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雲造雨有妙法

人工造雨是科學家的成就,普降甘霖卻是上帝的大愛。

廿一世紀的人類面臨不少難題,其中之一是淡水不敷應用。不錯,現代科技可以把海水淡化,但耗用能源甚大,不適宜大規模應用。有人曾異想天開,建議把從北極往南漂流的冰山融化以得到淡水,但這有不少技術的困難,何況得到的淡水也不是很多。

據說近一百年前香港政府曾出重金懸賞,徵求解決香港缺水的方法。獲獎並經採用的方法是多建貯存雨水的水塘。雖然香港政府建了十多個水塘貯水,但遇到天旱時,香港居民還是要忍受四天供水四小時之苦。最後獲得同意把車江之水翻山越嶺地引入香港,居民才鬆了一口氣。然而,這仍不是根本解決之道,因為遇到巨大旱災時,河水也是會枯乾的。

自有歷史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直是人類的渴望。不錯,天空常見彩雲片片,但很多時候雲層並沒有帶來甘霖。古時一位大有智慧的君王所羅門,早已留意到這個現象。他用無雨的風雲來形容空誇贈送禮物的人。(見聖經箴言廿五章14節)到今天,呼風喚雨的夢想才得到實現。人類第一次人工造雨成功是在一九四六年。

人工造雨之法

筆者在紐約州立大學的大氣科學研究院攻讀時,認識了該系的兩位教授,也是人工造雨之父,因此對人工造雨的妙法稍有認識。這兩位教授,當時都是在離校園不遠之施納德(Schenectady )市的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 研究中心作研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筆者曾到該研究中心參觀,見到牆壁上懸掛了好些對該公司有特殊貢獻之僱員的照片,其中也有筆者認識之中國基督徒的照片,可見科學與宗教並不衝突,許多對人類頗有貢獻的科學家都是基督徒。

施菲並沒有高等學位,但他有敏銳的觀察力,後來成為紐約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研究中心的所長。他留意到即使把雲室內的小水滴冷卻至攝氏零下卅四度,也不能結冰。但如果把一小撮乾冰(凝固的二氧化碳)撒在雲室內的過冷雲中,雲團會變成小型的雪暴。不久,他駕駛飛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座大山的上空飛行,自雲層撒下乾冰作催化劑,雨雪立刻降落。這樣,人類在一九四六年首次用乾冰造雨,竟然成功了。

後來,另一位同在通用電器公司工作的同事馮奈格發,使用碘化銀或碘化鉛也可以使過冷的小水滴在其周圍積聚凝結,較重較大的水滴或冰塊便會降落地面成為雨水。碘化銀或碘化鉛能夠有此特殊的性能,顯然是因為它們的晶體結構與冰很相似。

人工造雨的進展

然而,是否每次在雲層中撒下乾冰或碘化銀便會下傾盆大雨呢?卻也不一定。許多時候沒有撒下催化劑也會下雨,故當時很多科學家堅稱無法證明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到一九六六年,美國科學院調查十八次商業性施行人工造雨的結果,發覺人工造雨可增加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降雨量。

到一九七零年,由於技術改良的結果,每次催雲化雨的獲得平均降雨量,都比沒有催雲化雨的自然雨量多一倍餘。其後研究的結果,發覺人造雨的首要條件,是天空中浮動的雲塊要有適當的濕氣。如果炎陽普照,萬里無雲,造雨技術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

陽光與雨水之重要

農夫在種植農作物後,都希望有雨水下降,使農作物得到滋潤,可以生長茂盛。賣雨傘的商人當然也希望下雨。如果當天科學家用催雲化雨的技術使大雨滂沱降下,他們一定會額手稱慶。但別忘了,遊樂場的遊客可能會因此變成落湯雞或掃興地躲在室內。露天售貨的小販也會失去賺錢的機會,甚至會血本無歸。更嚴重的是,如果引起山泥傾瀉,交通意外,誰願負這個重責呢?人之常情是得到好處後,忘記感恩,遭遇損失時,便怨天尤人。如果只有科技的進展,而沒有人性的更新,也不是人類之福啊!

耶穌提醒我們,神「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5:45 ) 祂從「日照」,「降雨」這些常見的自然現象,教導我們學習重要的屬靈真理。願我們都有神的真愛和真智慧,像天父一樣完全。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