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上帝?瑪門?

世界上有什麼東西?人類歷史上有什麼東西?力量大到一個程度,在人心中,幾乎可以與上帝抗衡?不是哪一國的君王,他頂多只能統治幾十年的時間。不是哪一個帝國的武力,羅馬帝國已經成為歷史的灰燼。 那到底是何方好漢?金錢?幾乎有力量與上帝抗衡?是!耶穌基督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6:24),「瑪門」是金錢之意。 你看,主耶穌自己說,人類不是事奉神,就是事奉瑪門。金錢有這麼大的威力?是! 你看:沒錢,你的孩子不能受教育;沒錢,你付不出電費;沒錢,你還不出房子的分期付款,銀行會來查封你的房子;沒錢,你買不起食物;沒錢,絕無一個女人敢嫁給你;沒錢,你看不起醫生;沒錢,你加不了汽油……。當然,我也不能說,金錢萬能。你看:金錢買不到品德,也買不到天堂、永生。那怎麼辦?我應該怎樣對待金錢? 讓上帝(耶穌基督)坐在你心中寶座,金錢自然就找到它適當的位置,這是原則。「金錢是最壞的主人,最好的僕人。」這是格言。“ Earn as much as you can.(盡可能地賺錢) Save as much as you can.(盡可能地存錢) Offer as much as you can. ”(盡可能地奉獻),這是規則。用腦來理財(Manage your money with head),用心來愛神( Love your God with heart)。絕不可以倒過來,用心來愛錢( Love money with your heart),用腦來理神( Manage God…
Read more

金錢關?金錢官?金錢觀!

<b> 又愛又怕,又恨又羨,怎麼辦?</b> 初中時,去縣城上學,得趕早,到公車站搭早班車。從家走到車站十分鐘的行程,路過一座宏偉的「關公廟」。十四歲的我,已經學了一點物理、化學知識,了解陣雨之前的打雷,不是雷公的傑作,而是雲中冰塊微粒碰撞,產生電荷,感應地表的另一電荷,陽電、陰電放電,產生雷聲隆隆。經過該廟,我心裏總是想,哪有什麼神!我才不跟鄉裏無知的村民一般見識,科學可以解釋一切。 大四那一年,神的憐憫臨到我,我信了耶穌,才逐漸梳理出思想 的頭緒。偶像固然不是真神,卻不能因此否認有真神存在。初中的我,思維太極端了,一竿子把假神和真神都打進陰溝裏。 <b> 負面金錢觀</b> 許多人對金錢的看法,很類似我初中時代的神觀,自己的想法是偏差的,竟不自知。看見長袖善舞的有錢人,認為金錢能使鬼推磨,我們對富翁產生了負面印象。報紙上報導,某些大官濫權,與商人勾結,以權謀利,成為巨富,我們更加對金錢反感。就像我,一竿子把為富不仁的財主和金錢,都打進陰溝裏。 由此看來,我們對金錢真是又愛又恨,又怕又羨,欲迎還拒,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仇視富者,另一方面,又羨慕有足夠的錢買所想要的。網路流行的笑話逼真地描寫這種心態:人人喜歡兩種花──一是有錢花,二是隨便花。 <b> 什麼人不可能富有</b> 難怪,不少人選擇了中間路線 ,不富也不貧窮。「我求你兩件事 ,使我不貧窮,也不富足。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 (箴 30:7-9)有人既然這樣想,這樣選擇,當然一輩子不可能富有。 在“Success” 雜誌 2011年 2月號 21頁的版面上發表標題為:「你在財務上自殘嗎?」的文章,說明有三種人不可能有錢── 1.害怕金錢:這些人相信,有錢會使人腐敗,有錢人會犯法又很貪心。為了保持自己品德的清潔,他們潛意識地躲避金錢。 2.萬能金錢:這些人相信,一個人的身價與錢財的多寡成正比。人若把自我的價值與物質的擁有畫上等號,會不自覺、冒險地投入金錢遊戲,或是過度花費來向人證明自我的價值。這兩者對財富的認知都有很大的偏差。 3.崇拜金錢:這些人相信,有錢會使人快樂,有錢會給人有安全感。這樣想的人通常會淪落為工作狂,虧損了健康,犧牲了家庭,傷害了關係,至終反而與有錢絕緣。 要戰勝這三種心態,你得先瞭解,這種潛意識思維的來龍去脈,才有可能脫離捆綁,奔向自由。 <b> 貨幣的發明</b> 遠古時代,人類的商業活動是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達到互通有無的目的,但有些物品體積過大,不易運輸。因為貿易不發達,連帶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紀元前六千七百年,現代伊朗印製了貨幣,貿易開始以貨幣交換的方式進行,經濟活動活躍起來,促進了整體社會的繁榮。不久人類就發現貨幣的威力──只要我有錢,我就可以買到任何我想要的東西,甚至可以買到愛情。所以,人開始貪婪起來,犧牲道德原則,也要設法把錢弄進自己口袋。社會演變成膜拜金錢──這個鍍金的偶像,相信金錢萬能 。因為貿易以貨幣交換的方式進行 ,價格系統逐漸設立,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分不清價格與價值的分界線,而扭曲了價值觀。人類的貪婪和扭曲的價值觀,是許多人害怕金錢,仇富心理的兩大原因。 <b>被誤解的基督教信仰</b> 有些基督徒落入自設的「不可能富有」之陷阱,是因為過份注重聖經上責備財主的經文。「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提前 6:10)「嗐!你們這些富足人哪,應當哭泣號咷……。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儹錢財,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 (雅 5:1-6)「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的國,還容易呢。」 (可 10:23-25) 上述經文責備的正是貪心和扭曲的價值觀。金錢蒙蔽了人的道德,也斷絕了對神純潔的愛。聖經另有其他經文說明,神樂意賜給適當的人財富。…
Read more

寧得知識,勝過黃金

<b>金錢,健康,你選哪一個? </b> 兒子讀大學時主修會計,畢業後在一間非營利機構任職。眼見大部分同學先後考獲專業會計師資格,他也曾不甘落後,蠢蠢欲「考」的衝動。直至有一次參加同學會,聽見許多同學大吐苦水,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b>前車之鑑</b> 兒子告訴我︰一位叫 May的同學,說她經常加班至深夜,患上不明原因的皮膚濕疹,經久不癒;一位叫 Eric的同學,說他長期早出晚歸,別說與家人共聚天倫,就連住在同一屋簷下的三歲小侄子,每次見了面,都避而不語,要大人哄他才怯怯生地叫一聲「叔叔」。 「我每月掙幾萬元,卻沒有時間花費,就像一部人肉機器。也許若干年後,我沒有賺得全世界,已經賠上了生命。」有個在會計師樓做核數的黃同學自我調侃,引得大伙兒哄堂大笑。 那天,當兒子侃侃而談同窗好友的「趣聞」時,我不禁為之失笑︰「幸好我沒有給你壓力,也不拿自己的兒子跟別人比較。不過,如果你考取專業資格,說不定收入豐厚些,生活也會安定些。」 「媽媽,妳不用擔心,昔日天父如何眷顧我們,相信祂以後也同樣看顧我們的需要。現在我利用工餘時間學音樂,為神彈奏美妙的樂曲,這不是更有意義嗎?」 「……」我一時語塞。 他沉吟了一下,又補充道︰「 媽媽,妳忘了嗎?爸爸就是為了金錢名利,以生命作賭注,最後人財兩空。我永遠記得他戴著氧氣罩在 病床上說的一句話︰『 世上的榮華富貴我都不稀罕,只要能呼吸我就心滿意足了。』」 兒子意味深長的一席話,讓我仿若走進時光隧道。雖然回憶的味道有時很苦,但人生的五味雜陳總會在不經意間湧上心頭,徒添幾許的嗟嘆。 <b>一個熟悉的身影</b> 曾幾何時,丈夫信誓旦旦地對新婚的妻子說︰「等我賺了錢,帶妳去環遊世界,遍嚐美食,享受人生。」 曾幾何時,他抱著牙牙學語的愛兒,喜滋滋地說︰「等爸爸賺了錢,送我的寶貝兒子去外國留學。等學成歸來,光宗耀祖。」 曾幾何時,有次親戚登門造訪,看見客廳掛著「全家福」的照片 ,於是問︰「幾年不見,你的兒子長這麼高了,他今年幾歲?」可惜這個在內地經商,與兒子聚少離多的父親,竟然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 。幸好妻子剛好從廚房出來,為了掩飾尷尬的場面,她微笑著回答︰「這也難怪他,事業是男人的第二生命嘛。」 諷刺的是,未等到他實踐對母子倆的承諾,便因積勞成疾而英年早逝。帶給妻兒「中年喪偶、幼年喪父」的無限悲哀,就連殯儀館的人也覺得他死得可惜! 此刻,一個熟悉的身影在眼前晃動起來──深陷的雙眼,凹陷的臉頰,瘦弱的身驅……。 「媽媽,妳在想甚麼?」兒子忽爾打斷了我的沉思。 「我……」約莫過了幾秒鐘,我才回過神來,「想起教會一個剛滿三十歲的弟兄,不久前被證實患了末期胃癌,他的太太獲悉這個消息後,哭得死去活來。聽說那弟兄一向身體健壯,只是最近常向家人訴苦,說工作壓力很大,想轉工作,豈料這麼快便發生不幸的事。」 「他比爸爸還年輕,」兒子嘆喟道,「那時腫瘤科醫生說:長期過勞是爸爸患癌症的其中一個原因,我還記得醫生說這話時神情是凝重的。」 想不到事過境遷,兒子仍能將那段記憶深印腦海,以至他涉世未深就能感悟人生,認識自我,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勞碌所得的成果。 望著比我高半個頭的兒子,為 他有如此悟性而汗顏,更為上帝賜給我這分珍貴的產業而感恩! <b>最重要之事</b> 想起在傳道書中,所羅門王雖享盡榮華富貴,但最後卻說「凡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傳 1:3)。他看透人世間的福樂,包括名利、財富、權位等,說這些都是短暫的,總有一天會歸於無有……。 事實上,人這一生所能擁有的,不外乎金錢、名利、地位等等,可到頭來有哪一樣能含笑帶入黃土?既然人是「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那為何在寄居的短暫人生中還要汲汲營營,甚至不惜一切去追求那些身外物呢? 聖經說︰「你們當受我的教訓,不受白銀。寧得知識,勝過黃金 。因為智慧比珍珠 (或作紅寶石 ) 更美;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
Read more

小小五元大影響

<b>我自己節儉一生,但我得學習對神大方。</b> 現今的五元錢能買到個啥?直可說 nothing。但在大陸五分錢就能買碗面條作午餐的。40年前,那可是一筆相當大的款項:城裡學徒工一星期的工資 、鄉下壯勞力兩個月的工分。難怪其時傳流這樣一句話:「一分錢憋倒英雄好漢」。 <b>無錢萬萬不能 </b> 兒時,我的家境不裕,爹媽雖為知識分子,在「大鍋飯」年代,收入比工農略多,但實際均攤到一個 11口人家的每個人身上就變得很微薄,故而勤儉節約成了家風。處處省吃儉用,還難免捉襟見肘。「上行下效」、耳濡目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自幼便體味了現實生活的艱辛。 小小年紀我就想幫大人,但孩童除了多幹點家務外,還能做甚麼 ?無非翻找舊報紙、破布及廢銅爛鐵等廢品去賣,換個毛兒八分的攢著。時逢文革「停課鬧革命」,俺家被定為「黑五類」,在社會上遭唾棄、毫無顏面;所以拾荒變賣小錢也無所謂「丟人現眼」了。只要能為家庭做點兒事,算我盡了小長子的微責。 如此一分分掙來的硬幣滿了罐兒後,就拿去銀行兌成紙鈔。五元的票子是我平生擁得的第一張大面值鈔票,捧著它感覺頗金貴,這不是高堂給的壓歲錢,而是自食其力掙來的。當父母手頭拮据、欲向親友借錢時,我便怯生生地拿出這「 私房錢」來,意想不到、分外驚喜的他們,摸著我的腦袋感動不已。 在我讀初一時,為適應其時「反帝防修」的戰備局勢,中學生也得參加「拉練」(拉出去體能訓練)運動。臘月裡,我們負著大背包每天徒步行軍30公里以上,在遼東大地野營將近一個月。臨走前姥姥塞給我五塊錢,讓在路上買點啥補補。我哪裡捨得花,盡管睡草秸地鋪,吃窩頭咸菜,飢腸轆轆;雖然身邊的高干子弟在供銷社買罐頭吃,香飄誘人垂涎,俺都忍住了。回來後,我把那揣得暖和的五元錢「完壁歸趙」,老人家摟著我直傷感嘆氣。 高中畢業後,沾「長子(女)可留城」政策的光,我躲過上山下鄉,在市裡當了工人。身為「 領導階級」的一員,起薪 21元,俺登時覺得成了「小財主」 。發下的餉悉數上交爸媽,有了真正幫家的能力。他們給我五元零用,我都積蓄著,從不胡亂花。 這般的熏陶與洗禮,讓我在後來恢復高考,能選未來職業時,自是沖著那賺錢多的專業去。畢竟「 錢能叫萬事應心」嘛 ,(傳 10:19)此乃對窮怕了、自卑已久的一種反動。我考上醫學院,然畢業入了行方覺出,平均主義下的「杏林報酬」並不高,每月不過 50塊,那時,醫院「紅包」風還颳得不盛。直到九十年代初,我離國前,月薪也剛過百,只因其時的物價低,這錢過活也算從容。 結婚、生子,我更意識到,打小養成的儉省習俗,令自己即使手頭寬裕了也不會揮霍。「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也好,未雨綢繆 、備應急的憂患意識也罷,輒教乍「富」的俺做不到花錢大手大腳得「瀟灑」起來。骨子裡始終認定「 大富由命,小富由儉」,既然自身不具活絡的經商頭腦、暴發致富的本領,那就甘心、安於乾巴巴的俸祿「死錢」,計劃著家庭經濟,日子照樣過得殷實小康,較之童年已是天壤之別。 <b>洋域裡不迷錢 </b> 西出陽關,我先後遊學工作在歐美數國,掙的是馬克、英鎊、美元、加幣,比國內工資翻了幾十翻 ,再加上兌換率比值,折算成人民幣實在了得!儼然成為「富翁」。可是,不鋪張的秉性難移,也從不去買「樂透」、649等彩票,遑論涉足賭場碰運氣了。論起來海外社會的生財之道,比起國內來要廣、無轄制得多,許多人可以如魚得水,我卻生不出貪意外之財的心,就本分地埋頭勤奮勞作,靠雕蟲小技正當賺錢、養家糊口,內心安逸穩妥。「誠實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 (箴 28:20)。 在洋域裡,商品應有盡有,水貨不多,只要有錢就能擒來稱心。無奈內子與我均無「名牌控」,穿大牌、拎名包是種負擔;也不佩金戴銀,腕繫奢錶;珍饌海鮮吃多了傷身,還是布衣書攤熨貼,粗茶淡飯養人。房子夠住、車子能用就行,沒想以此炫耀或作投資。如此行事雖未刻意遵循先人聖賢,但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造華屋,勿謀良田」等朱子家訓的精義,卻在無形中體現出來了,絕不是要做啥社會的榜樣、標兵。 其實,這種世界觀與行為,在西方亦屬「小巫見大巫」、不值得一提。遠的可從報章中瞭解到,美國大投資家與企業家巴菲特,雖家產萬貫,卻大方地出手捐獻,而自身的生活極其儉樸。仍住著的奧瑪哈市老屋,還是半個多世紀前,以三萬美元購置的。世界頂尖「股神 」富豪尚且如此,何況工薪族普通人?即使囊中不羞澀了,也不應滋生暴發戶心理:錦衣玉食、揮霍無度,炫富耀己,實際上只是「土豪 」而已。 近的曾親睹身邊的實例,十幾年前,我僑居美東,見過傳道人徐華醫生、電腦公司副總劉志雄長老等,將高薪大把地灑向福音事工,自家卻過著簡樸的日子。這都教我堅定了把從東土帶來的優良傳統在西域發揚光大,繼續善用金錢。 巴菲特說過:「我對自己所擁有的錢,並無任何的罪惡感。因為這些錢,代表了無數未來將由社會來兌現的支票。我不過是擁有許多支票可以轉化成的消費。不過我不會做這種事,因為我很少去兌現支票,物質生活原本就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在我和妻子離開人世時 ,我會將這些支票全部捐獻出來,作為慈善之用。」 明白人都知道,錢財係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它是為活人所用的,而人不是被錢所指使的。俺倆口子不崇尚追求物質奢華 ,惟歡喜精神層面享樂,無論是書籍或網絡上的閱覽,還是歐、美、亞跨洲的觀光。闔家每年至少一次長途旅遊,到處看看上帝締造的精美的大自然,領略、感受神奇妙無比的傑作。在這方面,我們從不慳吝、省錢。…
Read more

尋求上帝的面

<b>人者心之器,面者心之表。</b> 據說,林肯總統的某位顧問有次到白宮覲見總統時,帶了一個人,想讓總統任命他為內閣閣員。總統接見了他並與他談話。 當客人離開白宮後,林肯請顧問進入橢圓形辦公室,對他說:「 此人不適合擔任這份職務。」 <b>為自己的相貌負責?</b> 「為什麼?」顧問問道。林肯答道:「我不喜歡他的臉。」 「但是……」顧問張口結舌地說:「這不公平!一個人不能為他的相貌如何來負責。」 「沒錯。」總統回答說:「 一直到四十歲。但四十歲之後,人的臉(相貌)就是他(她)自己。」 林肯的回答乍聽好似有些以貌取人,但仔細想來,確實大有深意 。猶太教裡有一神秘傳統,認為人在四十歲之前,性格還在成形中,他們相信,人要活過四個十年,才會完全成熟,才會定型,所以人要為自己四十歲以後的相貌負責。 華人也一向相信「相由心生」這個道理,就是說,人的相貌會根據心境的轉換而改變,人從出生到老、死,相貌一直在變化中。 林肯的看法與華人一樣,恰恰也與希伯來語文中對「臉」的用法有類同之處。希伯來文的「臉」 (PaNiM) 字明明是複數詞,卻總是當作單數詞來使用,原因就是人的臉只有一張,但人的相貌卻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成長、遭遇、歷練、心境,再經過心的詮釋,而反映在臉上,有許多種不同的表現,甚至一天之中,我們的面容就會有多種變化。「雙面人」雖然有負面的含意,但若說人是「多面人」倒是更接近真實。 華人很講究「面子」,一方面「面子」幾乎是名聲、地位、身分、尊榮、人氣的代名詞,不管人長得如何,「面子」一定要顧好。另一方面,「面子」也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健康狀態,好比「臉色」,和反映出我們的心境,好比「面色」 ,有時甚至可以透露出我們的職業 與氣質,因此也有所謂「面相」這種觀念。雖然「裝模作樣」、「打腫臉充胖子」不可取,但在人際關係上,「察言觀色」的技巧卻不可少。 <b>臉映照人的內心</b> 我們的「臉面」竟然承載了那麼多故事,又代表了多層次的意義 。因此,若說眼睛是靈魂之窗,臉面照樣可以反照人的內心。最近,我先生在健身房認識一位男子,先生介紹我見過他之後,我從他的面容看見憂傷、擔心、軟弱。我問先生為什麼他看起來那麼擔憂,先生告訴我,他最近在辦理離婚。喪偶的人面帶愁容,戀愛的人面帶歡喜,剛被褒獎的人面帶興奮,法庭上犯人面色凝重,但一旦事過境遷,人的面容又會轉變。 一位猶太拉比去到牲畜屠宰場參訪,他要學習猶太拉比監視牲畜宰殺的複雜過程,同時觀察受過拉比們訓練的屠夫如何宰殺牲畜。他發現這些受過訓練的屠夫在宰殺潔淨的牲畜之前,必先背誦詩篇和頌讚儀文,祈求上帝的眷佑並感謝祂,然後才動手。起先他懷疑這種程序的必要性,畢竟宰殺牲畜是件相當簡單的事。但在仔細觀察這些屠夫的面容之後,他總結說,以敬拜的儀程來處理屠宰這種看似齷齪的職業,讓他們的面容祥和且寧靜。 反觀在屠宰場那些沒有受過拉比訓練的屠夫們,他們在作宰殺的工作前沒有敬拜,他們的面容黑暗、沉重,還有些粗魯。這位猶太拉比清楚看見,在同一場合工作的人竟然在相貌上有如此的差別。(註) 其實聖經某些地方的描述,也讓我們看出「臉面」這個人身上不可或缺的部位的重要性,以及由此所傳達的信息。聖經提到摩西和大衛,都描寫他們為「俊美」(出 2:2,撒上 16:12);而當上帝向摩西的姊姊米利暗和烏西雅王發怒時(他們犯了錯),他們臉上長出了大痲瘋,感覺羞辱,不可見人(民 12: 7-15,代下 26:19);另外摩西在山上與上帝會面後,他的面容發出非比尋常的光來(出 34:27-30),人人都知道他見過上帝了。 既然人的臉面反映、記載著人與他周遭人、事、物應對的故事,身為信徒的我們如何在臉上反映出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故事呢?我們又如何為自己的相貌負責呢? 聖經多處記載人要尋求上帝的面(代上 16:7-11,代下 7:14,詩 24:24:1-6,27:7-10,105:1-4)。上帝是靈,沒有人的形像,因此「上帝的面」是一種擬人化的喻意用法,尋求祂的面就是到祂跟前來與祂交流── 追尋祂的美善、敬拜讚美、祈求感謝、求問答案、支取力量等等。 <b>反照出主的榮形</b> 人「尋求上帝的面」基本上有兩種目的。一是去更多認識這位至聖者,認識祂的自然屬性,好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永恆性、無限性、創造者……,還有追尋祂的道德屬性,包括聖潔、信實、公義、憐憫、慈愛等等。這種對上帝本身的「尋求」,是信徒從裡面產生對真、善、美的一種渴慕,從而培育出屬靈的氣質。 另一種目的是實際生活上與上帝的溝通,包括敬拜讚美、禱告、祈求……。這種對上帝的尋求,讓信徒的生活有引導、有方向、有目標、有意義。內在與外在生活都沉浸在信仰的實踐中,人的面貌在聖靈的潛移默化下自然會轉變。 林後3:18說,「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反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Read more

小李,謝謝你

<b>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卻是最讓我難忘的人。 </b> 前一陣子參加了幾場葬禮,看著昔日的朋友們躺在那裡,一個個蒼白又安祥的睡臉。回想著一幕幕和他們過去相處的情景:感嘆人生何其辛苦!最多的還是抱怨和遺憾。尤其年紀越長,每次關心的話題只是身體病痛,或是親人在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後電視八卦新聞慢慢成了聊天談話主題。如今,他們終於到達平靜的彼岸,擺脫了所有人生逆境的辛酸和痛苦。其實人生道路就是如此,不管有意或無意、願意或不願意,人生高潮之後必有低谷,低潮過後自有高峰,永遠是非常規律的。問題是有多少人能看得清、想得開。 <b>難忘的友人</b> 我碰到過許多朋友不論是現在或是過去,在人生逆境中:有的成功地接受了挑戰,此後便一帆風順;有的就像在奮力蛙泳,一會兒抬頭、一會兒又低頭;有的就像青蛙跳下水,撲通一聲只見漣漪,一下子就沒影了。 其實在我記憶裡只有小李不一樣,從我小學四年級認識他起:三級貧戶之子是沒有甚麼權利抱怨的,何況又是小兒麻痺症患者。幾乎吃不飽是平常事,天天被欺負也不是新鮮事。好在我們那時家中還算可以,也不管其他同學異樣的眼光 ,經常和他共享一個便當,當然大部分是他吃得比較多。 後來,國小懵懵懂懂地畢業後 ,他就天天上街賣愛國獎券、香菸 、口香糖。可是這麼久以來,我從沒見過他在街頭上缺席,也從沒見他喊累過,更別說,見他掉眼淚自怨自艾。只有一次,我考上大學後在家裡附近路上碰見他,他才帶著令人辛酸哽咽的口氣說:「恭喜你啊,真好!」我絲毫不知道怎樣回他話,只能猛推說要趕快回家,竟落荒而逃。 <b>難忘的一句話</b> 後來過了近十年,有一次在廈門街和汀洲街路口又碰到他,他擺起水果攤起來,笑嘻嘻地和顧客在喊價。他眼睛很尖,看到我走過去認出來喊住我,順手拿給我兩個蘋果。我逗著他:「李老闆賺錢噢! 」他回我一句,到現在我還記得很清楚:「賺不賺不重要,開心就好 !」 的確,開心就好,後來當我每次心情不好時,或是事業上有挫折時,就不由自主的想起這句話。也轉告過很多其他朋友,只是他們對這句話的認識都沒有比小李認識得深刻。 前幾年我因為工作的關係,獨自離開台中搬到台北工作。恰巧又在合江街附近碰到小李,只不過這次他是坐在櫃台後面了。原來我想去市場買吃的,順便買一兩張彩券,恰巧就是小李頂的小店面。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老友總是出現意外中。」 去年我因為身體略有病痛,只得休息一陣子,久了難免有些憂鬱、悶悶不樂。偶而繞道去小李店裡,他就算再忙,總會抽空招呼我。 而我也經常看著牆面的電視,有一搭沒一搭的和他聊著。說也奇怪,在那邊沒事坐著,彷彿也會感染到小李對客人的熱情,覺得心情開朗不少。 雖然多時未見,但是小李仍有一雙犀利的眼睛。他從不問我現在幹甚麼,只是常有意無意提到:「 唉呀,不景氣這麼多年,也沒見人餓死,只要認真工作,不要想太多 ,開心就好。」 有時候,我們在最黯淡的日子裡,甚至會對我們自己的人生不斷地提出疑問:「我有做錯甚麼嗎?為什麼我會落到這樣的地步?這樣的人生公平嗎?上帝又在哪裡?」把自己想得太複雜,只會陷入不知所措的迷霧裡。 也不知道是時間久了,還是被小李感染。開心的事多了起來,情緒也穩定了下來。最重要的,我會開始關心別人及周邊的事,開始注意老人家過馬路,開始主動幫忙別人拿一些東西。剛開始覺得沒甚麼了不起,後來就覺得心情很開朗,也許那就是「開心就好。」 最近,一方面靜極思動,一方面可能是機緣巧合,又重新回到職場工作。雖然不比當年風光,但也小有成就。難免會意氣風發,吹噓加油添醋一番。此時小李就變成很重要的一個聽眾,他也很捧場,配合我興奮的手勢,頗有參與其中的樂趣。 <b>難忘的祝福 </b> 直到有一天,我問小李會不會太喧囂了些,小李想也沒想回答說 :「不會啦,你本來就很優秀的,我對你有信心,我每次去教堂都會替你祈禱祝福。」此話猶如春雷乍響,暮鼓晨鐘般震醒我。原來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人會默默地為我祝福。我一直以為我快要變成社會邊緣人,不會有甚麼人會在意我。 小李後來告訴我,他剛開始信教時,牧師要他替感謝的人祈福。他想也不想,就我對他最好,於是就養成每天順便替我祈福的習慣。 我只知道,那天我默默地回家 ,坐在床邊淚流滿面。我只不過在年幼時,做了一件順手幫忙的事,卻能讓一個人牢記一輩子。 「到底是我給他的多?還是他給我的多?」 「如果是我,是還在自怨自艾 ?還是懂得感謝?」 「正常、真誠的是他,我才是心理殘缺的。」 那個晚上,我徹徹底底地認識了甚麼叫做:「施比受更有福!」從此以後,我不再抱怨,也不再自憐自愛。任何時間,我都準備好為關心的人付出。即使遇到逆境我也不怕,因為我知道有人在為我祈禱 、祝福。而我也開始學習為所有在逆境中的親友們祈求神的祝福。 謝謝你!小李,我親愛的朋友 。

如果我窮得只剩下一枝筆

如果我窮得只剩下一枝筆, 我會善用每一滴墨。 如果要寫浩瀚無垠的宇宙, 我會寫︰神創造天地。 如果要寫世間上人性的愛, 我會寫︰偉大的母愛。 如果要寫親情愛情及友情, 我會寫︰患難見真情。 如果要寫變幻莫測的人生, 我會寫︰活著是恩典。 如果要寫人間的疾苦不幸, 我會寫︰苦難是奧秘。 如果要寫祝福別人的話語, 我會寫︰願神賜福您。 如果要寫一個中國方塊字, 我會寫︰愛!

金錢與你

<b> 賺錢、用錢、攢錢、捐錢。 </b> 金錢本身無好壞,所謂的「好 」與「壞」,要看它在誰的手裏。你若善用它,它就是你的忠僕;你若不善用它,它就變成你的惡主。金錢是神的賞賜(傳5:19),它是勤奮和血汗勞力的報酬,也是人生活的必需品。現從四個方面閒話金錢。 <b>一.賺錢有道</b> 聖經教訓我們要手勤,努力生產。「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 」(出 20:9)「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帖後 3:10)以光明、智慧、才幹、學問、公道、合理、合法,及循著正當的路徑去賺,努力學習謀生技能或安於本身工作崗位,「取之以道」。俗話說:「勤儉可以興家,坐食可以山崩。」我們不要懶惰度日,喜吃閒飯,莫向邪道尋,否則得到的金錢無久享。我們寧可挨受貧窮的痛苦,也不能違法,喪失道德去求不義之財或貽害社會而得罪神。神的兒女要謹記箴言 15:16所言:「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 多少人被「金錢」迷惑和試探,財迷心竅,失去理智與天良而作奸犯科,深蹈罪網,結果「人為財死」。「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 。」(箴 13:11)所以,聖經警告貪財者:「貪財是萬惡之根……,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提後 6:10)「貪戀財利的,擾害己家。 」(箴 15:27)「貪財的背棄耶和華 。」(詩 10:3)「用詭詐之舌求財的 ,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 (箴 21:6)「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 (路9:25) 增加收入的方法有三種:一是開源;二是節流;三是戒除不良嗜好,不但對經濟很有幫助,並帶來家庭幸福。若一個人在神的蔭庇下 ,錢財富裕,要感謝神;倘若努力工作卻仍然貧窮,也要安貧樂道,一樣感謝神。主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路 12:15)總而言之,不以貧苦的環境為恥,也不以富有的環境為傲,「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 」(提前 6:17)。 神賜錢財給我們,乃是要我們知足和善用。 <b>二.用錢有原則</b> 人是為了用錢而賺錢,為了生活而賺錢,也為了生活而用錢。用錢必須有原則,應用則用,不應用的,便要節省。有人說:「吃不窮 ,穿不窮,而算盤不對,一世窮。 」我們所賺的錢要以精打細算的方式來使用。「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 (路14:28)用錢的方法不同,結果就各異,尤其是家庭的糾紛,十之八九是因為金錢引起的。 用錢絕對不能超出支付能力,使全家的生活受到影響,用錢必須量出為入,有預算,才不會鬧窮。有智慧的人,使用金錢;無智慧的人,為錢所用。聖克雷門特說:「 金錢像毒蛇,會管理它的人,不會受到損害,但如果不懂得管理,它便纏繞你的手,噬咬你了。」 對於錢的使用,浪費和吝嗇是兩種不正確的方式: 1….
Read more

基督徒的理財之道

<b>學習作個錢財的好管家。</b> 從2000年至今,全球經歷金融海嘯:股票、房地產不斷下跌、失業率持續上升、各國債務累積、歐債風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等等。人人處於心靈不安的景況,我們基督徒該如何面對這世界經濟動盪不安的景況呢? 一般人認為:上帝一向不管財務的事,只關心百姓心靈的平安。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了。聖經中,有七百多次直接談到錢財的問題。耶穌的教訓有三分之二是關於錢財的比喻。我們若仔細研究,可發現上帝把我們如何理財,和我們對上帝的忠實劃等號。從每人的支票簿就可看出此人是否對上帝忠實。 <b>錢財觀 </b> 世人每日忙碌大多是為了謀生。這是因為亞當與夏娃犯罪以後,上帝對人類的咒詛:「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 」(創 3:19)。錢財是我們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的身外之物。然而世人為何不管死活也要賺大錢呢?因錢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能給我們舒適的生活。有錢使人地位高,也能被人崇拜,甚至錢財也能使「鬼推磨」。但聖經記戴:「小子,倚靠錢財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的難哪。」(可 10:24) 上帝並不咒詛財富,因衪是造萬物之神,衪所造之物都是好的。上帝把萬物交給人類託管之後,人類的貪婪才是罪惡之源。故財富不是罪惡之源。富不富有不影響我們和神的關係,但我們對財富的處理態度則會影響人與神的關係。耶穌說:「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誘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哪裏。」(太 6:19-21)保羅對提摩太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剌透了。」(提前 6:10) <b>小財靠勤儉,大財靠天父 </b> 上帝要我們如何理財呢?人類是上帝所賜財產的管家,衪有權賜誰多誰少。然而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是財產的所有人。患得患失,身心隨財富的多寡而起伏。然我們若能以管家的態度去處理財物,則上帝反會賜給我們更多的財富。這就是俗語所說:「小財靠勤儉,大財靠天父。」在太 25:14-30 就很明顯的告訢我們,上帝如何賞賜每個管家。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上帝會把許多事派他管理。又惡又懶的僕人,上帝要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到外面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很多人是錢財的奴隸。沒錢的人,想賺更多的錢,有錢的人則擔心會失去所賺的錢。更糟的是富有的人會飽足而不認主;貧窮的人可能偷竊,以致褻瀆上帝的名(箴 30: 9)。現在的人都以刷卡買東西,分期付款買房屋,汽車及其他貴重的東西。這都是因為我們要和人比富有及放縱自己慾望的結果。而忘了聖經的教訓「愛宴樂的,必致窮乏,好酒愛膏油的,必不富足。」(箴 21:17)「愚味人隨得來隨吞下。 」(箴 21:20)我們常笑洋人進了墳墓還負債,我們不也像他們了嗎? 一些喜積財富的人,常會因追求財富而失去健康、家庭及朋友。忘記「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 16:26) <b>理財四大原則</b> <b>基督徒該如何管理財產呢? </b> 第一,將財產的所有權還給上帝:遵守十一奉獻,上帝的錢屬上帝。若我們未將財物主權交給上帝 ,則其價值的升、賠會影響我們的心態。若財產權屬上帝,則其升、貶是上帝為完成其計劃的旨意。「 豐富尊榮在我。恆久的財並公義也在我。」(箴言 8:18)我們也就不會患得患失了。 第二,不負債:到期該還的就還。財物平衡表示資產應多於負債 ,淨資產應大於零。若不想負債,則每次購物時應祈禱。請主賜智慧知此行動是否能榮神益人。 第三,接受主的指示:如果明白上帝的帶領,我們就不會擔心投資的賺賠。要相信主的智慧高過我們的才能。「所以不要憂慮說:喫甚麼?喝甚麼?穿甚麼?」(太 6: 31) 第四,不做急遽的決定:不要想不勞而穫的財,更不能想成暴發戶。長期的投資是上策,想短期致富是賭博。「慇懃籌畫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箴 21:5)

雙倍感恩

就在麥克斯正要再去樹林裏拾取更多木材的時候,他突然聽到了一個很細小的聲音。「哇,哇!」這聲音好像是嬰兒哭泣的聲音。麥克斯一驚,大叫道:「那是什麼? 」若不是因為老鷹的出現,讓樹林異常安靜,他也許不會聽到嬰兒的哭聲。他小心地循聲溯源到一叢灌木前,發現微弱的聲音是從灌木叢下面一個包好的毯子裏傳出來的。麥克斯打開毯子,不禁驚呼:「天啊,兩個孩子!」

以退為進

如果你希望在夫妻關係上不斷成長, 有愛有尊重,就放棄無謂的爭執吧! 當你得意於贏得一場口舌之爭時, 其實你已經輸了配偶的心。 你想在家裏贏得尊重,學習「退讓 」吧。 在愛的天地裏,「退讓」就是給予對方一份禮物,你必得著回報。 讓我們以自己的「退」,成為婚姻關係的「進」吧!

告別仇恨的最佳方式

1994年,南非白人格里高成天寢食難安。因為這一年,他曾看守了27年的要犯曼德拉,竟順利地當選為南非總統 。格里高常常回想起自己對曼德拉的種種虐待。 那是在蠻荒的羅本島上,到處可見的是海豹、毒蛇和其他危險動物。曼德拉被關在鋅皮房裡,白天要去採石頭,有時還要下到冰冷的海裡撈海帶,夜晚則被限制一切自由。因為曼德拉是政治要犯,格里高和其他兩位同事經常侮辱他。動不動就用鐵揪痛毆他。甚至故意往飯裡撥污水,強迫他吃下……。 那年五月,格里高和他的兩個同事都收到了曼德拉親自簽署的、參加就職儀式的邀請函,三人只能硬著頭皮去參加。 就職儀式上,年邁的曼德拉起身致詞:「能夠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我深感榮幸。更讓我高興的是,當年陪伴我在羅本島度過艱難歲月的三位獄警也來到了現場。」 隨即,他把格里高三人介紹給大家,並逐一與他們擁抱。「我年輕時性子脾氣暴,在獄中,正是在他們三位的幫助下,我才學會了控制情緒……。」 曼德拉這一番出人意料的話,讓虐待了他27年的三人無地自容,卻讓所有在場的人肅然起敬。人群中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儀式結束後,曼德拉再次走到格里高的身邊,平靜地說:「在走出囚室,經過監獄大門,通往自由的那一刻,我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如果自己不能把悲傷和怨恨留在身後,我仍囚在獄中。」 格里高禁不住淚流滿面,那一刻他終於明白,告別仇恨的最佳方式就是──寬恕。 寬恕,是一種選擇,你心裡若還恨著誰,你就把自己關在怨恨的牢籠裡。你的選擇是什麼呢?多少人的心靈被曼德拉這番話深深地震撼。偉大的靈魂,是因為寬恕而擁有一顆自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