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謝建邦

重新得力的秘訣

在每天的生活當中常有等候的時候,等人、等車、等信、等付錢、等交通燈號……。但在今天極度繁忙緊張的環境裡,「等候」卻常被認為不啻於浪費時間,是無所事事的人打發時間用的,是極度無聊又無效率的事。其實「等候」本身就是一種「工作」,甚至比忙著作工還重要!

以利亞

大學時期未信主以前,我曾一度熱衷於哲學,想從其中尋求人世真理。其中以十九世紀末的德國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W. Nie- tzsche, 1844-1900)的「超人說」及「上帝已死」的思想,最吸引我的興趣。然而,這位曾經宣告「上帝已死」的「超人」哲學家,晚年竟然罹患精神崩潰,最後黯然離世。超人如尼采,其人生結局竟是如此悽涼悲慘。我為此不僅感到迷茫不解,更因徹底失望而長歎不已! 無獨有偶,舊約先知的代表以利亞,一生叱吒風雲,行了許多神蹟,卻因偶爾的失敗,形成悲觀的情緒,最後造成憂鬱症,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以利亞的景況令人震驚。 然而,仔細審視以利亞和尼采這兩位相差約二千七百年的歷史人物,他們之間有相似之處,也有差異之點。相似之處是他們兩位縱使有多麼偉大的成就與影響力,畢竟都是「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雅 5:17),有各自的軟弱與有限。他們的差異之點在於:尼采遠離神(父親是路德會的牧師,而他在少年時也曾嚮往將來當牧師),終於踏入黑暗痛苦的不歸路!以利亞雖然曾有過失敗,始終沒有放棄尋求神,最後得到神的幫助,得以起死回生,奉獻他的下半段人生,再攀人生高峰! 讓我們從列王記上 17-19章,來綜覽以利亞的一生,從中學習人生的重要功課。

送給新生王的禮物

第一個聖誕,新生王耶穌收到獨特的禮物; 今年聖誕,祂會收到我們什麼樣的禮物? 聖誕節互送禮物的習慣始自何時?又為何送禮?很少有人去考究,但如今已成為一股風尚、一項禮俗。 有一年,接近聖誕節,我正好在中國培訓。有一天和朋友到餐廳吃飯,只見餐廳內外,掛滿了聖誕燈飾,五彩繽紛,燦爛奪目。擴音器大聲地播放著應景的聖誕歌曲,好不熱鬧。男女服務員穿紅戴綠,頭上都頂著一頂紅色尖帽,一副聖誕老人的裝扮,忙碌地穿梭席間服務客人。餐廳內杯盤狼藉,人聲鼎沸,似乎沒有人去理會整座餐廳的氣氛是否搭調。我好奇的問服務員 :「妳們為何如此裝扮?」她頓了一下:「嗯……,好像是甚麼人生日吧?」她,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竟然不知道聖誕節是慶祝耶穌降生 !(姑且不論每年12月25日是否真是耶穌的生日) 為親人、長輩、朋友、同事、同學慶生送禮,是人之常情,收禮者一定是過生日的那一位。但聖誕節收禮的人竟然不是生日慶祝會的主人耶穌,而是來為祂慶生的客人,豈不怪哉? 聖經記載耶穌的第一個生日的光景,既溫馨又富人情味──祂收到七件非常獨特的禮物! 一.神預備地上的母親 第一個禮物來自天父上帝,祂揀選未婚少女馬利亞,聖靈感孕生 一個兒子(太 1:18-20,路 1:26-38) ;又給這嬰孩取名叫「耶穌」,稱為「至高神的兒子」,表明「以馬內利,神與人同在」,是「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的那位「救主耶穌基督」!(太 1:21-25; 路 1:31-35,2:11)這是曠世以來最珍貴的禮物,二千多年來,人類才有機會每年舉辦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慶生會! 二.馬利亞獻上順服 一個童貞少女未婚懷孕,是當時猶太社會不能容忍的事,她必須面對被離棄處死的嚴懲,是她個人及家族極大的羞辱。這件在人看為羞辱的事居然臨到馬利亞的身上。困惑、矛盾、恐懼、痛苦充塞著馬利亞那純潔的心靈,實在難以告人,也無人肯諒解、相信她。就連她那位忠厚、老實的未婚夫約瑟也不敢置信,而想暗地裏退婚呢!(太1:19)。 最後,馬利亞放下滿腹的不解及百般的不願意,完全順服、遵照神的安排,接受聖靈感孕,並且順利地生下耶穌(路 1:38,46-55)。馬利亞尊主為大,以神為樂,樂意獻上順服的心,比其他人所獻的禮物都寶貴。這位「蒙大恩的女子」的懿行美德,至今仍贏得世人的稱揚。 三.伯利恆獻上馬槽 伯利恆是無名小城,神透過先知彌迦的預言,應許救主將在此地出生(彌 5:2)。七百年後,羅馬皇帝下詔辦理戶口普查,約瑟帶著待產的馬利亞,夾雜在如潮水般的辦理戶口的人潮當中,來到伯利恆,卻找不到落腳歇息的地方。最後央求、得到一間又冷、又濕、又髒、又簡陋的小馬廄當做臥房,用鋪著禾草和粗布的馬槽權充小床,讓馬利亞順利地生下耶穌(路 2:1-7)。 就是這座無名的小城獻上的最偉大的賀禮,因著耶穌的降生,使伯利恆、馬廄和馬槽變成充滿愛、溫馨、歡樂、平安、祝福的記號! 四.天使獻詩頌讚主 主耶穌的第一個生日慶賀可說是有聲有色──來自天上的眾天使、天軍大詩班獻詩,齊聲唱出普天同慶、讚美神的大樂章:「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路 2:13-14)聲勢浩大,震撼天地。 感謝這群天使、天軍獻唱的天籟佳音,縱使今日的聖誕節已完全被商業化、世俗化,但在音樂廳裏仍然可以聽到韓德爾那雄壯偉大的神曲「彌賽亞」,令人肅然起敬畏之心;從教堂裏傳出溫馨悅耳的聖誕詩歌,與人分享從天而來的那份安詳、恬靜、平安與喜樂! 五.牧羊人傳報佳音 耶穌生日的那天夜晚,最有福氣的人非那群在城郊野地守夜的牧羊人莫屬了。卑微的牧羊人是最先聽見天庭大詩班獻唱的聽眾,又是第一批去馬槽探望小聖嬰的訪客。他們既驚訝又興奮地到城裏傳報耶穌降生的佳音、讚美神,歸榮耀與祂(路 2:8-20)。傳福音、報喜信的腳蹤何等佳美! 六.先知為耶穌祝禱 「清心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 見神。」(太 5:8)老先知西面「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女先知亞拿一生聖潔敬虔,「禁食祈求,晝夜事奉神」。這兩位先知得著神的啟示,在聖殿中遇見才四十天大的耶穌,說出預言,為耶穌獻上祝禱(路2:25-39)。他們是何等有福啊! 七.東方博士獻佳禮 一群居住在東方的智者,長期觀測天體星象,預估救主已經降生在猶太地,於是循著一顆明星的引導,不辭勞苦地千里跋涉,來到伯 利恆尋訪救主。終於「看見小孩子和祂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祂。」(太2:1-12)預告了救主耶穌基督的身份和在世間的使命──君王、祭司、先知。…
Read more

感恩的人, 必蒙大恩

感恩是榮耀上帝,恩待自己,祝福別人。 在兒童主日學的班級裏面,老師問小朋友:「感恩節的時候,誰應該向神感恩?」小寶回答:「除了那隻火雞以外,每一個人都應該向神感恩。」如果你不是火雞,你就應當向神感恩! 容易忘恩的人 做為一名基督徒,你懂得感恩嗎?說不懂得感恩,你一定覺得很委曲;但是否凡事謝恩呢?那又差得太遠了!請想想看,你最近一次向上帝感恩是在什麼時候?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們就是如此容易忘恩,不是嗎? 神的選民──以色列人又如何呢?看看他們的歷史,充滿了神豐富的祝福。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不久他們就來到了紅海邊上,面對眼前一片汪洋大海,無法前進,後面又有埃及法老王的追兵迫近。正當這二、三百萬的以色列──老、弱、婦、孺落入進退維谷、死路一條的千鈞一髮之際,神行了一個大神蹟,使紅海的水分開來,變成了一條乾爽的道路,以色列人終於平安地渡過紅海,一個也沒有失落。但當他們脫離危險之地到達安全的地方,他們竟然開始埋怨:沒有水喝、沒有肉吃,寧可回到埃及做苦工,也不要葬身在這片曠野。 聖經記載以色列人漂流曠野四十年期間,神用特別的方法保守他們的生命安全、衣食無缺,直到進入迦南美地。但他們卻至少有十次很嚴重的埋怨摩西和上帝。連曾經親眼看見、親身經歷神這麼大恩典的以色列人尚且如此忘恩,何況你我呢? 路加福音 17:11-19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次,耶穌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交界的一個小村莊,在這個偏遠的地方,收容了十個長大痲瘋而被隔離的病人! 當耶穌來到這小村莊裡,祂就醫治了這十個長大痲瘋的病人,結果只有一個人回來向耶穌感恩。耶穌對他說:「你的信救了你。」( 路 17:19)這個病人因著感恩的行動,就得到一個非常大的恩典──靈魂得救贖。感恩的威力是如此巨大!感恩的人必然要蒙受更大的恩典!讓我們來學習這個真理,作一個感恩的人。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參加學校的基督徒團契。有一次,我們去探訪一個痲瘋病人收容所,那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近距離接觸痲瘋病人。 痲瘋病是由一種桿菌病毒感染的疾病,會破壞患者的末梢神經,尤其是四肢。對外來的刺激沒有知覺和反應,而且容易潰爛,很難復原,最後整個手腳的指頭都斷掉了,變成綣曲的。甚至眼睛斜了,嘴巴歪了,耳朵爛了,鼻子塌了,整個臉都扭曲變形得非常醜陋可怕。到今天,凡是長大痲瘋的都一定要被隔離的!這非常可憐的一群人。 與世隔絕的人 利未記十三和十四章詳細提到處理痲瘋病人的方法。痲瘋病在猶 太人的傳統看來,不僅是一種會傳染、身體的疾病,更嚴重的是把它當成一種會傳染的屬靈「疾病」來處理!病人所用的一切衣物或器具 都變成不潔淨,一定要燒毀丟棄;而且要把病人驅趕、離開群眾,隔離在偏遠、人煙罕至的地方。在當時猶太社會的律法標準下,痲瘋病已經不是一般會傳染的疾病,而是和信仰與屬靈有關,是會「傳染」的、不淨潔的罪。因此,病人一定要被隔離,不准進入聖城耶路撒冷,更不准進入聖殿去獻祭敬拜。他們被關禁在荒郊野外的地方,和外界斷絕一切來往──家庭的、社會的、心靈的、信仰的。如果痲瘋病得了醫治,還必須通過祭司做最後的檢察;驗證后,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因此,一個人一旦感染上痲瘋病,就變成一個最可憐的人,被關禁隔離,完全被社會拋棄、遺忘!他們身體被隔離,這還能夠忍受;但是心靈與外界隔絕,永遠都在黑暗痛苦當中,如行屍走肉一般,生不如死。這群人的人生沒有盼望、沒有意義、沒有價值,好像被宣判了死刑,正等待處決的刑犯,活著只為著一件事情──等死! 心靈的痲瘋病 各位朋友,此時你是否覺得很慶幸:我沒染上痲瘋病,很健康正常!是的,表面上我們活得很健康、很正常,但是我們的心靈裏面卻都患了很嚴重的痲瘋病。我們都是被拒絕的人!你沒有被拒絕過嗎?你沒有被排斥過、被拋棄過嗎? 美國著名的基督教心理學家杜布森( James Dobson)曾感嘆:今天世界的文化都是叫人自卑的文化!他舉了兩個實例,第一個是聰明程度(IQ)──書讀得好不好?華人父母之間熱門的話題不外乎:你的孩子唸東邊的佛(哈佛大學),還是西邊的佛(史丹佛大學)呢?是熱門或冷門的科系?你說讀名牌大學、頂尖科系的人多數呢?還是少數?結論是: 99%以上的孩子都很自卑!人比人氣死人,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因此被排斥拒絕而產生過自卑感,甚至有人會自暴自棄。第二個令人感覺自卑的文化是身材外貌。俊男美女型的人物,已成為時下年輕人瘋狂追求、盲目崇拜的偶像。多少青少年競相整形、變裝,終至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自信。 若再加上因卑微的出身背景而被藐視唾棄的,或因感情挫折、婚姻失敗而被離棄的,或因身心殘障而遭家人棄養的,或因家庭關係破裂而分離的……,為數更是不知凡幾!還有哪一個人沒被拒絕過?連耶穌都曾被拒絕過呢!而且我們也同時用相同的理由拒絕別人。所以我們每個人一方面被拒絕,同時也拒絕別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每一個人心靈裏面都染上了嚴重的痲瘋病,沒有一個人能倖免!尤有甚者,在還未信主的時候,我們因罪敗壞而與神隔絕,與救恩隔絕 !不是救恩拒絕我們,乃是我們拒絕了主耶穌的救贖。我們都因罪而被隔離在救恩門外,墮落在黑暗痛苦當中,人生失去意義與方向,充滿著絕望與無助。和痲瘋病人一樣 ,活著等死! 遇見耶穌喜獲新生 這群痲瘋病人當然很希望得到醫治,卻是難如登天!有一天,他們風聞,最近城裏來了一位年輕人,很有能力,而且非常有愛心,能醫治各種疑難雜症!這個年輕人好像名叫「耶穌」。果真有一天一大早,就聽到圍牆外面遠遠的地方,人聲吵雜得特別厲害,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似乎發生了什麼大事。這十個長大痲瘋的好奇地跑到圍牆邊,踮著腳尖往外面看,果真遠處有一群人從那兒走過。帶頭走在前面的好像是個年輕人,後面熙熙攘攘地跟著一群人──老弱婦孺都有,有拿拐杖的、有被扶、被背著的,看起來都是有病痛的人。 他們緊緊地跟著那個年輕人走,邊走邊喊著:「耶穌、夫子…… 。」這不正是這群痲瘋病人聽聞的那位有愛心、能醫病的耶穌嗎?所以他們就姑且一試,高聲喊著:「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 路 17:13)沒想到耶穌竟然聽見他們的喊聲,遠遠地看見他們,醫治了他們的病,而且要他們去給祭司察看。果真祭司一察看,證明他們的大痲風已經完全得了醫治,可以恢復正常人的生活。 如今耶穌醫治了這十個痲瘋病人,使他們獲得新生,得到家庭和社會的接納,又可以上耶路撒冷城 ,進入聖殿,向神敬拜獻祭,完全恢復正常人的生活。痲瘋病被醫好了。正如死刑犯獲得特赦般的「死而復活,失而又得」,實在是個天大的喜事,值得大肆慶祝一番。然而,他們回到家以後,開始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裏打滾,又恢復了原先吃、喝、玩、樂,沉淪犯罪的生活,早就把當初歡慶感恩的心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當這十個痲瘋病人當中的九個猶太人,因著神的選民的優越感所產生的驕傲,而忘記感恩的時候,唯有那個遭受猶太人歧視、排斥的撒瑪利亞人,謙卑地來到耶穌面前 ,「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 (路:15-16)耶穌就對這個撒瑪利亞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路…
Read more

誠實的勇氣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格。 每到年底,美國《時代》雜誌照例選出該年度的「風雲人物」,這是眾所矚目的大事。在過去的年度風雲人物榜裏,你不一定認同其中的某些人物,但不可否認能列名其中的,都曾在歷史的長河裏捲起浪頭,興起風潮;或在時空的長廊中,特立獨行,獨領風騷! 他們在未被選入「風雲人物」榜之前,就已是當時成名走紅的「風雲人物」了!當中更不乏早已作古,影響力卻至今未衰者。 然而榮登2002年風雲人物榜的,竟是三名默默無聞的女士,這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她們分別是服務於世界通訊( WorldCom)的庫柏 (Cynthia Cooper)、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羅莉( Coleen Rowley),和安隆能源公司( Enron)的瓦金絲 (Sherron Watkins)。在獲選之前,根本沒有多少人認識她們。她們獲選的理由非常簡單,誠實地說出事實的真相,舉發自己服務單位所犯的弊端。 這根本談不上是什麼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她們如此作為是要付出昂貴代價的:遭受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與譏諷質疑,冒著失去職位前途與身家性命的危險!「誠實 」原本是最高貴,也是最基本的人格情操,如今卻淪喪到必須冒險去捍衛的地步,實在令人汗顏慨歎。 滔天巨浪襲來 面對人心道德以重力加速度向下沉淪墮落,人性僅餘的一絲良善,正遭逢邪情私慾的滔天巨浪淹沒吞噬之際,這三位毫無勢力、靠山的女士,竟敢不約而同地挺身而出,抗拒逆流,她們未必就能一舉扭轉乾坤,但知其不可為而為,力挽狂瀾的勇氣與決心,無疑地受到社會大眾的喝采與肯定!她們原本都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但擁有謙遜、無私、誠實的美德和獨排眾議,對抗逆流的智慧、勇氣。這就是她們的獨特之處。 這個事蹟使我聯想到舊約聖經民數記13、14章記載的故事。 摩西帶領數百萬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穿過紅海,向著神所應許賜給他們的迦南美地前進。第二年,來到迦南地南端巴蘭曠野的加低斯,準備進入這片神所應許賜給以色列人的土地。摩西照神的曉諭,從以色列眾支派中挑選十二個領袖,派他們潛入迦南地探勘地理環境,打探虛實,從南到北共四十天之久。 十二個探子完成任務,帶回當地的出產,向摩西和亞倫回報。「 他們到了以實各谷,從那裏砍了葡萄樹的一枝,上頭有一掛葡萄,兩個人用杠著。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民 13:23) 他們回報摩西、亞倫並全會眾,把那地的果子給他們看。又告訴摩西說:「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這就是那地的果子。然而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並且我們在那裏看見了亞衲族的人。亞瑪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亞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邊並約旦河旁。」(民 13:23, 26-29) 十二個探子所看見的事實都相同,但見解卻大相逕庭。當中有十位向以色列人報惡信,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裏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們在那裏看見亞衲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民 13:32-33)他們的結論和理由是:「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民 13:31)這樣的論調顯然是當時社會的主流民意!獨有約書亞和迦勒作出反民意的宣告:「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民 13:30) 在這十個探子的慫動之下,以色列全會眾聚眾示威,哭嚎喧嚷,終夜不散,終於引發了一場民族危機!他們埋怨神,揚言要用石頭打死約書亞和迦勒,甚至要罷黜摩西和亞倫,另立領袖帶他們重返埃及為奴之地。 這群百姓已成失去理性的暴民,竟瘋狂到歇斯底里的地步,寧願聽信聳動的言詞,而不願相信神的話;寧可回到為奴受苦之鄉,而不肯進入神應許之地。而這位神,不正是不久之前在他們眾目睽睽之下行了大神蹟,保護他們男女老少平安的脫離埃及追兵的那位神嗎?他們居然如此健忘和背信,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連和他們生死與共的領袖摩西和亞倫,都滿心愁煩,一臉憂戚地俯伏於地,迫切地向神求告,但還是無法安撫激動的人心,平息決堤的民忿(民 14:5)。 此時以色列民族面對著這樣一個危機:不是慘死於迦南地原住民的刀下,就是匍伏在埃及人的皮鞭下世代為奴,這種危機帶來的焦慮與無力感,實不亞於當年身陷前有紅海阻絕,後有埃及大軍追殺的絕境! 方顯英雄本色 近幾年來,美國可說是正遭逢類似的困境,擺在面前的是過去少有的內憂與外患。 2001年的紐約「 911」事件,造成兩座象徵世界金融中心的巨塔,在瞬息之間消失於世人眼前,長埋在地平線之下。誠如布希總統所言,暴力攻擊沒有動搖美國的根基,反而使全國上下更加堅強團結。然而不消幾個月後,接二連三爆發的幾樁大公司掏空資金,惡性做弊案,使得長期處於低迷不振的經濟,無異於雪上加霜。一連串的金融弊案,雖然未必嚴重到動搖國本的地步,但不可否認的,國人一向樂觀的信心已經大大地被削弱了! 抵禦外患可以鼓舞人心;面對內憂卻常令人洩氣頹喪。直到三位女士出現在電視螢光幕前,以溫和卻是堅定,謙遜卻是勇敢,誠實卻是無私的語氣和態度,陳述著內幕實情的那一刻,終於讓人感受到寒冬裏散發的一絲暖意,濁世中湧出的一股清泓!她們只不過作了一件小事而已 ——誠實的說出事實的真相! 而化解以色列民族危機的,也正是像這樣平凡的人物! 約書亞和迦勒是何許人物,有何能耐敢於力排眾議,對抗主流,力挽狂瀾,而能成功地扭轉乾坤,消弭危機?窺探地的人中,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撕裂衣服,對以色列全會眾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
Read more

劉群茂領家人信主付代價

劉群茂感力:身傳高過言傳;機會:婚喪喜慶都行。 剛信主不久,滿腔熱忱,迫不及待地要向家人作見證傳福音,盼望全家能立刻信主得救。然而事與願違,受到很多挫折,終於漸感心灰意冷。但每當讀到「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這節聖經,信心總是為之振奮!「主阿!求你照這個應許,讓我的全家得救。」是我最大的心願。從此我就常為全家人的得救向主祈求禱告。 身傳重於言傳 帶領家人信主比帶領一般人要困難許多。光是用口頭言語向家人說理或說教式地傳福音,效果一定不彰。若改用身傳的方式,以生命的更新加上生活言行的改變,作無聲的見證,以收潛移默化的功效,結果常會有令人驚喜的收獲。 我曾很用心的邀請教會弟兄姊妹常到家裏舉行團契聚會,讓家人不排斥教會及信徒。然而真正使他們對基督信仰有好感的,是我的實際生活言行對他們的影響。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在中學教書,那時五個弟妹都還在學校讀書,爸媽的負擔非常沉重。身為長子的我,每個月都將薪水原封不動地交給媽媽,幫助分擔家計重擔。同時毫無保留地關心弟妹們的學業和需要,因而獲得他們的信任與敬愛,不久就帶領妹妹和兩個弟弟到教會信耶穌。 婚喪喜慶是對家人傳福音作見證的好機會,絕對不可錯過,應當妥善設計利用。爸爸就是在參加一個基督徒的喪禮後,受感動而生發「用基督教儀式為我送終」的心願。這是他第一次表明對基督教的正面觀感。 我的婚禮的設計也帶有福音性。有三位牧師參與訂婚禮,分別負責主禮司會、讀經、禱告、講述聖經婚姻觀。禮畢,一位未信主的友人驚訝地表示,原來聖經對婚姻有這麼好的教導,是他從未聽過的!別具意義的訂婚禮讓他大為感動。 婚禮是在台北南京東路禮拜堂舉行的。觀禮者除了男女雙方家屬及教會友人來賓外,我特別租用大型遊覽車,將大溪的親朋好友,專程送往禮堂現場參加婚禮。 這群從沒聽過福音、從未踏進過教會的親友,立刻被禮堂內洋溢著高雅欣喜的氣氛、優美動人的音樂、陣容盛大的詩班、莊嚴隆重的程序,及神聖美善的誓約、勉勵與祝福所吸引,個個瞪大眼睛,專注、好奇、興奮、驚喜的神情寫在他們的臉上。這是一個令親友難忘的婚禮,他們的讚美之詞,讓爸媽覺得很滿意又有面子。同時福音的種子已無聲無息地撒進他們的心中。 面對面直接向家人傳福音,很易引起口頭衝突和不悅。連用電話交談有時也無法避免。就有一位熱心的姊妹,經常從美國打電話向在台灣的姊姊傳福音,一談就是個把鐘頭,結果總是彼此對罵,關係越鬧越僵,最後姊姊索性不接電話。傳福音的機會因此中斷,很可惜。 用寫信來分享見證和福音真理,不失為好方法。這樣比較間接,容易避開爭執、傷和氣的不愉快場面,而且可以站在主動的位置,客觀而有條理的表達意見。只要對方不把你的信扔到垃圾桶,他就可能會一讀再讀,仔細揣摩思想。這樣的說服力較大,效果也好很多。 我就是用這種方法向家人傳福音。1981年我和內人一起到美國進修,一年後,廿個月大的女兒來團聚。最初的那幾年裏,我每個月至少都寫一、兩封信,向台灣的父母 、弟妹們問候報平安。幾頁信紙的內容都是有條理、有系統的論述福音真理,不斷地向他們作見證傳福音。過去家人不喜歡談福音的話題,現在因思親心切的緣故,每封信每個字他們都不放過,還再三的反覆讀著。日積月累,這影響可就大了。福音種子開始要生根發芽囉! 這期間還發生一則插曲:到美之初,我們擬了一份計劃,將時間完全分配給學校、家庭、教會。出國前我曾在中學教了七年書,同時也有很好的教會生活和服事的操練 ,所以來美一學期以後,學校的華人留學生查經班就找我當主席。以後幾年直到畢業離開,我都很熱心投入事奉,幾乎每星期都會抽出一個晚上的時間作探訪,少有間斷,帶領不少人信主。 你的父母在哪裏? 有一晚,一對學生夫婦要我和他們談信仰的問題。直到深夜,他們終於跪下來禱告決志信主。在單獨開車回宿舍的路上,這件使我欣喜興奮萬分的大喜事,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得意到幾乎把不穩方向盤。 朦朧中,美麗榮耀的天堂在我的眼前顯現,我欣喜若狂地直奔天門。門口兩側有許多人列隊鼓掌相迎,還連連向我道謝。我問何故?他們答說是因為我曾探訪過他們,向他們傳福音,如今信主得救,才能到天堂美地,所以向我道謝。 聽了這些話,我更加得意,近乎忘形!這時,有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是主耶穌的聲音。祂問我:「謝弟兄,你做了很好的工,帶領這麼多人信主,但是你的父母在哪裏呢?」剎那間,我像是被一巴掌從天堂峰頂打落到地上的老爺車裏,在深夜的回家路上吃力地爬行著 ……。 回到宿舍後,我立刻跪下來痛哭流涕地認罪悔改,求主赦免我為家人的靈魂得救禱告不夠迫切的罪,並求主早日拯救我的全家人。 神的應許應驗了 此後,我的禱告更加頻繁而迫切,同時信也寫得更勤,還特別請教會牧師常到家裏向爸媽傳福音。不久,主垂聽了我的禱告,聖靈動了善工,感動爸媽願意到教會,終於決志信主,和弟妹們一同受洗歸入基督名下。 信主後的兩位老人家,蒙神特別賜福,身體平安健康,心情喜樂開朗,享受家庭和樂與兒孫孝敬的福氣。而且全家三代二十餘人都歸信基督,我也在1987年蒙召,離開電腦界的工作,開始專心傳道事奉。 媽媽在剛信主那幾年,努力學羅馬拼音,練習讀台語聖經,勤奮認真的態度,令人敬佩!而且很喜歡參加教會各種聚會與活動,還在聖誕節慶祝會上登台表演歌舞呢!如今將屆九旬的她,每天總會挪一段時間安靜禱告。十五年前,爸爸在他的八十歲生日感恩禮拜中,虔誠地作見證,感謝上帝施恩,使他和全家都蒙恩得救。他特別誠懇地邀請參加感恩禮拜的兩百位親友,快信耶穌,同享永生! 有朋友問起爸爸,為何要放棄拜了六、七十年的神明而歸信基督?他簡潔而堅定地回答:「我的大兒子信主後,凡事都禱告,一切都蒙主保守。這位神是真的,所以我要信祂!」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如今,神的信實已經使這個應許應驗在我的家。你盼望全家得蒙救恩嗎?請付上迫切禱告的代價。

人人都會作見證

做見證,三重點,反覆練,效果佳。 傳福音是每一個基督徒的責任和使命。傳福音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投入和多人參與的過程。包括:福音預備工作、為慕道朋友代禱、邀請與接送參加查經或聚會、參與探訪、作見證、談道、發送福音單張書刊、金錢奉獻支持福音事工……。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參予傳福音的某部份或全部過程。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和方法,就是作見證吸引人對福音發生興趣。 克服心理障礙 但是,為甚麼一般基督徒都視作見證傳福音為畏途,找許多藉口逃避呢?據我多年觀察發現,最大的關鍵並不是沒時間或不願意,而是在於不知道怎麼作見證。 通常認為,作見證需要具備恩 賜、訓練、口才等條件。所以有能力作見證傳福音的,當然就只有傳道人和極少數信徒了。其實這些是講道必備的條件,但作見證不等於講道,沒有那麼複雜和困難。若明白作見證到底是怎麼回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作見證不外乎將你所經驗過的事實,誠實的說出來。而作見證用在傳福音事工上,就是向人傳揚你所經驗過的救恩好消息。套一句俗話,就是作廣告宣傳,「吃好逗相報」(台語) 的意思。 如此說來,你可能每天都在作見證、報好消息,而不自知呢。不相信嗎? 君不見一大早到辦公室,會計李小姐就挨門通報大家,趁午休時間去某百貨公司搶購,因為正在清倉大減價。早堂主日崇拜,序樂剛起,張大媽就迫不及待地向王大嫂咬耳朵,某超市正在打折,特賣新鮮蔬菜水果,千萬不能錯過。李小姐和張大媽這麼做,就是「吃好逗相報」,為百貨公司和超市作見證 。如果聽到這些好消息的人再輾轉告訴其他的人,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不就是有一大堆人忙著替商品免費打廣告、宣傳好消息嗎? 說到這裏,如果你會像李小姐和張大媽那樣,熱心替商品作免費的宣傳廣告,那麼你一定會講你個人的得救見證來傳福音。只要把廣告宣傳的內容,改為接受耶穌基督救恩的經歷,你就是在為主作見證傳福音了。就這麼簡單! 傳福音要訣 或許你要說:我是樂意為主作見證傳福音,但就是不知道怎麼講得救的見證。 這問題也是簡單易解。請記得,講見證不同於講道。見證的內容重點,是你自己接受耶穌救恩的經驗,只要誠實而自然的講出來,就是一篇好的見證了!以下介紹一個可行的方法,不妨一試。 首先是撰寫見證文稿。文長以十至十五分鐘為佳,太長就容易混亂交談的焦點,分散聽者的注意力,產生疲倦乏味的反效果。內容應該涵蓋三大重點:(一)信主以前,我的生命及生活的光景;(二)信主以後,我的生命及生活的改變;( 三)我是如何信主的? 見證稿的用詞盡量簡潔白話,內容力求自然真實;避免咬文嚼字,言過其實;不虛矯浮誇,高抬自己,而是傳揚基督救恩;不說教,不使用連自己都搞不清楚的屬靈術語;不與人爭辯吵架、惡意批評或論斷定罪。 其次是反複背誦練習。草稿寫成後,反覆朗讀或錄音試聽,再三斟酌修改。然後找一個基督徒對他試講,請他提出改進意見,再修改,直到見證內容自然誠懇,言之有 物,生動感人,有說服力。如此反複練習,熟記見證內容,就不至於發生舌頭打結,無話可說,或天馬行空,不知所云等尷尬現象。 現在,你已經可以披掛上陣,用你的見證當作橋樑媒介,吸引人對救恩發生興趣。恭喜!你已經參與傳福音的工作了。 接下去一步,就是對他介紹耶穌救恩,講解福音真理,帶領他決 志信主了。這是另一個階段和挑戰 ,需要再進深的學習和操練。

一甲子的恩愛

最初,爸爸是個皮鞋匠,手藝很好,頗有口碑。讀小學時我常有漂亮的皮鞋穿,很是神氣,羨煞了許多同學。倒不是家裡有錢,而是我有一個會做皮鞋的爸爸。等到弟妹也都上學了,開銷大,爸媽就每天清早起來炸油條,由二弟提著沿街兜售,賺點蠅頭小利,貼補家用。幾年後,爸爸拜師學藝,改行做豆腐乾。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爸媽每天必須在凌晨摸黑起床,開始磨豆煮漿、包豆乾、壓豆腐。