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的比趕超

縱覽人的一生,好似不由自主地落在攀比與追趕的怪圈中,常以自己沒有的與別人有的作比較,若覺得不及,便急著直追超越。像是搭上了一趟以「貪圖」為動力的火車,沿途不停地上貨,欲罷不能,結果雲裡霧裡地很快便到了生命的終點;卻發現裝載的淨是些累贅垃圾,啥也帶不走。

從兒提時期開始,若見鄰童有新玩具,或穿啥鮮亮的,稚心自會生出羡戀,回家央求爹媽也給買,也要擁有。待長成後,攀比的內容泛化 :學歷職位,金錢車房,配偶相貌身家等;有了孩子比男女醜俊、念私校公學,成積優劣,業餘學藝等 ;再大就計較升學、留洋等;老來轉向較量「剩餘價值」、健康狀況,被重視贍養的程度;末了歸土,可能還要比身後待遇、哀榮等,不一而足。

國人的這種心態,到了洋域改變亦甚微。俺旅居歐美經年,發現僑胞多難免俗:置業相攀好區、宅邸大小,座駕身價,穿著品牌,甚連年休幾次旅遊亦暗中較勁。本以為出國可以逃避攀風的,不料仍未脫窠臼,活得並不輕省。如此趕、超了,未必安定鬆氣喘息,很快又鎖定了新目標,開始另一輪的無形角逐,不厭其煩。其實凡事皆在沒得手時誘人,一旦變成現實,也不過爾爾,反生出悵意來,接著再進入繼續拼比的泥沼中。

比較的根源

造成這種現象的,不是物質佔有的本身,乃是那顆不滿足的心。無止境的慾壑,讓人身不由己比肩追風,即使功成名就身家百倍,總惦記著尚欠缺一點,得要補齊它。記得報載加州曾對百位百萬富翁問卷調查:現有存款是否夠用?結果僅有一人回答Yes,餘者均認為不夠。這證明了所羅門王說的:「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傳5:10)。亦如成語所言: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之行皆由心生。眾所周知,知足常樂,樂觀者長壽;憂心忡忡,不得安生。人擁有的越多,心事就越重;地位愈顯,責任就愈大,會更加憂患掛慮;一分財帛一分愁。然而,滿意的門檻並不高:「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這是《聖經》立的標準;古人亦有「貪婪自心累,無慾一身輕」。可見溫飽之後只需抑制慾念便成。神知道祂所創造的世間美物忒多,人若懷著無窮的貪慾,必會角逐地身心疲憊,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性命,哪裡值得?所以設了這標準教人遵守,好自為之。而且曉諭「貪財是萬惡之根」,十誡之一是「不可貪戀別人的房屋、妻子奴婢、牛驢等」。因此人要克制私慾貪念,不叫它膨脹、損人損己。

「適當」即可

人在過活中應該把握住一個度,持守正常的理欲,就以「適當」為好。「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名不可沽;「在世置得田萬頃,倒頭不過三步地」,利不可釣;「少年休笑白頭翁,花開能有幾時紅」,青春不可恃。清夜捫心,無休止的攀比與苛求,到底對人生有多少積極意義與價值?我長年行醫中,時見接診的款爺、官吏,在追逐金錢地位中壯志未酬身先衰,悔之莫及。表面短促風光的背後,埋藏著多少難言之隱,背負著多少心理重擔,浸透著多少無謂的辛酸,均是台下的歆羡者們所窺不到的。

如何健康的比

依俺的一管之見,人與人之間並非不能作比,關鍵在比啥、跟誰比;追啥、怎樣追。這全在於各人的人生觀。跟名、利、權皆收的「比下」,跟淡泊知足的寡慾「比上」,便會產生出積極的心態與生活方式。盡量自我縱向相比:撫今追昔、憶苦思甜;莫橫向、以己之無比他人所有。

「比上不足」,人再富亦覺不裕,如詩云「經日奔波只為飢,才方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結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每每心煩意亂,忿不顧身,朝朝暮暮去鑽營,昧昧昏昏白了頭。

「比下有餘」,即使再窮也感無缺,如詞賦「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及,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往往就心平氣和,泰然處之。穿幾多來吃幾多,慾寡精神爽,何須苛刻受奔波。人生十之八九不順遂,全憑自家排解釋懷,不論際遇恁地演化,以內心之不變應外界的百變,安然自立、坦蕩從之。

制止貪慾

在制止貪慾方面,法寶之一就是立一道心障、擬定自己的意境:布衣蔬飯,即是錦衣玉食;茅屋竹籬,便是豪宅靚房;糟糠之妻,就是天女下凡。這樣日子便過得舒坦,心界就能超凡淡定。這絕非「阿Q精神」、自我安慰。說真的,就今朝北美的大環境,叫你「貧」你能貧到哪兒去?無非房子小點、車子舊點、頭銜低點、旅行少點,縱是剛抵埠的新人也殊少家徒四壁、一窮二白的。就算難民來此,政府也施救濟,後經個人努力會過得更好,甚至還當上總督呢。

也許會有人質疑:若人類都滿足現狀而不比追,科技豈不停滯不前了?俺姑且援引80多年前京畿怪才老宣的一段話為解:「文明的真正進步,是人類減少殺機。人若能安貧樂道,不但可以使他自己不存妄想,也可以使他不肯破壞別人的安寧。人己相安,就是人類的極大幸福,也就是人類進步的真憑實據。你若以為歐美社會那種競爭情形是人類的真正進步,就如同見著一群強盜互相廝殺,而生羡慕之心。」這說明社會的正常進化不關乎人的爭競意念。知足常足、隨遇而安,不但利己同樣利人,尤在如今人口爆炸的地球村現況,有助於「扶貧」:讓飢寒交迫者脫困境,減少人類消耗自然資源、破壞生態平衡,造福於後代。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就不攀,無慾則剛。凡事適中即可,像清代詩人李密庵在《半半歌》所道:「半耕半讀半經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姓字半藏半顯,半思後代與滄田。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吐偏妍。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半」。而3000年前的《箴言》早指出:「神啊,我求你兩件事,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恐怕我飽足不認你,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有辱你名」(箴30:8-9)。

唯有神能完全滿足

這不啻異曲同工,顯示出古今中外所見略同。溫飽小康,不窮不富,就省了比與趕的「最後的瘋狂」。人心靈的飢渴和精神的匱乏,是無論怎麽豐富的物質條件也不能飽之,它只能靠精神食糧,神的話語來填充。惟有心安靈靜了,才能真正地去享受物質生活,不管斯種生活按屬世的標準看是如何。一如保羅所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2)。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