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夢想與信仰的雙翼前進 ─專訪郭忠信

郭忠信弟兄,緬甸華僑,出生於戰亂中的中國。二十八歲時,因緬甸「6•26」排華事件的影響,來到美國,開始了他的新生活。他完成了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的學位,成為世界第一組MOSET高壓半導體的發明者,同時也是美國最大傷殘鑑定公司QTC的共同創建者。如今,古稀之年的郭忠信,是郭氏家族基金會(Kay Family Foundation) 的董事會主席,透過此基金會,提供信仰、教育、醫療、文化藝術四個領域的社團資助,並幫助中小企業及非營利組織提升管理效率。這位「美國夢」的實踐典範,如何在信仰的帶領下,維持一顆謙卑及倚靠神的心,在職場上作見證,請看本篇專訪。

專訪郭忠信弟兄

當採訪團隊驅車至郭氏家族基金會所在的爾灣辦公室,車剛停妥,就遇到我們今天要採訪的對象─郭忠信弟兄。頭戴法式貝雷帽、身型修長的郭弟兄,雖已年過七十,但仍精神奕奕。專訪前他先了解飛揚協會的事工以及本次專訪的目的,接著就針對信仰與工作的主題進行分享。

工作的經歷

問:可否請您簡單地分享您一生的工作經歷?

郭:我經歷過兩次戰爭,一是二次世界大戰,一是國共內戰。我的父母唯恐戰亂波及,所以全家搬到緬甸,一直住到二十多歲。之後就來到美國,並開始工作。我對工作經歷分兩部份,一個是當員工,另一個就是自己創辦企業。

問:當中您怎麼決定從替人工作轉換到創業?

郭:我們一家都是創業家(entrepreneur),我爸爸是商人(merchant),是個布商,我從小就在做生意的環境中長大。來到美國一開始當然要當員工,所以我就在半導體領域裡當工程師。但是期間一直都想要創業。

問:所以創業的想法一直都在你的心裡?

郭:是,一直都有。其實我在矽谷的時候,就設計發明高壓半導體。那時候就想自己出來創業做半導體,我們有一批人一起做。那個創業是比較正式的,是向創投募集資金的做法,而我是負責研發設計的。後來,這個創業並沒有成功。

我一直在北加州,因為媽媽在哪裡,我就在哪裡,這是不用問的。後來我母親在1980年去世了,當時我妹妹在南加州做傷殘鑑定。當她邀請我下來,一起合作時,我就答應了。但不能一下來就創業,因為還要養家,所以就換了一個也是半導體的工作。工作了大約五年後,我跟我妹妹還有另一位合作夥伴,就在週末的時候開始籌劃了這個事業。在當中為了裝備自己,我也去帕波單大學(Pepperdine University)念商學碩士學位(MBA)。五年後,當我最小的孩子出生時,我就全時間投入創業。

信仰的角色

問:您在這麼忙碌的生活中,如何維持與神親密的關係?

郭:我常常禱告,禱告是我和神建立關係的一個管道。我的性格比較內向,喜歡獨處,有需要的時候才會出去社交,但常常是腦去,心卻沒有去(笑)。雖然年輕時候的我,比較像是星期天的基督徒,但不論是工作上、或是家庭中所遇到的難題,都迫使我去求告神,並在當中經歷神。我現在跟神的關係越來越親密,當我沒有特意在想什麼事的時候,我的預設狀態就是禱告,晚上有時醒來也是禱告。當我回顧一生,我只能說,神真的對我很好。

問:在繁忙的生活中,您如何保持和子女的關係如何把信仰傳承給子女?

郭:我盡量,但神是沒有孫子的(笑)。當我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時,我雖然很忙,但盡量把辦企業的一些觀念和工作,當做教導孩子的機會,讓他們參與。比如我要到別的城市開一個新的市場,我就帶著我的孩子們也去那個城市。這樣不但他們學習了東西,父親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也接近了。

我的孩子們從小是在基督徒的家庭中長大,所以在家裡必定會接觸到神的愛和神的話語。但在青少年青春期也有叛逆,我曾經面臨很大的挑戰,甚至有時感到絕望。現在,他們長大後都回到父母的身邊,我很感恩。

說到管教青少年,就等於管理一個灰色地帶,不是非黑即白的。這跟管理企業一樣,大部分需要管理的,都是這種灰色地帶的問題。所以做父母的對青少年,要在不需太堅持的地方放一點,需要堅持的地方收一點。哪裡放,哪裡收,這就是功夫,就是智慧,要像所羅門王一樣,向神求。

現在,我的家庭對我來說是個祝福。我的人生原本可能會很不幸的,但今天,我的人生及我的家庭都很美好。說到底,這都是因為神的恩典。

創業的條件

問:有許多人有創業的想法,請問您認為創業需要哪些條件的配合才容易成功?您對想創業的人有什麼樣的建議?

郭:創業有兩個方面要來看,一個是你有好的想法、點子(idea),一個是你是創業的人。很多人想要創業,因為他們看到社會上有一些問題(problem),他們就想了好的點子來解決。這些社會的問題就是市場(market),他們的點子就是解決方案(solution),就是產品(product)。這些人有了好的點子,就來找我這樣的創投來募款。在這個地方非常重要的一點,我也常在我的講座提到這個,就是想法、點子屬於事情,但事情後面是人。你可能有好的點子來解決世界最大的問題,但關鍵不在這裡,而在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你是不是一個領導管理的人才。領導和管理是不一樣的,領導是領導人,你要有願景(vision);而管理是管理事物,首重效率,你的領導管理的成熟度有多少,決定你這個企業的成功性有多大。

對我們基督徒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不是我這個人怎麼好,事情就會成功,我們也看當時的環境如何,神有沒有賜下這個環境、這個機會。但因為我們有自由意志,我們要培養這些領導和管理的能力,才能跟神所賜下的環境跟機會配合。

我後來創立的事業算是蠻成功的,就有人問我,一開始是怎麼計畫這個事業的。我說,沒有,我就一頭跳進去就開始了。他們問我有什麼策略、什麼創業提案(business plan),我說沒有。

創業有兩個方式開始。第一個方式就是你先有創業的提案,分析現在的社會狀況怎麼樣,然後你要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第二個方式是沒有創業提案,有一個想法就開始。以我來說,採用的是第二個方式,當然中間要經過很多錯誤跟磨鍊,也體驗到神的介入經歷。譬如說,神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客戶,使得我們的公司從區域性的(regional),提升到全國性的(national),把我們從低科技(low tech)變成高科技(high tech)的。這個機會不是我能夠去創造的。是神給機會,但你也要有能力去承接這個機會。有的人對神給的機會沒有敏銳感,或沒有能力承接,結果事業的進展就不大理想。

問:假設有一個年輕人拿著他的創業提案business plan來找您,跟您募集資金,您要怎麼判斷這個案子是否值得您投資?

郭:當然,我會先看這個人的idea好不好,但決定的不是他的idea好不好,而是這個人,所以這個人是最重要的。因為事的後面是人,人後面是神。

我現在研究一個模式,叫做Cuberint,中文叫「立能互應論」,這個模式幫助我怎麼來衡量一個人。「立」就是三,就是靈、魂、體,就是全人。靈能(SQ),就是這個人是不是依靠神,有沒有好的品格;魂能(IQ+EQ),是看思考力,感受能力,還有情緒管理能力;體能(BQ)就是有沒有健康的身體,特別是腦是否健康。

以一個人的年齡,衡量他在這幾方面的表現,是我決定是否要投資一個人所提的案子時所看重的。一個人做企業,就看他的品格好不好;能否適當地管理和控制他的情緒,他的思考夠不夠深入、感受力夠不夠強。現在這個時代其思考力和感受力非常重要。思考能力及感受力都在腦裡,所以要看一個人的智力,就要看兩者的程度如何、連結的強不強。此外,他的身體是否健康、體力是否充沛、頭腦是否敏捷,尤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一點,是他能否和別人合作,並組成一個好的團隊(management team)。

競爭力的培養

問:現在的世界變化得很快,產業跟工作模式也在不斷地更新,您認為父母應如何教養子女,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人?

郭:教養子女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孩子本身的天性(nature),一個是教養(nurture),這兩個是互應的。有些人本身就不喜歡競爭,這並不是不好,他可以做別的,不一定要搞企業。教養最重要的是從小開始,不能等到18歲;要從生下來三到五歲就要開始,而最重要的就是頭三年。我們的腦神經細胞,在頭三年發展最快,每天都有無數的腦神經細胞在發展,並且產生腦神經叢的連結,在這個時期要給孩子一些訓練。現在有很多理論,像是蒙特梭利(Montessori),就讓小孩子玩,讓他在玩當中發展他的腦。而不是像我們東方的教育,從小教小孩死背書,可惜那是無法完全有效用的。在這段時期,很重要的是,也要開始建立他的基督徒信仰和價值觀,讓他打穩根基,培養他在靈、魂、體三方面的健康及成長。換句話說,就是全人的栽培。

問:身為第一代移民,在美國職場的發展中,曾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您對其他來美移民在職場發展上,有什麼樣具體的建議?

郭:來到美國生活工作,一定要有一顆開放的胸懷,凡事不要斤斤計較。要主動進入美國的主流社會,入境問俗,不要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當我還在替人工作時,很多華人同事就喜歡自己聚在一起,抱怨美國領管層歧視他們。以我來說,我和美國白人、中國人都建立一樣的關係,沒有差別,而且進入美國主流社會中去。你問我在美國社會裡有沒有受到歧視的經驗?有,但我不把它放在心裡,不當回事情。我就以主耶穌的心為心,就以祂在十字架說:「『他們』(歧視我的人)所做的(歧視我的事),他們不知道。」這麼一來,我的靈性就被提升,反而有憐憫,不覺得被歧視,反而把被歧視變為我事業發展的動力,這樣你才能真正進入這個主流社會。

工作的真正目的

問:有人說,工作是上帝給人的禮物,也有人認為墮落之後,它成為一項咒詛。身為一位基督徒企業家,您認為基督徒該怎樣看待工作,最能活出一個榮神益人的生活?

郭:我認為,亞當夏娃犯罪以後,被神趕出伊甸園,神讓亞當流汗種田糊口,認為工作是一個咒詛。但是,神又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我們接受了主耶穌為救主,得了神的生命,也得了神的恩典,享受神的愛也能夠愛自己,也就是要「照顧自己」,工作就變成一個祝福。以前工作是消極性的,現在工作是積極性的。工作是讓我們學習如何 「榮神、益人、顧己」,也是這人生三大目標的訓練場所和機會。換句話說,除了家庭以外,工作也是達到這三大目標的平台。既然神要我們做工,那就好好做就是了,不要抱怨工作受到咒詛,態度變得很負面,因為不論怎麼樣,你都要做。你要想,如果你去學校,是付錢去學東西,但你在工作,是雇主付錢給你,讓你學東西,所以你應該把工作看做一個別人付錢讓你受教育的機會。

在亞洲,因為機會不多,你可能會因為養家餬口,做你不想做的事,但在美國,你可以做你想做的職業。不過在我們的信仰裡,就算是養家餬口,但當你往下探索時,它就不僅僅是一個工作而已,而是一個使命。你可以把職場當作為神做見證的機會,不是天天只把神掛在嘴上,而是當別人看到你,就看到一個基督徒是有品格、勤奮工作、且忠於所託的人。

問:當時怎麼決定,從創業到做非營利基金會呢?

郭:我們做神的兒女,得到神很多的恩典和愛,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在神的愛裡會有行動,對年老的婦女、嬰孩的健康,醫病和窮苦孩子的教育能有資助。

所以創業以後,很自然的想到成立非營利基金會。有人問我,你成立基金會的動機是什麼。我說很簡單,就是「愛」─愛神,愛人,愛自己。通過非營利基金會,靠著神的恩典,能實現「愛神、益人、顧己」這人生三大目標。

後記

專訪的過程中,讓我看見這位企業家的爽朗、率真,以及他對神所存感恩的心。他的一生是信仰與夢想的結合,在神人合作中不斷前進。

1 Comment

  1. www.tbgame108.com

    人生不易,珍惜拥有,感谢经历!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所谓定力,就是对自己的控制力。定力好的人,谨言慎行,不随波逐流,不放纵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

    Reply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