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

現代人一談到「生涯」二字,最常聽見的連接詞便是「規劃」。

與「生涯」有關的名詞,除了「生涯規劃」一詞外,名目繁多,例如:「生涯發展」、「生涯成熟」、「生涯輔導」、「生涯教育」、「生涯管理」……等,這些名詞的意義與內容,雖因涵蓋之層面與探討之觀點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都具有「關照現在、規劃未來」的涵義。

何謂「生涯」、「規劃」?所謂「生涯」(career),根據《牛津辭典》的解釋為「一生的發展與進步」(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rough life);《韋氏辭典》稱「生涯」為「前進的方向」(racing course);《辭海》謂之「生命的限際、生活、生計」;《大辭典》謂其「生的極限、生活、生計。」上述前兩本辭典對「生涯」有進一步的解釋:「生活之道」、「專業知識」與「職業訓練」……等涵意。

「生涯」CAREER英文原意為「兩輪馬車」,引申為「道路」;意即「人生的發展道路」。

簡言之,生涯是指一個人的人生旅程,不單指工作或職業,而是包含了人生命過程中的各階段與層面。

「規劃」是指籌謀策劃;意即按照一定的程序、計劃去完成所設定的工作。

無論是「生涯規劃」亦或是「生涯發展」都與人生不同階段之角色有密切關聯,也就是一個人在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綜合及結果;這些角色包括兒女、學生、公民、工作者、配偶、家管、父母、休閒者、退休者……等角色在許多重要的場所扮演之,這些場所包括家庭、社區、學校、工作場所……。再者,如同彩虹一般,每一個人在他(她)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彩的、重疊的。

從以上我們可以給「生涯規劃」下一個完整的定義:在清楚目前個人處境、瞭解自我理想憧憬、找到未來人生目標,依照既定的規格計劃,按部就班的實踐之,以期達成個人生命存留的理念與價值。

規劃理念
古代的社會環境不像今日的瞬息萬變,人只要安分守己地過活,即可安然渡過一生。

周秦.古歌謠《擊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莊子《讓王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下之間,而心意自得。」就是最好的例證。

活在後現代的時空,透過平面媒體之報導、電子傳訊之媒介、專家學者之書寫演講,一般人對所謂「生涯規劃」的話題興趣盎然。事實上,「生涯規劃」的概念並非現代人專屬的。

中國古哲學家莊子《養生主》說:「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謂人活著再長年歲也不過百年,要學的東西卻浩如湮海。

從生涯規劃講座座無虛席的現象,我們得以窺見人們處在一個急遽變化的社會中,渴望自己不被時代洪流所淘汰,亟欲在錯綜複雜、極端競爭的環境裡獲得生存的時空與優勢。

因此,完善的「生涯規劃」成為現代人決定錦繡人生的根本,也是奠定未來願景的基礎與動力。

需求層級論
有人說,人生如列車一般。火車從基隆出發,駛向高雄。沿途各站幾乎都有人上車下車;上車的代表新生,下車的代表轉向另外一個領域。

人生就這樣的上上下下,不過是短暫的數十寒暑而已,難道不值得我們珍惜嗎?

又有人認為20歲前的生涯是由父母負責,而20歲以後自己則應當負起全責。因為,個人生涯一切作為,操縱掌握於自己的判斷與行動,好壞順逆由自己主導決定。

既然「生涯規劃」是可以自己去策劃擬訂的,那麼怎樣的「生涯規劃」是最好的呢?

運用「需求層級論」可以協助你我更理性地規劃自己的生涯。「需求層級論」(Hierarchy of Need Theory)是馬斯洛(Maslow,1954)提出的,他認為人的一生伴隨著歲月成長,將產生五種層級的需求:(編註:該文僅引用該心理學家的理論,並非表示贊同他的信仰立場。)

「生理需求」:意即暖飽之需求;是人生存最基本的需求。

「安全需求」:意即免於恐懼、危險以及被剝奪的需求。

「歸屬與愛需求」:意即向心力、歸屬感、人際情誼之需求。「自尊需求」:意即自我的價值感、受尊重和肯定的需求。

「自我實現」:意即個人能充分發揮自我的潛能、勝任愉快的成就感。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裡,有著不同層級的需要;這並不意味著「高低」、「上下」、「層次」有別。同時,需求不會依照順序出現,數種需求可能同時存在。此外,有些人會一直維持某些特定需求層次,有些人則有明顯的變化和更易。

值得一提的是,遲暮晚年的馬斯洛,在他1971年的修訂版著作中,增加了一項他多年來對生命體驗的結晶──「靈性需求」。

靈性需求」是以追求「利他」和「超越自我」為生命目標,是「超越個人需求、協助他人達到自我實現之機會」的需求,是人最高層次的需求。

生涯規劃
有人說:最好的生涯規劃,就是在每個崗位上永遠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然而,筆者卻深深地體驗到,當我生下第一個孩子時,那不分晝夜的餵哺工作、清理尿布、褓抱呵護的育兒歲月,並不是我個人「有興趣」或「喜歡」去做的事。

筆者在先後生下二男一女,並且選擇長達16年的「育兒生涯」,是基於「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127:3),而我是孩子們的媽、是被呼召來暫管照護的。

因此,選擇扮演一位全職媽媽,給予每一個孩子最完善的學齡前孩童照顧;將「育兒生涯」暫定為人生規劃中最優先之次序,是擁有未成年兒女在身旁時,女人們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涯規劃。

再者,筆者目前在「爬格子」生涯中,為求增進自己寫作深度與探討廣度,除了靈修禱告外,常瀏覽於網際網路閱讀,卯足全力去學習。

同時,為了事奉上帝、服事這一代的人,無不擬訂計劃、自我督促的研讀進修,也受到來自於各方牧長與主內弟兄姐妹的鼓勵與肯定,專心致力於文字事奉。

「身份」與「被呼召」
除了「有興趣」為考量的基礎外,筆者在此提出「身份」與「被呼召」兩面向的思想角度。

所謂「身份」與「被呼召」的考量,就是不專注於個人自我理想為追求目標,而是以活出一個榮神益人的生活為生命之最高準則。例如:沒有人生來就懂得烹食調飲,但為了開放家庭、款待友人、分擔家務、給予家人營養實惠的餐點…
…因此願意學習操練。

再者,沒有人會喜歡照顧咳嗽不已、流黃鼻涕的孩童,或是夜半睡眼惺忪地為發高燒的幼兒換冰袋、測量體溫……。當孩童最需要父母陪伴出席的階段,應當有智慧地選擇與「被呼召」之「身份」相稱的工作。

在此,筆者要特別鼓舞全職媽媽們,妳需要認知「現階段處境」不是永遠不變的。

真正的價值,不是按著我們所處社會給予的評價與金錢取向之價值觀,可以加以衡量的。

謹記!以「現階段任務」的觀念在「生涯規劃」中,扮演好多元角色優先次序的選擇,才是成功之個人生涯規劃最重要的目標。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