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傳統教育之省思

日本老少兩代近年掀起了湯麵「唏哩呼嚕」戰。四十歲以上的日本中老年人,包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內的「傳統禮儀派」,認為吃湯麵時一定要發出「唏哩呼嚕」聲才顯得美味爽口,既合乎傳統餐桌禮儀,也是對廚師之廚藝表示讚賞與嘉勉。

但受到西方教育薰陶的年輕一代是「改革禮儀派」,認為這種吃法所發出的「聲浪」簡直是一種無禮的騷擾,是無教養之表現。從始至終兩派主張涇渭分明。

日本禮儀專家認為,孩子在年輕的母親和老師教導下習慣細嚼慢嚥;加上他們常吃意大利通心粉、漢堡……等西方食物,長期在飲食習慣上改變,吃傳統湯麵時已不再發出聲響。

東方傳統教育
東方傳統的教育方法,確實因地球村時代的到來,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家庭教育之工作,大致可分為兩個重要階段,一是養育教導成長階段,二是領導其獨立成熟階段。

中國父母普遍地能稱職作好第一個階段。(據統計,臺灣中產階級主要開銷,是花費在孩子的課外活動費用上),但對於獨立人格與成熟心志之培養卻流於疏忽。

在東方國家,五歲的孩子與十五歲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沒有兩樣,他們永遠以對待幼兒般的心態來呵護養育。從陪公子公主讀書熬夜,至想盡方法學公雞司晨;陪吃陪睡、上了大學還去拜託老師……辛苦一二十載,卻換來了一個個不知長進、無責任感的孩子。

近些年來,日本新興人類「單身寄生蟲族」的繁衍;臺灣地區有40萬個15歲至29歲失學又無工作的人口;中國大陸則出現大學畢業青年「家裡蹲族」,不肯外出工作的社會現象……東方教育教出許多想自己創業,卻不肯腳踏實地、務實安份地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人。

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問,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差錯?

檢討教育問題
在檢討教育問題得失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則笑話:
主日禮拜中,牧師考問全體會眾:「是誰推倒了耶利哥的城牆?」
一時,全場靜默。
不久,一位年輕弟兄忍不住牧師直視他的眼光,從座位上站起來,以堅決的口氣說:「不是我。」

牧師含笑點頭道:「我知道,別緊張……」
忽然,人群中一位有錢的長老開口大聲說:「牧師,是誰推倒的不要緊!你只要告訴我,修理完成要花多少錢,我出。」

這則笑話徹底地道出了中國人所謂「成功」的教育,是教養出一個個會「看人面色」的年輕人;同時,在一個以「錢財萬能」價值觀建立的社會裡,年輕晚輩們在潛移默化中,深植著「有錢是爺」的觀念;自幼培育著「長大後要賺大錢
」、「向錢看齊」的人生觀。

在一個講求「面子」的民族性格中;在一個「崇尚名利」的社會集體心理裡;在一個「輸人不輸陣」的價值體系下;在一個「明星學校」、「明星班」、「明星老師」的社會流行風尚中,試問,升學(不是求學)到底是為了什麼?

所謂「愛的教育」
無論在東方或是移居海外的華人,有三類的父母稟承著「東方傳統愛的教育」:

第一類父母,為了愛孩子和愛面子,盡其所能地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唯恐孩子受到一點勞苦或委屈;並且希望孩子能搭上流行列車,好讓孩子和父母大人都能安然地活在「輸人不輸陣」的價值體系下。

第二類的父母很會關心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也留意孩子的每個細節,因為「孩子,我要你比我強!」孩子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的,從小就補英文(海外則是「可以不作上午的主日禮拜,不可以不上下午的中文學校」)、數學、作文……無所不補,同時又學鋼琴、繪畫、電腦、游泳、球隊……無所不學。孩子很乖、很會讀書;但是,自己卻沒時間思考、沒條件生病;因為父母事事都代為打算、安排。

這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愛心滿溢的父母親們,心中最大的遺憾是:孩子心裡在想什麼?孩子還缺欠些什麼?

從「幸福的孩子」之角度而言,他(她)只知道不能惹父母傷心;所以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直到有一天,這個「壓力鍋」承受不住壓力而爆發,傷到自己,也傷到愛護他(她)的父母和親友。

最後一類的父母很窮,窮到只剩下「錢」。並且為了積攢更多的錢財,兒女成長歲月中,常常缺席!更加令人沮喪的是,這類父母必須要等到孩子離家或上大學後,才醒悟到原來「金錢不是萬能」,原來錢財難以修復或彌補那已千瘡百孔、生疏遠離的親子關係。

教育省思
筆者就讀國中時,深深喜愛小野的作品。記得有次上作文課,當時文筆受到閱讀刊物寫作手法的影響;交卷後,沒想到那位白髮蒼蒼的老師,看了不到五分鐘後,在稿紙上打個大X,紅字批個:重寫!

從那時起,我一到作文課,就感到壓力重重,不知如何下筆,更不知如何結尾!事實上,只講求一種公式、模式、標準答案的老師,只會抹煞學生的創造力。為什麼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要學會作八股文?為什麼只有填上標準答案才能得高分?

「無創意」與「升學競爭」,似乎已成為真正的「東方不敗」。時至今日,教育界真正的「升學競爭」只是為競爭進入「明星學校」。表面上,是為了爭取好學校,事實上,只盲目地為爭得「面子」與「名氣」。

從此,所謂「一流學生,二流老師」孕育而生。「越區就讀」、「明星班級」,更是父母們想盡辦法希望自己的兒女擠破頭也要擠進去的。「文憑」、「學位」甚至「畢業校名」在我們的社會中一直佔據著刻板的地位,它代表著某些形式的象徵意義。

在教育的事上,真正的問題在於:父母(或師長)需要被再教育。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必須跑在前頭、必須拿第一名,更重要的是瞭解,孩子無需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在一個人人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的社會,那些權輕、位低、責任重的工作,又應該由誰來擔任呢?

一個追求「功名利祿」四個字的教育,離至聖先師孔子之「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所揭櫫的教育願景,遠矣。

當教育的本質一旦失落,所謂「掛羊頭、賣狗肉」就會層出不窮。因此,有人說:「如果,我們的教育能把一個修築道路的工人,教育到做事認真負責、精工細作、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那麼,我們的教育庶幾有望矣!」

兒女是產業
中國俗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每位教育者──父母、師長──皆應以「言行楷模」(model)、「關懷者」(caregiver)和「輔導者」(mentor,或譯「良師」)的角色自許,以愛心、誠實、尊重、負責的態度對待兒女、學生。言出必行、凡事以身作則、建立優良模範,同時以支持、鼓勵、讚賞、嘉許的言語與行動表現,維護修正幼嫩的人格幼苗。

唐崇榮牧師著《信仰、試煉與得勝》一書中對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兒女──有三項獨道之見解:兒女遠勝過世上任何能嬴得之產業、兒女是唯一能存留至永恆天家的產業、兒女是最有危機性的價值產業,所以教育得好與否影響巨大。

兒女既是上帝所賜永恆之產業,代為受託管理、養育栽培的父母親們,豈能繼續以錢財物質、個人事業與自我實現為生命追求的目標,而輕忽潦草地耕耘這片產業?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