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更大的恩賜

整本聖經可以說在講一個字:愛。講神「愛」人,也講人要「愛」神,及彼此相愛。「愛」是雙行道,一方面是神愛我們,祂創造人、救贖人,祂的愛從亙古到永遠,祂愛我們到底;另一方面,神也盼望人回應祂的愛,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來愛祂;並遵行祂的命令「彼此相愛」。

愛是甚麼?感謝主,祂啟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用詩歌的格式把最偉大的愛,具體的描寫出來,並解釋得最清楚透澈。我們應該常用這一章當作鏡子,照照我們的愛心有多少。

愛勝過一切

昔日,在哥林多信徒的心目中總以為,有說方言的恩賜、講道的恩賜才是最高貴的;有信心、肯於賙濟人、慷慨捐軀,才是最體面。可是保羅卻說,這一切都算不得甚麼,「愛」才是勝過一切。

感謝主,祂指示我們何為重要,又是我們眾人不可少的恩賜,祂吩咐我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就是「愛」。聖經告訴我們三個重要的理由。

第一,因為愛是無比的恩賜,勝過萬人的方言、天使的言語;勝過先知講道之能,及各種的奧秘和知識;勝過全備的信心;勝過犧牲與慈善。換言之,如果沒有愛,以上的一切都是無用的。第二,愛是永存的恩賜,是永不止息的。第三,愛是最大的恩賜。因此基於這三個理由,我們就要切切地追求愛。無論作甚麼,都要加上愛。

「二點」●「八不」●「四凡」

保羅好像醫生,用解剖的方式,將「愛」剖析成:二點、八不、四凡(林前13: 4-7)。

一.愛的「二點」:一是恆久「忍耐」,二是「恩慈」(v.4) 。這也是愛的本質。它好像一塊海綿,不論你如何地擠壓它,它照樣容納你的拳頭,而不傷害你,這就是所謂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了。

如果我們有了這種愛,它會叫我們長久忍耐。別人雖讓我們失望,我們卻不灰心;別人多次得罪我,我以饒恕對待;別人懷恨我,我不報復。單單忍耐這還不是愛,又要有恩慈,正如,弗4:32說:「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在中國宣教的「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牧師,有一次在宣教旅途中,到了一河邊,要僱船渡河,已和船家講好了價錢,忽然來了一個闊人也要僱船,對戴牧師視若無睹,船家不肯,說已和那位外國先生講好價錢。誰知那人二話不說,就對戴牧師一拳打來,正打中戴牧師的鼻子,他頓覺火星直冒,抬頭一看,那人正站在他面前,他的背後就是河水了。戴牧師正舉手想把那人推落水裏去,卻又馬上放下,他對那人說:「請看,我本想將你推到河裏,但我所事奉的耶穌不許我。你本不該打我,我已雇用這船,既然我是雇主,我就請你坐我的船過河。」那人聽了這一番話,見了戴牧師有禮的舉動,頓覺慚愧,就上船與戴牧師一同坐船過河,而有機會聽聞福音。

戴牧師為何這樣做呢?無他,因為他有了這偉大的恩賜,就是神的恩慈在他心中。

二.愛的「八不」:愛是一連串的「不」──「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vs.4b-6)

這八個「不」是愛的誡命。摩西有十誡,這個偉大的愛有八誡。換言之,愛有八個範圍。總括一句:「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13:10)就是不加害於人,只求別人的益處。

約克塞城有一個信主的理髮師,忽然有幾天生意特別好,終日忙碌,後來才知道,他鄰居的一個同業因為生病不能來工作,所以客人都到他這裡來。到了禮拜六晚上,他就把這一禮拜所多賺的錢拿去送給那生病的同業。這一個理髮師真是有愛心,不但不幸災樂禍,還能求別人的益處。

愛是不嫉妒:有愛心就沒有嫉妒,火無從燒起來。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遇有一些小成就不會驕傲、自我宣傳,不沾沾自喜,不誇耀自己的長處。

愛是不作害羞的事:不作寡廉鮮恥之事;愛屬光,只作光明正大的事。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愛是不自私,是利他主義。

愛是不輕易發怒:人很難勝過自己的脾氣,有愛心就能把怒氣驅逐。

愛不計算人的惡:人喜愛數算挑剔別人的「缺點」、「錯處」;愛則叫人去發現別人的長處。

愛是不喜歡不義:愛不是糊塗、盲目的,它有「真理」作軌道和立場。

愛是醫百「病」的藥,但願我們有這樣偉大的愛在心理。

三.愛是「四凡」:「凡是包容、凡是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v.7)這十六個字,是愛的界說,也是愛的結果。正像一條大手帕,你罵我打我,你的怨恨、咒罵、譏笑、侮辱,都加在我身上吧!我都逆來順受,像一條手帕將它都包起來,不管石子或花生米、糖果都一樣。換言之,一個有愛心的人,他就會有「四凡」。中國成語可以解釋這個意思:「宰相肚裏能撐船」,表示宰相的心胸量度很寬闊,容量很大。

愛是潤滑油

有一些教會為甚麼有紛爭,乃是由於信徒中間沒有愛。不但沒有愛,反充滿了恨,魔鬼攻擊教會有二套手法,(一)腐化:叫會友犯罪;(二)分化:不和、鬧意見、分門別纇,對肢體無愛,彼此控告。約翰說,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沒有愛就是沒有神。所以一個教會裏若是沒有愛,就等於是一個死的教會;一個信徒若沒有愛,也是一個死的信徒。因為「神就是愛,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神裏面,神也住在他裡面。」(約壹4:16)

一日,有一女工坐在電車上,發現每當車門開關的時候,都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令人難受。她就起來,從她的皮包裏,拿出一個小瓶的油,在門的開關處滴上一滴,那門立刻不發尖聲。愛好像油,只需一滴就可平息教會、家庭、甚至社會的風波,相安無事。愛的作為並不需要大排場,不論哪個時間、哪個地方,可能只須多做那一點小事,就可以表現出偉大的愛。

最後保羅再將哥林多人的渴慕作一個總結,說:「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必歸於無有,惟有愛是永不止息的。」並強調說:「如今常存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vs.8-13)

基督徒為那極大的指望,需要有信心。等那極大的指望實現了,我們已經與主相見,就用不著信心了,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有愛。

基督徒的必修課

「愛」是基督徒一門必修的功課,是最普遍,隨時隨地,對任何人、任何事都用得著的。也最講究,包括我們的內心、態度,言行。並且是最難學的功課,一生一世都學不完。這一門課是主耶穌特別為每個人,無論男女老少設立的,是基督徒必修,不是選修科的課。我們要追求愛,「追求」二字即表明須下工夫與努力的意思。

基督徒要像基督,最大的特徵就是在整個生活中滿有基督的愛,不是一時的表演,也不是在某幾樣事上的模仿,乃是整個生命的流露。愛是基督教的老招牌,然而,它又是我們每天要操練的新功課。也許我們對之已耳熟能詳,甚或能講得頭頭是道,然而能有多少實際行動呢?我們要同心合意,才能興旺福音。但如果沒有切實相愛,怎能同心合意?我們不要把愛的招牌藏起來,要拿出實在真貨,在言行和誠實上證明這招牌的確實。

將心比心

「愛」的起筆是「爪」,是「手」的意思,中間「︹」代表了隱藏,以「手」加在「︹」之上,就有了「揭開」之意。其下的「心」字當然是人的情、意、志之所出,親手將心交出。最後底下的三筆則是另一隻「手」(古代寫法),去承接的意思。

整個「愛」字所傳達的意思是:親手將心掏出交給另一個人,正是「將心比心」之意。

今天許多人愛吃維他命E,因為可防老、防癌。我們每日也應吃屬靈「維他命L」(Love),是要向主支取這愛的。特別“L” 的形狀可以說是一隻手向上,一隻手向右;也就是一面向神支取愛,才有可能向人流露出這愛。

各位,讓我們向神切切地追求更大的恩賜──愛。求聖靈將祂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羅5:5),去愛神、愛教會、愛人、愛己、愛失喪的靈魂。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