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vs.果樹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科學社會學的一個名詞,最早由美國學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在1968年提出。它原本用來描述一個現象,就是比較有名氣的科學家,比起一般默默無聞的科學家,通常會得到更多的榮譽或是讚揚、功勞,即便那有名的科學家並非實際參與研究的人。後來也被應用在其他的行業或是社會現象之中。例如,在教育上,愈早獲得閱讀技巧的人,將來在閱讀方面會進步得更快。經濟學家也用這效應來說明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

人看重外在的亨通
馬太效應的名稱,來自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中的「才幹的比喻」,比喻中的主人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表示越有才幹的僕人,得到獎賞更多。
如果是對自己有益的事物,每個人大概都喜歡越多越好;因此商人希望自已的生意越做越好,錢越賺越多;做官的人希望自己仕途亨通,官越做越大、位高權重。做學問的人也是一樣,總求在學術上出類拔萃,成為一方的巨擘,讓眾人景仰。因此,無論是哪一個行業,都有許多人為著「更多」而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智慧,為之流血流汗而無怨無悔。
就社會的叢林法則而言,這是不變的道理,弱肉強食,一個人的能力決定生存空間大小,決定地位高低,也決定了受人尊敬的程度。這也印證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心理需求是一種動機,因為有各種需求層次的動機,人會由低階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朝向更高的社交需求、尊嚴需求等階層前進。似乎,馬太效應也作用在每個人的身上,只是人往往沒有從這個角度去發現或是體會,即使沒有外力推波助瀾,人本身也回應了這個效應。

神喜愛內在的品質
然而,有另一個效應更應當受到重視,就是「果樹效應」。簡單的說,一棵樹結出怎樣的果子,就代表這棵樹的生命品質。這也是耶穌說的話:「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太7:17-18)
為什麼這個效應比「馬太效應」更應被重視呢?因為一個人看為有益的事物,往往並非是決定生命品質的關鍵。例如人追求更多的金錢,但金錢並不能決定人的品格。人追求更高的名望,卻可能養成更大的驕傲。也就是說,如果馬太效應讓我們看重的是累加已經擁有的事物,果樹效應則要人反思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有沒有帶來生命的效益。若是累加的事物不能帶來正向的生命效益,其實這些累加的東西,在永恆中並不具有實質的益處。
聖經中有位家財萬貫的財主,生前享盡榮華富貴,天天奢華宴樂,並沒有考慮他的財富與永恆生命的關係,只會揮霍錢財,圖謀生活的享受。後來,他死了,落在陰間的火焰裡受苦。原本在他家門口討飯的乞丐也死了,財主卻看到這乞丐是在一個美好之處,沒有像他一樣落在陰間受苦。顯然,這位貧窮的乞丐,雖然沒有龐大的財富,但他的生命卻受到神的認可,不在永恆中受苦(路16:19-25)。這就是生命正向的效益。
當然,現實生活中,如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所描述的,人不可能沒有需求,而且某些階層的需求甚至是必要的。但當人付上各樣的代價,追求滿足這些需求的時候,要留意這些「因」會結出怎樣的「果」。不要像這位財主,只知道追求外在的豐富,而忽略了內裡的生命。
基督徒身上應當出現「馬太效應」,所要累積的,是發揮神給的恩賜,忠心的奉獻自己為神所用,以致得到神所賜更大的獎賞。而不是把生命耗費在不停累積名利的事上,耶穌的提醒是:「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路16:13b)同時,基督徒更要在追求神、渴慕神的事上不斷的進深,好像果樹能不斷的結出好的果子,讓「果樹效應」成為基督徒生命的根基,人生試驗時的試金石。藉著這兩種效應,讓神的心被滿足,讓祂得榮耀。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