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全職媽媽的福分

職業婦女還是全職媽媽?相信是許多母親的掙扎。母性的本能是隨時照顧和保護幼小的生命,現代社會卻在驅趕母親離開她的幼兒。中國提倡「婦女能頂半邊天」,美國宣揚婦女解放,旨在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卻同時貶低了母職的崇高。母親們即使可以不顧社會壓力,也逃脫不了家庭經濟的壓力。

管理神的產業

管理決定人一生的高低、成敗、輸贏 做牧師嘛,有機會觀察人生百態。出去探訪會友,有的家庭整理得窗明几淨,纖塵不染;有的人家裏雜亂無章,活像豬窩。星期天來做禮拜,有的人儀容煥發,服裝整整齊齊;有的人萎靡困頓,穿著邋裏邋遢。執事會裏有的人報告言之有物,層次分明;有的人報告空洞虛無,不知所云。 這兩種人哪一類型的人比較有機會成功?擅長管理的人! 不同管理 不同結果 有二個人都是基督徒,都是神的兒女。照聖經應許,神都蓄意賜福(而且神並不偏心),為什麼結果有一個事業成功,另一個失敗? 有二個人都曾奉獻,都曾立志服事。照聖經記述,神都願意使用(而且,神的工場廣大),為什麼至終有一個結實纍纍,有一個白佔地土? 有二個人都算聰明,都接受高等教育。照常理推論,神都樂意給予機會(而且神的機緣接近無限),為什麼最後有一個貢獻卓著,另一個鬱鬱終生? 因為有一個學會管理自己的恩賜、時間、機會,另一個未曾開發恩賜、未善用時間、未抓住機會。 管理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高低、成敗、輸贏。問題不在神那邊(神是一樣的神)。問題出在人這邊(人是不一樣的人)。 馬太福音第廿四章和廿五章,是主耶穌釘十字架之前,對門徒的最後勸勉。主要的內容(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有兩方面:一是基督再來之前有哪些徵兆,二是在等候主再來之間,信徒應當怎樣生活。因為現代的信徒處在基督即將再來的時刻,這二章聖經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反覆思想。 在等候主再來的期間,信徒的主要鍛鍊有三: 1. 儆醒(太24:42-44; 25:13),中心教訓是儆醒等候主來。 2. 預備(太24:44; 25:3,4,10),要效法五個聰明的童女,預備油候主再來。 3. 管理(太24:45,47; 25:21, 23),要學習那五千銀子的忠心僕人,作恩賜、機會的好管 家。 這三個鍛鍊都可用「管理」的概念來涵蓋所有。 每個基督徒一生,也都得學習管理下面八個領域: 1. 信仰:看管自己和教會的信仰純正,不受異端邪說的侵襲。 2. 恩賜:開發自己的恩賜,有效服事,貢獻天國。 3. 時間:有效地運用時間,多結佳果。 4. 人格:管理自己的情緒、思想、反應、行為更加基督化。 5. 關係:在神所託付的夫婦、親子、主僕、鄰居、朋友等關係中,祝福周圍的人。 6. 財務:做個金錢的好管家,使用它來榮神益人。 7. 機會:抓住機會發展事業、關係,搭上蒙福(成功)的列車。 8….
Read more

喜樂的基督

受苦或會笑的耶穌,哪個更有吸引力? 一個母親與她三歲的兒子參加禱告會,一位報紙專欄作家就坐在他們後面。大家都在安靜禱告的時候,小男孩望著周圍的人微笑,他沒有出聲音,也沒有翻找媽媽的皮包,就只是對著四周的人微笑。媽媽看到了,就打了他一下,小男孩眼淚流出來了。媽媽說:「這樣比較好。」又低下頭去禱告。 專欄作家看了,很生氣。她很想過去抱著小男孩,對他說:「你笑得很好,我們的上帝一定很喜歡你的微笑。」 一位受訪的男士說:「教會是甚?地方?教會是說教的地方,請你不要對我說教了!」「教會是沉悶、令人打瞌睡的地方!」另一個說。 芝加哥一位跑社會新聞的記者,採訪壞新聞多了,害了職業病,去看心理醫生。醫生建議他去亞利桑那州享受陽光,好醫治他的憂鬱症。 記者到了亞利桑那州。一天,他還是想不開,就去五金店買了一條繩子,開車出去要找一棵大樹、想把自己吊上去。找來找去,卻找不到棵大樹,只找到一棵一棵的仙人掌。他想還是找條河流跳下去,但找來找去,沙漠地區的河床都是乾涸的……他看到遠處有棟房子,敲了門,向人要水喝。喝水的時候,看到牆上掛著一幅耶穌的畫像,這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是耶穌仰著頭,開懷大笑的一張像。 很多基督徒都知道,聖經記載「耶穌哭了」,但是有沒有記載「耶穌笑了」呢? 當七十個門徒出去傳道以後,回來向耶穌報告。耶穌就歡樂(路10:21)。可惜很多人都好像比較喜歡「受苦的耶穌」,不太能接受「會笑的耶穌」。 然而,耶穌卻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人物。跟隨祂,要聽祂講道的人越來越多,矮子撒該需要爬到樹上去;瘸子的四個朋友需要拆開房頂;耶穌只需用五餅二魚就讓五千個男士喫飽,加上婦女和孩子,應該超過上萬人。 請您想一想,有誰願意跟著整天板著臉說教的人在一起呢?耶穌豈不是個喜樂的人呢? 一.上十字架以前的喜樂 耶穌會不會板著面孔傳道、醫病、趕鬼呢?病好了,人不會快樂嗎?鬼被趕出去了,人還會生氣嗎?祂第一次行神蹟是在婚姻的筵席上,將水變為上等好酒,祂豈不樂意與人同樂嗎? 稅吏馬太請祂喫飯,也請了許多的稅吏朋友一起喫喝(太9:9-11),以致引起法利賽人的批評,說祂是「貪食好酒」的人。(路7:34)猶太人與世人都一樣,與朋友一起喫飯的時候,總是充滿著喜樂與歡笑。請問,有誰會板著面孔請朋友喫飯呢? 約翰福音14-17章,是耶穌與門徒臨別的談話,勸勉門徒:「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14:1),接下去的談話,耶穌談論到「喜樂」,有九次之14:28;15:11;16:20,22,24;7:13)。 「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意即:被釘死)還要到你們這裏來(意即:復活),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裏去(被釘死、復活),就必喜樂,因為父是比我大的。」(14:28)耶穌要叫祂的喜樂存在門徒心裏,並叫門徒的喜樂可以滿足。(15:11;16:24;17:13) 一個四歲的男孩聽他爸爸唸聖經。唸到馬太福音七章,開始不久,男孩偷偷地笑,聽到後來乾脆大聲笑出來。爸爸問他何故,他回答說:「一個人怎麼會自己眼睛有樑木,卻要去關心別人眼中有一根刺呢?而且樑木那麼大,眼睛怎麼容納得下呢?自己眼睛有樑木,怎麼能夠看見一根小刺呢?」 唉!大人百讀看不見,小孩一聽就明白,祂豈非誇大其詞,意在驚醒世中人?耶穌在世時,您說祂喜樂嗎? 二. 在十字架上的喜樂 十架上的耶穌會是喜樂的嗎?希伯來書12:1-2記著:「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擺在耶穌前面的喜樂,可能是死裏復活的喜樂;完成了救贖世人的喜樂,與升天回到天父右邊的喜樂。 透過十字架的死亡,耶穌看到了這些喜樂。「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16:16)「但我還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16:12) 耶穌升天回到天父右邊,喜樂嗎?「(父啊!)現在我往你那裏去,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裏充滿我的喜樂。」(17:13) 三. 十字架以後的喜樂 耶穌復活了!「那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看見主, 就喜樂了。」(20:19) 使徒行傳裏面,我們看見門徒的特徵是「歡喜為耶穌做見證」。「他們離開公會,心裏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5:41)「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在那城裏,就大有歡喜。」(8:5-8) 鍾馬田醫生擔任倫敦西敏大教堂牧師約卅年,他說:「今天世界最大的需要是復興而且喜樂的教會,不快樂的基督徒(最客氣地說),是很差勁地介紹著基督的信仰。」 孫培理(Billy Sunday),是個佈道家,他說:「如果你的信仰使你沒有喜樂,那麼你的基督教是有一些漏洞了。」 今天,有些基督徒使人誤會耶穌還掛在十字架上,他們活著好像耶穌還沒有復活。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祂笑臉幫助我; 我還要稱讚祂。」(詩42:5) 您需要上帝笑著來幫助您嗎?

金融海嘯下 解壓DIY

化解世界性金融危機?從我開始! 在金融海嘯襲來的這最近的幾個月裡,我在網路裡以及在教會中,輔導的個案也陡增,有的人更已是全家人生活都受到重大影響。 金融風暴的威力 表面上,從每天的新聞報導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大堆看來很可怕的數字。那家金融機構又倒閉了,資金缺口動輒以數百億美元計,有的甚至是整個國家都倒閉,但這總歸只是新聞、只是數字。 可是,從我輔導的個案中,卻實實在在看到這海嘯如何撲倒許多個人或家庭,如何讓一個本來平靜安穩的家庭起波瀾;使上班族原本安居樂業的生活起風浪。而且這海嘯是一波接一波,至少到目前為止,完全沒有停止或減緩的跡象,甚至還彷彿越來越嚴重。 風暴下如何自處 如果是這樣,上班族該怎麼辦呢?不論我們是否損失慘重,究竟我們該如何自處呢?而這苦日子到底會有多久呢?更重要的是:那我又要如何才能將心情放輕鬆呢? 我以此一大原則提醒上班族,要有一個最壞的心理的打算:事情可能遠比我們所已經知道的資訊,及所能想像的還要嚴重許多。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要在那裡窮緊張,因為情況可能沒有我們想像中糟糕。 這好比如果你的身體微恙,你可能會疏忽,反而有可能小病拖成大病;但是,如果你一下子就出現很嚴重的病狀,甚至是病危的徵兆,你一定立刻進最大的醫院,找最好的醫師,做最澈底的治療,所以反而可能因禍得福。 心情解壓之道 但是,既然事情可能比想像中嚴重,我們當然不可以掉以輕心,更要有長期抗戰的打算,所以我們還是必須將心情放輕鬆,並做最好的準備。以下就介紹六個步驟給上班族參考: 1.節衣縮食:減少一切不必要的開銷,力保日常收支不出現赤字,不可以入不敷出,以免你的財務情況更惡化。 2.放鬆心情:多多從事一些不會增加任何花費的活動,力保身心的平衡與健康,以免失去健康使財務狀況更為惡化。 3.重新耕田:金融海嘯之所以引爆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已經忘了「勤儉致富」的美德,每個人都想不勞而獲,一夜致富,所以勤勞的美德多已淪喪。其實,勤勞所得的才最寶貴。所以上班族要回到勤儉致富的根源,重新努力上班、專心工作。 箴言28:19說:「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足受窮乏。」不就是最好的提醒嗎? 4.重視親情:在此風暴中,你很可能發現還是親情最可貴,那麼,就趁此風暴襲來之際,好好挪出時間來享受天倫之樂吧。 5.重整步伐:特別是要重新檢視你的生活步調與內容,過去多少年你每天的生活可能被一大堆的理財資訊所淹沒,你活得多荒謬自己可能毫無感覺,趁此機會重新檢視與調整吧。 6.仰望上帝:如果你是基督徒,還有第六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步驟,那就是要重啟或增進你和上帝的關係。更多且專一地仰望神的恩典。上帝是化咒詛為祝福的神,祂必要讓這一切的危機,化為對你的一生最大的祝福 。 豐富生活的內容 另外,我們也可以考慮從事不會增加任何花費,又能放鬆心情的活動,包括──關心別人:去一些社會公益團體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服務的工作,去關心那些你本來沒有機會了解與關心的人,去做那些你本來就應該要做、卻從不曾有機會去做的有意義的事。 種種花草:這也許需要一點點的小小的費用,但絕不致於太多。可是對調劑身心卻很有效果,而且絕對比養寵物要省很多。而且有許多地方可以免費學習種花種草的常識,甚至也可自己種菜,那就不只是使身心健康,而且可以自食其力呢。 參加藝文活動:需要花錢的藝文活動暫時就免了,但是有許多免費的藝文活動,卻很值得參與 。一來這絕對比悶在家裡好,二來又可增進自給的藝文素養呢。 去圖書館或非營利機構當義工:一來可以舒活筋骨,二來也可看遍圖書館裡的各期刊雜誌或圖書,趁此讓自己更有學問,身心一定都健康。在非營利機構當義工,能多體驗「施比受更為有福」,為善最樂的真諦,並豐富自己生活的內容。

玫瑰不謝

有個人種了一株玫瑰,他很殷勤地照顧。開花前,他仔細地察看那待放的花苞,卻也見到它札人的刺。他心想,「為何那麼美的花是出自長滿了刺的植物上?」越想心裡越低沉,而忘了澆水,以致玫瑰花苞還未綻放就凋萎了。 在我們的靈魂深處也有這樣的一朵玫瑰….在我們出生時,便擁有上帝的形像;成長中難免加添了許多過錯的「刺」。許多人只看到自己的缺點或過錯,而十分絕望,以致疏於灌溉自己內在的美善,而漸漸萎縮,潛能也無從發揮。 那些無法看到自己心園裡的玫瑰之人,必須有人幫助他看見。救主耶穌「慧眼」過人,能夠指出人心裡面的天國;祂能夠越過你身上的「刺」,看出你裡面的玫瑰,這就是愛的特質。 看待一個人,不但要理解他有弱點,也必須看到他靈魂的尊貴榮美,並且幫助他知道他能克服自己的弱點。如果我們將「玫瑰」展示給他,他便能夠克服那「刺」,他的花朵也將綻放出芬芳、美麗。 我們在這世上的責任,便是幫助人看見他們裡面的玫瑰,而非刺。如此,便能做到基督要我們──彼此相愛,與完全了;能在父的園中開滿了芳香燦爛的玫瑰。

大夫,醫醫自己吧

神藉著一場病,點中我的「活」穴。 論人容易斷己難 發現自個「脖子粗了」,是在出國數月後的一天早上。刷牙時偶見鏡影中頸前區飽滿,一摸好像有個結節凸起,我不禁打了個寒顫:甲狀腺出狀況了?有些不敢相信手指頭,再反覆觸診,又似是而非,或許自己看走了眼、過於敏感了吧。索性就去做個B 超,讓儀器「給個說法」。 等待特檢的那幾天,我坐立不安,陷入了無主、惶恐的幽谷。身為「大大夫」此時辯不了自己的症,平素的那股果斷利索勁兒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變得跟私底下常哂笑的老郎中「優柔寡斷」別無二致。 事偏與願違,掃描結果竟言中、驗明了病身,瓦解了我最後的心理防線。我心底頓時浮起了一綹無名憤懣:這是為什麼?!想我打小熱中體育,長年在省、市大、中學田徑賽上掛名,係「文質彬彬」的杏林書生堆裏不多見的運動健將,眾所稱羡,自以為這老本夠吃一輩的了。職業又使然,懸壺濟世多年,好像病呀、災的應是他人的專利,從未想過自身會「有染」。不料還沒到中年,轉眼淪為「病號」一族了,不啻天大的諷刺,實在搞不懂。 直到若干年後,當我謙卑向主時,方學會了反詰:並非「特殊材料」製成的我,憑什麼就「百毒不侵」?滿腹保健經綸、「膂力過人」,便「刀槍不入」?可惜當時我沒此覺悟。事已至此,只得逆來順受,痛苦地「認栽」,「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事非經過不知艱 醫師分析「像是良性瘤子,但是不穿刺化驗,誰也不敢排除惡性」。這「套話」聽起來再耳熟不過了,我曾無數次地跟病家如是說,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此番卻是反主為客,始咀嚼出個中的苦澀。「行家」的我選擇了徑直開刀,不冒出血、擴散的風險、多穿刺一舉了。可問題接踵而至:我擔保妻子、女兒來團聚的申請遲遲沒有音訊,立刻手術的話,無人陪床照顧;但若延宕下去,倘是劣疾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曾幾何時,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堅信命運人能「一把罩」。從考大學、研究生,到出國留洋,無不是自力更生、發憤圖「得」來的,並帶著一絲「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矜持得意。對於文火烘培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教化,也深信不疑。趕上現代文明又「逼人太甚」,身不由己地以征服者的身段在職場上折衝陷陣,機體超負荷運轉,似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直至今天慘遭「滑鐵盧」,積勞成疾,方才猛醒:所向並不披靡,前途亦非玩於個人股掌。一個腺體小包塊便令「能文能武」的我,無論是在「診」還是「治」上,現了原形,何顏靦著臉自詡? 在聽天由命的日子裏,我寢食不寧,跌進了無助、絕望的深淵。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西人云,「戰壕裏找不到無神論者」,這回是病症把我變成有神論者了。山窮水盡疑無路,萬般無奈的我不由地想到了上帝。儘管適才從寄贈的小冊子「囫圇吞棗」,泛泛瀏覽《新約》還沒找著「北」(註:意為找不著頭緒,暈頭轉向,連「北」在何方都不知道) 呢,但萬一「祂是」、肯幫忙呢? 無枝可依祈天助 抱著姑且一試之心,我第一次在內室跪了下來。桀驁的我幾十年來除了給老爺姥姥上墳俯伏過以外,從未屈過膝,眼下「臨疾抱神腳」,情急迫切地禱告:天主啊,如果您就是「老天爺」的「真身」,就必能改變現狀。求您施恩庇佑,彰顯奇蹟,讓我逢凶化吉,也由此而信仰您。接著便開列「清單」:老婆快點拿到簽證;瘤子別是惡性的;良性的也莫於開刀之前生變;手術儘早、成功,等等。不顧自個尚不是祂的「屬下」,就這麼「賴乎乎」地叩乞上了。直覺得慈善的祂,不忍拒絕「投誠」「歸降」者。禱完了,還學著電影上看來的,在胸前畫個十字,以表示敬虔。 些許年後,成為天國之子的我回首這難忘往事時,甚感幼稚可笑:還弄不清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禱辭也不失「功利」,甚至不敬。幸好上主沒怪嗔生氣,或因「病急亂投醫」而未予理睬,畢竟求者確是「憑著心靈和誠實」,還略帶點與神摔跤硬求祝福的勁兒。他開恩應允,「照單全收」了,果真給叩門的開門,讓尋找的找見,並順勢利導我緩緩地步入了永生之途。 這也便是為何當時祈畢,內心倏生出人意料的平安,在我個人史上這是前所未有的。我篤信此乃已蒙神恩准了的憑據。果然不久,妻女在我出洋八個月那天飛抵,歷盡了分別折磨的滄桑,伉儷重逢時竟嗚咽無語以對,一切盡在不言中!倆人顧不上互訴離別的衷腸,就趕緊張羅手術事宜。不日,我便躺上了推床,聆聽主刀醫師術前談話,到了又一個緊要關卡。 「先割去病側,快速切片檢驗:是良,就此打住;是惡,接著摘除另側,術後化療,終生服用甲狀腺素……」。這原本係「圈內」例行公事的千篇一律,自己數不清地跟患者重覆過,眼睛不眨神不動地。現在身份倒轉,方體味出語重驚心。「內行」的我聯想得更廣:術中大出血、麻醉意外、心跳突停……「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1:18),一分智慧一分愁。「最難對付的病人是醫生」這話,一點都不假。 魂兮歸來主垂憐 看著我的臉色陡變,同是大夫的內子緊緊攥著我的手,「放心,不會有事的」。這關切的安慰此刻卻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因為彼此清楚得很:誰會預知壯士一去能否「復回」?就在這種悲涼中我被推進了手術房,「剝光豬」似的挪上案臺,宛若一塊「俎上肉」聽任宰割。此刻「人算什麼」?不言而喻「昭然若揭」。開始注射麻藥了,我逐漸恍惚起來,仿佛靈魂快出竅了。孰能保證一定會「還魂」呢?著實「無人有權掌管生命、死期」!我又一次強烈感受到人的渺小、悲哀。攫住失去知覺前的一刻,像抓住救生圈索,我默默地唸叨:上帝保佑,上帝保佑…… 待我再次睜開眼時,已經「移師」甦醒室了。朦朧中聽見妻子的輕喚:手術順利,良性、半切……,我頷首淚盈,萌生一種重返人間的幸福感,無言地感激上主,一切都過去了。 出院返家休養,我「又回來了」,瞅著榻旁妻女偎著、伺候著,飽經創疼的我竟油生一縷愜意與快感。多久沒有品嘗享受這溫馨的氛圍了,若不是被病撂倒,咋會有暇消受這家味的細膩悠然。呵,所謂「痛快」,或“No pain, no gain.”(無痛就無所得),大概就是此種情形與意境吧。不過最好還是別以身試法、特來體驗這「苦樂」為妙。俗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創造天地的主可謂巨老的「老人」了,要是可以早遵祂訓,不「吃一塹」也「長一智」,「不撞南牆」能「回頭」,豈不更好。 臥於床上,痛定思痛,想的特別多,可以說前半生頭一回任思緒如此飛揚、馳縱。過去多少年來卯勁「務實」打江山,營營汲汲「忙忙然」,哪肯捨得偷閑「務虛」,勢必對人生的意義「茫茫然」,對生命的真諦「盲盲然」。儘管「少年得意」、「小器早成」,正躊躇滿志,欲踏「他山之石」「與天公試比高」,不期嘎然「卡殼」、「拋錨」了,望天興嘆,一切「枉枉然」。甭說是蠅頭小名利了,就算「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依稀記得的單張上那話,此時反芻,好似專門對我說的。「 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分毫不差。 世事命運神掌控 該懸崖勒馬、掉轉船頭了;「只埋首拉車,不抬頭看路」;「小車不倒只管推」是不行的,奔到胡椒地裏都渾然不覺。人太有限了,怎敢自擂狂言「人定勝天」呢?正是這種妄自尊大,讓人目中無神,違反造物主立的自然法則,暴殄天物,自食惡果。而各樣的精神刺激,叫人不再「頭腦簡單」,從而致病,怎是一個「四肢發達」就能抵禦、了得。具體到「個案」,就是那股「戰天地」、「與人鬥,其樂無窮」的「只爭朝夕」精神,使我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過分磨損,釀成今日的苦酒。嗐,「醫生,治你自己吧」! 半個月後,詳盡病理結案的白紙黑字叫我懸心徹底落了地。這次總算沒有失望。至此,自己向神求的全部兌現,化險為夷了。輪到我遵守諾言、相信他的時候了。好在我沒有忘恩負義、在這件「人不知」的事上,「好了傷疤忘了疼」,而是默默地「認祖」,從思想上先「歸宗」──皈依了基督。 亡羊補牢,猶未遲矣。我初懂了:世間萬務都捏在神的手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便是為什麼「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它在於當時的機會,而後者全在上帝的命定、垂顧。 我也開始試著從「唯心」而非「唯物」的角度認真翻閱《聖經》了,挖掘、思考其中的真理。性情亦隨之逐漸轉變,不恁地「工蜂」、唯事業是圖了,學著與妻子孩兒「快活度日」,業餘多享受些天倫之樂。就連走路,也不再行色匆匆、一往直前了,而是不時地「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兩旁的風景,居然聽到了鳥語、聞到了花香,看到了天藍,世界彷彿變了模樣。其實神創造的美麗大自然原本就是這般,只不過我以前「業迷心竅」,熟視無睹。現今「綱舉目張」了,像見了「重大考古發現」,心曠神怡,「新鮮」不已。 翌年,我易地工作,抵埠不久便自發找尋去了華人教會,跟天國「組織」「接上了頭」,從此如魚得水、柳暗花明又一村。雖說萬事之理,仍舊離我甚遠,不能測透,但有一點卻毫不含混糊塗:有「事主」牽著我手,不復迷茫彷徨,只顧大膽往前走,這便足矣。 信心駛得萬年船 我每每額首稱慶自己因病得福,「靈魂深處鬧革命」。切除的不光是「形而下」的高功能腺瘤,一併還有「形而上」的「白內障」。甲狀腺固然少了一塊,但新陳代謝功能並無大礙;可是剔除了心眼的翳蔽,得見神國「天日」,體魄則真強壯了。神藉著一場病點中我的「死穴」──引以為豪的「文體兼優」,破了我的固步自封,轉而降服。疾癒之際,我也省悟出,人體的好多生理紊亂,皆肇因於心理或靈魂上的缺欠,「病是自家生」。所以作醫生的在療治時,應當治「本」而不是「標」,方能「妙手回春」。 我常常嘖嘖稱幸自個未曾食言,「吃水不忘打井人」,老實還了初禱之際所許的願;後來也從「組織上」「辦了手續」──正式受洗,靈魂得以死裏復活,一直蒙福到今天。倘若那時犯了老毛病──健忘症,不守信了,我必與救恩失之交臂,跟永生無緣。現在想起來好險哪,仍覺有些後怕。「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千真萬確。正如郎中瞧不了、切不掉自個的病患、腫瘤,要靠別的大夫援手救命一樣;罪人是認不清、脫不了自己的干係、過犯的,須依救主耶穌赦免拯治才成。 現在我幹活跟昔日一樣: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的肉身疾恙。可是心態和動力迥異了。一個親遭了病殃、品過患痛滋味而康復的郎中,懂得了「急病人所急」,會仁、術並重,富有療效。畢竟有些患者的復元,不是藥到病除的,而是僅僅因著他們滿意於醫者的關懷慈心。同時我也在傳揚救恩,修復「舊人」心靈創傷。一個脫離了罪孽、嘗過主恩甘甜而重生的「新人」,明白了「痛罪人所痛」,能現身說法,多有成果。因為有些浪子的回頭,不是「弄通經書」了,而是單單緣著他們感召於基督的博大愛心。 如今我心裏跟明鏡似的: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信靠主是永生的確據。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鬆手,一切都是從這兩樣出來的,據此纔算是名副其實的「文武雙全」。「救世主」自有永有,有「天書」《聖經》為證,只不過人不曉得或不承認,自負於「靈長類」、居萬物之首。此一「傲」字,實乃人生大病,必須根治去除,人類才有希望。人惟有信靠上帝,藉著祂的大能,來助己「一臂之力」,才能真正超越自我,行施限度以外的事,顯示神的榮耀,並且在末後進入與天父同在的永恒。

昨夜嚴寒

昨夜,我和鐸,又哭、又鬧、又憐愛。 2008年,次級房貸風暴、經濟海嘯,撲天蓋地而來。 年底,當我知道我們手中擁有的公司股票市值只剩下一股25分錢,而辛苦積攢的退休金,一夕之間,縮水減半;我打越洋電話,向媽咪大發牢騷。我說,殷勤在美國工作,平平淡淡過每一天的生活,禍也會從天而降;不投機、不圖利、不貪財、不走捷徑……歹事也會臨到安份守己的人。 曾幾何時,「孤單」的感覺開始糾纏我,那是包裝在「好妻子」無怨無悔、無所謂與不在意之中;只為了讓丈夫無「後顧之憂」,我無聲地鼓勵他繼續與惡劣的環境搏鬥。 我爆了,至終,還是選擇向他泣訴,多少夜晚,我孤單入眠;那是一種無奈與無能的感受,只因知道,他不是忙著在外面搞三捻七,而是夜半三更,為了公司一份無理地加重份量的工作,賣力效勞。 他,由於公司大裁員,慶幸著還有一份工作可做,感謝上帝還有一份薪水養家,心中卻是蒙受著巨大的陰影,手中捧著的,是一份「一人擔兩人份」的工作。 我的抱怨讓他的委屈也潰堤!他放聲大哭,兩年內,換了六個老闆,無數次的改組,開不完的會議,接不完的電話,廿四小時手機一直開著…… 累得像一條狗,真不是人幹的。他心想,明天,就去辭職。 我想,FBI大招募,那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他說,人老了,那是一種天黑了,人還在公司,心卻想念著家人的感覺。想著望夫早歸、為他熱飯菜的妻子;想著等著向爹地道晚安的娃娃;想著不能一起運動打球跳繩的「小豬」;還有…… 夜深了,我們相擁而泣、溫存入眠。雖然,屋外嚴寒,家,依舊溫暖。

祂沒有遺棄我

從掛名基督徒銳變成委身的基督徒之傳奇。 說起來,我是一個生長在父親缺席的家庭裡的孩子,上有三個哥哥, 兩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在台灣1950的年代裡,當我還是四、五歲左右的年紀,父親便離開了母親和我們幾個孩子,另組家庭。以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看,這對一個從小就失去父親庇護的小男孩而言,必定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說是個很嚴重的打擊。 母親美好的工作 然而,回想起來,我卻沒有太多的感傷和震撼,想來不是小時候本來就和父親不太親近,所以對父親離家沒有太大的傷痛;就是年紀太小,體會有限;還有,更有可能是因為母親作了很好的工作,以致於小小年紀的我,可以安然度過這個重大家庭危機。 總之,我們家因此只剩下母親一人,母親身受高等教育,父親的離開對她打擊很大,她卻沒有因此被打垮。父親雖然家世富裕,離開時卻沒有留什麼給我們。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母親把我們幾個孩子茹苦含辛的撫養長大。我特別感謝的一點,是母親並未因此懷恨父親,反而不斷告訴我們要孝順父親。後來父親晚年真的落入貧困潦倒的地步,連他身邊的家人都不管他了,那時我們兄妹都願意在經濟上照顧父親,這完全要歸功於母親的教導。 母親總是盡一切所能的工作和照顧我們,希望補足單親孩子們所欠缺的父愛。事實上,她真的把我們幾個孩子養得很好。我和哥哥們小時候都是學校的田徑代表隊,在運動方面一直有傑出的表現。當然,我們也因此擁有強健的體魄。 母親娘家是信主的,可惜她本人結婚以後,卻與夫家一起拜拜。儘管她很盡心的照顧我們,我們幾個孩子卻是在一個沒有基督信仰的家庭中成長。倒是在初中時,有一個要好的同學是基督徒,我常常有有機會去他家,覺得他家的氣氛很好。我甚至還有一次,與他一同參加教會在聖誕節時舉辦的報佳音節目,雖然那時只是為了好玩,可是直到今天,我還是印象深刻。 我就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因此也養成了獨立不羈的個性。大學畢業後,我進入一個不錯的公司就業,那就是美商公司必治妥藥廠。我在其中擔任藥劑師的工作,有著人人羨慕的工作及待遇。以前我們家庭經濟清苦,現在突然有了豐富的收入,我開始迷失了,過著放蕩的日子,常常跟同事藉著工作應酬的需要,穿梭在燈紅酒綠之間,卻自以為過著天堂般的日子。 愛的轉變力 就在這時候,我認識了當時的女友,她出自一個基督教家庭,她的氣質與個性深深的吸引著我,我願意更多的認識她並和她交往。無奈她的父母都是基督徒,他們不但因為我的生活態度而反對我,而且堅持女兒必須嫁給有相同信仰的基督徒。我感到相當為難,因為我不但不是基督徒,甚至連慕道友都不是。最後我決定為了愛情,放下自己的堅持。 1974年,我為了與女友結婚,毅然決然走進教會,受洗成為一個基督徒。受洗後第二年,我終於把心上人娶進門。 我以為自己是為愛犧牲,其實卻是只求自己的利益的掛名基督徒,心中一點也沒有對神的渴慕。所以婚後我也沒打算改變我的生活態度,一如往昔的交際應酬,喝得爛醉如泥是常有的事,但妻子卻是出奇地默默忍耐我的放縱無度, 當時我也不覺得奇怪, 因為我是個台灣的大男人主義者。那時,必治妥公司的總經理是衛理公會的信徒,常常在吃午餐的時間邀請人聚會、吃飯,藉以傳福音。我雖然參加這午餐聚會,卻對在公司傳講耶穌很不以為然,也常藉故跟他們辯論。 艱辛的美國夢 必治妥公司裡,我開始遇到人事上的挫折,總覺得他們沒有給我該有的升遷和待遇。在一次訪美旅行中,妻子定居美國的阿姨勸我們移民美國。經多方考慮,我們決定接受她的建議,先讓妻和孩子們留在美國,我則繼續撐到把年終獎金拿到手。 然而沒多久我就撐不下去,我決定放棄退休金,早早來了美國與妻兒相守。來美國的第一年,我們住在距親人較近的德州,我們將積蓄投資在經營超級市場上,希望以此維生。然而我們不熟悉市場運作,因此虧空極大,最後到了不得不宣布破產的地步。我因為怕連累妻子,甚至把離婚協議書都寫好。那時覺得人生至此,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人人羨慕的美國夢,對我而言,實在是苦澀而艱辛。 就在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一位素不認識的林先生邀請我們與他一起開發鞋業生意,在我們不必出資金的條件下,我們便開始了這樁買賣。只是我們必須放下身段,到跳蚤市場擺攤賣鞋子。對我而言,我已經顧不了什麼面子問題,只要有機會東山再起,這算得了什麼。 回想起來,這實在是神的恩典,我沒想到只是到跳蚤市場擺攤做生意,第一天就可以進帳幾百塊。但是這生意也有不少困難。首先,這是看天吃飯的生意,德州常有突如其來的陣雨,我們必須要在陣雨前緊急的收攤。再來,我們每次都要抽籤決定場地,這對當天的生意好壞影響很大。因此,我習慣在要做生意之前的清早,在車子裡禱告神,求祂祝福, 因為我不敢在家人的面前禱告, 他們是多年的基督徒,很會禱告的。當然, 這個禱告與渴慕認識祂無關,因為我只是求神給我好場地和好天氣。 二月清晨的經歷 1987年二月清晨出發做生意前,我坐在車中冷得直哆嗦。我一如往昔,出發前在車中向神禱告。當我開始禱告時,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的口竟然發出自己都不懂的聲音,我的舌頭第一次不聽使喚,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後來我才知道那就是聖靈充滿、講方言,當時只覺得心中洋溢著喜樂平安,這是我從未經歷過的感覺。 我算什麼,神竟顧念我?我並未像有些人那樣敬虔愛主,神竟向我顯現,以聖靈充滿我。那實在是神的眷顧和恩典,是我不配的。自從這次經歷後,我的生意困難還是一樣多,天氣還是一樣不穩定。外在環境雖沒有什麼改變,但是我的生命和心境卻完全不一樣了。記得當時我禱告要饒恕得罪我的人,也求主幫助我戒煙、戒酒,神竟垂聽我的禱告,使我成功地做到我所求的。神真是奇妙,而我竟然耗費這麼多時日,才走到這一步!從此我便積極讀聖經,想要更多認識祂。我也開始積極向朋友傳福音,希望他們認識我所認識的這一位上帝。 記得有次週末要擺攤做生意之前,發現天空烏雲密佈。我非常緊張,因為如果下起雨來,那表示我們就不能做生意了。於是趕緊向神禱告,讓我們做生意時有好天氣。奇妙的主垂聽了我們的禱告,那一次我們還未做生意前,就開始下傾盆大雨。當我們要做生意時的週六和週日,天氣卻出奇的好。一過了週末,大雨又繼續下。一直到今日,我常有負擔為聚會的天氣禱告。 神給我們的祝福實在超過我所求所想的。祂讓我們生意興隆,我甚至在當地生意圈中,被稱為「鞋王」。我們不但購車、購房,又連開兩間商店,生活是富裕有餘。但是有一件事常叫我們為難,那就是因為週末需要做生意的緣故,我們無法去教會與弟兄姊妹一起聚會敬拜神。經過和妻商量後,我們決定將生意賣掉,週末便可以聚會。神祝福這個決定,我們很順利地把鞋業的生意賣掉。 賣掉鞋業生意以後,我們改作房地產仲介的工作。1992年我們參加Arlington華人基督教會的差傳年會,就在講員王永信牧師的呼召下,我回應神的呼召,決定奉獻自己為神所用。當初那個為愛情受洗、神家的浪子,如今不但歸在主名下,並且決定餘生完全為主而活。如今,我已經自神學院畢業,和妻一起在教會同心服事神多年。想來,我的生命中沒有任何可誇口的,若不是出於神的憐憫,誰能料想到有這樣的結局呢? 陳以諾牧師口述‧李夢琴 採訪

莫做無知人

猴子、四樹、財主的故事。 撰寫此文時,全球在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下,正經歷經濟大衰退──房價、股票大幅下跌、退休金蒸發、失業率高升、企業破產層出不窮。專家預測在可預見的將來,經濟難以復甦。如何應付金融海嘯,是目前流行的熱門話題。 在面對經濟困境時雖然應該開源節流、量入為出、省吃儉用,但最重要的是從中學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在發覺投資錯誤後,不能一錯再錯,要改弦易轍,更正方向。這樣把壞事變成好事,就是善莫大焉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筆者想到四個非常切合時宜的有趣的比喻,故撰寫此文與讀者分享,相信會對我們今後的人生方向和投資策略有所啟迪。 猴子的故事 下面這個猴子的故事是藉互聯網而得。故事是說有一個村莊,裡頭有很多猴子。一位商人向村民說他願意以十美元一隻猴子的價格收購,結果一呼百諾,村民大肆捉猴,共得到了數千美元,但猴子卻越來越難捕獲了。 該名商人把價格增加到廿美元一隻猴子,甚至廿五美元一隻,但因極難捕獲猴子,人們開始重操舊業,逐漸淡忘抓猴子這件往事了。 該商人最後出價五十美元收購一隻猴子。他要離開村莊到城裏辦理一些事務,交付他的助手處理猴子的業務。助手告訴村民,現在是賺錢的好時機了。他願意把手上的猴子以卅五美元一隻的便宜價出售,等商人回來後以五十元一隻賣給他,毎隻猴子可以淨賺十五美元,何樂而不為?村民立即滙集所有的積蓄,購買了他的全部猴子。只等商人回來,就可以發一筆小財了。 可惜村民望穿秋水的樂境無法實現,因為再也見不到商人和他助手的踪影了。 不用解釋,我們也可以明白這故事的教訓含意,因為自已也可能是其中一個購買了猴子的村民。 當筆者告訴友人這個故事時,他的反應是如果早幾年聽到這個比喻就好了,現在已後悔莫及。 真的嗎?在近二千年前寫成的聖經,早已記載了提醒人不要投資錯誤的比喻,為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現在重讀這些比喻後要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作正確的投資。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四棵樹和撒種的故事 根據李啟榮著的《聖經助解》一書,一個記載在《士師記》的比喻是聖經的第一個比喻。你能說出這個比喻嗎?不妨問問你認識的曾讀聖經的朋友和教會的前輩,看是否能說出這個故事。相信知道的人甚少,這是件非常可惜的事。 故事記載在士師記9:7-21。故事說有四棵樹被膏立為王,頭三棵樹說他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故拒絕了。橄欖樹反問:「我豈肯止住供奉神明和尊重人的油,飄搖在眾樹之上呢?」(v.9)無花果樹反問:「我豈肯止住所結甜美的果子,飄搖在眾樹之上呢?」(v.11)葡萄樹反問:「我豈肯止住使神和人喜樂的新酒,飄搖在眾樹之上呢?」(v.13)第四棵樹是荊棘,他答應作王了。他說:「你們若誠實的膏我為王,就要投在我的蔭下,不然願火從荊棘裏出來,消滅利巴嫩香柏樹。」(v.15) 前三棵是好果樹,神在造人的時候宣佈將果子給人作食物。(見創1:29) 第四棵樹是壞樹,因為人犯罪受咒詛後,地才長出荊棘和蒺藜來。(見創3:18) 大洪水過後,橄欖樹是仍然生長的一種樹。因為挪亞放出的鴿子,嘴裏叼著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見創8:11) 詩人大衛喜歡橄欖樹,他說:「至於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我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 (詩52:8) 無花果樹是聖經最早提到的一種樹。亞當夏娃犯罪後,「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 (創3:7) 無花果樹是聖經中很重要的果樹,出現達57次之多;是繁榮安居的象徵。(見王上4:25) 葡萄是聖經中最重要的水果。聖經中提到它或它的同義字近五百次之多。舊約聖經記載葡萄象徵信神的人:「我耶和華是看守葡萄園的。我必時澆灌,晝夜看守,免得有人損害。」(賽27:3) 新約聖經記載葡萄象徵耶穌祂自己,因為祂曾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約15:1) 荊棘不是果樹,因為它不結果;它象徵羞辱。耶穌在釘十字架時,即被強迫戴荊棘的冠冕。 荊棘也象徵世俗錢財的迷惑。耶穌曾作了一個撒種的比喻。(見太13:1-23)祂說有人出去撒種,種子有四種不同的遭遇。有些落在路旁的被飛鳥喫掉。有些落在土淺石頭地的,沒有根,日頭出來便枯乾了。有些落在荊棘裏的,被荊棘擠住。有些落在好土裏,結果結實卅倍,甚至有一百倍的。耶穌解釋說撒在路旁的,是不明白真理,後來被惡者奪去。撒在石頭上的,是人聽道,但心裏沒有根,受到逼迫便跌倒。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了,不能結實。撒在好土的,是人聽道後明白並結實。 耶穌說的撒種比喻,可幫助我們明白《士師記》記載的四棵樹的比喻。士師時代的人以荊棘為王,今天的人也是以荊棘所代表的錢財為王。在牛市時期甚至把投資股票的話題帶進教會,讓人被世上的思慮纏繞,向錢看,服在它的權下。 這樣看來,那棵樹才配作王呢?彼得前書2:24指著耶穌,說:「祂被掛在木頭(原文作樹)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所以十字架這棵樹所代表的耶穌,才配作我們的王。因為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犧牲,讓我們罪得赦免,得到永遠的豐盛的生命。 財主投資錯誤的故事 耶穌直接說了一個提醒人不要投資錯誤的故事,該故事記在路加福音12:13-21。故事說有一個財主,他擁有許多田產,他的人生目標是錢,心思全投資在積穳更多的財富上。他從未想到自己的生命會有結束的一天,也未想到自已靈魂有特別的需要,更未想到神。當他正磨拳擦掌要大展鴻圖時,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豫備的要歸誰呢?」結論是:「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耶穌建議我們把投資的方向和優先順序改變。祂說:「你們要先求祂(神)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 (日常的需要) 都要加給你們。」(太5:33) 保爾柯察金寫了一本名為《鋼鐵是怎樣鍊成的》書。書中有一句話提醒人,不要把生命作錯誤的投資:「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每個人僅有一生。他的生命應該是這渡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不少人回首往事的時候,會因為股票投資錯誤,虛度了年華而悔恨;會因為奮鬥了一生,仍不是達官貴人而羞恥。但誠心信靠神的人回首往事的時候,常會因生命的豐盛而感謝神說:「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