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做別人的好天使

主耶穌基督的生平,常與天使串連在一起。 祂出生前有天使長加百列向馬利亞報信。祂禁食四十晝夜,受魔鬼的試探(太4:1-11),事後有天使來事奉祂。祂受難的前一天晚上,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有天使加添祂力量。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測,祂禁食四十晝夜之後,天使帶來了食物 、飲水,伺候了主耶穌身體的需要。 難怪「天使」的書籍這麼暢銷,多年前葛理翰出版「天使」一書,很短時間內就暢銷百萬本。 每個人在人生某個階段,凝視夜空中的繁星,會有過期待天使的想望── 愛心的天使:在我最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 機會的天使:在我尋求出路時,為我開門。 財務的天使:在我經濟緊張時,給我支持。 急難的天使:在我陷入不可預料的患難時,扶我一把。 上帝恩待了我,兩年前與我同心奔走天路卅八年的潘燕女士蒙主恩召,歸回天家。各地愛心的天使紛紛捎來了慰問。今年我到各地分享曠野神學院的異象與使命,有許多天使為我安排好當地的活動餐會。這兩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吹得飛揚的財務打哆嗦,有幾位天使雪中送炭,暖化我心。十幾年前我的座車在雨天中滑落到公路匝道的水溝,深陷泥沼中。有位路過的白人女士,及時停車打了手機給AAA,救我脫離污泥,這一切都永遠銘記我心。上帝真的定睛看著你,在你需要時,差遣天使護衛你。 從這些角度來看,安得烈是彼得的天使,他遇見了彌賽亞,第一個反應是,把西門彼得也帶到耶穌基督面前。彼得在神國度裡的崇高地位,都是安得烈做天使的結果。(約1:40-42)迦瑪列顯然是初代教會的天使,當猶太公會商議要除滅剛萌芽的教會,迦瑪列一席智慧話,為教會佈署了生存的空間,也救了公會脫離血腥的手,他的話至今仍在歷史中迴響:「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罷。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神,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徒5:28-39) 飛揚雜誌這期徵文主題:「我生命中的天使」,引發廣大的回應,有八十多篇文章寄來,很多篇描述了感人肺腑的傳奇故事。在大街小巷的僻靜處,上帝的眼目都看顧著孤苦的無名氏,為他們預備了天使,來撫慰受傷的心靈,叼餅和水來滋潤疲憊的天路客。(王上19:3-8)得獎作品將陸續刊登於飛揚雜誌與網站上,讀者將會從這些真人故事得到啟發。 我個人相信下面這句格言,如果你實踐它,也會因此蒙福── 我先做別人的天使,上帝會在我需要的時候,派遣人來做我的天使。

天使面面觀

我做別人的天使,別人做我的天使。 從密西根的底特律,驅車前往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我胸懷間有一個明確的使命:向我所能找到的聽眾分享大陸福音廣傳的機會和挑戰。神把培訓年輕傳道人的負擔印在我心裏──如果每年培育出一千個工人,出去建造一千間教會;每間教會每年為五十個人施洗,所結的果子就相當可觀了。我要為從事培訓工作的中年神僕,向北美的基督徒請命,給曠野神學院的老師一點支持,這種支持是非常有效率的投資。 在克利夫蘭向兩個族群的人分享培訓工人的異象,引起熱烈的共鳴,都因為兩位天使的協助──法蘭克和素賢為我找來了這兩個族群的人,並且在克城居停的三天,兩位天使提供了周到的吃住。我由衷地感謝這兩位天使的幫助。卅九年前我在成功大學團契擔任輔導時,他們剛好是大二、大一的學生,我在屬靈上協助他們成長。誰能料到事隔卅九年,他們在克利夫蘭給我這麼豐富的回饋。今年六月上旬的這段經歷,使我體會到,我先做別人的天使,有一天別人也會做我的天使。 天使的職務 聖經裏記載了許多天使的故事。有些令人感到溫馨;有些執行的使命十分神奇。大體上天使的故事,講述的是他們如何奉差派,在歷史的特別時刻,穿入人類的時空,干預了歷史,將它引導到上帝所命定的軌道上,他們的工作有下列八種類型: 1. 傳遞信息:天使加百列奉差去拿撒勒城,向童女馬利亞顯現,宣告說:「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祂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太1:21,22) 2. 指示方向:天使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結果,腓利遇上埃提阿伯的太監,引導他歸主並為他施洗。(徒8:26-38) 據說衣索比亞人基督徒比率甚高,與這事件應有密切相關。 3. 拯救釋放:使徒彼得被希律王鎖拿在監裏,預備過了逾越節就審判定罪。前一夜天使營救彼得,拍他的肋旁,說,快快起來,那鐵鍊就從他手上脫落下來。天使並引導彼得走過一條街。(徒12:7-10) 4. 加添力量:主耶穌在釘十字架的前一天晚上,在客西馬尼園跪禱,想到第二天的苦刑,主耶穌憂懼,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祂的力量。(路22:43,44) 5. 護衛安全:亞蘭王派軍隊圍困多坍,要捉拿先知以利沙,情況危急的時候,神差遣天使指揮滿山的火戰車、火馬匹護衛以利沙。(王下6:14-17) 6. 祝福賜恩:天使在雅博河渡口處與雅各摔跤。雅各緊緊抓住天使,賴皮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那天使為雅各另起新名「以色列」,並在毘努伊勒為雅各祝福。(創32:22-30) 7. 事奉上帝:先知以賽亞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聖殿裏有撒拉弗侍立,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賽6:1-3) 8. 讚美歌頌:啟示錄展現出一副奇異的圖畫,在天國上帝寶座的周圍,有千千萬萬的天使歌頌說:「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啟5:11-12) 從聖經所記載的天使故事,我們可以概略地劃出天使的輪廓: 他們可以穿越時空,出現或消失,不是活在三度空間之下的人類所能理解觀測的。 他們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來1:14) 我在英國Glasgow服事時,聽見當地牧師分享,他的岳母如何在睡夢中蒙天使醫治了身上的疾病。基督徒讀到聖經中所記載有關天使的故事;聽到教會裏所分享天使的傳奇,難免也會想,如果在我一生中困厄的時刻,也能有天使出現相助,該多好啊! 事實上,天使出現的次數不多。在漫長的有記錄歷史(約四千多年),和廣大的世界人口(約數十億)之中,這些出現分散在龐大的數目字裏,就像晨星一樣稀少。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出,天使若非有絕對必要,絕少穿越時空干預歷史。 人間天使 所幸的是,在我們困厄的時刻,神常差遣周圍的人,伸出幫助的手,展現微笑的臉、說出鼓勵話語,來祝福我們續步向前。習慣上我們也稱呼這種人是天使。他們的出現,掃除了我們生命中的陰霾,注入生命中的陽光。神所差遣的人間天使,我們用敏銳的眼睛去捕捉,可以說到處都是。 我廿五歲(哦!四十年前了)時,剛開始奉獻做傳道,上帝派了紐西蘭宣教士蘇美恩(Ann Scott) 做我的天使。當時我與新婚的太太潘燕女士,和蘇美恩、十幾個中學團契的輔導,一起籌備中學生夏令會,安排了伙食、宿舍、節目、活動、輔導等等細節。來到主題講員這項重頭戲,蘇教士竟然建議,我當晚上佈道的講員,嚇了我一跳。我心裏想,Who? Me? 我信主才三年,「黨齡」太淺。誰知大家都附議,我只好硬著頭皮答應。 此後日夜跪禱,花三個月的時間準備了四個晚上的信息。上帝竟然祝福我這個初出茅廬者所奉獻的祭物,許多中學生慕道友得救了。從此以後,我就愛上了講道這份服事,對它情有獨鍾。上帝這份祝福,透過天使蘇美恩這份恩情,是我畢生難以忘懷的。 先做別人的天使 此後四十年,我練習做別人的天使,也常接受周圍的天使所給予我的幫助。在這付出愛與接受愛的互動裏,逐漸成長茁壯。最近因服事的需要,常到世界各國走動,神都安排舊識新知作我的天使,熱情地接待我。從紐西蘭、澳洲,到中、港、台各地、美國各大城、歐洲、南太平洋國家,都有數不清的天使,為了上帝的國,接待我這個卑微的神僕,照顧我吃、住、交通各樣細節。他們接待我就是接待了主耶穌,在天國裏必有永恆的獎賞。 在培訓工人這個服事的板塊,我代表飛揚已經找到了許多願意被認養的團體。相對地,去尋找願意出錢認養的教會或個人,難度上高出很多。漸漸地我被聖靈訓練出一種直覺(與神同在的直觀能力),能夠很快地在一個團體中,找出可以做橋樑的天使,由他出面尋找對培訓有負擔的人,我出席分享培訓的機會的挑戰。今年三月我去遠東某大城,彼得弟兄為我打理了事先的鋪路工作,創造了美好的結果。 當然,某一個程度上,我做了這些培訓團體的天使,供給他們師資、材料及財務。照顧了他們的基本生活,使他們無後顧之憂。在需要與供應之間,我做起橋樑的天使,也是一份充滿喜樂的服事。 我最要感恩的是,潘燕女士做我的天使長達卅八年,直到2007年2月蒙主恩寵,被召歸回天國。這漫長的卅八年歲月,照顧我無微不至,從食衣住行到屬靈服事、牧會、教養兒女、輔導會友、同心創建「飛揚」,此恩此情我永遠無法回報…
Read more

傳家寶

外婆走了,媽媽沒分到房地,只得到一本聖經。 對於外婆的記憶,除了嗆鼻的煙草味道之外,僅存的就是「聖經」了,因為只要她一閒下來,就會在屋子的一角虔誠地讀著。對於不是信徒的我來說,那是種可笑的行為,因為她那原住民的身份,並不因為信了教而提升,在鄰居的眼中仍然是個連國語也不會說的「蕃仔」。 外婆的遺產 而一直到外婆過世,她所留給母親的,就只有那本讀了又讀,珍而重之的聖經。相較於舅舅他們分到的地和房,我只能戲謔的在心底笑說:「我們這一房分到了上帝。」 想當然耳那本聖經對我們的家境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幫助,所以母親仍舊要在送我上學之,趕著去鞋廠上班,而通常再次看見她的時候,是第二天早上她叫我起床上學。所以我從小就是個「錀匙兒童」,這讓放學時看見別人的媽媽來接同學的我,心裡總是酸酸的,但這種不快卻又遠遠比不上回家時,在黑暗的長屋裡所湧起的恐懼。 因此我從小的願望,就是當「有錢人」,這樣就能陪伴我的孩子一起成長,不要讓我的小孩和我一樣孤單的渡過童年。所以我很努力求學,爭取學校的獎學金,考取國立大學,為的不是別的,就是希望能夠在出社會的時候搶得先機,徹底擺脫貧窮的命運,也扭轉上帝對待我的不公平。 就這樣,我把對生命的怨憤化為動力,一路平順地成為公司的資深經理。正當我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時候,卻在某個不經意的下午,接到家裡外勞打來的電話:「老闆,阿姨送到醫院去了」,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徹底的翻轉了我的人生。 急難中的呼求 趕到醫院時才知道,雖然這幾年來母親已是半退休狀態了,但以前年輕時積勞成疾早已病根深纏,血管瘤破裂造成她昏迷不醒,我只能焦急地等在手術室外面,期待還能有機會再叫一聲:「媽!」等待是最可怕的酷刑,在手術房外的時間就像身處在灼熱的地獄般難熬。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心底卻突然浮現母親禱告的身影,小時候發水痘、考高中的前夕、大學時被初戀女友拋棄,以及我車禍躺在急診室時,只要我危難的時候,都看到她雙手緊握,靠貼在額頭的情景。雖然我沒讀過聖經,也不曾相信過上帝的存在,但我還是跪在手術室門口,仿效母親的模樣,向上帝說:「親愛的主啊,求祢幫助我的母親,讓她可以渡過這次難關,那麼我就相信祢的存在不再懷疑,我願終生事奉祢。」 在歷經了十六個小時的手術,母親終於轉進加護病房,看見她浮腫的臉龐和身上橫七豎八的管線,我才驚覺,我所自豪的一切學識與成就,都是她老人家犧牲青春和健康換來的啊!但我卻一直獨享自己所獲得的一切,以為每個月拿生活費回家就算盡孝了,從來就未曾留心她的健康,也沒聽出她在電話那頭問:「今天要不要回來吃?」是在暗示她想我。懊悔不過是痛苦的開端,而不孝的罪卻是我一生都贖不了的。 復健是條漫長的路,醫生說母親右腦損壞很嚴重,智力和左半邊的身體終生都沒辦法恢復,即使能夠醒過來,可能要依靠輪椅過下半輩子了。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只能茫然地望著躺在病床上的母親,期待她快點從病痛中甦,就算是半身不遂,她還是我親愛的媽啊! 總算天無絕人之路,母親在醫護人員悉心的照料和家人們殷切的期盼下,慢慢地恢復知覺。在經過了一整年的休養後,除了癱瘓的左邊稍稍萎縮之外,其餘都一如往常,性格甚至還比以前更加幽默,原本我還擔心她心理層面會有所影響,但那顧慮完全都是多餘的。 上帝存在嗎? 於是我把工作的習慣做了很大的調整,將時間挪出一大部份用來陪伴母親,推著輪椅帶她去公園散步,享受著彌補的天倫之樂。有天,我突然發現她的腿上放了外婆的聖經,我驀地想起當時在醫院裡祈禱時所發的誓言,但面對身負殘疾的母親,我還是桀驁地說:「媽,妳帶聖經出來幹嘛,這個世界上又沒有上帝。」 「你為什麼這樣認為呢?」她微笑的回答我。 「因為如果真的有上帝,那祂怎麼會對我們這麼不公平?妳每天都禱告,還不是一樣變成這樣啊!」我忿忿不平地說。 「傻孩子,上帝一直都在啊,只是你沒有用心去感受而已。」她輕撫我的手。 「那妳證明給我看上帝在哪裡?」此刻的我早忘了之前的誓言。 「你不必證明有空氣,就已經在呼吸了啊!」她把我拉到面前。 「你也不用驗血就叫我媽媽了不是嗎?這些都不必證明,因為這就是相信,我相信你是我的兒子,所以我很疼你,我相信上帝,所以不必證明祂的存在。」 「好,那就算真的有上帝好了,那為什麼祂從來都不幫助我,讓我遇到這麼多倒楣的事?」我急了,因為在我印象中的母親是口拙的,但在此刻她的言辭卻讓我無可辯駁。 數算恩典 她彷彿看出我的窘迫,更加溫和的對我說:「怎麼沒有呢?你從小就在恩典裡長大啊……你為什麼會做菜?是不是因為你從國小就自己一個人在家,吃怕了麵包,所以開始學煮飯燒菜、自己熨衣褲;從來沒有人教,爸爸和媽媽忙工作也沒空管,但你卻沒有變壞,反而很獨立、很自愛。這就是主給你的第一個恩典,因為你知道守規矩,你會照顧自己。」 「你覺得家裡很窮,沒有錢讓你去補習,所以你很用功,結果功課很好,還拿了獎學金,這是主給你的第二個恩典,讓你有聰明的頭腦、堅定的意志力。」 「因你大學時和女友分手,所以更專心學業,出社會才能找到這麼好的工作,讓你能夠有現在的地位,這是第三個恩典,讓你在後來娶了巧蕙,過著幸福的日子。」 母親看我沒有反駁,又繼續說:「阿弟啊,上帝不會給我們任何東西,但是卻會給我們機會得到,祂不會教你獨立,但是祂給你機會學會獨立;祂不會給你知識,但是祂會給你有機會學習;祂也不會給你愛,但是卻會給你機會學習什麼叫愛,這就是上帝的恩典啊。我變成這樣,也是上帝的旨意,因為祂要把你再帶回到我的身邊,不是嗎?」 聽她說到這裡,我的淚在臉上決堤,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康復後的她一點也不為自己變成殘障而悲傷,因為不管在什麼樣情形下,她凡事都感恩;但反觀我呢?自以為我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卻忘記了我的學歷與財富,其實都是因為上帝安排的恩典哪!我和母親比起來,實在是太渺小了,因為她努力工作,為的是家,而我努力工作,為的卻是自己。在爾虞我詐的職場爭奪,我早就忘記當初拼死拼活地到底是為了什麼。 張開雙手的天使 於是我決定把多年埋在心底的祕密說出來。 「媽…我錯了,我大學畢業的時候…」話還沒說完就被她打斷。 「我知道…我全都知道,你是畢業生代表,但是你怕我們去會丟你的臉,所以騙我們說學校沒有辦畢業典禮。」她依然微笑著。 「媽!」我跪倒在她面前,頭低到無以復加。 她輕撫我的頭:「都過了…沒有關係了。知道嗎?我們都是依聖潔的形像塑造的,只要知錯了,就能得到寬恕。」 霎時,我的心變得好輕鬆,淚還是不停地流,卻一點也不難受,我知道是聖靈在我的身體裡流轉。 此刻,我才真正明白為什麼當年只拿到一本聖經的母親一點也不覺得難過,因為聖經不只是一本書,而是讓我們認識「真理」,明白「愛」,這些雖然聽來似乎都很虛無縹緲,但它的價值卻是無以言計的。而且只要看見這本聖經,外婆和藹的形像就會浮上心頭,在我們的心目中,她早已獲得永生了。 從公園回家的路上,我們一路無言。直到家門口,外勞來攙扶母親起身的時候,望著她佝僂的身軀,我不禁脫口而出:「媽…謝謝妳…我愛妳…。」 只見她什麼都沒說,輕輕地張開雙手抱住我。我才知道上帝雖然把母親的健康帶走,卻還給我一個張開雙手的天使。 「媽,這是第四個恩典,主讓我有機會可以好好孝順妳。」我們相視一笑,因為她知道我相信上帝是真實存在的。 得獎感言: 原以為在得知獲獎的這一刻,我會有滔滔不絕的感言。卻在此刻才發現,滿懷的感謝卻無法以任何的文字來體現。…
Read more

我遇到天使了

一個憤世嫉俗的孤獨老人,收到感恩天使的來信。 掀開窗簾的一角,偷看出去,確定來約他上教堂的詹姆斯走了以後,龍傲鬆了一口氣,心裡卻暗罵道:「煩不煩人?!跟我比耐力是嗎?每個禮拜都來?!老子雖然身在美國,可沒打算和你們這幫人同流合污!這些沒文化的美國人,還能給我們傳什麼教?要信,中國還會缺少宗教嗎?儒釋道、觀世音、土地公…,隨便選一個,不都比你們的上帝強?說什麼要我去聽好聽的詩歌?我還不如在家念唐詩宋詞呢!當了一輩子的老師,從來都是我教別人,哪有別人來引導我的事兒?!別以為我虎落平陽被犬欺,老子說不去就是不去!」 龍傲嘀嘀咕咕地披上外套,出門開信箱去。 自從來美國投靠兒子之後,龍傲變成道道地地的「宅公」。反正自己車不會開、英文講不溜,舊金山的華人雖多,說的中文卻都南腔北調,聽在他這個教國文的老師耳裡,怪不舒服地,所以沒興趣去跟他們打交道。平日上網看看新聞、種點花、拔點草、替兒子整理一下信件、發一下呆,時間很快就打發過去。 一封意外的來信 今天信箱裡又是一堆廣告。龍傲丟的丟、撕的撕,雜亂中,突然掉出了一個牛皮紙袋。仔細一看,竟是過去在台灣教書的小學寄來的。「這可是破天荒頭一遭!」他頗感驚奇,「我巴不得早點離開那個鬼地方,平常從來不跟同事聯絡,現在退休了,誰還會寫信過來?」 紙袋裡裝著一封小巧玲瓏、未拆封的信,娟秀的筆跡,寫在大理石紋路的淺綠紙上。嘿!真稀奇,什麼時代了,還有人親筆寫這種「蝸牛信」!龍傲的好奇心更大了。他趕忙戴上老花眼鏡,抓起毯子,坐到窗邊的高椅背單人沙發上,迫不及待想解開這個奧祕…… 親愛的林老師: 多年來已失去聯繫,只好把信寄到母校,希望校方能幫忙轉寄。 我是1980年自永和國小畢業的王薇純。您是我五、六年級的級任老師,給了我非常充實愉快的兩年。今天我能夠出國深造,順利地拿到法學博士學位,您功不可沒!我本是一個害羞、缺乏自信,連站起來去上廁所都感到不自在的小女孩。但是您特別眷顧我,在我的日記作業簿裡細心回應、鼓勵、讚美;揀選我代表班上參加書法、作文、演講等等比賽;讓我當模範生、得市長獎…。在認識您之前,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特殊,或有什麼高人一等的能力,但是老師您相信我,支持我,鼓勵我。 您排除眾議,免除我放學之後必須做的打掃工作,只因為我自父母離婚後,搬離學區,必須搭公車通學,您好意讓我早點回家。在您的調教下,我讀詩、寫作、打球、唱歌,德智體群美,樣樣優等。 老師的寵兒 雖然在其他同學眼中,您是那麼偏心、不公平,但是您卻讓我蛻變成一個開朗、自信、勇於發表意見的孩子。您讓一個沒有父親在身邊的小女孩感受到溫暖,像父愛一般地無條件、全然接納。 我知道自己受寵,完全沒來由地。老師就是這麼愛著我、護著我。林老師!您不知道,小學那兩年的經歷,讓我綻放成一朵美麗的花朵。後來在升學的路上,我一路過關斬將,念的都是第一志願。雖然在精英群中,我不再處處拿第一,但是我知道在某人心目中,我是寶貴、特殊、唯一的。所以我不輕言放棄,遇到困難一定再接再厲。 多年後,我認識了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更新生命、看見真理、找到人生的意義。驀然回首,方才明白,原來上帝的手一直護祐著我。早在我還不認識祂的時候,祂就派天使守候在我身邊,在我需要時,給我最珍貴的協助。 林老師,您就是當年那個無措憂鬱女孩的守護天使!因為您給我的照顧與愛,讓我容易揣摩耶穌為人類那不求回報、義無反顧的犧牲。上帝開我的眼,讓我看到自己在生命中白白領受的愛與恩典,所以我也學著用同樣的愛去愛周遭的人,即使他們並不可愛。 您還畫畫嗎?當年您用毛筆畫了一幅中國彩繪,還特地裱好,鄭重地送給我。如今這幅畫掛在我的書房裡,雖然紙張已經泛黃,但是您畫的鳥多麼勻襯,構圖、運筆與色調都那麼恰到好處!這一幅專門為我畫的傑作,日日提醒我從您那兒得來的美好。雖然事隔多年,雖然不知道您的下落,我還是要向您說聲:感謝 ─ 發自內心深處! 願耶穌基督賜福您,願您也能嚐到與主交通、赦罪永生的甘甜。          學生 薇純 敬上 龍傲覺得扎心,一滴老淚竟不禁流了下來,正好滴在學生的名字上,墨汁漸漸暈開。他趕緊用手印乾水漬,這信、這名字可重要呢!薇純、薇純?是的!在記憶的最深處,在自己還沒厭倦教書的工作以前,曾經有那麼一個讓他非常欣賞、愛憐的女孩,聰慧甜美,讓他體驗到作育英才的喜樂。 那時自己不過三十出頭,還相信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對中國文化有滿腔熱忱,教學生背詩詞、練書法、畫國畫,課餘組織田徑隊、打躲避球。雖然有些學生嫌他嚴厲了點兒,但是總體說來,學校生活還是多采多姿、充滿挑戰的。 世路已遠 後來,也許是年紀漸漸大了,也許是太熟悉教科書的內容,他感覺日子在週而復始間循環,毫無新意可言。近十多年來,電腦猖獗,什麼都講究速度,學生裡再也沒有人對磨墨、寫毛筆字感興趣,更別提畫國畫了。他曾經在學生面前埋怨幾句,結果根本沒人理睬。這年頭,大街上掉一塊招牌下來,都可以砸死好幾個碩士、博士,誰還在乎你一個小學老師? 拿手絕活既施展不開,等到跑也跑不動、丟球也使不上力之後,龍傲就像一個洩了氣的氣球,不再戰戰兢兢、愉快期待地面對自己的工作。「不過是份單調無聊的差事,管管小孩,沒啥大不了!」苦毒加上怨恨,讓他萌生一股轉業的念頭。 但是這念頭不過隨便跟妻子提提,馬上就被嚴厲地駁回!妻子說兩個兒子還小,將來還有一大筆教育經費等著開銷。教職的薪水雖然比不上大企業的分紅與股利,但是畢竟是公家鐵飯碗,說什麼都不能放棄!再說要轉業,轉什麼業呢?就憑你畫國畫寫毛筆字,全家就能得溫飽嗎?我可警告你:早點死了這條心,安安分分地給我做到退休,保住退休金再說! 是啊、是啊!家庭、責任、義務,自古多少才華就被這些俗事給埋沒了?!龍傲不一定有破斧沈舟的魄力,但是妻子這下把話說得這麼明、這麼絕,沒有絲毫轉圜的餘地,就讓他不由得產生一股反彈與怒氣:反正你們就是不懂美學、不懂藝術,全是一群庸俗的市儈!從此,龍傲在學校不順心,在心裡就怪罪妻子羈絆他、限制他、阻礙他。妻子感受得到那份疏離與怨懟,但是時間久了,她也沒興趣去溝通或紓解。畢竟,婚姻,難道只是女人的責任?! 就這樣,結褵三十幾年,到最後兩人之間沒話可說,各自做各自的事,早已沒了交集。之所以還在一起,完全是為了避免去向孩子解釋的尷尬,以及離婚的種種麻煩。 現在,龍傲緊捏著來信,想到自己年輕時的夢想與才華,塵封已久,連自己都遺忘、放棄了,沒想到原來一直有人賞識與珍藏! 啊!他說不上是羞愧還是感謝,內心五味雜陳。腦海中,他想像著薇純從害羞膽怯,變得自信開朗;從女孩變女人,成熟茁壯;他想像著她婚姻幸福、學有所成;他看見她歡欣滿意地唱著讚美詩歌;她說:這一切,他有份……?! 今被尋回 接下來的星期天,龍傲主動走進教堂。老是吃他閉門羹的詹姆斯兩眼幾乎要掉下來了!詩歌的樂聲響起,唱的是「奇異恩典」: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瞎眼今得看見?頓時他被良心重重敲擊,想到自己對妻子的不體諒、不憐惜,一心只在意自己大材小用,卻沒顧念到妻子為家庭的付出、拉拔孩子長大的心血。他也悔歎自己因為不得志,辜負了多少莘莘學子,有愧為人師表的名聲。曾幾何時,自己變成一個憤世嫉俗、自私高傲、沒有愛的孤獨老人! 越想越心慌、越自責,他多麼希望能像歌詞所說:我罪已得赦免!多麼希望仍然有彌補的機會!他明白:上帝使用一個自己過去恩待的學生,來展現對他的愛,柔軟他的心,牽引他走到正軌上來。…
Read more

再見桃花源

失戀、比目魚、神的愛、接納、桃花源、天國 樂意與你歡笑、分享喜悅的人,未必能是真正的朋友;然而不管你態度的冷淡,口氣的惡劣,仍舊臉帶微笑真心實意問候你的人,絕對只有天使才做得到,而我就遇見一群這樣的天使…… 一場轟轟烈烈浪漫深刻的愛情,令人痴迷嚮往,對我而言,這種期待的感覺尤為強烈,彷彿幻想落入小說淒美的悲劇。然而大二時一次近於成功的失敗,使我認清了殘疾(嚴重視障者)帶來的冷酷。當那個女孩全然理解事實的真相後,竟頭也不回地離開。我傷痛絕望了,但另個希望卻由此誕生,像心田裡冬眠初醒的麥種,我認識了上帝,雖然那時祂的祝福我還不甚明白。 游不過去的比目魚 我想在團契與教會之中擁有同一信仰的相處,一定會拉近我和同儕間因視力而導致的距離。然而他們僅比班上同學對我多一句禮貌性的問答,就各自散去尋找談天的對象。我期盼加入,可是由於視力的障礙使我不易辨認,無法藉由參與活動和左右的人們熱絡起來。若沒有人引導我,我常常一籌莫展,只能呆坐在那裡,感受著身旁五音雜沓的聲音、五味瀰漫的氣味、五顏六色的衣著與微笑……。我有如毛玻璃後的比目魚,曉得有個世界卻游不過去。 輔導說:「你是為了上帝而來?還是為了人而來?」對!我是為了上帝而來,所以我讓自己漸漸習慣於那種孤寂的感覺,我明白由於視力的關係,限制了我和人群間自在互動的可能。這並非任何人的問題,但我很難過,這似乎也在我對愛情的憧憬內飄上了一縷陰霾。我會讓自己在聚會開始前匆匆到場,於聚會結束前奪門而出。我寧願是自己先走而沒有和大夥說話的機會,也不要因為沒人和我說話才鬱鬱不樂黯然離開。 然而憑藉著禱告,我的內心確實湧入了沈靜,像水的流動卻不起波瀾。我能感覺到自祂而來的安慰,彷彿能使憂塞的胸腔吐出鉛塊來。然而天父的愛是我當時萬萬無法測度的,直到畢業之後我才恍然大悟這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竟又不落痕跡。 畢業後我孤身來到高雄這個陌生的城市,開始我的教職實習。經由弟兄的介紹,在宣道會的右昌堂聚會。起初,我並不抱著能融入會眾的想法,也許孤獨慣了,像我隻身留在異鄉這般,是為著能有一個地方敬拜上帝而來。 受寵若驚 然而他們第一天排隊和我握手的歡迎場面,著實令我大吃一驚。在他們曉得我視力不便以後,每星期都有不同的人自願載我去教會。每回愛宴時,我還來不及表達自己的不便,兩三盤熱騰騰的食物已搶著塞過來。我一盤尚未吃完,另一盤已遞到面前,仍不斷有人在問:「吃飽了沒?有沒有吃水果?」 右昌堂的牧師是位年逾古稀的爺爺,但說起話來依舊很有精神,他飯前禱告完的第一句話常是:「有沒有人幫李弟兄用餐?」隨即迅速拿碗替我夾菜;師母臉上總掛著不曾卸下的慈祥笑容。那笑容裡有光,勝過世上任何一種豔麗的妝扮。若非滿頭的花髮告了密,她的身影盡流唱著青春的歌謠。每個孩子都愛她,總愛拉著她的手打轉。我週日早晨一進教會,她必親切握著我的手關心地問:「李弟兄早!耶穌愛你喔!」即使我已不小了,恍惚也誤以為那是自己母親的關懷。 教會有出遊活動,年輕人一定邀我,他們似乎沒把我走路的笨拙視為麻煩,到時總有人引導我的前進,對我詳述周遭的景色,宛如一切全然天經地義,分明無需思索。於是我「看見」了壽山的草綠,旗津的水藍,鷺絲鳥裹著風振翅斜畫夕陽的金黃。這景致從我心上彩繪,卻比眼見更為澄澈。 我從未受過如此體貼入微的幫助,不必我先開口,他們早已比我還更明白。然而如果沒有後來的經歷,我永遠不能算是真正曉得天父藉他們的手給我多大的幸福。 冰山被愛融化 我拼上了教甄,以為預備好了一切,但卻迎來再次失敗的命運。我決心順服,卻痛苦無比,終年不化的冰石凝在我的臉上,我的話聲是西伯利亞無休無止的呼嘯悲嚎。我不能離開上帝,雖強迫自己去主日,然而心靈卻已沈寂在南極海的冰水中泛白。我支撐著微笑回應弟兄姊妹們對我的問候,但我的微笑也是冷的,像窗外吹入室內的寒流。到最後我什麼也不說了,只會答覆「你好」、「早安」、「謝謝」,就呆望著講台。直到有人載我回去,又有人載我回來,若無人問我,我絕不多說一句。 師母仍舊一見我時和我握手:「李弟兄你好…」 「好!」不待她把話說完,我甩開手撇過臉。彷彿有人喊了一聲我的名字,語氣略帶斥責,我置之不理。師母攔住他,這是很久後我才輾轉知道的。 我抗議著:「不要在週報上寫我的事情,我很好!」弄得場面一陣尷尬。週報上沒再出現我的名字,但我清楚曉得每個人仍在為我代禱,無論長輩、平輩還是孩子們,無論同性或者異性,他們用著各自的方式關心我。我有接不完來自他們問候的電話,沒有人會提起我的傷心事,他們僅在電話裡真摯地問:「最近好嗎?怎麼這麼久沒來教會?大家都在念你呢!」 我算什麼?我什麼事也不能做,不能清潔、不能領會、不能收奉獻,能吹長笛服事音色也差勁得很。但他們用服務貴賓的方式接待我,對我的關心卻又像看護鍾愛的家人,他們只能是天使、是天使。 最小的弟兄也不忽略 教會有位腦性麻痺的弟兄在我們中間,每回聚會結束,師母一定前去和他說話,即使豎直耳朵,也聽不懂這位弟兄吐出雙唇後破碎不成句的音調,但她堅持比手畫腳也要和他說上十分鐘。每個會眾都會輪流去和他講講話,為他打氣加油,像對我加油一樣,雖然他扭曲變形的肌肉,看不出和煦線條的笑容,可是聽著他們之間有別凡響的愉快對答,我已熱淚盈眶。 我是學特殊教育的,深知一般人要和腦麻的朋友溝通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勇氣,連我自己都常感到心力匱乏。但他們樂於和他對話,在他抽搐著肌肉辛苦發表意見時,眾人專注聆聽的神情猶似靜聞自天而墜的琴韻。我也許會孤單一輩子,然而我心靈的冬雪不知何時已被天邊的紅日拂落了。 主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聚會中,我們是否都注目在司琴、詩班、帶領敬拜讚美的,或者一圈一圈地層層圍著牧師打轉,有否找尋那最小的在哪裡嗎?問過是誰排椅子、掃廁所,抑或於台前放上那盆香水百合的弟兄姊妹嗎?甚至問候過那些害羞的、不起眼的、默默無言身有殘疾的弟兄姊妹嗎? 人間天國 主耶穌身體力行,與瞎眼的、瘸腿的、痲瘋病的為伍,站在窮人與罪人中間,祂不看重一個人的身份如何,祂看重的是心靈中被愛的需要和渴求,因為祂深知最角落的那群,急需的是更多主動的關懷,願為他們揭起塵封的心扉。 曾在小時讀過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改編故事。故事中漁夫最後沒找到他去過的桃花源,然而當他握著一截枯萎的桃枝,他決定在眼前的土地上栽植桃樹。數年後,桃花盛開,落英繽紛,就像他去過的桃花源一樣美麗。 上帝的國度也是每個基督徒等待的桃花源。那是一處有著精金城、碧玉牆;滿溢著愛的喜樂之地。然而,若在此時此地每一個基督徒都願成為別人的天使,彼此以神的愛來真誠對待,美麗的天國就已然降臨在我們中間了。 得獎感言 當從電子郵件知悉獲得第三名時,真的感到很意外,因為在投信參賽之後,我曾重讀自己寫的這篇文章,覺得摻雜太多個人的情緒。記得開始提筆之前,我一再向天父禱告,希望自己能寫出合祂心意的作品。 過程中很怕自己誤解了神的意思,變得用人的想法,而非神的想法。戰戰兢兢地寫完,我再次禱告,把文章寄了出去,我心底只有一個念頭:「如果它不能是一篇榮神益人的文章,我願上帝讓它永遠沈寂。」

什麼樣的父母了不起

什麼樣的父母了不起? 並不是養了個世界聞名的孩子,就了不起。 並不是孩子年收入百萬、千萬,就了不起。 無論孩子成不成名,無論孩子有沒有成就,都不是構成父母了不起的條件。 了不起的父母是: 尊重孩子; 發自心底愛孩子、卻不溺愛; 不吝於鼓勵孩子; 敢於教導、訓練孩子; 無論孩子的資質如何,永遠不放棄孩子;不會為了父母自身的方便,假手其他人或物去替代父母養育之責。 當四周環境處處對孩子不利、全家陷入孤立無援時,他們仍然堅強地捍衛孩子。 什麼樣的父母了不起? 就是承認自己一無所知,謙卑尋求真正對孩子有幫助的智慧與經驗。 就是承認自己會犯錯,且勇於改正,也敢向孩子道歉的父母。 什麼樣的父母了不起? 就是承認自己不過是平凡人,單純地以平凡人的愛來愛孩子。 父母是不是了不起,老實說,和別人有關係嗎? 只有孩子的心裡雪亮,父母的一舉一動,父母言教、身教一有不一致,他們看得一清二楚。 若能讓他們說出心裡話,大概、大概天下沒有一位父母是了不起的。

鄉關何處

鄉愁的衝動,至終歸結在上帝裡。 經過手術和長達六個療程之久的放療,現代化的醫療技術依然沒能攔阻病魔的腳步,父親的癌症轉移並擴散了。父親從醫生和母親閃爍其辭的神態中猜到檢查的結果。一向性格溫和的他突然變得固執起來,堅決不肯再留在千里之外的省城醫院裏接受治療,執意要回到家鄉。 他喃喃自語道:「葉落歸根呀!」回家一個月後,在一個與往日沒有任何異樣的清晨,在那間能看到窗外那棵幾乎與自己同齡,卻依然枝繁葉茂的老槐樹的老屋裏,父親帶著無限的遺憾與不捨,離開了妻子和一雙尚未成年的兒女。 從少不更事的中學生,到讀大學並在南方一個離家鄉數千里之遙的大城工作、成家。似水流年,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歲月沖淡內心的傷痛,而父親那句「葉落歸根」的話反而愈加清晰起來,每每午夜夢迴,它總是溫柔而固執地敲打著我的心門。 望鄉的人 在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裏,是聽不到「子規啼,不如歸」的,即使聽到了,卻又茫然不知該回到哪裏,鄉關何處 ? 鄉關何處?是那片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嗎?離家數年,風霜中最惦念的,是故鄉那片一眼望不到邊的枸杞園,幾次夢迴,那淡紫色和白色的小花依然輕輕搖曳著淡淡的芬芳,那一粒粒圓潤的枸杞如紅瑪瑙般晶瑩誘人。但那片枸杞園只定格在兒時那張薄薄的照片裏,而今早已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鱗次櫛比的廠房建築。 鄉關何處?是那幢有著小軒窗和母親身影的紅磚藍瓦的房子嗎?是那個裝滿我童年笑聲,以及與弟妹們嬉戲聲的小院嗎?而今卻無緣再見炊煙,母親已隨弟弟居住在另一個城市,那個曾經每個角落都撒滿我歡笑,藏著我小秘密,見證我成長的小院已是雜草叢生,成了不知名的小蟲和鳥兒們的樂園。 鄉關何處?是那些與我一起爬樹摘桑椹,下河摸魚捕蝦的兒時好友嗎?故里重回,舊友四散,與我締結初夢的人已兒女繞膝,最後一個牽動我心緒的人也早已建家築室。即使偶爾能三三兩兩再聚,也發覺再見面的已不是我們,而是歲月和流年。 鄉音未改,華髮未生,卻也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十數年來,在滿是鋼筋水泥的城市,如一株小樹找不到可以紮根的土壤,我以為自己的根還深紮在故鄉的土地上,如今卻發現站在自己的故土上,我卻成了異鄉人。 未歸來時,歸心似箭,回到故鄉的願望在靈魂深處不停的蠕動;歸來後,心卻仍是如此的悸動不安,彷彿仍在追尋那真正的故園,鄉關何處? 「冰川紀過去了,為什麼到處都是冰淩?好望角發現了,為什麼死海裡千帆相競?」北島曾這樣追問。是啊,為何即使在故鄉的人也會有鄉愁自心底升起,為什麼回到故鄉的人仍無法停下追尋的腳步。 更美的家鄉 人類沒有回到上帝面前,便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家鄉,便陷入無家可歸客居他鄉的狀態。德國早期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說:「哲學原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家園。」其實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家園的,何止是哲學家與詩人,似乎人類共同的基因裏攜帶著這樣的記憶:這世界不是我們記憶中的家園,我們來自一個更美好的家鄉。 「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哪裏。我往哪裏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多馬對他說,『主阿,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裏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14:2-6) 上帝才是人類的故鄉,而主耶穌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拆毀上帝與人中間隔斷的牆(參弗2:14-16),並且主耶穌親自告訴我們,祂就是道路,是人類到上帝面前唯一的道路,只有祂才能使上帝與人之間的天塹變為通道。 重返伊甸 上帝若不是人類的故鄉,那麼人生便註定是一場永無盡頭的漂泊;父家若不是我們永恆的歸宿,我們的心將永遠無法享受安息。廿年後,我才終於能明白「葉落歸根」對父親以及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十幾年的「鄉關何處」的尋尋覓覓,讓我更加懂得「葉落歸根」的真諦。驀然回首才發現少年時母親所告訴我的上帝一直都在倚門遙望,望眼欲穿等待浪子的回歸。 而今我走在重返伊甸的路上,經歷著耶穌的同在,遙望天父迎接的笑臉,心中是那樣的充實和安寧。

妻子的讚美

美國大文豪霍桑,未成名前是個海關的小職員。有一天,他垂頭喪氣地回家對妻子說,自己被炒魷魚了。他妻子蘇菲亞聽了不僅沒有不滿的表情,反而興奮地叫起來:「這樣你就可以專心寫書了!你寫書的能力那麼強,你在寫作方面肯定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霍桑一臉苦笑地答道:「我光寫書不幹活,我們靠什麼吃飯呀?」這時,蘇菲亞打開抽屜,拿出一疊數目不菲的美鈔。 「這錢從哪裡來的?」霍桑吃驚地問。 「我一直相信你有寫作的才華。」蘇菲亞解釋道,「我相信你總有一天會寫出一部出色的名著,所以每個星期我都從家庭費用中儉省一點兒,積攢下來。現在,這些錢夠我們生活一年了。」 在蘇菲亞的信任和鼓勵下,1850年,霍桑完成了美國文學史上的巨著─《紅字》。 霍桑的妻子也是一聰明而能幹的妻子。她在丈夫失業的時候,並不抱怨或發牢騷,而是從丈夫的長處上來表達對他進一步的期待。在蘇菲亞的支持和鼓勵下,霍桑埋頭寫作,終於獲得了成功。 聖經告訴我們,一位有才德的妻子能讓她的丈夫心裡倚靠她,不缺少利益;她一生將使丈夫有益無損。(參箴31:10-12)可見妻子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 妻子的讚美能增加丈夫的自信。在生活中,男性面對的壓力和競爭非常大,當丈夫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妻子要理解他,讚美他的優點,鼓勵他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 任何時候,丈夫都非常需要妻子的肯定。妻子的讚美是丈夫最深信不疑的評價,有了妻子讚美,丈夫會有更大的勇氣來面對生活的壓力,跨越困難,走向成功。

源於聖經的英文字

取材聖經的英文單字,巧妙地串連了古代歷史與取代文化。 聖經對於宗教、歷史、文學、科學、藝術、建築、教育、醫療等都有鉅大的影響,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在英文普及的今天,你是否想到聖經對常用之英文字的影響呢? 一些英文字雖然來自聖經,但它們已被世俗化了,以至使用它們的普羅大眾,甚至基督徒都不知道它們的來源和真義。另一方面,一些基督徒在普通場合下不敢使用來自聖經的英文字,誤以為非信徒不懂這些字,這是非常可惜之事。 本文的目的是介紹八個源於聖經之通用英文字的根源和真義,讓我們在學習英文的同時,明白該字的聖經來源和本義,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老底嘉 第82屆英文拼字比賽(Scripps National Spelling Bee)於2009年5月26至28日在美京華盛頓舉行,有293位賽員參賽。這是頭次有中國代表參加的比賽。結果是13歲的印度裔美國女孩Kavy Shivashan-kar獲全場冠軍,得到四萬美元的奬學金。她獲得最後勝利是因為她答對了以下的問題: 「一個英文字的發音是『老底嘉』,它的意思是『不熱衷於宗教或政治』。請拼出該英文字。」 你知道這個英文字嗎? 如果你常讀聖經,一定會知道這個英文字Laodicean的中譯,因為它就叫「老底嘉」,在聖經中出現達六次之多哩! 保羅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曾四次提到「老底嘉」。保羅吩咐把書信給老底嘉信徒閱讀,也吩咐歌羅西信徒閱讀從老底嘉來的書信,可見他關心老底嘉教會。 當約翰被放逐到拔摩島上時,聽見以異象出現的耶穌吩咐他把看見的寫在書上,並傳給七個教會。這七個教會之一個就是「老底嘉」(見啟1:11)。可見耶穌也很關心老底嘉教會。 但老底嘉教會是不冷不熱、物質豐富而靈性貧窮的教會。它受到耶穌的責備:「你要寫信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來。』」(啟3:14-16) 耶穌描述該教會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3:17) 主勸告老底嘉教會接受祂的管教和責備,真正接受耶穌到心中居住。從聖經中「老底嘉」的上下文,我們知道它的本來意義是指對神和屬靈的事物不冷不熱。現代人在使用這個英文字時,把它引申至描述對宗教和政治無興趣、漠不關心的心態。 哈米吉多頓 有一個英文字,它的發音是「哈米吉多頓」,意思是「一場決定性的大戰」。你知道這個英文字嗎?它出現在聖經的甚麼地方呢?這個英文字是Armageddon。它在聖經中只出現了一次。 「他們本是鬼魔的靈,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眾王那裏,叫他們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爭戰……那三個鬼魔便叫眾王聚集在一處,希伯來話叫作哈米吉多頓。」(啟16:14, 16) 啟示錄是神對末世預言啟示的記錄,神預言將來會有一塲空前絕後的世界大戰,戰塲是在巴勒斯坦一個名叫哈米吉多頓的地方。 這是一場殘酷可怕的世界大戰,我們不知道它會在何時發生,但應該知道當它發生時我是在何方。 聖經告訴我們,當世界大災難發生前,耶穌會親自從天上降臨,把信祂之人接到天上,讓他們避免這塲患難。保羅說:「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着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4:16-17) 現代人在使用這個字時,甚至把它引申至任何大規模的決定性的大戰爭,稱它為「哈米吉多頓」。 代罪羔羊 神吩咐亞倫在獻贖罪祭時,要把兩隻公山羊安置在會幕門口。「為那兩隻羊拈鬮,一鬮歸與耶和華,一鬮歸與阿撒瀉勒。」(利16:8) 「阿撒瀉勒」是甚麼意思呢?可惜中文聖經祗照希伯來文音譯,英文欽定本聖經,新和國際版都譯作“Scapegoat”,即「替罪羊」、「代罪羔羊」、「遷移罪的羊」之意。獻祭之人要「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把這罪都歸在羊的頭上……這羊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帶到無人之地。」(利16:21-22) 犯罪之人要接受罪的刑罰,就是死亡。但無罪之神的兒子耶穌在十字架上代替罪人受死,施洗約翰指着耶穌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 所以耶穌才是真正的代罪羔羊。 現代人在使用「代罪羔羊」這個字時,把它引申至任何為別人負擔責備、遭受冤屈,以至讓當事人可以置身度外之人。 撒瑪利亞人 撒瑪利亞是在巴勒斯坦地的中部,土地較在南部之猶太地肥沃。舊約先知責備撒瑪利亞人道德敗壞,拜偶像和欺壓窮人。聖經說因為撒瑪利亞人與異族人通婚,在耶穌時代:「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約4:9) 雖然加利利是在撒瑪利亞的北部,猶太人要去加利利時,多數往東過約旦河再往北走,繞道不走撒瑪利亞。 路加福音十章30至37節記載耶穌說的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故事說到有一個人被強盜打個半死,被丟在路上。一位祭司和利未人經過,都沒有伸出援手。但一位路過的撒瑪利亞人反而動了慈心,為他包裹傷處,帶他到旅店,並自掏荷包託店主照料傷者。 由於這個故事普世聞名,「撒瑪利亞人」(Samaritan)這個中英文字就成了稱讚人樂善好施,幫助身陷困境之人的詞語。 耶洗別 耶洗別 (Jezebel)…
Read more

卓別林的無聲悲喜劇

懸吊在喜劇和悲劇之間的深邃笑容。 我喜歡查理•卓別林和他的無聲電影。雖然他的幾部有聲電影也很有名,比如《舞臺生涯》,還有那部譏諷希特勒和納粹主義的《大獨裁者》。一來因為無聲電影需要觀眾屏息觀看,且全心投入,有一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妙處;二來卓別林的滑稽形像和豐富的肢體語言,使他更能在無聲電影裏頭縱橫捭闔盡情揮灑,讓他的無聲電影建構出一種讓人著迷的味道。 影壇奇才 確實,作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喜劇家中的喜劇家」,卓別林在無聲電影時期(1880-1920年代)是最有才華和影響力最大的人物之一。這位電影史上的奇才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他自己的電影。從在英國的大劇院作為孩童演員登臺演出,到他八十八歲高齡逝世,他在電影業中從事了七十多年的生涯。從狄更斯式的倫敦童年,一直達至了電影工業的世界巔峰,他本人也成為了人類史中的一個藝壇偶像。 在那個不堪的時代,1930年代納粹德國宣傳中稱卓別林為猶太人,1940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研究也集中在這一點上。這個爭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有關於猶太人在電影工業占支配地位的臆測。卓別林本人生前從未討論過這個問題,也拒絕否定說他是猶太人。他常說,假如他有猶太先裔的話他將為此感到驕傲,因為「所有天才均有猶太血統」。在《大獨裁者》中卓別林大膽地描寫對猶太人的迫害,及生動地寫明納粹主義的醜惡就體現出了他的這個觀點。 有意思的是,卓別林在電影界成名後,在美國出現了許多「最像卓別林的人」的比賽。百老匯喜劇演員鮑勃•霍普曾在一次這樣的比賽中獲第一,卓別林本人卻反在一場這樣的比賽中失敗。更讓我動容的是,在中國歷史一個重要轉折年份的1957年,當他拍完《紐約王》之後,卓別林喪失了拍公開的政治性電影的興趣,他說喜劇演員和小丑應該不政治化,應該「站在政治之上」。卓別林的這句話與中國學者胡適之先生的「對政治採取不感興趣的興趣」簡直有異曲同工之處,讓我在多少個難眠的午夜夢迴時分反覆咀嚼這句話,為之沮喪嘆息而又拍案叫絕。 笑聲中的辛酸淚 毋庸置疑,卓別林留給世人印象最深也是他塑造最出色的角色是一個外貌是流浪漢,內心則是一副紳士氣度、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的褲子和鞋、戴著一頂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撮小鬍子的形像 。每次我都被銀幕上卓別林扮演的衣衫襤褸,和表情滑稽的流浪漢笑得前仰後翻。笑聲之餘,自己的內心也跟著主人翁的辛酸遭遇翻江倒海。 最打動我的是他那部自導自演的無聲電影《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0年代,當卓別林拍完這部影片與另一部《摩登時代》之後,此後他轉向有聲電影,留給了電影史上無聲電影的兩部絕唱。一個春日的夜晚我在房間裏又笑又哭地將它看完,從此腦海裏刻下了這部片子的痕跡。 影片中,卓別林演的流浪漢查理從一輛汽車旁經過時,一位賣花姑娘誤以為他從轎車裏出來,必然是一個紳士,就上前來賣花。查理很瀟灑地買了一朵玫瑰,但是姑娘卻失手了,花掉到地上。查理利落地撿起了花朵,可姑娘卻還在地面摸索著。查理恍然大悟,姑娘原來看不見東西,查理的心裏開始產生了一絲同情,想為姑娘做些什麼。 查理偶然之間認識了一個百萬富翁,富翁在喝得酩酊大醉之際答應給他一大筆錢。可當富翁清醒過來,就不認賬了。查理只好去偷,把富翁答應給他的錢偷來,查理被捕了。但是,在他被警察抓住的前一刻,查理鬼使神差般把這筆要治療賣花女的手術費塞給了她。 若干年後,查理從監獄裏給放出來了。他下意識地走到當年遇見賣花姑娘的地點。查理正恍惚間,突然發現她了。她在原地開了一間花店,正在歡快地忙碌著。她也看見他了!賣花女拿著一朵花向查理招著擺著。 查理楞住了,他只有一個習慣性的念頭──逃。可是這一次賣花女,還有奧妙難測的命運,追上了他。 賣花女把那朵花兒別在查理的衣襟上,她輕聲地說了句:「你?」查理默默地點頭,做了一個笑的表情──很酸楚很傷感的笑。 這一抹笑,介於痛苦和喜悅之間,往事如煙塵般繚繞開來。那時,賣花女曾經以為他是擁有名車的富翁。而此刻,盲女奇蹟般地復明,看到的卻完全和她的夢境相反。生活簡直就是悖論:他偷了錢來給她治病,讓她能夠重見光明;可是,她見到的不是光明,而是他髒兮兮、黑乎乎的真面目!這正是他不欲她「看見」的一幕。 演活人生的悲喜劇 《城市之光》被譽為卓別林喜劇才華與情感交融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這部片子的結束部分更被影評家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一段表演,卓別林那種含義深邃的笑,把人生況味強烈地呈現出來。 這部影片的結局表現了一種社會張力,既不是喜劇,也不是悲劇,而是懸吊在喜劇和悲劇之間。也許大多數的生活形態總是「懸吊在兩者之間」,而當它一著地,頃刻間就面目全非了。這樣的電影讓人在含淚的歡笑當中找到了知音;讓人情的浩瀚、生活的動盪、命運的無常、生命的虛渺在靈魂深處碰撞和交會。 它的結局讓真相最終浮出了水面,而真相有時是會讓人心寒心酸的,正如那些傷人心魂的悲劇一樣。可是,喜劇卻又常常給人不太真實的感覺,因為世界究其實質因為我們心底的惡受到了咒詛。我們必須有更高的期盼去仰望,去看清世界和人生的本質,不恐懼、不逃避。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也搭起一個舞臺,像是《哥林多前書》四章九節所說:「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在這樣的戲臺上,那位施慈愛的至高者是導演,愛是主題,生老病死是劇本,酸甜苦辣是字幕,讚美是台詞。而我們,要扮演那個滿有同情心、懷揣盼望、在艱難中向世界展現笑容的卓別林。留在世間的,是懸吊在喜劇和悲劇之間的難忘一幕。

熄滅婚姻中的火藥味

爭執?為了解決問題,還是比劃高下? 婚姻生活充滿各種滋味,除了酸甜苦辣,還有不可避免的「火藥味」。 婚姻中的火藥味可大可小,端看各家「扇風點火」的「功力」。有的婚姻出現火藥味,風吹一吹便煙消霧散;有的婚姻則時時飄著硝石的不安氣味,一個不經意的火花即能引起熊熊烈火,甚至引爆「火藥庫」(發生家暴行為),傷人或鬧出人命。還有的婚姻在硝煙飄過後,陷入長期冷戰,若沒有「和事佬」出面幫忙,夫妻便形同陌路了。 「吵架」的藝術 婚姻中劍拔弩張的況味關係著夫妻的感情走向。怪不得心理學家菲爾.麥克格勞博士(Dr. Phillip C. McGraw)說﹕「從夫妻吵架的方式即可預測將來是否會以離婚收場。」其中奧妙就在會不會「吵」﹕兩人為何而吵?雙方是「就事論事」?抑或只是「找碴」?婚姻專家簡春安也曾說過﹕「不會吵架的夫妻,沒有問題也會吵成小問題,小問題會變成大問題,然後爭吵的頻率愈來愈頻繁,動作愈來愈粗,言詞愈來愈狠,最後只好以仳離收場。」(註) 據專家指出,有些爭執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避開「吵架的尖鋒時間」。瑞典的專家研究發現,在一天1440分鐘裏,最容易引起夫妻吵架的時間點只有八分鐘,出門上班前的四分鐘,和下班回到家的四分鐘。原因是在這兩個時段,上班族的壓力最大、身心最累。若在雙方都疲憊的狀態下,一點小火花很容易就「擦槍走火」,導致難以收拾的局面。可見人在疲倦時,很難理智控制情緒,聰明的人應避免在配偶身心勞累時吵架或討論問題。 夫妻一旦起了爭執,「戰況」激烈或平淡,和個性有很大的關係。若找到個性好相處的另一半,「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有些婚姻專家建議男女交往時,不妨吵個架,看看對方如何處理這種場面。若對方一吵架便成了愛摔東西的「火爆浪子」,恐怕要考慮婚後是否有家暴傾向;還有的人一吵架就成了「冷凍人」,得勞親朋好友出面斡旋才肯「破冰」。和這樣的對象走進結婚禮堂恐怕得三思,因為婚姻幸福之鑰操在別人手裏,絕對不是好現象。 若踫到得理不饒人的個性,吵完架後恐怕難以「善了」,有這樣的另一半,婚姻註定要走得很辛苦。蘇格拉底有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好的婚姻可以給你帶來幸福,不好的婚姻則可使你成為一位哲學家。」他之所以能「成為哲學家」,端拜家有悍妻所賜。 注意口舌 蘇格拉底有個脾氣十分暴躁的妻子,有次罵完老公後,餘怒未消,兜頭又潑了蘇格拉底一桶冷水,蘇格拉底自我解嘲,說﹕「打雷之後傾盆大雨,此乃自然界的必然現象。」學生曾請教他,如何和悍婦和平共處?他說﹕「在發怒時,要緊閉你的嘴,免得更增添怒火。」 其實聖經裏有許多這方面的教導,而且俯拾即是。例如﹕「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搖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樣,激動怒氣必起爭端。」(箴30:33)「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箴14:29)「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19:11) 吵架不過火 2005年獲得金氏記錄「世界上婚姻最長久」,和「世界上年齡最大」兩項世界殊榮的一對英國百歲老夫婦,在面對記者詢問維持八十年婚姻的秘訣時,百歲的老妻即提出﹕「夫妻吵架在所難免,但爭執要恰當,不可過火。」可見「吵架」在婚姻中的深遠影響力。 她說,從年輕到現在,他們一直都有爭執(譬如看電視節目的喜好不同、吃東西的口味相異),但每次吵完架,上床睡覺前一定要彼此擁抱和接吻,恢復親密關係,不把怒氣帶上床。當時105歲的老先生則指出﹕「記得隨時對妻子說『對不起』、『是,親愛的』,爭執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為了分出孰是孰非,或為了爭輸贏。翻舊賬解決不了問題,就更不需提起了。」 原來這對老夫妻的幸福秘笈很簡單,就是懂得「吵架不過火」。控制自己的情緒「吵架不過火」,自然不用擔心引爆火藥庫或傷害彼此的感情,這是每個走入婚姻的人都應該小心學習的功課。

雲上太陽永照耀

上帝的愛,是亙古不變的約定。 那天下午,坐在開往市區的地鐵上,由於不是尖峰時段,乘客寥寥無幾。斜對面,坐著一對形似父子的乘客,不知為了什麼事,起了爭執,爭辯的聲音由弱而強,終於塞滿了車廂,招來了陣陣好奇的眼波。臨下車還聽見父親憤憤地說:我要和你斷絕父子關係,廿來歲的兒子也不甘示弱回口說:「斷就斷,有什麼了不起!」 有長久不變的關係嗎? 斷絕父子關係?我心裡想,這是斷得了的嗎?彼此血脈相通,基因傳承,豈是一時憤怒,一句氣話就能斷得了的呢?不過,再一想也有可能,若是一個沒有愛,沒有親情的家庭,父不父,子不子,這種關係是否不需登報聲明就已經是斷了呢?這麼說起來,人畢竟是軟弱而不完全的,人際關係中最親密的父子、母女之情都可能因人的恨惡而斷絕,還有什麼關係是能長長久久,維繫一生的呢? 小季是和我一起長大的朋友,我們倆從小到大,只有上大學才不同校,不過即使如此,由於都在台北,我們還是每星期見見面,一起吃飯看電影逛逛街。有一天,小季神秘兮兮地透露她談戀愛了,對方是同校電機系的學長小陳,高她兩屆。從此以後,我們難得見面了,她完全沈醉在兩人世界中,我笑罵她是見色忘友,但從小的情誼並不因此褪色,我們常在電話中努力地捕捉彼此失去的粼光片羽。 大四一開學,小季宣布要訂婚了,這可是件大事,我陪著她結實地忙了三個月,訂完婚,小陳就出國留學了。「明年夏天,我一畢業他就回來辦婚禮!」小季樂滋滋地盼著。畢業在即,我一頭埋入了托福、GRE 之中,和小季久久沒通音訊。那天,六月豔陽烘烤得叫人焦躁不安。電話來了:「我們可不可以現在馬上見個面。」嘶啞的聲音中透露著不祥的訊息。我忐忑不安地趕去,面前的小季完全變了個人,枯槁瘦削,兩眼乾腫無神。「小陳和別人同居了!」語音未落她就泣不成聲了。 小季從藍天白雲一下子掉落萬丈深淵,不吃喝不睡覺,一心仍然盤算著如何在萬里之外,挽回無情郎的心。為了應付留學考試,兩個月沒去看她,再見面時,出乎意料,她平平靜靜地,嘴角居然有一抹笑意,伸手拉我坐她身邊,對我說:「這個星期天,我要受洗,你得陪我去。」 溫柔慈愛的光芒 小季偶爾會跟著同學上上教會,從來也沒認真過,只是特別喜歡基督徒唱的詩歌。就在她萬念俱灰,甚至想割腕的時候,詩歌的旋律油然在耳邊盈繞。一股莫名的力量,既溫柔地安慰她受傷流血的心,又堅定地把她安放在磐石上。她氣定神閒地道來:「我好像突然見到一道光,輕輕柔柔地環繞我,我覺得心裡好平和好喜樂,被拋棄被傷害的痛好像好遠好遠了。」 原來,從小就出類拔萃的小季,無論讀書辦事,無不超人一等,在她的辭彙裡,可絕沒有「失敗」兩個字,人定勝天是她的信念。萬萬料不到的是在感情的波濤中她卻被打敗了。「生平第一次,我感到完全無能為力,完全無助,我惶恐害怕極了,恐懼的感覺徹底把我的驕傲打垮了。」 尋獲愛的源頭 陷入絕境之際,昔日在教會聽過的詩歌悄悄地縈迴耳邊,撥動心弦,如一無形的慈繩愛索般牽著她走入教會。在姊妹的帶領之下,她領悟了早在母腹之中,神已愛她、護她一如眼中瞳人,從被拋棄的恥辱傷心中,她尋到神那眾水不能息滅,大山不能挪移的愛,不但重新站了起來,而且更憑添了一股恬然安適的平靜。 當時,只為好友慶幸過了這一劫。半年後,我也受洗了,才了解我們都在人世間尋尋覓覓,尋找那忠貞不二,不棄不離的關係。但幸運的我們在跌跌撞撞之後都找到了真正愛的源頭。「我以永遠的慈愛愛你」,這個亙古不變的約定超越了一切環境人事的阻攔,在人生崎嶇路途中,步步相伴,永不離棄。 出國後,我和小季天各一方,生活仍然尖銳地磨練著我們,但我們都學會了緊緊抓住耶穌,心中都清楚,只要和衪的關係擺對了,其他關係就都對了。廿年春秋輪替,再相聚時,歲月已染白了青絲,相擁一笑,一首「雲上太陽」道盡心中無限情話。 不是嗎?無論在美麗的高山,或是在幽暗的深谷,當你抬起頭,你將會發現,縱有烏雲滿佈,你仍擁有完整的天空,也擁有天空下,完整的自已,因為,雲上陽光永不離棄,如耶穌之愛,如好友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