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世裡拋擲一個身影

「薪傳」就是「傳心」!

無父的一代

天主教作家盧雲(Henry Nouwen) 曾說:我們這一代是「無父的一代」(fatherless genera-tion),他指的是戰後的一代,很多人沒有父性典範可以學習。對我個人的解釋,卻是在屬靈生命成長裡,若無親如父親的導師或牧者,可以手把手地帶領走過,是何等重大的損失!?

曾聽過神國資源中心負責人高俐理分享,她的家庭是好幾代基督徒,且有好幾代是傳道人。自小,在家中進出的都是當代名字響鐺鐺的牧者,耳濡目染,親聆教誨,是那樣一種屬靈空氣浸潤長大的女子,難怪出落得如此傳奇。

聽她分享的當下,頓時就覺得這是「大戶人家」出身的基督徒。而我,信主以來,一直缺少牧者帶領,不知怎麼的也長大了。一方面因為初受洗時,便因學校畢業而離開了那個查經班、那個州。後來進入了福音教會,福音教會的特色和悲哀,就在於對初至教會的人,當面一問是基督徒,就被撂到一邊了,注意力全在慕道友身上。在那教會的前幾年,從沒接到牧者關懷的電話;後幾年,接到的電話又已是為了服事的磋商打來的。

決定要進神學院時,教會獎學金委員會審核面試,還覺得我莫名其妙,為什麼「忽然」想進神學院了?因為之前完全沒有服事經驗或生命追求的正常軌跡。我的屬靈成長,可以說是在神學院裡開始的,是神學院教導我靈修的重要,和神建立關係的必要,以及「工人先於工作」的服事觀念。因此,我自認是屬靈鄉間的野孩子,靠自己吃雜食,雖不成章法,也長大了。

屬靈的傳承

這樣的成長經驗,怎樣影響一個人對生命的看法呢?有點像台灣外省人沒有明確的家庭傳統,因而今天的我,特別注重建立自己家庭的傳統。在信仰裡,也因為自己沒有師傅帶領、屬靈身影可以追隨,所以也特別了解並重視屬靈的傳承 。縱使是一隻獸,都知道要從自己或他獸的足印與陷阱經驗來學習安危,人若不能從過去經驗學習,是屬靈生存能力的一大斲傷。

我深信走過的路必留下痕跡,但這痕跡的留下,常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後人可以追隨。縱使中間也許有過漫亂腳步的一段,都值得後人觀查、思考或學習。然而,我相信很多人像我,可能在屬靈裡都是無父的一代。和一些當代屬靈大師的接觸,也常停留在一場講道、一堂神學課,一個錄影帶等的有限。而且不知不覺間,這些大師也在凋零了,王明道、吳勇、林道亮……每接到一個訃聞,就心中嘆息,還沒機會親聆這些人的教誨,自己就已被生命關口又往前推一步了。一步步地,開始被推向資深基督徒的位置,世代交替,也開始扮演為人父、人母的角色了。

閱讀中得餵養

然後,就像許多後現代新生兒父母,沒有老人家在旁邊幫忙,只有照書養。我的屬靈成長和服事,也可說離不了閱讀。《荒漠甘泉》是許多初信者的安慰與靈糧,也曾帶我走過一段歷程。寇世遠的講道集更是我在研究所畢業,等候工作與身分沒著落時的重要糧食。然後 章伯斯 (Oswald Chambers)、勞倫斯弟兄、戴德生、畢德生、盧雲、Henry Blackaby, Beth Moore……廿多年來,在聖靈帶領下,一本墊一本,墊到今天的我。我的屬靈餵養,可說多半是從閱讀裡得來的。

現在正在閱讀的,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 的“Look Unto Me”(定睛於我 ) 靈修集。這本書,好像是司布真從靈裡深處釀出來的一盅濃烈醇香的酒。每天幾滴,是司布真用美麗的文學形容、比喻和語言,把神的話那樣精緻、優美又深刻的呈現,常讓我在靈裡醺醺然。也可說,每天的靈修,都形同司布真在帶領我一起擘餅、領聖餐 ,是與神相會、神聖奧秘的一刻。

「講道王子」與閱讀

在靈裡受供應的同時,對文字紀錄又有了些不同的體會。比如說一百多年前的司布真( 1834-1892)只活了57歲,自己並沒有受過太多教育,沒有大學畢業,也沒進過神學院。但他個人圖書館裡卻收藏了12000本書,每星期平均讀完六本書。他的屬靈高度,不能說和這閱讀自修沒有關係。

司布真的講道十分特別。由於他自己信主的經歷,認為每次講道都應該向罪人訴說,要不然就不要講。每位講道人皆知,專講罪人的道是最艱難的,因為生活在黑暗裡的人都怕見光、怕受責備。但司布真卻被視為是自保羅後,最偉大的講道者,還被稱譽為「講道王子」。我相信除了他的生命,應也和那 12000本書的閱讀很有關係。

感謝主,他還寫。所寫下的文字,既廣傳又被收藏,很少有神學院或牧者的書架上,沒有一本司布真的書。且能讓一百年後的我從中受益,跨時代受到牧養。

文字影響力既深且鉅

這樣的文字和生命,影響不只在留下紀錄,讓無數人藉閱讀而帶來生命上的轉變。更有些讀者也是作者,受他文字的影響後,又再寫下文字去影響其他人。司布真的靈修文字,便深深影響了後來兩本靈修暢銷書的作者,《荒漠甘泉》和《竭誠為主》( My Utmost for His Highest)。這兩本書裡都明顯地具有司布真的靈修傳承痕跡,這是屬靈生命與生命文字的雙面傳承!文字的影響就像漣漪,一圈圈往外傳遞神的恩典和生命,生生而不息。

曾寫過一篇文章「這一代屬靈採訪的基督徒作者在哪裡?」呼籲有心人應將一些老傳道人寶貴屬靈生命的見證紀錄、留下,來激勵後代的人。記得這篇文章當初貼上網站時,有人留言回應說,生命活得有見證比較重要,留不留下紀錄並不重要。因為留下來的只是人的歷史紀錄,對神並沒有意義。想來是從不要高舉人,只要榮耀神的角度來說。那是一個重要提醒,要小心為人立碑,會遮蓋了神的榮耀。

然而,歷史雖「只」為人寫,但以史為鑑卻是我們後人不可缺少的反省學習。留下屬靈歷史的意義 ,就是為了傳承基督的精神。不可諱言,使徒行傳的記載對我們後人有多少寶貴的學習?整本聖經裡的人名,也不是張三李四可以互換,約拿的經歷不同於大衛、摩西、約翰和保羅等屬靈人物,也都各有生命的寶貴遺產可以傳下。風過留聲,雁過留影,名字的留下是必要,後人才能在不同的身影中,來尋找自己可以認同效法的典範來追隨。

也為將來而活

對司布真,最讓我感動的是,他曾對一位朋友說過:「我懇求你,不要只為這個世代活,也要為將來活。如果我能夠,我願透過永世投擲我的身影。」

感謝主,他有這樣的心,不只為一個世代活。更感謝主,他願向永恆裡投擲他的屬靈身影,而且是用文字。他投擲的身影何等巨大!讓我們這一代也許無父,卻能有這樣的身影可以追隨。

所有作父母的都知道,生命的成長靠學習,我們需要各種形式的屬靈身影來追隨。身邊若實在缺乏 ,至少紙頁上有。「有沒有仰望神 ?」「你知道神的恩典麼?」「你有追求聖潔麼?」……跨時空指過來的指頭,一樣凌厲!問出來的挑戰,一樣扎心!讓人無可推諉,只能俯首求神憐憫!

因此,不論我們或閱讀或書寫,都不要忘記,天地間用文字傳承生命的重要性。如司布真所說:「 我們努力的,不只為這個世代,更為在永世努力拋擲一個屬靈的身影 !」對此,英文有個很難翻譯的字可以形容“ Legacy”。中文最靠近的,則是「薪傳」!

(作者筆名莫非,為北美《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創辦人兼教師;富樂神學院神學碩士。獲台灣「聯合報文學散文獎」等多種獎項。著有《紅毯兩端》等十餘本書。現居洛杉磯,專事文字事奉、演講與廣播。作者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cwmi 每年暑期於洛城濱海 Pepperdine 大學辦一周文字寫作營。今年於 7/30-8/6,有寫作 、編輯、翻譯、文化等課,相關訊息請參考創文網站: www.gcwmi.org)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