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愛顒

高枕無憂的父母

多一份孩子的安全教育,少一份父母的憂慮驚懼。 你是否記得何時開始為孩子擔心?當小生命還在肚子裡時,擔心他會不會被擠到嗎?第一次離開新生兒出外走走的母親,擔心新爸爸會不會手忙腳亂?第一次把孩子放在保母家,擔心過孩子能否適應,會不會想媽媽嗎?孩子第一天上學呢? 孩子的安全 隨著年齡增長與活動增加,孩子和外界的接觸也愈來愈多,不由得叫人憂慮孩子的安全。而在這個犯罪案件層出不窮的社會,我們實在不得不擔心孩子的安全。 八零年代的統計已指出,在十八歲以前,每四個女孩或每十個男孩中,就有一個曾遭某種程度的性侵犯。讓人憂心的是在有紀錄的案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侵犯來自熟人,而非陌生人。另一項統計指出,一九九七年全國失蹤報案的八十五萬個孩子中,很多是被拐走的。 今日的孩子們,已經失去了過去那種可以整天和鄰居朋友在巷弄追逐的自由。特別是有些駭人聽聞新聞出現時,我們真是覺得日子都過得戰戰兢兢的。除了擔心,有什麼是我們能防範以保護我們的孩子嗎?兒童安全專家同意,一個有準備的孩子,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孩子。當孩子知道在什麼狀況下該怎麼辦時,他會比較勇敢、自信、也比較冷靜,因而維護了自己的安全。 安全的教育 或許我們也感受到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要,但不知道如何教導他們?一方面要裝備孩子讓他們更懂得自我保護,一方面不想嚇到孩子,使他們擔驚受怕而退縮不前。 在我們家的嚐試中,發現圖書的幫助最大。我們在圖書館找到了一些專家精心為兒童設計的圖書,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加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精美生動的插圖,讓孩子很容易就抓到了其中的訊息。 但是,紙上談兵的概念真的能用在實際生活中嗎?一些評估安全教育成效的報告指出,大部份的孩子能吸收並應用這些教導;也有少數的孩子上完安全課程後,依然毫無警覺。因此必須針對每個孩子的需要,在教材及教導方式上作適當的調整。安全教育不是打一次就終生免疫的預防針,需要再三的複習及演練,除了機會教育外,至少每年再和孩子討論一次,以提高孩子的警覺性。 下面歸納出一些原則,提供大家參考: 注意馬路和停車場的安全 意外事故中,車禍是奪去稚齡兒童寶貴生命的主凶。而正確地使用安全座椅和安全帶,是保護孩子的第一道防線。不論路程遠近,養成一上車就綁好安全帶的習慣。 幼兒使用適當的安全座椅,兒童可以使用一種安全裝置,把安全帶壓低到肩膀的位置,避免了肩帶卡住脖子的危險。另外,一百磅五呎三吋以下的孩子,是不宜坐在前座的,因為現有的安全氣囊射出時力道太大,年輕的孩子反而會被其衝力所傷,總之多一分小心,就少一分傷害。 其次是車道和停車場。雖然車子在這些地方的速度都不快,但在倒車時,駕駛會有某些角度看不到個子不高的孩子。我們要教孩子,他能看到車子,並不表示車子也能看到他。要求他儘量和大人在一起,不要貼近車子走,要注意在啟動的車子,千萬不可在停車場追逐。 預防孩童走失 在商店選購物品時,可曾有一轉眼小淘氣就不見了的經驗?還好,通常只要叫叫他,他就會從衣服堆、架子後面跑出來。可是您知道有多少孩子在購物中心、遊樂場等人多的地方走失嗎?小小孩因為沒有分辨事情和保護自己的能力,不管到那裡,都得時刻盯著他們。 大一點的孩子好動,常常會被一些東西吸引住,很難要他們時刻都在我們的視線內。通常他們並沒有跑遠,若正好被東西擋住,一眼看不到父母時,他們就會心慌,反而會為了要找媽媽,亂跑而走失。 除了叮囑孩子在外面不要隨意離開大人外,最好先和孩子討論,在他發現自己和父母失散了時,該怎麼辦?專家們建議的一般原則如下: 平時就讓孩子熟記自己和父母的全名、電話(包括區域號碼)和地址(包括城鎮和州名)。 看不到父母時不要亂跑,留在原處,大人會來找他。 決不可跟著陌生人去找父母。必要時,應該向店員或帶著孩子的母親求助。 教孩子提防陌生人 誰是陌生人? 我們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即使曾經見過或看起來很和善的人,如果不知道他的姓名、地址,和個人背景資料的話,還是陌生人。所以收垃圾的清道夫、雜貨舖的店員、和賣冰淇淋的小販都是陌生人。大多數的陌生人都是友善的,不幸的是,也有少數的陌生人,就像小紅帽裡的大野狼,外表看起來很和氣,但實際上是不懷好意的,所以我們必須提防。 絕不原則(The Never, Never Rule) 絕不與陌生人同行,或搭陌生人的便車。 有陌生人說要帶你去那裡,不要答話,大叫「不」並馬上跑開。(Yell “No!” and Run.) 不要企圖躲起來,要繼續大叫,並跑到有人的地方,向警察,或帶著孩子的母親求助,或跑向商店、餐廳、辦公室等人多的地方。 網路上的陌生人 去年,有一女孩因在網路上曝露了個人資料而遭綁架,所幸正好有巡邏警察經過,才及時把她救出來。即使上網的人可能遠在重洋之外,但只要碰上一個瘋狂的人,就可能使自己陷入危險。除了再三向孩子強調,不可以把個人資料告訴任何人外,去圖書館拿由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