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平衡生活的禮讚

過去這幾十年,先進的科技使人類生活水準提高了許多。因此,現代人的生活享受比一百年前的帝后還要好。 自從廿世紀以來,人類生活的改善雖不是因高科技而來,卻有兩個非常重大的突破:首先是電力方面的,其次是水管裝置方面的。除了少數第三世界的地方外,在已開發的國家中,許多人即使沒有電腦和網路,但電力和水管裝置卻是生產的能源和維持公共衛生不可或缺的。過去廿年來,電腦和其相關的技術使人類的生活和作事方式全然改觀,使用電訊方法溝通變成快捷又便利,大多數人都以電訊方式溝通而少面對面互相交談了。在這種情形下,最終可能面臨下列的危機:首先是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其次是失去了應付生命中關鍵性問題的能力,最後連人類的自我也迷失了。 人生失衡的緣由 人類自我的迷失,是後現代社會很普遍的問題。人變成只是消費者,人人以電腦戶名(user name)和密碼(pass word)來識別。在網上有許多聊天室,卻沒有一張真人面孔。當你在電腦裡打入話語和符號時,沒有人能看見你的表情。年輕人在網上互通音訊好幾個小時,卻互相素未謀面。人也以號碼來識別,網上購物要求你有信用卡號碼或某種號誌,人的面孔已漸漸消失了,最終人就漸漸失掉了自我的人性化和個人化,變成只是一個號碼或數字而已。 在我們還未完全失掉人性化的地步前,社會已傾向愈來愈不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一旦缺乏面對面的互動,我們就將失去應付某些人生中關鍵性問題的技巧。最終,人類也失去了應付人生的技能,以致個人生命失衡,與他人的關係也不和諧。 每星期有一天,我在UC San Diego 教授年輕的醫生科學與醫學方面的課,我發現今天的年輕醫生IQ比我們那時代提升多了,然而他們的EQ 卻較落後。再者,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也大多了,當你請求人做義務工作,或朋友家人有事請求幫忙時,人們的回答總是:「我哪有時間!」許多人拼命努力工作,但並不滿足和快樂。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面面俱到,我們往往疲於奔命在生活瑣事中,卻不知人生的意義何在。 平衡人生的工具 1874年 william Oncken 和Donald Wass在《哈佛商訊》寫了一篇有關時間管理的文章,他們提出了三種型態的時間: 1.老闆要求的時間:那是必須遵循如期完成的,以免招致嚴重的懲罰,後果不堪設想。 2.制度體系要求的時間:若無法立刻完成,比較沒那麼嚴重的後果。然而,有時也會為自己或相關的人帶來長遠的麻煩。 3.自我要求的時間:它不會有任何懲罰,這種型態的時間最典型的是用在無生產力和無關緊要的事上,但它是應當儘量減少的。 十年前Bobb Biehl 寫了一本書,幫助年輕人準備自己面對現實世界的生活。讀過這本書和上述有關時間管理的論文後,我覺察到一個普遍的準則,生活就是不斷地要在家庭/婚姻、財務、健康、事業和靈性各方面努力求取平衡。當一個人失去平衡時,他/她的人生就有許多問題。 醒覺 我發覺這個原則對我安排自己的生活很有幫助。身為妻子的丈夫、兩個青春期兒女的父親、年事已高父母的兒子、病患之醫生、醫學學會的一員、年輕受訓醫生的教授、繁複科學問題的研究員、當地教會的同工、網球俱樂部的會員、國家衛生機構的義務工作者,我必須扮演許多角色,完成許多任務。常有人問我,哪還有時間給家人或自己?秘訣就在於要努力求取適當的平衡,有時也根據人生不同的階段,我會較花時間和精力集中在下列各個不同的人生層面: 家庭/婚姻(父母、手足、配偶、子女); 健康(習慣、健身、運動、體檢); 財務(花費、投資、抵押、貸款); 社交(友誼、網路、派對、娛樂、遊戲); 事業(個人成長、職業、目標), 最重要的是靈性的(靈修、教會、查經、短宣、義務服務)。 優先次序 要達到穩定且和諧的平衡,必須努力的常作調整。換句話說,需要特別努力保持正確的視觀,並且排列好優先次序。人生中某些方面值得我們比其他事情更費心注意,為了達到全方位的平衡,我們必須格外努力。有如一個人同時要接好幾個球,某些球像家庭、健康,以及靈性,都是十分脆弱的,如果不慎落地,可能會摔碎而永遠無法完全補救。有些球如財務、事業及社交,即使遭受挫折,過些時日仍可以捲土重來。所以千萬別因為錢財破壞了你的婚姻,也別為了賺錢而拼命工作,以致健康受損。更別因忙於娛樂或工作而忽略了靈性上的滋養。 具體的建議 我們若想同時做許多方面的事情,往往會失去人生的平衡。你如何平衡你的銀行收支呢?就是要經常檢視你的收入和支出。同樣的,我們也需要不斷地檢視我們的時間運用。時間比銀行戶頭的存款更寶貴,也是我們過一個平衡生活的資源。上帝是公平的,每一個人都同樣擁有24小時,我們是否能取得生活各方面的平衡,端在乎我們如何運用它。 金錢 在這物質掛帥的社會,有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大部份人都不懂得量入為出。有些人花太多時間為討生活賺錢,而沒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處,甚至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另一種極端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他們花了多少錢,或錢都跑到哪兒去了?我們希望擁有的東西太多,希望做的事也太多,但如果你沒有這筆錢,就不要亂花。今天的美國人總是花費超過他們自己所賺的,我們必須學習會說:「我付不起。」 習慣 身為一個醫生,我看到一個常見的問題是,人們沒有建立和維持健康的習慣。我的病人中有些大約四、五十歲,已經在事業上很有成就,但卻有一些不健康的習慣很難戒除。例如抽煙,喝酒,熬夜,暴飲暴食,或飲食不正常,缺乏運動等等。他們常告訴我,當他們年輕時,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卻從沒有體力的問題,他們認為自己是金鋼不銹之身。廿年後的今日,終究必須為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付出代價了。…
Read more

染上色彩的日子

打開前門,迎面而來的竟是一道穿透陰霾的彩虹。鳳城的雨是極其罕見的,而七彩粲然的彩虹更是不尋常! 天色剛亮,微小的雨珠還躺在花瓣,葉尖之上,靜靜的街道全無車聲、人語,卻已悄悄地鋪滿了神的慈愛,讓沙漠裡蘊藏的生命活力顯露出來。經過昨夜的滋潤,大地得到了撫慰,也回報以新鮮清麗的面容。 早起的小女兒恬恬,高興地跳著,好想接住這份大自然的祝福,童稚地問著我:「媽媽,我可以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叫他們也開開心,好嗎?」 是啊,這美好的彩虹,怎麼能夠不與公婆分享呢? 自在的天空 從小,我習慣把好東西留在自己的小小世界。父母受的西式高等教育,影響著他們給予子女的空間。我與其他兄、姊妹在充分的信任下,個別享用我們的自由,彼此生活很少交集。愈是成長,家人見面總是談論時事或各抒抱負。優雅的關切有之,而實質上的照顧卻不多。既然父親努力教務,母親沉默放手,兄姊很早就開始分頭追求自己的成就與幸福;排行在後頭的我悠閒地把握著安靜的天空,隨意而帶些瀟灑地長大。 當我清楚神所預備的婚姻之後,突然發現另一種家庭生活和人際來往。還記得第一次走進他的家,驚異於一切的光鮮整潔。他的父母剛從工作返回,立即分別燒水、洗衣、加熱飯菜,招呼已然成年的子女共享餐敘時光。不數日,他帶我前往父母經營的餐廳。裡裡外外做事的人總有數十人,不時熱情地倒茶遞毛巾,送菜添飯外,又不斷地打趣、閒聊,這可使我開了眼界。 被剝奪的空間 隨後而來的日子,常有機會置身在漫天的歡聲笑語之中。我彷彿闖入了陌生的國度,茫然不知如何處理簇擁的人群,頻繁的接觸和應對的禮節,又加上使用不同的語音,使我經常感到莫名的緊張與頭疼,不自禁地保持一些人際距離。 十八年前來到美國,享受學生的自適沒多久,即結婚生女。周到而思孫心切的公婆放下店務,老遠趕來幫忙;大伯、小姑也從紐約飛來慶賀,著實使得小小的公寓,不但菜香滿溢,也人聲鼎沸。面對這許多的親情包圍,有著感動,也不時覺得矛盾。一向擁有的空間不知到哪裡去了。 接下來的歲月便在公婆有時常住,有時暫留,其他家人也不時遠道探望之中,忙碌地度過。後來我們又增添了三個孩子,伴隨著他們的成長,使得人際網絡不斷地膨脹、延伸,日子不再單純和閒適了! 自幼失怙的公婆喜歡家人齊聚一堂,保守舊有美德的他們只求媳婦能夠理家、擅於應對,就心滿意足了。如今遇上了從書中世界走出來的我,固然放棄博士夢想而專心守住一群兒女,卻不喜愛重覆操作繁瑣的家事,是會有著挑剔和失望的。看到我一有空檔,竟選擇讀書、聽音樂,把尚未井然有序的家擱置腦後,能幹的公婆頗不以為然。 素來講究持續地付出和工作的價值,公婆不知如何要求我,只好經常長噓短歎,我雖愚拙,倒也看出他們的不悅。家裡只有可愛的孩子們用童稚的純真,把快樂填滿公婆的日程表。 這樣的「被動」與「相安」維持了數年。家庭的互動有限,親情的聯結也缺乏努力和體恤,相愛的關係出現了疲乏與乾旱。我渴望坦然無懼地面對老人家,卻不知該如何著手。 以神為助 透過許多的呼求,慈愛的天父「就應允我、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詩138:3);要我「存完全的心,行在家中」(詩102:1);先得學「作僕人」,和立志「以神為幫助」。 如同聖經所說:「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林後6:4),我需主動迎合公婆的喜好,加以順服,彷彿是為神而作的。如此,我開始提高對生活品質、家居事務的興趣,多向公婆討教。 同時,「作僕人」需要培養尊重之義、恩慈之心、感激之情;除了慷慨的付出時間,分享資源,迫切的代禱最為要緊。我走出自己的小天地,以更寬廣的心態接納生活的挑戰,學習調整和付出。 這樣的轉變是不容易的。我需要特別的恩典,來承受與我原生家庭迥然不同的習性。遠在家鄉的父母和手足,無法提供實質的建議。我只能「以雅各的神為幫助,仰望耶和華神」(詩146:5),每日清晨懇求智慧、愛心,而盡量在每個深夜謙卑地反省自己的言行、態度,多多地禱告。 改變的起點─ 自己 在神的面光中,我真正地認識自己個性的缺點,發現思想上的自私,和行動上的遲懶怠惰,加上言語的粗糙及虛偽,是如何地傷害家庭關係。一方面,我必須悔改過去,重新立志做一個「裡外一致」的人,以絕對誠實的心,容許神藉著人際、環境,來挑戰我的學習。這樣的轉變,促使家中出現勃然成長的互動力。 人生歷練極豐富的公婆,是很好的老師。特別是這幾年接受了基督的信仰,殷勤的聚會和查經禱告,使老人家的心靈得著歸屬,生活價值得到肯定,人生意義得到解答。公婆降低了對我的要求,反而不時地教導我人生百態和生活智慧,也幫助我實際需要,常常為我們加菜,打點前庭後院。 迎接美福 存著感謝,我擁抱公婆的關懷,開心地歡迎他們早早晚晚從他們的家走來探望,互道家常。我陪伴他們定期看醫生、身體檢查、逛街採購、共享品嚐咖啡閒聊的時光,並學習為他們處理文書、雜事,記住他們看為重要的細節。同時,將教會中有愛心和美好生活見證的長輩們,介紹給公婆做朋友。從開始鼓勵他們接觸和配合接送,直到如今公婆有一屋子的好友,每週日在他們住處聚餐和聯誼,真正看見神的預備和供應,使我們的忙碌不致於造成公婆的寂寞。 在兒女面前,我努力地引導他們真心地敬愛爺爺奶奶。除了必要的探望外,時常打電話和有空時相約出遊、共用餐點也很要緊。兩個青少年期的女兒、兒子常想不出話題,或不慣用中文聊天,需要我多加幫忙;另外兩個較年幼的兒女,常被我送到公婆家作陪,甚或過夜,好填補老人家的生活內容。如此下,全家人留意共同經營愛的關係,也能夠各持自己的空間,互相各享安息。 就這般地,我選擇改變自己,使用對神的信心,來創造不同的生活品味。揮別了夜間的愁煩和無奈的哭泣,我尋找神的意念和有益的訓練,展開步履迎接祝福。即使彼此可能仍有衝突和誤解,減緩了營造「父慈子孝」的美滿工程,我卻願意固守著:「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12:12)。 陰晦和風雨原本是大自然變化的過程之一,彩虹的顯現增添日子的多彩繽紛與歡欣。我只需要心甘情願地相信:「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3:11)耐心等候神特別為我開啟的每一扇門窗。付出愛心的工作,〉縱使是在沙漠之處,也能夠享受「時雨落下,必有福如甘霖而降。」(結34:26)

尋真的故事

一個人名利雙收時,他會向人分享什麼?恐怕大多時候就是那些可以自驕驕人的光采和成就。李世敏醫生則不然,他人生的聚光燈是打在他如何在不可信賴的世間,尋找真愛與真我的崎嶇過程,以及他如何在其中找到那條真正的「生命線」,並循線找到他渴望已久的「真」與「愛」的發源地。 李世敏是位有口皆碑的小兒科醫生,執業於洛杉磯,目前也擔任全福會會長。說起他的今天,他總要你陪他一同走過從前。 苦澀中的成長 李世敏生長在台灣中部南投的鄉下,童年的記憶留下的多是苦澀,少有甜蜜。貧窮、孤單、絕望,這些日後才懂的名詞,對他早就是一種「生活」。 窮人的一線希望,在當時的台灣就是抓緊讀書升學的「生命線」,不放鬆任何一個環節。皇天不負苦心人,初中、高中的金榜題名,終於像根繩索,把力求上進的李世敏從南投的鄉下拉了出來,進入了繁華的台北。但這段看似成功,喜劇發展的過程,卻在年輕的他心中留下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深深烙痕。在台北求學的日子,他總是在溫飽的邊緣掙扎,環顧左右,他常嘆上蒼不公,幸福、歡樂向來只叩某些人家的大門。 這條升學的「救命線」,不久又繼續把好學勤奮的他帶到了美國。在進了南加大的醫學院後,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爬在「升學天梯」的頂端,此時的他終於覺得可以稍微開懷,一抒胸臆:我也有尊嚴了!但是很快他就察覺,伴隨這份尊嚴和一點驕傲而來的,不是平靜、快樂、滿足,而是空虛、怨恨,和似乎是施展報復後留下的挫敗和失落感。 生命的再思 1989年,順利完成學業,他開始當住院醫生,也就在這一年,困惑他已久,苦苦探詢有關自我的問題,漸漸有了答案。 那一年住院醫生的日子,極為辛苦。在一家市立醫院上班,每天進出其中的大多是社會的邊緣人,生活窮困,問題叢叢。對李世敏,這類的人他一點也不陌生,而對他更不陌生的是這些人的心態和感受——沒有自尊,沒人理會。醫院繁重的工作,使他筋疲力竭,每到下班時刻,就恨不得立刻插翅離去。 也就在這一刻,他開始注意到他身邊這一群不一樣的同事,他們一樣忙碌一天,可是卻不像他急急求去。他看見他們對待窮人就像對待富人,他們也給窮人笑容、耐心和尊重,還可以不吝嗇地付出下班後的時間。 這一小群人身上,這種只有「愛」可以描述的特質,深深吸引著李世敏的心。這份愛,也彷彿穿越了時空,撫摸在出自南投鄉下,那個窮苦,沒有自尊的孩子身上。這份真與愛的吸引,牽引出另外一條「生命線」,使他開始循線探索。 他首先找到了這群人每天中午必讀的一本書——聖經,又去尋訪了他們每週必去的地方——教會。一心一意,他只想探個究竟,一窺他們生命中「真」與「愛」的發源地。 生命不再一樣 漸漸地他也打開聖經,為自己的問題尋求幫助。去教會,從過來人的經驗中去學習。也漸漸地他愈去靠近神偉大真理的浩瀚海洋,他自憐、受傷的身影就愈渺小,而慢慢化為水滴,溶入大海之中。憤怒漸漸平息,苦毒悄悄淡去,他整個人就此鬆綁。此時的他,第一次嚐到生命中真實自我浮現的喜悅。他懂得可以被饒恕,而又可以去饒恕人,是人身上何等幸福的一種能力。不久,他受洗,加入教會,生命開始了另一程的追求。 試煉中的成長 成了基督徒,最可貴的不是凡事順邃,而是生命有了價值和航向,並在逆境中得以經歷神的同在和能力。 1992年,李世敏籌措了一筆不多的錢,開始了自己的診所。這一天的實現,對李世敏的意義,恐怕還不如對他父親來的大。這是他父親辛苦一生的期待,開業的這一刻,就是他「望子成龍」的一刻。 開張大吉的熱鬧很快就過去,來捧場,做體檢的親友也都跑完了龍套,接下來才是正戲要上場。起初的幾個月,不管怎麼宣傳廣告,上門的客人就是寥寥無幾。面對著門可羅雀的診所,李世敏心酸地想著,難道辛苦一輩子,至終只是一個沒有病人看的「醫生」?從小習慣孤獨的他,這時也愈發體會社交能力的重要,可是卻又苦於欲振乏力。 這是一個人盡頭的時刻,也是一個人膝頭最柔軟的時刻。他跪在神的面前,把這個自己解不開的大難題交給了神,而神也以所賜的平安回應他。此後,他學習信心中的等候。 神沒有忘記他。過了些日子,一天夜裡,藉著一位素不相識的婦產科醫生,應急求助,神為他開了一扇新的門。由於李世敏的醫術、醫德、以及一路對人生特別細膩的體會,加上神在他心中放下的恩慈、忍耐。往後,他的小病人就成了他最好的廣告,上門求診的病人源源不斷。 傳「真」的生命 執業多年,如今病人的數目,早已不是關懷的重點,隨著時空推移,人生的問題也會改變。對李世敏的人生,他最稀奇的是遇見創造生命的神,因為生命由祂而出,所以只有祂能定義,祂知道怎麼修補。在祂的裡面,找到真我,這個真我就不會再丟失。現在的他,除了看病,就是傳達這個真實的信息:「我的心沒有安息,直到我安息在你的懷裡。」(奧古斯丁)

實質的祝福

多年前,一位即將步入結婚禮堂的朋友,邀了幾位好友到她家聚餐,不但是象徵性的向單身生活告別,也是讓我們和她一起分享將做新嫁娘的喜悅。那天除了我們這些好友外,她的姊姊也在座,飯後大家圍坐著閒聊,一位朋友提議大家輪流,一人說一句祝福準新娘的話,祝福話不能重複,好讓她得到各種不同的祝福。 大夥兒欣然同意,便開始妳一言、我一語的說出自己心中對她的祝福。除了祝她婚姻美滿,鶼鰈情深,及永浴愛河之外,連早生貴子,兒孫滿堂,竟然也在我們的歡笑聲中紛紛出爐。一陣喧鬧之後,準新娘的姊姊搖搖頭,微笑著說:「妳們的祝福可還真『表面』啊!其實只要她日後能和另一半常常互相祝福,就會得到最「實質」的祝福了。」 「什麼是『實質』的祝福?」當時我們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孩子,實在聽不懂她話中的涵意,便直嚷著要她說明一下。 那時已結婚多年的她一邊笑著,一邊語重心長地說:「和另一半互相祝福,就是倆人都不只要求對方來配合自己,而是學著去做個適合對方的人,這樣才能彼此扶持幫助,也才會讓雙方得到最『實質』的祝福啊!」 當年尚待字閨中的我,對這番話聽得是似懂非懂,如今身為人妻、為人母之後,再細細想來,似乎就比較能咀嚼出其中的滋味了! 自我祝福 事實上,依聖經創世紀1:28所記,當神創造了宇宙萬物,並造男造女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祝福他們。除了要人類享受天地間一切的豐富之外,也給予了人類責任與託負,就是要我們好好的治理這地。可見所謂真正的獲得祝福,並不只是游手好閒的無所是事,而是要對環境與事物付出關懷,並盡上照料管理的責任,也在努力的同時,享受其中的美味與甘甜。 所以我們若想真實的祝福自己,除了要先明瞭自己在神眼中的寶貴價值,好建立起樂觀、積極、及自信的人生方向外,也要在各方面多做充實,不但能讓自己的生活不斷改進、經常更新,並可為他人或事物帶來助益。故而我們若渴望得到祝福,絕不是成天巴望著在生活中,能時時出奇不意的邂逅「貴人」或「奇遇」,相反地,倒是要隨時祝福自己,讓自己的心燈裝滿燈油,不但可享受充實的生命,也能溫暖與照亮他人,好成為一個傳送祝福的人,並成為每一個所處環境中的祝福。 適切的祝福 然而有時我們殷殷切盼著,能為自己的配偶或兒女帶來些祝福,卻常產生了摸不著門路的挫折感,在因對方毫不領情的態度,或激烈強硬的反彈而感痛心難過之時,不妨先想想我們為配偶或兒女所祝之福,是否與他們的個性、興趣、與才能相稱呢? 創世紀49:28告訴我們,當年雅各為十二個兒子祝福時,是依照各人的「福份」為他們祝福,也就是說,是照著他們個性與行為上不同的特質,分別來祝福他們的未來與前途。所以我們應當相信,神在創造我們之時,就已分別賜下了特別的祝福,就是因為這些祝福,我們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性情、喜好、及天賦,我們也將以這些特點,為我們自己、家人、朋友、甚至接觸到的環境與事務,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實質祝福。 協助與扶持 有了這個認知以後,我們就不會輕易地發下宏願,企圖將自己的配偶塑造成一個「模範先生」或「標準妻子」,也不會強行為兒女們預設人生藍圖,或肆意的催逼打罵。而是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學著去觀察探索神在他們身上,有那些特別的祝福和恩賜,再經常以鼓勵及正面的言辭,幫助他們竭力的發揮特長;並在他們受挫失意時,加油打氣的提供有效的協助與扶持。 雖然世上許多人狹隘的認為,只要能擁有美貌、聰明、學識,並且凡事順利,就是擁抱祝福。卻也有人獨俱更為寬廣與智慧的眼光,能夠識得有時缺點及不足,乃是神所賜下化妝了的祝福,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祝福,是從神而來的性情,而「助」與「扶」就是神所賜下最「實質」的「祝福」,所以若我們能以滿懷的感恩,來看待自己與環境,就會發現其實各種最「實質」的祝福,早已點點滴滴的散佈在我們行經路徑的每個角落。同時也靠著這些祝福,我們才能以活潑的生命、得力的生活,以及豐盈的愛心,向神與世人吟唱出「耶和華祝福滿滿」的稱謝詠讚。

給我一個家

現今的時代,婦女就業率提升,雙薪家庭常為了幼兒的托育問題傷腦筋。此時最可靠的解決方式,似乎就是向長輩求援。 「隔代撫養」在追求金錢物質、個人成就與孩童教養抉擇衝突下,是愈來愈普遍。 「隔代教養」的家庭,祖父母常因體力、經濟、本身教育程度和與孫子女的互動不良,教養品質有待商榷。 「孩子交由祖父母教養,因教養方式不當、科技常識不足、溝通能力不夠、家長教師互動不良…有些父母在外地以電話要求社工人員到家教育。」社會工作者說。 「隔代撫養」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社會新問題。 當我拿回鄰家小洋的數片進口樂高玩具時,老爺爺說:「咳!叫他們夫婦下次回國時多帶幾個這玩意兒。」 當我緊握隔壁小麗的芭比娃娃愛不釋手時,老奶奶說:「打電話提醒媽媽買它一對,皮箱角落多塞幾個。」 家庭組合潮流:爸爸在金元帝國中埋頭苦幹;媽媽在花旗世界裡殷勤打拼;幼兒被送回神州大地隔代撫養。 與其說物質是打發安置、撫慰稚兒幼女的工具,不如說金錢是推卸天職、安撫良心不安的利器。 難道異國家園只是生產華裔美人的場所,卻不是養兒育女的處所嗎? 誰說北美的家只能當發財致富的據點,枕頭充電的宿舍? 夜深人靜,我喃喃自語:「給我一個家,一個有爹有娘的家。」 父母缺席的歲月 我不能忘記離開父母後那段夜裡尿床的日子,那時的我,包裹尿片的身軀,點點滴滴的表達著我離開父母呵護後的焦慮。 從那時起,我從相片中學習認識父母的樣兒; 曾幾何時?父母子女在豐衣足食中,重財輕情而分崩離析! 曾否聽聞?父母子女在太平盛世裡,嫌貧愛富而骨肉分離! 當我進入幼小班的第一日,母親的影像又在我的腦海深處迴旋盪漾,我莫名的渴望教室門口突然遇見那張看似親切卻又陌生的模糊臉孔。 我怎能忘記五歲時興奮的拿著第一顆掉落的乳齒,驚喜參半的心情,我迫不及待的要與遠隔重洋、至愛至親的父母分享成長的喜悅。 每當一年一度的生日派對,我望著隨著歲月流失而逐年加增的臘燭時,那晃動的火苗有氣無力的向我揮手告別童年天真的夢想。 我失望失意的異於往常。哎!何苦自欺欺人的許下未曾兌現的願望?! 我迷茫悲愴的質問道:「我的衣食父母啊!兒女爹娘齊聚一堂豈是那樣的艱難?」 我苦思默想的垂首問:「鳥有巢,狗有窩;但人世間可真有天倫之樂?」 遙望天際,我柔聲細語:「給我一個家,一個有爹有娘的家。」 龍的傳人 我喜愛在髮稍上染漆噴色、標新立異;這頭烏髮就算是望斷天涯也無人在意; 我熱愛在耳廓上插孔鑽洞、掛滿金環;衣食父母已無法隔洋遙控、威脅利誘。 豈不知這雙耳朵在物慾薰心後,早已變得麻木不仁、頹廢無用! 我甚愛在十指上擦紅抹綠、貼滿「塔吐」(tattoo),我不厭其煩的埋首塗刷;彷彿反覆弔慰那雙伸向父母、空中抓狂的小手。 近日,我決意在肚臍邊鑽裝金環,順便在眉梢和舌頭上各穿插鋼珠一個,暍!可我至終成為你們關注的話題與談論的對象了。 嗐!不要愁眉苦臉、哀聲載道的口口聲聲說:「你是龍的傳人喔!」 嘿!可我歡天喜地、洋洋自得的逢人炫耀著:「我是中國的變色蟲!」 夢中親情 隔年,將我撫養帶大的奶奶突然病逝了,我不禁痛哭流涕、仰首長鳴:「天啊!這齣寄居托養、淘金鍍銀的積財美夢,如何面對夢醒時刻? 這個生離死別、搖搖欲墜的家庭結構,崩潰邊緣誰來搭救?」 狂風大作的黑夜裡、淒風苦雨的夜半中,我困倦失眠、輾轉反側;幽暗漆黑的睡夢中,我泫然欲泣的吟誦著那首童年編造的「天倫歌」: 「雙腳蹲距泥巴地、雙手揉捏土和泥;先捏一對男與女,再捏一個小頑皮。長相好壞由他去,身缺棉襖不介意。左右纏繞我爹地,一家大小齊相聚;依偎緊靠我媽咪,粗茶淡飯誰在意。」 傷痛欲絕,我輕喚著:「給我一個家,一個有爹有娘的家。」 如果 如果健康的身體只是為擷取更多的物質享受,一旦病魔纏繞,我只是廢人一個。…
Read more

廢物清除

我們日常生活中多少會產生一些廢物,這些廢物若不及時處理,堆在家中不但佔地方,日久發臭生蟲,有害生活起居。同樣地,一個生物必須時常將體內的廢物排出。 當初神創造我們時,替我們安排了三個排除廢物的主要途徑。從嘴吃進去的食物,經消化吸收後,剩餘的殘渣從肛門排出。剛出生的嬰兒有的因發育不健全,腸子或肛門阻塞不通,須馬上開刀矯正。其他人偶爾腸子打結,或便祕多日,若不及時解決,也會有生命危險。 曾在電視上看到獸醫替馬剖腹,將阻塞的小腸切除後,用水管將腸內塞滿的碎草用水沖出,頗令人觸目驚心。 血液的功能 體內器官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依其種類由血液輸送到不同器官加以處理。紅血球內的血紅素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各部器官,然後收集其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排出。一個人若血紅素有缺陷或不足,這輸送的功能將大受影響。黑人中常見的鐮刀狀細胞貧血(sickle cell anemia)是因為他們血紅素中有一個氨基酸突變,使得紅血球在低氧狀況下變鐮刀狀,經過毛細管時容易破裂導致貧血。 尿的功能 新陳代謝所產生其他的廢物,則由血液收集在血漿內,運送到腎臟,經過濾後以排尿的方式排出。一個人的健康情形,飲食及服藥的過程,都可以從尿裡的成份檢查出來。 一個人的器官失調,或缺少某種酵素的基因,他的尿內會有一些不該有的成份,如葡萄糖、膽素、或蛋白質,醫生可以從驗尿中查出病根所在。有些人吃了蘆筍後尿會有一股很濃的味道,因為他們有某種酵素將蘆筍的成份變成有奇味的化學物。此外奧運會檢查運動員是否非法使用賀爾蒙或生長激素來增加肌肉或紅血球的成長,或公司抽查職員是否用非法毒品,都是靠驗尿來決定。因此人體進去的是什麼,出來的就是什麼,想要遮掩隱瞞是不可能的。 回收的概念 近幾十年來,世界工業大國因擔心地球資源有限,及面臨廢物處理的問題,開始大力提倡回收,將舊報紙、鋁鉑及塑膠收回,加工處理再使用。其實回收這個概念,神在當初創造我們時早已考慮到了。在我們每個細胞內有兩個回收系統,第一個是蛋白小體(proteasome),它專門回收壞掉了或製造時有缺陷的蛋白質,將它們切成小片以便分解成氨基酸重新使用。 另一個回收系統是分解微粒(lysosome),它裡面含有四十餘種的分解酵素,可以分解核酸、蛋白質、脂類及多醣類。它將細胞內的殘餘物,從外面吞食進來的微生物或其他死亡的細胞,分解成氨基酸、單醣或核酸單元,回收來製造細胞內新的成分。 微粒裡的酵素 一個人的分解微粒若缺少某種酵素,送進去的廢物無法分解,堆積在裡面,微粒最終被這些廢物佔滿,失去功能,細胞因而死亡。猶太人中常見的戴薩克司(Tay -Sacks)病,就是缺少分解微粒中某種解醣酵素。患者剛出生時前半年,發育正常,嬰孩開始能仰頭,自己坐起,但隨後因腦細胞開始死亡,嬰兒的發育不但沒有進展,反而開始退化,起先不再自己坐著,再來躺在床上無法行動,患者通常活不了五年。這種病症無藥可救,做父母眼睜睜地看著原來健康可愛的孩子一天天退化,步向死亡,實在是很殘酷的煎熬。因此猶太人在婚前都要檢查看是否攜帶這種隱性缺陷的基因,若夫妻都是攜帶者,他們的孩子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這種遺傳病,這可在產前檢查預先查出來。 由上看來,我們身體內的廢物必須時常除去,否則就會有生命的危險。同樣地,我們靈性裡的垃圾,也必須常常清除,這包括仇恨、嫉妒、惱怒、結黨、污穢的思想等等。我們必須藉著聖靈來保持靈命的健康,將來才能承受神的國。

祝福

God is more anxious to bestow His blessings on us than we are to receive them. Augustine of Hippo 神要賜福給我們的心,比我們想得到祝福的心更迫切。 Reflect upon your present blessings—of which every man has many—not on your past misfortunes, of which all men have some….
Read more

完美的失誤

耐百肯是個木匠,一個愛開玩笑的木匠,他喜歡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當作弄人的鬧劇達到高潮時,他那北歐人魁梧的身材也隨幽默感搖動;然後笑著伸出友誼之手,說:「真好玩!」但有一年冬天,另一個木匠在芝加哥市中心,開了木匠耐百肯一個玩笑,這一次老耐笑不出來了! 那是個星期六,他替教會釘箱,裝了衣服的箱子即將送到中國的一間孤兒院作救濟。回家的路上老耐伸手到襯衫口袋找眼鏡,那副剛配的眼鏡卻不見了。他清楚記得早上才放進口袋,所以他開車回教會去找,卻遍尋不著。 耐百肯仔細地回憶當天的每一個細節,終於頓悟,一定是俯身釘箱子時,眼鏡掉進箱子裡了。完了,這些箱子已經寄發出去了。當時美國正處在經濟大蕭條,老耐家裡還有六個孩子嗷嗷待哺。那天早上才花了廿塊美金配的眼鏡被運到中國了。哪來的廿塊再去配一副眼鏡?想起這,耐百肯心中不由得浮起一股怨氣:「上帝啊,我很忠心地奉獻我的時間和力量服事你,現在,怎麼落得如此下場!」 幾個月後,那個孤兒院的院長返國述職,安排了行程特地來拜訪芝加哥的這間小教會,感謝他們支持在中國的宣教工作。星期天的晚崇拜,當孤兒院院長作見証時,耐百肯和他的家人坐在他們慣常坐的位子上。 「謝謝您們的支持,孤兒院的每一個孩子都因你們而蒙福。」那宣教士提高了音量:「我要特別一提,謝謝你們去年寄來的那一副眼鏡。在中國的內戰裡,有一隊軍人將孤兒院的一切搜括一空,連我的眼鏡也被搶走了。在那時期即使我有錢也配不到眼鏡。因為眼睛看不清楚,我經常頭痛,處境很困難,孤兒院的同仁和我都同心為此禱告。你們的箱子到了,同仁們打開箱子,他們驚訝地發現竟有一副眼鏡躺在衣服的上面。」 這位宣教士停頓了一下,臉上流露出一種屬天的光采說:「各位,我試戴這副眼鏡,它就像是特別為我配製的一樣,非常謝謝你們的愛心。」 會友聽了都為這神蹟而高興。但他們心裡想,這宣教士一定搞錯了,把另一個教會和本教會混為一談。因為,本教會所寄出去的物品清單上,並無「眼鏡」這個項目。 坐在後排的耐百肯,兩個眼眶內早裝滿了淚水。一個芝加哥的渺小木匠,被那位偉大的木匠,使用來成就一件溫馨感人的神蹟!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

上帝訪談記

我和上帝有個訪談之約。 我去採訪上帝,祂說:「請進來,你要來採訪嗎?」 我說:「如果你有時間….」 上帝微笑回答:「我的時間是永恆的,無論什麼事都有足夠的時間。你想問我什麼問題呢?」 「人類有什麼事最令您驚奇呢?」 上帝回答:「他們不想做小孩子,急於要長大,但一下子又想再變成小孩子。他們為了拼命賺錢,損失了健康,然後又耗盡了錢財,想恢復他們的健康。他們為將來十分焦慮,卻忽視了現今,於是他們既不為現今,也不為將來而活。他們活得好像永不會死,他們死得又好像從未活過。 我又問:「身為天父,你希望你的孩子學習到什麼人生的功課?」 上帝微笑著回答:「知道他們不可能叫人人都愛他們, 他們可以作到的是,成為一個會接受愛的人; 知道不必和別人比較,因每一個人都按自己個別的行為受審,而非根據在群體中的較勁; 知道真正的富有,並非是擁有最多的人,而是慾望最少的人; 知道使我們所愛的人深受傷害,只須幾秒鐘, 卻需要經年累月才能治癒它; 知道在實行饒恕中學習饒恕; 知道有些人深愛他們,卻不知如何表達他們的情感; 知道金錢可以換取一切東西,卻買不到快樂; 知道兩個人可以看見同樣的事物,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知道被人饒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懂得饒恕自己。」 我靜坐一會兒,享受這難得的一刻,謝謝祂給我時間,也謝謝祂為我和我家所作的一切。 祂回答:「我24小時隨時恭候,你只要向我求告,我一定答覆。」 人會忘記你所作的一切,但絕不會忘記你所帶給他們的感受。

重拾祝福的藝術

還記得初信主,到教會參加主日崇拜時,雖然對牧師講道的內容懂得的有限,然而每個禮拜天,接近崇拜的尾聲時,牧師總會舉起雙手,祝福會眾:「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天父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這些祝福的話語就像父母的叮嚀一般親切,不但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也成為我未來一週力量的來源。 神祐美國 自911事件發生後,「God Bless America」──神祐美國幾乎成為每個美國人發自內心的呼求。因為人意識到: 除了神,誰能預知未來? 除了神,誰能真正統管一切? 除了神,誰是完全的良善? 除了神,誰能賜予心靈平安? 當人努力追尋神的祝福時,奇妙的事也就隨之發生──人良善的一面常會在祈求神的同時,被激發出來。當人渴慕那厚賜一切給世人的神時,就會很自然模仿神的良善與美好。 因此,當消防隊員與警員輪班搜救受難者時,紐約餐館也動員無數義工為救難人員預備三餐飲食;當美軍集結備戰時,同時也顧及當地無辜百姓所需的救援物資;當自己的丈夫為國犧牲,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時,身懷六甲的妻子,卻能勇敢地繼續丈夫的義行,去激勵他人(註1)。這就是祝福的威力,祝福使人願意追求神的良善與美好,並且表達出美麗的品格。 彼此祝福 除了在特殊的情況,人會尋求神的祝福外,在日復一日的工作與努力中,我們也需要彼此的祝福。 一位牧師帶領一個連續三天的聚會。在第一晚唱詩時,他看見一位中年婦女,隨著詩歌旋律,臉龐散發出喜樂的光采,這位牧師忍不住就邀請這位婦女分享她喜樂的緣由。 她欣然道出,在一次路過市中心的圓環時,一位不起眼的老翁走向她,很有禮貌地說:「這位太太,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假如您今天晚上就會離開人世,您知道您會去那裡嗎?」 這位婦人為了這個問題思考了許久,最後在家附近找到一間教會。與教會的牧師談過後,開始讀聖經,最後成為基督徒。如今她已知道也深信,如果今天是她在世上的最後一天,她將離別在世的親友,到天上與天父同在。 第二晚,在擠滿了人群的教堂中,這位牧師被另一張充滿喜樂的臉龐吸引,這回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當牧師邀請他分享他的經歷時,這個年輕人道出了在市中心圓環與一位老翁的對話。他的生命因此也產生了極大的改變。 第三個晚上,這位牧師在人群中很快地又找到了一張神采飛揚的臉龐,同樣地述說了市中心圓環與老翁的故事。這位牧師實在按捺不住,決定親自去一趟市中心圓環。 在圓環連續幾天的尋找,終於在一天下午,牧師見到了與描述中相仿的這位老翁。牧師上前問他:「恕我冒昧,能不能讓我問您一個問題?」這位老翁,當他聽到牧師描述那三個人的見證時,他卻開始哭了起來。顧不了臉上似乎擦拭不盡的淚水,這位老人對牧師說:「十年前我向神許願,我願每天至少向一個人做見證。我雖然從不覺得氣餒,但是今天是第一次有人告訴我,有人因此而信主。先生,願神祝福你!特別跑這一趟告訴我這一切。」 祝福的藝術 祝福不但能使人心歸向神,更能使人經歷到神的美善。祝福可以是行動,像911當中為別人付出自己生命、精力與時間的人,或像前述故事中的老翁與牧師。然而更常見的是祝福的話。 有一段愛爾蘭的祝福文深受多人喜愛並引用: 願你的道路亨通, 願你凡事順利, 願陽光溫暖你的臉龐, 願雨水滋潤你的禾場, 願神將你放在祂手掌中護祐你, 直到下次再相見。 (註2) 每個人都喜歡得到祝福,但在現代的社會中,許多時候祝福人的心意卻被咒詛的話語所替代。祝福彷彿成為失落的藝術。無論是節慶或特殊日子,為對方說一句或寫一段祝福的話往往成為大家沉重的負擔。 若想重拾祝福的藝術,不妨到聖經中去尋找。耶穌是祝福的高手,他為孩子祝福、為門徒祝福,甚至被釘在十字架上時,還為被釘在旁邊的犯人祝福(路23:43)。耶穌也曾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10) 在聖經舊約中,神也說:「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這些福有哪些呢? 你在美國也蒙福,你在臺灣(香港或中國)也蒙福;你的兒女必蒙福,你的工作也必蒙福;你的鍋瓢碗盆都必蒙福;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仇敵從一條路來攻擊你,神必使他們從七條路逃跑……(改寫自申命記28:2-7) 為人祝福 如果您從中得到一些祝福人的靈感,就讓我們在慶祝耶穌基督降生的季節中,與我們的親朋好友分享這祝福的好處。 知道如何祝福人的人也是有福的,因為他必看見許多神蹟。我們可以從三方面去祝福別人: 為人的平安祝福,時刻有神的保護與神的同在。 為人擁有的美好特質祝福,使這些特質不但為他自己帶來人生的滿足,也能榮神益人。 為人的善行與好榜樣祝福,因他已成為別人的祝福,必蒙神記念和獎賞。 萬福源頭…
Read more

三條項鍊的啟示

有一位美國朋友,身上經常戴著一條金項鍊,用來裝飾。但是最近他卻同時戴著三條項鍊:一條是十字架,一條有菩薩像,還有一條是他母親身前常戴著的項鍊。 我問他為什麼要戴三條項鍊,他說,最近倒楣透頂,事事不順利,聽中國朋友說菩薩會驅邪,趨吉避凶;母親的項鍊會保平安,帶來好運。他知道我是基督徒,就沒有向我解釋十字架的功用。再看他手腕,居然還有一串佛珠。他大概看出我的驚訝,向我解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需要所有可能的幫助。還想要請人看風水呢!」 不管科學文明多發達多進步, 倒楣與不順利還真是會令人潦倒沮喪。一個金髮藍眼的美國人會掛菩薩、戴佛珠、問風水,豈不到了山窮水盡,無計可施的地步嗎?人人會有倒楣、不順利的時候,但風水、命理、保身符等,即使在中國的傳統裡,也是旁門左道,不入正統。那麼,人在倒楣與不順利時,除了坐以待斃外,還有沒有積極的應付方法呢? 拉比與窮人 有一次,一位猶太拉比旅行到了一個村莊。村莊裡只有一個很窮的猶太人接待他,給他準備食物, 並給他一張床過夜。只是在準備的過程中,猶太人不停地嘆氣,拉比就問他說,「你為什麼一直嘆氣呢?」 窮猶太人回說,「我真難過,無法以你應得的待遇來接待你。」 拉比深深被這猶太人的心意感動,就為他祝福,然後第二天一早就離開了。 後來這猶太人生活開始好轉, 幾年之間,竟成了那附近最有錢的人。每天很多人到他門口乞食。他不勝其煩,就僱守衛趕逐他們。結果成了那裡最刻薄、最吝嗇的人。 有一天,拉比又回到這村莊,到了這猶太人的門口,也被守衛擋住了。「快離開,我們的主人正在接待一個很重要的客人。」守衛很粗魯地趕他。 「告訴你們主人,他的財富是因我的祝福才有的。」拉比告訴守衛。 經過稟報後,守衛出來帶拉比進屋。先是猶太人讓拉比在輝煌的大廳等了許久,後來見他時,也是敷衍了事,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訕。 不但沒有招待拉比,猶太人還很明顯地暗示,希望拉比儘快離開。 玻璃窗與鏡子 最後,拉比起身對他說,「你看看那窗戶,請告訴我,你看到什麼?」 主人說,「跟平常一樣,街上人來人往,有許多窮人要飯吃。」 拉比又對他說,「再看看牆上的鏡子,請告訴我,你看到的,又是什麼?」 主人說,「跟往常一樣,我看到我自己。」 拉比告訴猶太人:「窗戶和鏡子都是玻璃做的。但是從窗戶裡,你看到的是別人。從鏡子裡,你看到的是自己。而其中唯一的差別,只是一層薄薄的鍍銀而已。也許現在是該把這層鍍銀刮掉的時候。」 猶太人愣了一會兒,終於明白拉比的意思,於是哭著說:「我知道錯了,請留下我的財富,我一定會改變的!」 從此猶太人不再拒絕上門需求他幫助的人。為人處事,他總不忘提醒自己:要刮除浮於事情表面的鍍銀,不要光只看到自己。 倒楣與不順利,說穿了,也就像是一層鍍銀,厚厚地擋在人面前,讓人眼睛所見,心裡所想的全是自己處境的艱辛和無奈,因此不知所措。如果能刮掉這層鍍銀,柳暗花明,自是另一番景象。但是,如何才能刮掉鍍銀呢?聖經告訴我們,能刮除鍍銀,還能產生實際解決行動的利器,叫作「光」。 光與生命 創世記1:1:「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第二節:「神的靈運行在水面。」神在整本聖經裡說的第一句話是第三節,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但是這光並不是太陽發出的光,因為天上的光體是在第四日才創造的(創1:14)。那麼第三節的「光」指的是什麼呢?在創世記裡,我們知道「光」是出於神的意念,化成語言,變成行動,是神創造生命的第一步,是生命的源頭,也是神處理解決黑暗的方法和智慧。沒有「光」,宇宙是一片黑暗,一片死寂。 創世記這三節經文,並不只是敘述過去曾發生的事情,重要的是,它還反映我們今天日常生活的光景:例如,有人生活得沒有意義;有人處在恐懼中;有人癱瘓在困難裡;有人無法成眠。這些人即使是在大白天陽光下,也像是處在黑暗中,沒有光明。創世記醍醐灌頂,指示我們:人生道路也是一樣,到處充滿了黑暗,而解決的方法,就是「要有光」。 再往深一層想想,如果在黑暗裡,人也能「要有光,就有了光」,化暗為明,解決問題,人豈不是也能體驗和享受起初神「要有光,就有了光」創造的奇妙。從這觀點看,倒楣和不順利,黑暗和光,不都是神賜給人的美妙禮物嗎? 黑暗中的亮光 所以基督徒不須靠身上帶東西避禍求福,逢凶化吉。倒楣、不順利是無可避免的,但基督徒的法寶是凡事「依靠主」。「依靠主」是什麼意思呢?我個人的體驗是遭遇困境時總會有從神來的一絲亮光孕育心中,在心裡形成意念,逐漸清楚地化成語言可以描述,最後就有力量付諸行動。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靠神的亮光帶領,渡過艱難日子的經驗也越來越真實。 「依靠主」,對我來說,也就是在困難、倒楣、不順利時,不看困難本身,不看周遭環境,而是在心中祈禱、琢磨、尋找、盼望,等待那化暗為明的亮光出現,引領我們走出死蔭幽谷。 詩篇97:11 說:「散布亮光是為義人,預備喜樂是為正直人。」 詩篇31:20 說,神「必把他們藏在面前的隱密處…」(「他們」指的是敬畏投靠神的人)。我們可以選擇活在亮光裡,也可以選擇活在黑暗裡。靠神的恩典,相信耶穌,耐心等候。那從神而來奇妙的光,必能在敬畏神的人心裡滋生、成長、茁壯,幫助我們脫離黑暗,帶領我們進入光明。

祝福的奇異能力

人的話語,攜帶著相當大的權能,貴為一國元首的話語影響力固然很大,即使一個市井小民亦復如此。一句話說得合宜,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一句話說得不恰當,小則造成人際關係分裂,大則兵戎相見。 雅各書用了三個比喻來形容話語的權能:舌頭像嚼環一般,小小的嚼環可以調動大馬的方向。照樣,話語也能決定人生的前途。舌頭像船舵一般,小小的船舵可以轉動大船的航道,話語也能決定人生的成敗。舌頭像野火一般,小小的火舌可以燒燬整片樹林,話語也能決定人是活在天堂還是地獄。(雅3:1-6) 一個人學會用善良的心祝福周圍的人,就能建設美善的人間社會:父母常祝福兒女,兒女的心理就健康自信。丈夫常稱許妻子,婚姻生活自然甜美和諧。教會領袖說話樂觀積極,就能帶動教會活潑成長的氣氛。 小學老師的實驗 愛俄華州的一位小學老師,把他班上的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是藍色眼睛的,另一組是棕色眼睛的。有一次他把藍色眼睛的孩子安排坐在前面,棕色眼睛的孩子坐在後邊,當天不斷重複地向藍眼睛的學生說,你們的算術能力很強,棕眼學生根本不能跟你們比。果然,當天的數學成績,藍眼學生遠勝棕眼學生的表現。 第二天老師把座位反過來,讓棕色眼睛的孩子坐在前面,藍色眼睛的坐在後邊。當天反覆向棕眼學生強調說,你們的文法及作文能力很優秀,是藍眼學生望塵莫及的。當天的英文成績,果然棕眼學生遠比藍眼學生優異。 老師只用一天的時間薰陶學生,學生就接受老師的評價,形成了正面或負面的自我形象,他們的表現至終吻合他們所自我期許的。可見老師的話語有何等大的力量左右學生的成績。 大衛被先知膏立 祝福所蘊含的力量,可以從大衛被膏的聖經歷史故事得到佐證:三千年前的古以色列國,人人所敬重的先知撒母耳,拿了一瓶膏油,來到伯利恆地,要按照上帝的啟示,膏立耶西家的一個兒子為王。耶西準備了一頓豐盛的筵席迎接撒母耳先知。席間所有兒子都見過了,撒母耳卻都沒有從上帝來的感動。在他堅持下,耶西把尚未成年的兒子大衛從曠野召回,一進大堂,撒母耳立刻受感膏立大衛,說:「你是將來的以色列王。」 這祝福在大衛的心靈深處引動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牧羊童,習慣了曠野裡的卑微工作,如今被國人最尊重的偉大先知膏立為王,整個人的意識狀態改變了,思想開始向君王認同,行動也像君王。果然,在敵人非利士派出巨人歌利亞向以色列罵戰,三百萬的以色列人無人敢應戰時,被祝福過的大衛請纓出征,以甩石的機絃打贏了歌利亞。這種以小搏大的勇氣,為歷史所津津樂道,也是祝福之下的美麗結果。 彼得被耶穌祝福 祝福催化了當事人內心自我形象的變化,這種力量在彼得的身上再次得到證實。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漁夫彼得,竟然崛起成為十二使徒之首,並且在五旬節那一場講道中,帶領了三千人歸向耶穌。「初代教會的根基」這尊稱,彼得是當之無愧的。從小漁夫變化成大使徒,這驚人的躍進主要是由耶穌的祝福而引動。 被耶穌揀選為使徒已經是莫大的光榮,再加上蒙耶穌祝福,彼得整個人格和靈性潛能當然起飛──當耶穌給十二使徒一個小考:「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憶起二年來跟隨老師所見所聞,醫病趕鬼的神蹟,天國真理的教訓,這些獨特的品質挑動了彼得的靈感,脫口而出:「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欣喜彼得的眼力,當場祝福彼得說:「西門,從此以後你要改名叫彼得(希臘文彼得Petero即石頭之意)。我要把教會建造在這石頭(彼得)上,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你。」這祝福引發彼得整個人格的蛻變,思想、意識、人格起了奇異的變化,至終進步成為偉大的使徒。 祝福成真的原理 大衛接受先知的祝福,果然崛起成為君王。彼得接受耶穌的祝福,果然成為初代教會的根基。這祝福成真的動力,大致上依循下列六個步驟運作: 1.長輩的透視力:一個成熟的屬靈長輩,擁有一種洞察力,和晚輩相處一段時間就能看出這個人的特點、恩賜、才幹,這種天生的特質是在某個領域成功的要素。 2.在聖靈裡祝福:長輩受聖靈感動,為晚輩祝福,描繪一個未來的美麗遠景。 3.祝福化成祈禱:長輩的祝福化成祈禱,上升到達上帝的寶座。 4.新的自我形象:被祝福的當事人,產生新的自我形象,意識和潛意識產生根本的變化。新的自我期許產生生命的熱誠和動力。 5.人格的更新:人格逐漸更新而變化,往所祝福的方向移動。 6.個人的努力加上神的恩惠:至終使祝福成真。 祝福話語的威力 父母說話常祝福兒女;老師說話祝福學生;老闆說話祝福員工;牧師說話祝福會眾;領袖說話祝福從員,可以引動周圍人生命的根本變化。因為祝福就是:「看見他未來的美麗遠景,你以現在式的語氣說出來,就像已成為事實一樣。」這祝福會攜帶著一種形象(image),深深刻入當事人的意識和潛意識中,催化整個人格的蛻變,使潛力得著充分開發,終於達成所祝福的美麗遠景。 下列祝福的話語擁有巨大的威力: 你彈的琴很有韻味,詩歌經你一彈就活起來了。 你很會帶小組查經,大家都踴躍發言,氣氛很好。 你很擅長領人歸主,很有個人談道的恩賜。 你思路清晰,上帝會使用你將來作思想家。 主會與你同在,放膽前行吧! 上帝樂意祝福你美夢成真。 兒女的心理需要 兒女有四種基本的心理需要,有智慧的父母總是尋找機會,祝福兒女: 1.父母表達無條件的愛,兒女就有安全感。 2.父母表達出對兒女的欣賞和接納,兒女就有健康的自我形象。 3.父母肯定兒女的恩賜才幹,他們就建立了自信心。 4.父母指出兒女未來的美麗遠景,他們就有盼望。 這四個因素決定了孩子的情緒、動機、敏感度和生命熱誠。蒙祝福的兒女,其人生的結局,和被咒罵的兒女截然不同。 只要祝福不要咒詛 猶太民族在廿世紀初葉快速興起,掌握美國的金融、醫藥、傳播,和服裝界。中華民族於廿世紀的最後十年,在加州聖荷西崛起,主導了電子業科技。這兩個民族有幾種品質雷同:1.注重子女的教育;2.重視家庭的向心力;3.歷史上歷經亡國與被列強欺凌的痛苦,養成了危機意識,極努力奮發,以求嶄露頭角。但猶太民族多了一個長處,就是常說祝福的話,中華民族卻習慣說咒詛的話,而且咒罵人的詞彙格外豐富。 羅馬書12:14…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