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奉神為最大喜樂

過去這九年來,與李潘燕師母朝夕相處,目睹師母如何在創立飛揚協會的艱難過程中協助牧師,看著《飛揚》從無生有,由李牧師師母家的一間小房間,到現在的一棟房的辦公室。更有幸看到常常將自己隱藏於牧師背後的師母,不為人知的膽識、遠見、毅力與獨特的眼光。飛揚每一位同工對師母不僅僅愛她、敬重她,更從師母身上學到愛神愛人的榜樣。

在飛揚出版的54期雜誌中,每一期的每篇文章,師母都不知讀過多少遍才會到達讀者的手中。師母對所有從飛揚出去的每個字句,無不細心琢磨。雜誌「人生補帖」專欄,師母所翻譯改寫的文章,已成為許多讀者的最愛,時常被要求轉載與使用。

同工們常常很難想像師母如此的耐心與細心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師母謙稱:「可能是我本來就好靜,個性比較內向,所以很適合做文字工作。」然而認識師母的人,無不知師母一生犧牲奉獻,對生命中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兢兢業業地全力以赴。

然而在飛揚的這九年的服事中,同工們的確感受到師母在文字工作中所得到的滿足與喜樂。例如:

師母最不喜歡放假,因為上班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師母54歲開始學習使用電腦編輯雜誌、58歲開始學習使用網路,如今63歲,是我們所認識的師母中,電腦與網路操作最熟練的。
師母從去年七月開始化療,但從未停止雜誌的邀稿、編輯、翻譯改寫文章、及校稿的工作。在最新的這期雜誌中,仍有師母的兩篇文章。
在師母生病的這將近十個月中,師母所想的都是趕快好起來,就可以回辦公室上班。

同工們所認識的師母是一個安於簡樸生活的傳道人,後來才知道師母從小卻是生長在一個生活優渥的環境。師母曾對同工說她最大的享受就是「在書店裡買一杯咖啡,讀一下午的書。」有時牧師出外講道,同工與師母出外走走,但師母總是逛街卻不買東西。但對同工卻是非常大方,吃飯一定搶著付錢。

身為《飛揚》的創辦人,她從來都是以服事同工為她帶領同工的風格。師母的溫柔是眾所周知的,師母不但從未對牧師大聲說過一句話,對任何一位同工也是如此,她的柔和謙卑,讓與她同工的人都如沐春風,備受尊重。

當師母榮歸天家那日(2月14日)飛揚同工們圍在師母床邊向她道別時,師母所躺的那個房間正是她和牧師創立飛揚所使用的那間小房間。師母在回應神呼召的同一個地方被神接去,這個奇妙的安排非常符合師母生前最喜愛的一種文章風格,就是文章的主角在文章尾聲時,有一個出人意料的轉折,讓人豁然明瞭,或叫人深思不已,但一定叫人永遠難忘。

師母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當我們懷念師母時,從她的字裡行間中必能尋得她的溫柔、良善、謙卑、愛心與忠心。相信神會使用師母一生的事奉,透過飛揚的各項事工,繼續在世界各地改變人的生命,成為眾人的祝福。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