的人和團體(譬如父母、配偶、同事等),共戌酗Q二種不同的團體。 結果:幾乎每一個人都被病毒感染,但不是每個人都發展出症狀。平常只和一到三種團體接觸的人,他們發病的比例,是經常與六種以上不同團體接觸的四倍。 ● 耶魯大學對一些準備要接受血管顯像攝影(angiography)的人做問卷調查(共119位男士與40位女士)。 結果:那些覺得自己得到許多愛與支持的人也是動脈阻塞程度最低的。 情緒與健康的關係 丁奧尼許對上述研究結果的解釋是:寂寞與孤獨,有可能導至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因而影響到身體的健康。當人在情感與情緒上的需要,不能經由正常的途徑得到滿足時,他就可能選擇用吸煙、酗酒、毒品、貪食或其它各種有害身體的方式,來麻醉內心的空虛與痛苦。 堪薩斯大學醫學院的心理系助理教授特威曼(Bob Twillman)認為,情緒與身體之間的關係,通常是以「趨避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的方式進行,這也是人在危急情況下,一種自衛的本能。 例如,當你覺得有某種壓力時,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馬上就會通知心臟,增加收縮的頻率,輸送血液到相關的器官與部位,如四肢的肌肉,以應付即將來臨的狀況。同時為了有效地利用血液,也減少輸送血液到與處理壓力無關的部位,譬如消化器官。 因此,若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某些身體器官會因長期備戰(fight)而過度疲累,心臟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有些身體器官則因長期休兵(flight)而不能正常地發揮功能,譬如腸胃。此時只有兩個解決的方法,一是壓力本身不再存在,二是經由第三者的幫助,舒解你的壓力感,身體的反應才能恢復正常。 愛、情緒、身體的三角關係 事實一:家庭成員間的衝突對情緒與身體的影響比起朋友與同事,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對人造成的傷害和影響最大。威廉斯博士(杜克大學行為科學中心主任),在今年四月紐奧豕}的行為醫學協會的年會中,發表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根據對290位有冠狀動脈硬化的病人進行的研究,發現他們與近親之間的衝突,會導至強烈的抑鬱感,甚至患上憂鬱症。這些症狀對心臟病患者的影響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單如此,威廉斯博士提及,即使病患與其他的朋友、同事,甚至教會中的朋友有很好的關係,也無法減輕病患的病況。然而,其中最不幸的情況是,病患不僅家中衝突不斷,外面也沒有其他朋友可以給予任何的鼓勵與支持。事實上,這項研究結果,與前述特威曼教授所持有關情緒與身體的理論也是互相吻合的。 俗語說:「家和萬事興」。家,本是一個提供最多愛與支持的地方,但若家人之間視家人的關懷為理所當然,對最親密的人百般挑剔,看不順眼,結果所帶給彼此的痛苦與傷害,往往是成倍數增加,家反而成為最大的累贅與負擔。 減少家庭衝突並不是消極地逃避問題,而是積極地在言語和生活上表達對彼此的關懷和尊重。聖經在家庭的人際關係方面,有許多清楚的教導可供我們參考。在以弗所書六章二節,使徒保羅說到「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可見聖經也肯定「家庭合一」有益於身體健康這個事實。 事實二:人際關係影響身體健康 在北美,支持小組(support group)應各種不同的需要而成立。成狾p有戒酒、戒煙等專案小組;也有因特殊事故而臨時組成的小組,例如天災人禍後的輔導小組;也有三五好友就某些共同的需要而組成的小組,例如分享一些育兒經驗或一起查經。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經由彼此的認同與接納,在人生的道路上(尤其是崎嶇不平的路段),能互相鼓勵與扶持,以踏出一個正確、健康的步伐。 丁奧尼許在他執業多年的經驗中發現,在這些小組相聚的過程中,人性中最基本的需要會很自然地流露出來,那就是彼此的關懷。許多心臟病患告訴丁奧尼許,他們認為他們動脈堵塞情況得以好轉,是因為在小組中得到真誠的愛和關懷使然。 事實三:人與神的關係也會影響身 體健康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禱告能夠消減許多病痛,包括減輕癌症和愛滋病的症狀。有兩百多項研究結果發現,虔信宗教的人血壓較低、心臟較健康、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會有害人體),和可體松等化學物含量較低,患病時也較快獲得痊癒。這些研究還顯示,每天和牧師一起交談至少一小時的病人,平均可以提早三天出院。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在1996年曾對四千名老人作一項調查,發現經常上教堂的人,精神抑鬱的比率,比其他人少了一半。 負責這項研究的柯尼格博士(Harold Koenig)提及,經常去教會可減少人的恐懼、憂慮、孤獨感和無助感。 我們或許不能控制情緒與身體之間的關係,但我們卻可以用愛與關心去改進。 聖經中對如何彼此相愛有很清楚的教導。使徒約翰說:「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4:7,…
Read more

禱告與醫治

心靈與醫療交相作用的另一度空間。 馬修醫生是一位醫科的副教授,任教於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有一天大約清晨兩點,馬修六歲大的兒子突然病的很厲害。馬修馬上在櫃子裏找了藥給兒子吃,照顧他回去繼續睡覺。半個鐘頭後同樣的情況又發生了。於是馬修給他兒子再吃了一次藥。過了不久,兒子又起來了。這次他直接走到爸媽的房間,對馬修說:「爹地,這些藥都沒有用。我們可不可以禱告?」馬修醫生和兒子禱告後,兒子回房睡覺,一覺到天亮。 奇蹟式的藥物 二十世紀初,在北美地區,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是47歲;到了二十世紀末,人的平均壽命則增加到75歲。人類增加的這28年壽命要歸功於1940年上市的盤尼西林。盤尼西林當時被視為「奇蹟式的藥物」,治癒了許多當時致命的疾病。然而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許多長期慢性的疾病卻隨之增加。對於許多頑強的長期病痛,先進的藥物與外科手術至今仍束手無策。許多醫學界的人,因而很認真的在探討另一個戰勝疾病的「奇蹟式的藥物」──禱告。 1993年,在全美國只有三所醫學院開設「心靈與醫療」的課程。到了1996年,則增加至三十所。在眾多研究所謂「心靈與健康」的醫學界人士中,Dr. Herbert Benson 班森醫生,哈佛醫學院與一家波士頓醫院的院長,是在這個領域中的權威。根據他的研究: ● 30%到90%的病人就診,是屬於身心性疾病,與壓力有極大相關。 ● 禱告會影響腎上激素與可體松的分泌,而這兩者的分泌又會直接影響到身體的免疫系統。 ● 那些表示能感受到神的同在的人,他們的健康狀況較佳,生病復原的速度也較快。(《Timeless》, Healing, Herbert Benson) 有一位外科醫生曾說:我很少發現在那些垂死病童的父母當中,有那些是無神論者。禱告的存在與它的影響是無庸爭議的。但是隨著近五十年來藥物製造與醫療科技的高度提升,禱告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卻逐漸被人遺忘。一直到今日醫學界開始投入各樣的資源,在心靈與醫療的關係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傳播媒體也開始對此做更多的報導(例如:《時代週刊》在1996年6中4日有關禱告的專題報導)。禱告的功效似乎又再次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要真正瞭解禱告或心靈與醫療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從教導禱告的權威:《聖經》裏去發掘。 《聖經》對醫治的看法是建立在兩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上:一是神對人救贖的計劃;其次是全人的健康(包括身、心、靈三方面)。任何醫治的最終目的,是人能得到真正完全的健康。 信心是醫治的起點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11:6) 人若不相信有一位能力超越的神,他的禱告就毫無意義。有一些人認為疾病是出於神的懲罰,因此禱告也不會得到醫治。有這樣想法的人乃是因為對神救贖的計劃認識得不夠完全。或許因為在舊約的記載中提及,神曾降疾病與災害給埃及人,使人有錯誤的聯想。神降災給一些特定的對象,不單是因為他們的惡行,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相信神,不願意在神的面前悔改。神的救恩是為世上所有的人預備的,但條件是我們願意去接受。願意相信並接受神的人,就是神的兒女(約1:12)。有那個父母不願將最好的給自己的兒女?更何況是我們天上的天父呢(路11:9-13)? 也有一些人會問,若病不得醫治,是不是因信心不夠?答案是:不一定。暗室之后蔡蘇娟女士,因眼疾而在不見天日的暗室裏,渡過她大半生的歲月。她對神的信心與認識,使她對健康與醫治有更深遠的看法。雖然她的生活範圍被局限在一斗室之內,但她活出了比一般健康的人更活潑而喜樂的生命。使徒保羅也曾被他身體的疾病困擾過,他求神,神並沒有醫治他。但是保羅因此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能力與力量的來源(林後12:6-10)。 因此,對有些人而言,身體的疾病不但不會限制他們充滿活力的生命,相反地,因著這些病痛,他們的生命能更豐富而美好。這也是神救恩奇妙的地方。 全人的醫治 「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靈魂興盛一樣。」(約參2) 對一個有信仰的人來說,身體得到醫治只是人生的一部份。其他如我們的心思意念與人生態度是否合神的心意;飲食習慣是否有偏差;所處的文化背景對健康是否有正確的看法,及我們的人際關係如何,這些也是我們健康與否的指標。 禱告的能力 「耶和華如此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醫治你。」(王下20:5) 「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 禱告的能力不但有功效,並且不受時間與距離的限制。 1988年,一位心臟科醫師 Dr. Randolph Byrd 伯德醫生,在他任職的舊金山綜合醫院,為393位心臟病患者做了一個研究。他找了一群居住在其他城市的基督徒,為其中一半的病人禱告,但是這些病人並不知情,另一半的病人則沒有人為他們祈禱。結果是有人為他們祈禱的病人,需要的藥物治療,居然比沒有人為他們祈禱的病人少了五倍,並且併發症也少了三成以上。 醫治的方式 雖然在新舊約時期,醫療的方式與技術極為有限,但我們仍能看出當時的信徒如何使用不同的資源來醫病。 1. 信心、認罪、禱告,及抹油…
Read more

自我價值的重建

你的自我價值可以不必受制於過去的歷史,你對神的信心可以重塑你的自我形象。 二十多年前,填寫大專聯考志願是一件既惶恐又刺激的經驗。惶恐的是當時並不清楚自己真正所愛好的是什麼,但是卻要面對一個似乎是影響一生的決定。刺激的是面對那琳瑯滿目的科系,未來似乎是充滿了新奇與希望。 班導師在輔導我填寫志願時,給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建議。她先問我:「妳喜不喜歡打抱不平?」我想了想,說:「喜歡。」她接著說:「我看妳的嘴唇算是薄的,嘴唇薄的人通常能言善道,加上妳又喜歡打抱不平,可以考慮去唸法律。」 即使對一個十七歲的少女而言,對這位班導師的話,我當時的反應是覺得好玩多過認真。誰會真正因為嘴唇薄去唸法律呢?至於愛打抱不平這一點,現在想想可能用我比較愛告狀來描述似乎更接近事實。這個故事的結果是,我花了將近另一個十七年去發掘自己真正喜歡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 <b>健全自我的八大特徵</b> 一個人的「自我認識」不單影響著對自己的接納與認識,也影響到他生活中幾乎各個層面。我們的生活目標,會隨著對自己的瞭解與肯定的程度而定。而生活的目標又直接影響到生活的方式,與生涯的規劃。 一個能肯定自己價值的人有下列八項特徵: 1. 有一個均衡的生活內容。 2. 會選擇並投入自己真正喜愛做的工作。 3. 工作很努力但卻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4. 願意嘗試新事物與冒險。 5. 不低估也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6. 與自己而非與別人競爭。 7. 在解決困難之前會先思考。 8. 一個能肯定自己價值的人也能肯定他人的價值。 因著對自己的肯定,他們無論在家庭中,在工作場所,甚至在整個社會中都較能扮演一個稱職而成功的角色。 <b>自我價值感的形成</b>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中,某些因素對自我價值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幼兒時期,親人,特別是母親與幼兒本身的個性、對自我價值的形成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長大一點,到了孩童階段,再加上學校老師的影響。在這兩個階段中,外在的因素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進青春期,家庭在社會中的階層,個人的外表及思考的能力,對自我價值感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青少年期的一個最大特徵就是尋找自我。他們從同伴中尋找,也從心靈中尋找。 到了成年的初期,與異性交往的經驗與前途上的選擇,是影響這個階段自我價值感的重要因素。成年的中期,也是所謂中年危機時期,對外表與體形之改變接納的程度、人生目標是否有意義,與人際關係的品質這三方面,是能否平安渡過中年危機,而進入榮耀的黃金歲月的試金石。 最後,老年期的自我價值感是建立在是否能為自己在人生的舞臺上找到一個定位。司蘊道 Chuck Swindoll(深受眾多聽眾喜愛的福音廣播傳道人,及達拉斯神學院院長)曾說:「我相信人生是由百分之中Q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及百分之九十我決定如何面對它而組成的。」對於這些在人生不同階段,影響我們自我形象的因素,我們需要認清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人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避免一些將來的事,但是有一樣事卻是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選擇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些事。 <b>自我價值感的重建</b> 一棟房子蓋了五年以上就得開始維修。若再加上受到一些人為或者天然嚴重的損害,則可能需要重建。人的自我價值感也是如此。因著人的罪與不完全,我們的自尊都曾經受到或多或少的創傷。當你的自我受到了傷害,你用什麼來療傷呢?是用報復還是用麻醉自己的方法來逃避這些傷痛?或是積極地去重建自尊?你個人積極的決定可以為自己帶來一個全新的開始。 在聖經中,有關自我價值感重建的教導,佔了相當多的篇幅。歸納來說,自我價值感的重建有四個要素:無條件的愛與接納、信心、時間,與環境。重建的過程如下: 一. 神無條件的愛與接納神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是認識自己的本相與肯定自己的開始。神不但創造了我們,祂更以完全的愛來表達一個造物者與被造者之間的關係。(約3:16,太22:37-38)。在接受耶穌成為我們個人的救主時,也就是我們開始能真正認識自己本相的時候。 哥林多後書5:17說到:「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個經歷了神救恩的人,對自己的價值會有新的體認。對已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出於外人加在自己身上的,或是出於自己個性的弱點,會開始用一種饒恕、接納與感謝的態度來看待。他的自我價值不再完全建立於過去的經歷上,而是建立在自我的認識與對神的信心上。 <b>二、發掘自己的特質</b> 一個人對自我的接納應當建立在神給他的特質上,而不是在於與別人比較或競爭。俗語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聖經中提到,每一個人都是神獨特的創造。「我們原是神的工作(或作品),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 至於如何發現自己的特質呢?羅馬書12:2說到:「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造成對自我形象不滿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自己存著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用別人成功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結果是失望與打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