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神奇的感染力

羅馬火車站旁,縱橫幾條街,有鞋店、童衣、成衣、食品、餐館及雜貨店。這條原本蕭條的街道,只有十幾年的時間,就被來自中國的溫州人,把它經營成為極富生氣的商業小城。 我在羅馬教神學時,聽溫州人自豪地述說奮鬥史,心中很是敬佩。後來到了巴黎、莫斯科,看的聽的也是相似的故事。溫州人精於經商賺錢,被人稱為「中國的猶太人」,我開始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經過分析整理,大體上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原來溫州三面環山,一面近海,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加上人口眾多,農作收成無法維持一家溫飽,於是許多人被迫出外經商謀生。有些人機靈,懂得掌握機會,在外地發了財,闖出一番事業,就激起更多同鄉人紛紛跟進,便在當地形成出外打天下的浪潮。 這些在異地的新移民互相團聚成小族群,彼此幫助,形成一股勢力。年輕人耳濡目染長輩做生意的路徑、手腕,養成了敏銳的商業嗅覺,掌握了兩大優勢:右手是歐洲龐大的市場需求,左手是中國生產力強大的製造廠、廉價的工人和原材料供應鏈。這股出外奮鬥打天下的經商氛圍,時間久了,人數多了,自然產生為數不少的溫州人企業家。 溫州人互相感染,形成商業文化的過程,很像教會的團契生活。我們在團契中互相感染,彼此薰陶,逐漸增加屬靈的敏銳度。在教會團契的圈子中久了,我們的思想、態度、反應、情緒將會逐漸基督化。弟兄姊妹之間交往(fellowship ) 就有這種神奇的相互感染力:在敬拜禱告中與神靈交,接受聖靈的薰陶,人格逐漸美化。 相互支持(mutual support) 的作用力已被行為科學肯定,並且善加利用。例如無名者戒酒會、戒毒會等社會組織,一群酒癮者在成功戒酒過來人的引導下,坦白自己的問題;其他組員的接納鼓勵與交流,能增強他被醫治的療效。 近廿年的各門各科研究報告,都指出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性──人的智商(神經叢數目) ,不只取決於基因,也取決於兒童時代親子之間互動的頻繁度;抗沮喪的療程,不應只包含藥物的控制,也應包含社交支持網的建立;中老年人保持社交活躍,有助於舒緩失智症及老人癡呆症。因此有好朋友分擔重擔的人,抗壓能力比較強,患病率也較低。 這些研究成果,都見證了基督教信仰強調團契相交的重要性。根據新約聖經,教會的四大功能是:進入幔內敬拜、出到營外事奉,構成了十字架的縱軸;對內團契、相愛,對外廣傳福音,則構成十字架的橫軸,而形成一幅極美麗的平衡圖畫。 2009年夏天我去達拉斯某教會主領營會,結束後順道探訪住達拉斯的女兒、女婿和兩個小孫子。女兒告訴我,五歲的兒子安得烈自動請求父母,帶領他作決志禱告,成為基督徒。一個五歲的孩子可以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這是聖靈藉著親子間的互動,以成就偉大工作的一個活例證。 本期雜誌主題「團契」,探索人與人之間相互的作用力。善用信徒間彼此的相交,誠然可以引動個人和教會的成長。

生命交會的光芒

神與人,人與人互動;相愛相交,團契分享。 四十三年前我在某中學團契擔任輔導,當時剛信主一年,沒有多少事奉的經驗,有的只是服事的熱誠。跟那批可愛的中學生基督徒相處了兩年,終於逐漸了解輔導的角色和團契的功能。我學會跟他們打成一片,說他們的語言,吃他們愛吃的東西,陪他們讀經,一起禱告,並帶動屬靈的成長。第三年,這團契從六個人成長到五十幾個人。我目瞪口呆地看聖靈在做工,神使用團契生活,創造了向心力和歸屬感,在同心合意的行動中,拓展了神的國。 帶團契的秘訣 1969年我廿五歲時,蒙召成為全時間的傳道人,神託付我管理大約卅個中學、大學團契。我去請教一個宣教士有關帶領團契的祕訣。誠惶誠恐的我,渴望找到一本祕笈,增加功力。那宣教士說,你會寫團契這二個字吧!把團這個字的口,搬到契的左邊,變成什麼了?我照所吩咐的做了,發現團契變成「專喫」。那宣教士俏皮地說,經常一起包餃子,團契「專喫」,就會增長。 後來我使用這宣教士的方法,在大、中學團契帶領契友,一起切菜、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一起禱告、一起服事,這絕招總是屢試不爽。人人天生都有被愛、被肯定、被接納及被尊重的需要。在團契生活中,契友們若找到了歸屬感和向心力,就會產生對外傳福音的爆炸力。 下列經文證明信徒之間彼此關係的重要性──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約13:34) 你們自己蒙了神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帖前4:9) 就當從心裏切實彼此相愛。(彼前1:22) 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帖前3:12) 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約一 3:11) (註:在飛揚網站經文搜尋,打進「彼此」或「互相」可以找到很多經文) 以團契感染生命 「 團契」這兩個字,教會圈外的世界很少使用。它對等的英文字是Fellowship;對等的希臘文是Koinonia。在希英字典裏,這字帶有相交、親密、關鍵、參與、分享等意義。在約翰壹書裏,以下經文都翻譯成「相交」── 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1:3) 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裏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1:6)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1:7) 在這些經文裏,相交的用語,指向神與信徒之間的交流,也指向信徒與信徒之間的交流。這種心靈與心靈,生命與生命的相交,常常產生相互之間的感染力。我們與神的兒子耶穌在靈裏相交,祂的氣質、品德、態度會傳遞過來,成為我們的氣質、品德、態度。我們的思想、情緒、反應,也逐漸反映基督的思想、反應、情緒。信徒與信徒之間的相交,也同樣產生彼此薰陶、互相感染的作用。 神在祂永恆的智慧裏,成全了救恩,創立了教會。祂也期望著教會因為敬拜祂、誦讀祂的話語,並且信徒聚會彼此相交,逐漸在生命、思想、情緒、態度上反映救主的榮美。 研究和統計結果 這種相互感染力,在近代嚴格的研究和統計中得到佐證。時代雜誌2008年12月22日,第40-42頁的專題報導說,哈佛大學的克里斯塔吉博士(Nicholas Christakis) ,研究了五千個對象,以及他們的社交網絡五萬個人,用標準問答測驗了他們的快樂程度。研究了廿年之後,將結果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研究結果頗富趣味性:快樂的人提高其他人快樂的可能性── 1. 鄰居,提高34% 2. 配偶,提高8% 3. 住一英哩內的朋友,提高25% 4. 朋友的朋友,提高10% 5.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高5.6% 快樂可以在社交網絡裏傳遞,同樣的道理,靈命也可以在教會團契的網絡裏擴展──我們與神之間的相交,我們與聖徒之間的團契,互相感染,互相學習,彼此影響,彼此薰陶,以致靈命人格逐漸變化像基督。這個過程替團契 (相交)的功能,下了最好的註腳。…
Read more

幽默──人人都可開發的氣質

有人認為幽默是一種天生的人格特質,我卻發現它也是一種可以藉著後天的涵養與開發,而獲得的氣質。幽默不光是表現在詼諧的談吐上,其實它更是一種生命的內涵和優雅的生活態度。我們常羨慕像邱吉爾或林語堂那樣優雅自然的幽默感,卻忽略去開發這份凡人都有的天賦特殊氣質。

一團和「契」

從Fellowship到團契,從「名」到「實」的經歷。 如果不是接觸基督信仰的話,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團契」這個詞,也一定會始終蒙在鼓裡:「團契」這詞,竟然就是曾經與我息息相關的“Fellowship”一字﹗ 還是遠在聯繫出國事宜的時候,我因著Fellowship──(研究員)基金,達到了自費留洋的目的。接下來我輾轉了德、英、美、加四個國家。直到有一天,我走進了教堂,置身於暖融融的團契(或稱小組)當中,方才悟出自己過去的孤陋寡聞。隨後的受洗、加入主內的「組織」生活,我對團契的認知,更是從「名」到「實」了。 屬靈先鋒隊 團契,不是社會上的宗親會、行業團體的聚集──只為交朋友、消減鄉愁、互助解決難題或爭取自身和社團的利益。教會內的團契乃是神國的小分隊,是由上帝大愛召聚的信徒與慕道友所組成的集體,每週一會。通常是藉著共同研修《聖經》,彼此與分享對神話語的領受與經歷,以增進對神的認識,及遵行祂話語的決心,並且實踐肢體彼此相愛、相激勵、相助相顧的聖潔生活。 團契是教會大家庭中的「小家室」,既獨當一面,又服從「統一指揮」。於內改造自己,於外是抵抗魔鬼、傳揚神道的先鋒隊,活躍於屬靈爭戰的「第一線」。但是它不能孤軍奮戰,只有上下步調一致,才能奪取屬靈爭戰全面的勝利。 團契是教會的一翼,不能「以點帶面」,取代教會的位置。當團契到了一定的規模之際,就應該像細胞核的「裂變」那樣,分而「植」之、再「增殖」,滾雪球般地擴張神的帳幕。 不分黨結派 團契,要團結在主耶穌的麾下,而非以人的政治、背景、地域等類聚或分黨結派,在神的家裡搞內鬥、紛爭。當初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因為他們爭論「你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他是屬磯法的。」(林前1:12),叫人看不出「聖俗」之別來,以致於絆倒人。信徒凡事須以基督為中心,故最好在成立之初,就有多元化特色,將各方同工混合編隊,在聖靈的運行下,打好「團體賽」。 團契之內,要充分發揚團隊精神,互為肢體、配合默契,一同完成聖工。其中沒有誰比誰更重要,就像彈鋼琴一樣,十個指頭雖不一般長,但缺一不可,各司其職,彼此合作,才能奏出和諧優美的旋律曲調來。團契之間也切忌各行其是,老死不相往來,給魔鬼留下可乘之縫隙。 團長們尤要以神的話為準則,以主的愛為紐帶,聯繫各個團組;關心諸位契友,隨時把握契機,讓更多的人得著上帝與人立的約,成為神的兒女和忠心的管家僕人。神奇妙地將恩賜不同的人組合起來,搭配服事,使我們學習謙卑、順服,成全祂在每一個成員身上的旨意,並吸引更多的慕道友得此福音。 團契,就是要緊緊「抱團」,眾人拾柴火焰高,「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4:12),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由於團契的氣氛輕便,較利於大家敞開心扉交流、懇談、發問,彌補了主日崇拜的嚴肅。故許多細緻的思想工作可以在其中進行,與大堂的敬拜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愛心的免費晚餐 說起俺查經班的團契,每週六的晚上,在多倫多市中心一間教會的地下室裡聚會。十幾年來,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在俺團契的活動內容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個特色,就是始終不渝地預備免費的晚餐,叫與會者們體驗基督的慈心。所預備的愛筵,乃是為眾人週末來團聚的方便。這麼多年來,這頓便餐的最常見菜肴,就是那道喚作「殺豬菜」的。 「殺豬菜」,名字乍聽起來怪嚇人的,其實它是源自於大陸東北農村的一樣普普通通的菜。以前一般只在過年的時候,村民們才殺豬宰牲,將肥瘦五花肉、還有豬下水等一塊燉了,再放入各樣的蔬菜、豆腐、粉條等,「一鍋端」,全家老小大快朵頤,故而得此「雅號」。本來是鄉下人的家常便菜,不見經傳的。近年來由於生活富裕了,城裡人吃膩了珍饈美食、生猛海鮮,返樸歸真地轉口農家小吃和鄉土風味,這莊戶菜便浮上了臺面,逐漸地在城鎮酒樓館子流行起來。更隨著那部長篇電視連續劇《東北一家人》的熱播,名噪全國,大有代表東三省「省菜」之勢。 現在俺的第二家園多倫多地區,稱得上是移民薈萃的「聯合國」,隨之而來的世界各地美味佳肴在此匯合、爭香鬥艷。中國菜更不例外,兩岸三地、八大菜系,樣樣俱全,算得上海外唐人的首「膳」之都。但萬沒想到,「殺豬菜」這算不上講究的農家菜,在這兒匯聚五湖四海華人的教堂裡面,於聚餐時卻獨領風騷,佔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雖說此菜擺上桌面歷時已逾十年,仍舊「方興未艾」,魅力不減當年。 然而,餐敘之意不在饌。平淡無奇的老家土餐,叫遊子們產生了一種鄉情的共鳴,拋開了一週的勞苦愁煩、來到教會,圍坐著謝飯用膳,談天說主,每讓人感到似乎囘回到了故鄉。置身於大家庭的團圓宴會中,彌補了「獨在異鄉為異客,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缺憾,恰像讚美詩歌中所唱到的那樣「我們成為一家人,因著耶穌……」。 所以,這種誠摯喧嚷的熱烈氣氛,使得進肚的是啥已經不打緊了,要的是這個樂呵融融、喜氣洋洋的鬧乎勁兒。它就像是選手上場之前的「熱身」,無形當中熔化了冰冷的心靈,消退了人與人、人與神之間的隔膜,讓心扉更容易敞開,跟主傾吐,跟人訴說,在靈魂的深處溝通交融。 脫離物質的意義 團契歷史再悠久,也得一如既往,過好每一次的團契生活。就像太陽,每天昇起的都是新的。每回的團聚,不可流於形式、有名無實,或僅僅是常設,忘卻了迫在眉睫的大使命,不思拓展、安於現狀,卻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2:4) 倘若有一天,我們來到團契和教會,感覺像是上班,或參加社交聯誼活動時,這可能表示我們已經開始麻木不仁,變成不冷不熱的老底嘉式的基督徒了。耶穌說過,口裡喊著「主啊!主啊!」的人,不都能進天國,寓意也就在此。 蠻有意思的是,自從信從了主以後,我的物質生活竟逐漸地擺脫Fellowship「基金」的意義。神後來賜給了我別的工作,以養家糊口。但是我從此卻離不開Fellowship──「團契」的意義了,因為它已經成為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真正應了《聖經》所說的:「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

醫生 瘋子 傳道人

「往事如煙隨風去,一朝蒙恩到主前。」這是我對自己蒙恩經歷的總結和概括。 95年醫藥學院畢業之後,我進入一家治療肝病的中醫專科醫院工作。剛剛參加工作的我對於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待,我覺得天下之大,任我馳騁。我努力鑽研業務,並立下心志:成為一代名醫。我們的醫院因為專門治療肝病,經常請專家、學者來講解國際最新的肝病治療進展,西醫方面的治療與國際同步,中醫方面的治療又是特長。在這種環境中,我的醫療技術也與日俱增。 97年底我被醫院派往四川一家醫療機構,作肝病的合作醫療工作。99年我成為科主任,承包了合作的醫療科室,收入迅速增加。在治療技術上也更加的成熟和穩定,很多病人因為信任我的緣故,把他們周圍的病人,不管是不是肝病,都介紹過來。我一方面沉浸在自己的成就裡,一方面繼續參加考試,想要更進一步的深造。 一切都在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我覺得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就在2000年三月的一個清早,所有的夢想都在一覺醒來後破碎了──我瘋了。沒有任何預兆、感覺、與準備,來的那樣突然,我就這樣掉入了黑暗的深淵。西醫檢查不出來疾病,治療沒有任何果效。綿陽著名老中醫也束手無策。但我知道我瘋了,我已無法辨別早上和晚上,過去的記憶在漸漸消失。每天響在我腦子裡的都是人為什麽要死的問題和猙獰的笑聲。我不能睡覺,尤其怕黑暗。我的腦子就像被擰住一樣抽筋,又像隨時會暴裂一樣的往外漲。 我想到了死,妻子看見我痛苦的樣子也不想活了,我的孩子剛剛兩歲。萬般無奈之下想到了我的媽媽,一個老基督徒。我們家到我這一代,已經是第三代的基督徒了。上個世紀初期,外婆因在教會學校上學而接受主。媽媽服事主幾十年,一直在老家當地牧會。我小的時候跟著媽媽作禮拜,聽過不少的聖經故事和詩歌,也很虔誠的禱告和學習聖經。 但從上初中開始,我就離家寄校,一直到大學畢業,我在家的時間很有限。在這個過程中,知識越來越多,對神的懷疑也越來越多。在周圍的環境薰陶下,我學會了抽煙、喝酒、罵髒話。世界的體系在不斷的改變著我,影響著我,神已經成為一個符號,沒有了任何的約束和限制。媽媽每次為我的禱告和假期期間的聚會,我都是應付而已。當我去四川工作時,媽媽交給我一本聖經,讓我去找當地的教會聚會。媽媽每次打電話催促我時,我都推辭說找不到教會。 這個時侯,已經沒有任何的辦法了,我被接回了老家。媽媽為我禱告之後,我開始感到好轉,也漸漸的能夠與人交流。在我回老家期間,妻子也在綿陽找到了教會。當我再次回到綿陽時,就開始參加聚會。每參加一次聚會,我的病就好一點,直到一年後我徹底痊癒了。從此我再也沒有離開過神,經歷了神的恩典之後。我才明白,媽媽的神也是我的神。祂愛我,沒有讓我滑向死亡的深淵,並引導我走上永生的路。 更大的恩典發生在我痊癒後次年,也就是2002年,我二十九歲時,神的呼召臨到。我辭去工作,成為一個傳道人,踏上了全職事奉的道路,至今已經走過七個年頭。媽媽當初給我的那本聖經,今天依然陪伴著我,見證著我在主裡的所有恩典和福份。神破了我一個世界的夢想,卻給了我一份屬天的尊貴人生。 這真是「苦過方知恩典多,屬天事奉皆榮耀」。

誰安裝你生命的降落傘?

有時,祝福從小人物流向大人物。 著名作家陳之藩在「謝天」一文中提到:「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 日常生活當中,有太多的無名英雄,因著他們的默默付出,成就今天的我們。以下兩個發生在越戰時期劫後餘生的小故事,都起因於幕後的無名英雄,而發人深省。 馬侃的越戰經歷 二年前代表共和黨競選美國總統的馬侃(John McCain),在1967 年駕駛A4 戰機轟炸北越發電廠時,被北越擊落。在戰俘營中,他度過五年半身心飽受折磨的歲月。 當時有一位守衛經常到他的監獄,每次進來,都要馬侃向他鞠躬作揖。如果他不從,就被守衛拳打腳踢一番。兩年多來,他幾乎每早都會遭受如此「待遇」。馬侃事後回憶說,他這輩子從未如此痛恨過另外一個人。 某個夜晚,馬侃被麻繩捆綁在一間空屋裡,整夜受到凌虐折磨。突然,一名他從未與他講過話的守衛,輕輕地走進他的房間,不發一語地為馬侃解開身上的繩子。為了不讓人察覺,隔日清晨前,這名守衛再度進入他的房間,將馬侃綑綁好。 「樂善好施」或「見義勇為」,都是我們津津樂道,從小被教導的美德;可是要冒著自己生命危險去救一位敵人,則需要非常的膽識與勇氣。 某個聖誕節早晨,馬侃獨自在庭院中。這位每天半夜進監獄為馬侃鬆綁的守衛,走過來站在他身邊,用拖鞋在沙地上劃了個十字架。兩人相對無語數分鐘,守衛把十字架擦掉之後,才默默離去。由於這位守衛的行動,讓被關在俘虜營中一度絕望的馬侃,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並因著信仰的力量重新出發。 安裝降落傘的水手 另外一位美國海軍飛行員普藍姆(Charles Plumb),在出任務75 次後被越共用森姆飛翔彈擊落被俘。普藍姆在戰俘營度過六年時間。退休後他經常在公開場合中,與人分享他在那段艱苦歲月中所獲得的教訓和經驗。 有一天,普藍姆與妻外出共餐。在餐廳剛坐下,隔壁桌一位男子突然跳起來,對普藍姆一擁而上,激動地說:「你不是在越南被擊落,由『小鷹』號航空母艦起飛的飛行員嗎?」普藍姆對這突如其來的相遇非常訝異。「你怎麼會知道?」這位以前在「小鷹」號上工作的水手說:「因為是我幫你安裝降落傘的。」 遇見這位救命恩人,普藍姆感動得喜極而泣。水手隨即拍手大叫:「看來這件事我做得不錯!」(指降落傘包裝) 普藍姆抓緊這個機會,向救命恩人致謝:「如果你沒有幫我裝好降落傘,今天我哪能活著與你在這裡碰面呢?」 把握感恩的機會 當夜,普藍姆不禁回想起往日的情景,歷歷在目而輾轉難眠。他腦海浮現起當年情景,那位水手頭戴白帽,背後拖著一塊小方布,腳蹬喇叭褲,和其他水手圍著一張長桌,在艙底備製降落傘。當年多少飛行員的命運,不正掌握在這群為他們包裝配備的水手們手上嗎? 普藍姆回憶道,其實當年他被擊落在敵區,安全著地以前,更需要各種不同的降落傘──體能方面、精神方面和心靈上的。他說:「然而當年這位水手,我遇見他不知多少次,卻從未想過要向他道聲早安,問聲你好嗎?只因為我是一位戰鬥飛行員,而他,只是一名水手。」 兩位越戰倖存者的真實故事,提醒我們,應該抓住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感恩答謝的機會。感謝別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即使是一件小事,可能是我們生命攸關的一件大事呢!

認識祢真好

患難見主恩,及肢體間真誠的愛。 幸福曾經來敲門 我出身在一個小康家庭,求學過程算平穩,生活開心自在。這樣的青少年經歷,是每學期初學校家庭查訪表上的標準答案。專科畢業後,順利進入夢魅以求的航空公司,實現當空姐的夢想。後來如願的進入婚姻生活,生育一個可愛的女兒。這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並照著我心目中的人生藍圖,一步一步進行著,然而我的夢想還很多,我的欲望也愈來愈大。 在我盡情享受這一切幸福與美滿時,卻發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狀況。這件事幾乎要毀了我的美好人生!外子由於工作關係,世界各地到處跑,一個月難得在家四、五天。很多時候,我必須自行打理女兒和一切起居生活。由於住在北投山區,採買日用品都得走山坡。做事情一向講求效率的我,總是抱著女兒走路出門,省去開、收嬰兒推車的不便。沒想到這個不經意的習慣,為自己帶來了生平以來最大的恐懼。 某天半夜,起身準備幫女兒換尿布時,上半身竟不聽使喚的起不了身,且髖骨至大腿附近酸痛不已。我試著先將兩隻腳緩緩移到床邊,上半身再小心翼翼地抬起,我忍不住哭出聲來。我是怎麼了?癱瘓了嗎?怎麼可能?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有誰可以救我? 心中有太多太多的疑問,然而這樣的惡夢,並沒有隨著太陽的昇起而消失,後來我連彎下身幫女兒洗澡都舉步唯艱。由於外子短期內無法趕回家,我便撥電給外子的大姊求助。大姊一家人都是基督徒,總是客氣又樂於助人,可謂「天使家庭」。 挫折,自怨自艾 知道我的困難後,大姊和教會的朋友開車載我到住家附近賣場,添購日用品及食物。雖然是小小的舉動,對我來說,卻猶如得到沙漠中的甘泉般,使我感動得默默流下眼淚。 我的人生,正遭遇從所未有的打擊。我到會友介紹的一間中醫診所,又經X光檢驗,結果是由於尾椎骨長期受壓迫,以致脊椎側彎,進而觸及大腿神經,造成長短腿,且步行困難。雖經初步治療,但行動仍不方便。我從小到大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儀態,然而那時每走一步就牽動神經酸痛的窘態,是我無法承受的事實,內心遭受的挫折感,讓我自怨自艾。 第一次接近上帝 大姊引領我帶著女兒參與教會的活動。當女兒開心地和其他哥哥姐姐在一起時,我欣然接受牧師的教導。他幫助我學習新約中許多關於苦難的經文,強調神可以把困境改變,轉化為我們的屬靈益處──忍耐、堅毅、品德、成熟、盼望。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困境是生命成熟與完全之前必經的痛苦。我們雖然只想要舒適、安全、無憂無慮,在遭遇苦難,耶穌卻要我們積極學習,並成為他人的祝福。 的確,透過牧師的開導,我的心境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每一次在心中跟著默禱,便使我學習謙卑。藉著禱告,提醒我在這個宇宙的渺小地位。可以將自己的請求,呈現給我信靠的神,這是一種多麼神奇的力量。我的心靈是如此平靜與安舒,也深信會得到幫助。以賽亞書65:24中記載,「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我就垂聽。」一位英國主教曾說,你如果想要認識上帝,就要看耶穌。我相信上帝會聆聽我的請求。 奇蹟 經過幾次中醫治療,加上硫磺溫泉水的浸泡,以及心靈上安慰,我的腰痊癒了!我恢復優美的走路儀態。不同的是內心多了一個精神支柱,那就是上帝。回想起那段神經被壓迫痛得生不如死的時刻,我就不斷禱告,祈求神醫治我的病痛。哥林多後書12:8-9:「 (主)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是的,祂最後成全了我想要被醫治的渴望。 另一次的經歷,是在女兒兩歲半時,一日下樓梯時,不慎從離地面幾個階梯高處連滾帶甩地摔下來,想當然爾地哭得淅瀝嘩啦。我驚慌地抱住她顫抖軟弱的小軀體,仔細檢察受傷情形,嚇見額頭上腫了半個拳頭大的包,我隨即從冰庫取出冰袋,輕輕蓋在腫包上。女兒仍驚魂未定的啜泣,我將女兒的頭枕在懷裏不斷禱告,求主耶穌減低女兒的疼痛,減少她的身體及心靈受到的影響,恢復像往常一樣的健康活潑。 翌日,女兒睜開眼微笑地跟我說:「媽咪,我的額頭不痛了,都好了。」雖然只是幾句話,我頓時感動不已:一來,上帝又再次聽到我的祈禱;二來,女兒心中也多了一份依靠,那就是上帝的愛。我期望此後她的生命裏,都能倚靠著上帝! 不再恐懼 現在女兒上小一了,讀的是教會學校,我希望她多接近上帝,並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我愈來愈體認到,我的禱告不是從我而開始,而是出於神自己,是祂把對一些事情的關注放在我的心裏,我再以禱告帶到神的面前。 馬太福音17:20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感謝上帝讓我親身經歷這一切,也感謝那些曾經引領我認識上帝的姐妹們。往後,我的人生也許還會再遇到其他挫折,但我深信自己不會再那麼恐懼了,因為靠著上帝加給我的力量、愛與恩典,是夠我用的。

使「他們」成為「我們」

耶穌把我們團契成一個大家庭。 七十三歲的母親戴著老花眼鏡,捧著一本英文文法書,問我:「為什麼這個句子的動詞要用 “is”,那個句子的動詞用 “are”?」我放下手邊的工作,耐心地跟她解釋。母親五年前報名參加成人學校英文班,經常被文法裏的代名詞搞得暈頭轉向。 因為中文會話沒這個困擾,所有的「他」「她」「它」「祂」聽起來是同一個音。這個「人稱代名詞」的問題一直到現在,仍是我的語言障礙。儘管在美國住了廿多年,每逢開口說英文時,碰到“He”、”She” 時,還是得先腦筋急轉彎一下才說出口。代名詞顧名思義,就是代替名詞。這些名詞的「表兄妹」,乍看之下,沒有名詞與動詞來得重要。但是在聖經裏,代名詞卻傳達了一個重要的社區 (community)概念。 主裡都是一家人 在一個屬神的大家庭裡面,基督徒彼此互稱弟兄姊妹,有共同的信仰,敬拜同一位上帝,竭力追求同一個真理。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下,以基督為首的教會裏,沒有所謂的「門戶」觀念。一個大公司的CEO(執行長),旁邊坐的可能是一個水管工人;搖滾樂團歌手可以跟圖書館員一同敬拜讚美。在這個社區裏,大家長是耶穌,我們都是神的子民,都是一家人。 也可以說,在這個家庭裏,沒有「他們」,只有「我們」。 兩千年前,在當時宗教領袖與市井小民地位懸殊的社會裏,耶穌力排眾議,結交的朋友包括漁夫、文士、羅馬高官、孩童、稅吏、妓女等。祂身體力行,為天國裡「我們」的概念,做了最好的詮釋。 廣邀嘉賓的盛宴 路加福音裏有一個故事,提到一個主人有天備宴請客。宴客時間到了,他打發僕人出去散發請帖,並回來向主人報告有幾個人RSVP (“please respond”「回應」之意) 。萬萬沒想到,主人大發善舉,卻絲毫不被人領情。所有被邀請的人,紛紛藉故不來赴約。 主人一氣之下,再度差派僕人,吩咐他們「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路14:21)  這份名單,在廿一世紀的今日社會裏,可能包括大街上的流浪漢、銀行裏的辦事員、咖啡廳的服務小姐、醫院裏的護士和養老院的病患等人。 等這些人成為座上賓之後,僕人跟主人報告,宴席上還有空位。主人三度派僕人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3) 末了,主人還撂下一句重話,「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宴席。」(路14:24) 當時的年代,在宗教領袖眼裡,他們自認為神的國度裏只有「我們」,沒有「他們」──社會地位低下的人。他們壓跟沒有想到,因為自大與自義,反而斷絕了自己與神之間的關係。於是「他們」變成了得進神國的「我們」; 而原來的「我們」(宗教領袖),反而被排除在天國以外。 在基督的大家庭裏,「他們」(不分社會階層的非信徒)應該是「我們」(被邀進入天國的人)的一部份;「我們」裏應該包含「他們」。這個道理,是一位牧師朋友教我的。 六十歲的唐凱梭牧師,十幾年前便開始向無家可歸及吸毒犯傳福音。出生自夏威夷望族家庭的他,自從委身上帝後,便如使徒保羅一樣,視世間一切名利如糞土,而以傳福音為終身職志。 唐牧師的主日講道不太旁徵博引,也不講笑話。內容除了聖經還是聖經。可是字字珠璣,把信仰的道理講到人心裏去。他關懷的對象,大都是社會的中下階層,或者一 般人眼中所謂「扶不起的阿斗」。教會成員中,也不乏曾經是作奸犯科的盜匪、殺人犯,及從事特種營業的工作者。 三年前的聖誕前夕,唐牧師誠心邀請我們到他家一同過聖誕。我必須承認,赴約前心裡是有番掙扎。一方面基於文化上的差異,另一方面,知道這些人的來歷背景之後,我捫心自問,實在沒辦法把「他們」看成是「我們」的一部份。然而,耶穌是我們的中保,凡事藉著祂,就沒有難成的事。     全部成了「我們」 那晚,當我一踏進唐牧師那充滿歡笑聲的小屋時,我發覺自己深深的被這個家庭裏的一股向心力所吸引。一位風姿綽約的中年婦女,笑容滿面地,拿著一杯飲料走來跟我打招呼。她開口便問我:“Do you know Jesus? ” (妳認識耶穌嗎?)這個問題如果早一年問我,我可能會支支吾吾地答不出來。但是那晚,我斬釘截鐵地告訴她:「當然,要不然我不會來這裡!」此時此刻,什麼種族、國籍、文化、社會地位,都變得絲毫不重要。重要的是原本兩個素不相識,來自不同背景文化與社會階層的人,因著耶穌的緣故,生命有了連結與關係。 那晚,屋子裏坐滿了人。「他們」成了「我們」的一部份了。

一隻迷羊的告白

我獨自漂流,孤孤單單,生活在茫茫的曠野上,心頭滿是夢想,心中充滿盼望,尋找我人生幸福的方向。走過平原,踏遍山崗,喝過苦水,陷過泥潭,腳下是羅網,眼前是試探,得來的不易,擁有的短暫,一種失落讓我不安惆悵。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站,前方的道路多迷惘,我已迷失生活的方向;驀然回首,只是虛度光陰與流浪。飽受生活的摧殘,我身體疲憊不堪,我靈裏在呼喊,何處是我理想的天堂?飛鳥有窩可享,螞蟻有家可安,哪裏是我停靠的港灣? 哦!我心目中的青草地,我夢幻裏的溪水旁,如海市蜃樓般消散;人生只是夢幻一場,生命也正逐漸走向死亡。 我的好牧人你在何方?我太自以為然,我再也不敢自作主張;我揚起懺悔的風帆,因為我的好牧人還在等待我歸航。我願真心與你同行,我願實意與你作伴。請你用聖靈的寶劍,將我世界捆綁的繩索割斷;請你用真理的亮光,將我罪惡籠罩的黑暗驅散。 提比哩亞海邊深情的呼喚,還在我的腦海裡迴盪。我願將身體當作活祭獻上,用愛心為祢牧養,用信心為祢爭戰。走在永生的道路上,尋覓我渴慕的錫安山,依傍在主的十架旁。心中似乎有些憂傷:魔鬼猶如一隻隻惡狼,正四處遊蕩顯猖狂,欺騙誘惑最擅長,無數隻小羊正因此而淪亡。快把神教會興旺,還得剛強壯膽靠主加力量。 雖知前方路上還有許多險阻與艱難,然而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拯救靈魂工作尚未完,美好的福音尚待你我去傳揚。這種生活也許平淡又平凡,但卻能使你的人生尊貴又輝煌!

「美好教會」的美好團契

向神向人敞開,得醫治;生命生活充實,讚美主。 剛來的時候,一位朋友說我最多待兩個月。朋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這是一間韓國教會,我不會說韓語,生活習慣也不一樣。說心裏話,自己也擔心不能堅持,但確定我及孩子應該和先生在同一間教會事奉。 語言不通心意通 現在我在美好教會已經近兩年了。異國他鄉,美好教會讓我找到了家的感覺。雖然語言不通,但我卻感受有如家人濃濃的愛。 在我第一次參加了主日崇拜以後,我決定留下來,因為主日崇拜的讚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好教會有一組讚美隊,在第二、第三堂禮拜時帶領會眾讚美。讚美隊的成員們都有一副好嗓子,聲音裏面帶著一種磁性,非常動聽,我的心常被他們的歌聲觸動。 在國內牧養教會時,最初是在我們家裏,信徒上下樓都要小心,怕影響周圍的鄰居,甚至連椅子都要穿上「襪子」。會眾唱詩讚美的時候,不能放聲高歌。隨著教會人數的增加,心裏又是喜、又是憂──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神的面前,接受了耶穌基督;憂的是擔心會驚動警察,取締教會。但大家在長時間的壓力下,已經習慣了。 我突然意識到,即使我現在已經在一個自由敬拜神的環境,心裡還在擔心著。原來,從前習慣壓力的生命已經有著一種慣性,不習慣現在的自由,也不能享受期盼已久的自由。 接下來的聚會裏,我盡力地放鬆自己。讚美的時候,我也很想和周圍的弟兄姐妹一樣,將手高舉著讚美神,但我的手卻是怎麼也舉不起來。最初並不以為然,以為是民族的不同,性格的不同。但後來發現我心裏非常想和他們一樣,那樣讚美的方式不止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生命自然地流露,全身心地敬拜神、讚美神。有願意的心,卻是不能表露出來。什麼事情如此之重,使我不能舉起如此之輕的手呢? 在教會裏,我是一名傳道人,又是師母,信徒的生活有了問題,都會找牧師和師母談。但師母有了問題,卻不是很容易找到能傾訴的人。中國有句俗語:「男兒有淚不輕彈」。觀念中的韓國男人也應如此,但在教會每一年舉行的內在醫治的聚會上,我的觀念被改變。 高牧師(美好教會的主任牧師)在講道中經常強調,美好教會應該是一個敞開的團契,向神敞開,向人敞開 。生命敞開了,才能得到神的醫治。 生命得釋放與醫治 每一年內在醫治的聚會上,弟兄姊妹們自願將生命被醫治的見證與會眾分享。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弟兄們見證時,竟都淚流滿面。我坐在那裏,覺得有些難為情。 望著他們流著淚的樣子,聽著他們一聲聲的訴說,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多麼可愛的一幅幅場景,多麼單純、真誠,就像一個孩子在父親面前訴說著心中的委屈,不用顧及面子,放下裏面的自尊,完全地敞開在神的面前。 心靈敞開,帶來了生命的釋放和醫治,也使美好教會充滿聖靈的工作和能力。我第一次來到這個教會,就感受到了這種屬靈的氣氛。我相信讚美隊的歌聲,是從被神恢復的生命,發出對神的感謝和讚美。這樣的歌聲怎麼能不打動人呢? 與神交往的經歷 早就聽說韓國教會有晨更禮拜,我以前從來沒有早禱的經歷。第一次參加早禱,我開始第一次用方言禱告。在與神的交往中,那是從來也沒有過的美好的體驗。彷彿一對相戀的人,沉浸在愛裏,彼此牽著對方的手,一刻也不願分離。戀人彼此未必有深切地相知,只有一起走過一段歲月,或是風雨之後,徜徉於彩虹之下的鄉間小徑。主與我彼此仍牽著手,即使不再怦然心動,卻有一份寧靜、幸福、親近,主的手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享受著那份親近,什麼也不想說,沒有必要再說什麼,主都知道。只因這份美好的親近,即使生命中經歷了一些風雨也值得,祂要將更豐盛的福賜給我。彷彿耶穌當年所行的以水變酒的神蹟,我的生命發生了質的改變。我的淚水一滴滴地滴下,綻放出一朵朵潔白的百合花,像石頭一樣壓在心上的痛苦裂開,彷彿一顆晶瑩剔透的鑽石展現在眼前。 今天的主日聚會,我和會眾們一起高舉雙手讚美,神在我的生命裏面做了奇妙的工作。我的生命被釋放了,享受著自由,以及與神更美好的親近。 提升生命的質量 在地上生活的人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圈子:親屬、校友、同事、娛樂等等,這些生活的圈子裏面有親情、愛情、友情。然而,人在生活中追求生活的質量,但無意中卻忽略了生命的質量。基督徒是神的兒女,他們在地上有一個屬神的家,這個家就是神的教會,教會是一個屬靈的團契,在這個團契裏面,神的孩子更加追求生命的質量。 小組聚會的時候要盡情的享受團契的美好,要準備最好的菜肴,要彼此敞開,聊聊孩子的事、工作的事、家裏的事,一起讚美、禱告。在信徒的生命得到醫治,得到改變、得到重建的過程中,你能看見聖靈的工作,你會經歷神的能力,教會也因著生命的更新而復興。 生命在神的裏面健康地長大,成熟,結果子。如果生命出現了問題,就要向神敞開,只有敞開才能得到醫治。 兩年過去了,在美好教會我已經不覺得自己是外人,因為這是神的家,裏面有神的愛和聖靈的工作。感謝神將我們全家帶到美好教會,美好教會真是一個美好團契。

燕京大學首任校長

真理、自由、服務,揭櫫燕大的精神與標的。 中國歷史上很少有像司徒雷登這樣的美國人,一位基督教的傳教士兼教育家,他豐蘊的一生,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宗教、教育、新聞、政治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力。 影響近代中國深遠的人物 然而曾經扮演著影響中國近代史的一位重要人物,司徒雷登隨著廿世紀下半葉的時代變遷,幾乎已被湮沒或遺忘在歷史的深處了。直到了08年末,他又重新出現在全球華人的視線中。 1949年8月任美國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在共產黨軍隊攻占南京三個多月後黯然離開中國返美,懷著無奈與遺憾,告別了這個他前後整整生活了56年的國家。2008年11月17日,在他離世46年後,其骨灰終於依其遺囑,從美國運回他的出生地中國杭州下葬,這是他臨終前魂牽夢縈的國度。在他的墓碑上只是簡單地以中英文刻著這麼幾行字:「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學首任校長」。碑文雖少,或許這就是對為人謙遜、行事低調的司徒雷登一生的最好寫照。 作為傳教士和神學院教授的司徒雷登,曾以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愛人以德的精神,竭力履行光榮使命,在落後的中國盡心傳佈福音;對中國底層民眾和學生,施以愛心與關懷。身為教育家的司徒雷登,曾為創辦燕京大學奔走呼號,在中美兩國間四方募捐籌集辦學經費,終於建造了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環境最優美的一所大學;我們才知道這位燕大首任校長,為中國培養社會有用人才殫精竭慮,在他哺育下,燕大英才輩出,成為近代中國學術水平最高的教會大學。 任職外交官的司徒雷登,曾傾心於力圖促成國共和談,希冀中國通過和平談判方式組成聯合政府;我們才知道這位戰後美國駐華大使,為建立國府敗退後的中美全新關係,盡了可稱得上是最大的努力。 可以說,司徒雷登參與了動蕩的中國近現代史的長期進程,他的成功和辛勞,曾廣泛地贏得中國人民的尊敬;他的失敗和無奈也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對應著中國社會脈動的感應和深刻的歷史背景。 傳教士兼教育家 司徒雷登一生從事過多項事業,特別是作為教育家,他是成功優秀、深具影響力的。這不僅因為他蓽路藍縷創辦了燕京大學,又主政燕大期間取得不凡成就,更在於他為中國教育,確立了一種全新、切合現代的辦學和教育理念。 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國的美南長老會傳教士,從血統上說,他是一位純粹的美國人,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父母主管杭州基督教天水堂,司徒雷登即出生在天水堂教士住宅。他11歲時回到美國維吉尼亞州上學,在大學期間受「學生志願國外傳教運動」的影響而轉到神學院,遂立志於傳教。 作為一個生在中國,並對中國懷有深厚感情的美國人,司徒雷登把燕京大學看作是自己畢生的事業,認同這所大學是「中國人的大學」。而他創建這樣的一所新大學,是為了可以更好地服務中國。司徒雷登與燕大,彷彿根本就已融為一體。他可謂當時燕大的靈魂人物,燕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的個人努力之上。這位主持校務工作長達廿七年之久的大管家和主政者(1919-1945),在當時的燕大師生中受到極高的推崇,而被譽為「燕園之父」。他無愧於這一稱號,乃因為他所確立的「燕大精神」。 成為最有用的學校 他在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1933年,明確地提出辦學目標:「我們的目的,是要養成一種合作、建設、服務人群的精神,以服務社會國家……我們不是要變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學校,也不要成為史上最有名的學校,而是要成為『現在中國』最有用的學校。」目的很清楚,就是強調大學教育是要服務「現在中國」。 司徒雷登主政燕京大學期間,提倡學術自由、思想自由的原則,他保障燕大教職員及研究者,在教學和研究時不受校內外制度和勢力的干預,給燕大學者們一個自由教學、自由討論學術觀點的場所,以無障礙地傳播他們的專業學識。他要求燕大的學生,既要中國化,又要國際化。因此對師生的政治立場不加以干涉。 在北京淪陷期間,燕大選擇了一條最難堅持的道路,既沒有內遷到安全的地方,也沒有接受日本的奴化教育,而是堅持獨立的教學理念,為此他甘冒牢獄之災。在他的努力堅持下,燕大校園裏充滿著濃厚的學術自由、思想自由的空氣,具有很強的學術多元包容性。 司徒雷登校長以自己對中國的熱愛,作中國教育界人士都望塵莫及的工作,取得中國教育界人士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成就,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可謂功不可沒。堪稱中華民族偉大教育家蔡元培校長外,又一位傑出教育家。 在有關司徒雷登的著述裏有不少他的老照片,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想到司徒雷登在燕大校園裏與學生交流討論、鼓勵他們、專注於學術的和藹可親的樣子,我的心裏總是會心一笑,覺得這才是教育家,一個生命飽滿、無比地熱情、單純、徹底的教育家。 聲譽卓著的教會大學 二十世紀的頭二十年裏,教會大學在中國的發展進入了奮興時期,越來越多的來華傳教士意識到建立教會大學的重要性。由於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震驚了中國的知識界,戊戌運動把改革教育作為革新政治的前提,中國興起了廢科舉興學堂的教育改革浪潮。來自國立高等學府的競爭壓力,促使教會大學必須增加完備的實驗室和圖書館,聘請更多更好的教師,從質量上和公立大學抗衡。 這種時代背景下,中國許多教派的大學合併。經過十幾年的談判、聯合,組建成後來的燕京大學。作為一所教會學校,其首要的目的就是傳播基督教,1916年時任校長的Lowry(燕大前身的校長)在會議上談到創辦這所大學的初衷,講到:「這所大學的建立,是為了使四萬萬人民都基督化……中國幅員遼闊,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使它有可能維持這麼多的人口。它將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燕大建在這個大國的首都中,有可能為中國革新做更多的工作。除了傳播福音以外,沒有其他任何方法能比。」 之後接管燕京大學的司徒雷登很清楚燕大的這個使命,便提出了允許學生宗教信仰自由的觀點。司徒雷登認為:「燕京大學的創辦,是基督教事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它不但能為信徒子女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更能為教會培養工人…。我要求燕大一直保持基督教的風格與影響,但同時要求它不被人看作是宣傳運動的一部分。學校不應該要求學生必須參加禮拜,也不應該強求他們參加其他宗教儀式;既不能在學業上優待信教的學生,也不能在學業上給不信基督教的學生設置障礙。燕大必須是一所經得起任何考驗的大學。」 燕大不強迫學生參加宗教活動,並不等於不為有信仰的學生創造學習和深入研究基督教的條件。事實上,司徒雷登在「保持基督教的風格與影響」方面傾註了大量的心血。這方面最為突出的,當屬燕大的宗教學院。1925年,在眾多教授的倡議下,燕京大學利用在教育部立案登記之際,將原神學科和宗教系合併,組成了宗教學院,並把招生對象擴大到在職的教會工作人員。 作為第一所基督教神學研究院,燕大宗教學院不僅在中國高等神學領域內一直處於領袖地位,而且曾被譽為遠東第一流的神學教育機構。 燕大的基督教社團辦得也有聲有色。早在1919年,燕大就存在著一個忠實履行和貫徹基督教辦學理念的機構──證道團(Apologetic Group)。他們隨即發行了一份雜誌《生命月刊》,以「闡釋基督教義之真理,並促進基督教改革運動」。證道團是燕大的一個核心組織,這個證道團是由北京的十幾位基督教學者針對新文化運動中反基督教傾向而組成的。該組織的宗旨是「一方面證明基督教與時代精神相適應,並為當時代進化的先驅;一方面要坦白的討論教會內部的各種問題,作革新教會的準備。」 燕大的基督徒團契也非常興旺。五四運動爆發後,全國興起了「非基督教運動」,主要以中國知識分子為主力,強調宗教與教育的分離,社會各界很支持。在此壓力下,中國政府頒佈外國人在華設立學校要求,禁止學校以傳播宗教為宗旨,不得以宗教為必修課。因此神學院無法正式併入燕大的組織系統。司徒雷登希望整個校園都能夠彌漫著基督信仰的氣息,於是想出變通的辦法之一,就是設立「燕大基督徒團契」,來對學生傳福音。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 燕大校訓的由來有一個典故。司徒雷登剛到燕大工作幾個月後,他與幾位教師同工準備為學校制定一個校訓。他們都是出生在中國的外國人,都認為教會大學應該既能夠涵蓋宗教信仰,又具有科學的精神與方法,及大無畏的探索精神。有人主張採用《聖經》中的經文:「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20:28, 可10:45,即「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做燕大的校訓。司徒雷登立刻想到第三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弗遜用希臘文鐫刻在弗吉尼亞大學校門上方的一句經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因此把這兩句話結合為一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燕大的這一校訓很快便滲入到學校的各個方面,它不僅見諸於學校的精神生活、學生的出版物、象徵性的圖案和校歌中,更重要的是深入學生的心靈,成為大多數學生的生活準則。他們立志付諸實踐,並把它作為衡量周圍人群的標準。其中一些學生追隨政黨後,還是忠誠地履行這一校訓,為民眾做有益的事。廿世紀上半葉沒有其他任何大學的校訓,能對學生產生如此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司徒雷登奉行寬容的治校態度,提倡教授治校的理念。凡是有才學的學者,不問其個人宗教信仰、政治傾向和學術流派如何,一概誠懇聘請。他說過:「我的任務,是讓老師盡可能自由地、去從事他們的工作。」他全力邀聘當時的中國著名學者、甚至學術大師來校任教,藉以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學術地位。在他的努力下,一大批思想學術界方家名宿,紛紛奔赴燕京大學,造成燕大一時名師雲集。有大師方有高材,燕京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燕大的校友在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和學術界輩出賢才而具有深遠影響。 而真正讓燕大開拓國際學術視野的,則是1928年春成立了著名的哈佛燕京學社。並設立燕京學社北平辦事處,與世界一流大學進行各種學術交流。 到了1930年代,當時的燕大已經享譽國際,而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之列,也成為當時中國最美麗和最有成就的大學。畢業生活躍在中國的政界、教育界、宗教界和其他領域。可以說,燕京大學在中國教育近代化過程中,起著某種程度的示範與導向作用,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為中國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重振燕京大學的精神 緬懷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學,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一個真正教育家的風範,和大學教育的真諦。這在中國逾半個世紀後已然漸趨式微了。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學的這種躬身力行、實踐出來的基督信仰教育思想,才是最應該被我們後人所記取的,如今當我們感受這位教育家的超拔與熱忱,感受這所教會大學的純真與執著,也希望能使當前中國的教育現狀和基督信仰狀況為之提升。…
Read more

海倫婆婆

異地他鄉不速客,天國團契同心人。 那一天剛抵達澳洲一個陌生的城市,餓著肚子把單車組裝完。騎出機場時,太陽在雲層底下玩起了「躲貓貓」,最後還飄起了細雨。我安撫著不斷嘰呱亂叫的五臟六腑,頂著風,奮力的在風雨中緩慢前行。黃色塑膠雨衣套在我的身上,不斷隨風吹動,鼓脹著像顆熱氣球,而大卡車不斷在我身旁高速的狂飆而過。 在異鄉迷路了! 循著道路指示,我還是迷路了,我不斷地穿梭在滿是丘陵陡坡的小鎮中,找不到目的地與方向。 就像有感應似的,一位女士,海倫婆婆恰好出現在她白色小屋門前,拿著水管灌溉花圃。看到停駐在她門前的我,露出了微笑。我詢問她:哪裡可以找到露營地?哪一條路才可以通往下個小鎮?哪裡可以買到食物?也許是疲憊與飢餓,我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想趕快找到當晚的露營地休息。 她關起了水龍頭,客氣地招呼我進屋。我將身上的雨衣披在門旁,水滴沿著髮絲滴落在我的胸前,我又濕又冷的坐在柔軟的沙發上。她遞了杯熱茶給我,戴起了老花眼鏡翻閱地圖,認真尋找前往下個小鎮與露營地的路線,試著為我找出最佳路線與住宿。與我討論與查看了三十鐘後,她遺憾地告訴我這附近沒有露營地。當時外面正在下雨,她接著說:「妳願意的話,今天要不要住我家呢?」她慈祥的目光,讓我疲憊的臉露出了笑容,馬上點頭如搗蒜。 溫馨滿滿的接待 海倫婆婆是個很虔誠的基督徒,生了四個女兒,四個女兒都已經結婚生子了。而她閒暇之餘就是養花種菜,並收看牧師講道的節目。她帶我參觀了她的花園與菜園,玫瑰、康乃馨、蕃茄、玉米、蘋果、小黃瓜、豆子、及其他花卉蔬菜。名稱其實我並不瞭解,但是,每一樣果菜都長得很茂盛,每一種花聞起來都很香。她問我喜不喜歡吃豆子,我說喜歡,她就拔了兩把要我帶走。又問我喜不喜歡花,我說很香,她又摘了兩朵給我。 室外仍然在飄著細雨,到了晚上雨勢轉大了。聽著外面轟隆隆的雨聲,我說很謝謝她,幸運的我可以留在溫暖的房內,而不是在外面搭帳篷。她問我:「知不知道妳為什麼會在這裡?」我疑惑地說,「我不知道?」,然後她認真地告訴我:「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我們都笑了,這都是因為上帝的緣故。 她打開我們研究了好久才運作的電視第四台,收看牧師講道,然後翻開寫著耶穌所給的“Message ”小冊唸給我聽,又為我播放了一片描述一個基督徒被聖靈充滿的見證影片,並為我複述影片中的重點。我們吃著好像永遠吃不完的巧克力,一邊討論耶穌的話語,她說:「當妳全心全意的相信耶穌時,妳的身心靈將會被喜樂充滿。」 一個82歲的老婆婆,滿是喜悅、神采奕奕地和我分享信仰的力量,直到深夜,我的心深為所動。在神的國度裡,我們之間沒有隔閡,心也沒有距離。 因為單車旅行的緩慢,讓我因而有很多的機會接觸沿路的旅人與在地居民。上帝讓我經歷到:只是以一個友善的微笑,一個真心的問候,就被善良的當地人接待到他們家中,有能夠遮風擋雨的地方可以安穩入睡。這些真心的關懷與善良,溫暖我心懷,不用言語就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