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感染力

羅馬火車站旁,縱橫幾條街,有鞋店、童衣、成衣、食品、餐館及雜貨店。這條原本蕭條的街道,只有十幾年的時間,就被來自中國的溫州人,把它經營成為極富生氣的商業小城。

我在羅馬教神學時,聽溫州人自豪地述說奮鬥史,心中很是敬佩。後來到了巴黎、莫斯科,看的聽的也是相似的故事。溫州人精於經商賺錢,被人稱為「中國的猶太人」,我開始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經過分析整理,大體上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原來溫州三面環山,一面近海,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加上人口眾多,農作收成無法維持一家溫飽,於是許多人被迫出外經商謀生。有些人機靈,懂得掌握機會,在外地發了財,闖出一番事業,就激起更多同鄉人紛紛跟進,便在當地形成出外打天下的浪潮。

這些在異地的新移民互相團聚成小族群,彼此幫助,形成一股勢力。年輕人耳濡目染長輩做生意的路徑、手腕,養成了敏銳的商業嗅覺,掌握了兩大優勢:右手是歐洲龐大的市場需求,左手是中國生產力強大的製造廠、廉價的工人和原材料供應鏈。這股出外奮鬥打天下的經商氛圍,時間久了,人數多了,自然產生為數不少的溫州人企業家。

溫州人互相感染,形成商業文化的過程,很像教會的團契生活。我們在團契中互相感染,彼此薰陶,逐漸增加屬靈的敏銳度。在教會團契的圈子中久了,我們的思想、態度、反應、情緒將會逐漸基督化。弟兄姊妹之間交往(fellowship ) 就有這種神奇的相互感染力:在敬拜禱告中與神靈交,接受聖靈的薰陶,人格逐漸美化。

相互支持(mutual support) 的作用力已被行為科學肯定,並且善加利用。例如無名者戒酒會、戒毒會等社會組織,一群酒癮者在成功戒酒過來人的引導下,坦白自己的問題;其他組員的接納鼓勵與交流,能增強他被醫治的療效。

近廿年的各門各科研究報告,都指出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性──人的智商(神經叢數目) ,不只取決於基因,也取決於兒童時代親子之間互動的頻繁度;抗沮喪的療程,不應只包含藥物的控制,也應包含社交支持網的建立;中老年人保持社交活躍,有助於舒緩失智症及老人癡呆症。因此有好朋友分擔重擔的人,抗壓能力比較強,患病率也較低。

這些研究成果,都見證了基督教信仰強調團契相交的重要性。根據新約聖經,教會的四大功能是:進入幔內敬拜、出到營外事奉,構成了十字架的縱軸;對內團契、相愛,對外廣傳福音,則構成十字架的橫軸,而形成一幅極美麗的平衡圖畫。

2009年夏天我去達拉斯某教會主領營會,結束後順道探訪住達拉斯的女兒、女婿和兩個小孫子。女兒告訴我,五歲的兒子安得烈自動請求父母,帶領他作決志禱告,成為基督徒。一個五歲的孩子可以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這是聖靈藉著親子間的互動,以成就偉大工作的一個活例證。

本期雜誌主題「團契」,探索人與人之間相互的作用力。善用信徒間彼此的相交,誠然可以引動個人和教會的成長。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